![]() 主日证道 |
甲常年第二十一主日(玛16:13—20) |
请看默西亚 16:13 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说:「人们说人子是谁?」 人是按天主的肖像而造的,分享天主众多的能力,拥有超越万物的尊荣与权柄。可是犯罪的后果,使人丧失了许多能力,特别是胜过罪恶,胜过自己的能力(其实罪恶的另一表达就是自我作主,不按真理生活,不以天主为主)。常言感叹,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凭自己我们绝难胜出自己,万难摆脱罪恶的权势。
可是耶稣来到世上就是为了“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玛1:21)就是为了我们的种种无能而来。整本圣经特别是四部福音,报导了耶稣战胜了世界、战胜了恶者,并代表全人类战胜了自己的大好消息,显示了他的全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彰明显著的事。 可是到了今天这个世代,人们似乎不再相信这个真理。特别是我们这些承认耶稣是救主的基督徒),有时也很难对默西亚的全能怀着盼望。如基德红说的:“我主,请原谅!如果上主与我们同在,我们怎会遭遇这些困难﹖我祖先给我们所讲过的那一切奇事,如今在那里?”(民6:13)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为什么我们承认这位默西亚,生活中却难以经验他的全能呢?因为默西亚要在我们身上彰显他的全能时,需要我们的相信,需要我们的顺服。经上记载耶稣在他的家乡:“因为他们不信,没有多行奇能。”(玛13:58)相反,多次奇迹的发生端赖于对主的信心。主常常给人医治时说,你的信德救了你,按照你所信的给你成就。后来,耶稣派遣门徒传福音时应许道:“信的人必有这些奇迹随着他们:因我的名驱逐魔鬼说新语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么致死的毒物,也决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谷16:17—18) 所以,凡愿意相信他的必会经历他的全能。 什么是相信呢?就是在所祈求他的一切事上,相信求必得。有时虽然一时未得着,仍相信他会把最好的一切赐下。当相信在人的心中做主时,我们会放下忧虑,放下自己的打算,会从失望中萌生盼望,会在黑暗见到亮光。经上说:“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希11:1)这相信之中,有让主大为喜悦的要素。相信,代表着依靠他,代表放下与降卑自己;代表承认他的全能,顺服他的绝对主权。当人拥有这样的信德时,必有奇妙的事发生。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几乎用了整章的篇幅来见证信德的奇迹。“他们借着信德征服列国,执行正义,得到恩许,杜住狮子的口,熄灭烈火的威力,逃脱利剑,转弱为强,成为战争中的英雄,击溃外国的军队。”(希11:33—34) 所以,我们今天再次渴望主,赐给我们更大的信德。当我们这样求时,也必会得到。因为,主也深深的渴望我们对他有更大的信德。特别是在一切的难事,绝对的黑暗,滔天的风浪中,主在鼓励与邀请我们,“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若14:1) 所以,保禄大声传报说:“原先我是个亵渎者、迫害者和施暴者;但是我蒙受了怜悯,因为我当时是在不信之中,出于无知而做了那些事。然而我们主的恩宠对我格外丰厚,使我在耶稣基督内有了信和爱。这话是确实的,值得完全接纳:就是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但是我所以蒙受了怜悯,是为使基督耶稣在我这个魁首身上,显示他的完全坚忍,为给将来信靠他而获永生的人一个榜样。”(弟前1:13—16) 一位修士一次敬礼慈悲圣心时,突然想起一位仇人。这位仇人为人霸道,欺强凌弱,忤逆不孝,曾经使他们家蒙受相当大的损失与侮辱。当回忆起一幕幕愤慨难受的往事时,他心中如巨浪翻滚,无法平静。就是这时,他问主说,为什么事隔多年,今天会突然想起这个人?主,你要我做什么?主耶稣很清楚的地告诉他:要宽恕,要为他的得救祈祷,他也是我宝血拯救与怜悯的对象。当他听到心里的这种声音后,开始试着去宽恕祈祷时,发现内心的抵触很大。可是,他意识到今天是在敬礼慈悲圣心,如果心里没有慈悲,敬礼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再次恳求主,赐给他宽恕的力量。这样反复祈求后,心中的抵挡就渐渐消失了。后来,在祈祷中他常常为这位仇人的得救而焦急。可心中又想,让他认识耶稣可能吗?因为这位仇人因为事业的失败而举家外迁多年,音讯全无。此外,他们全家是信佛的,从何处入手向他传福音让他信主呢?他多年来常常侮辱信主的人,让他信主有希望吗?但是,他不信主,灵魂失落的话,那永远的丧亡是多么可怕!所以,他再次求主以仁慈怜悯恩待他,拯救他。 不久,修士接到家里的电话,听说这人信主了。怎么会这么神奇?原来这人不久前被查出来得了癌症晚期。这位老兄知道癌症晚期的日子是很难挨,特别是身体的疼痛,很难忍受。不过他多回看到和听过信主的人得这样的病,最终死亡疼痛也很少,很安祥。所以,他决定要信主。可是,他一回想自己曾经对信主的人的所作所为,心中非常亏欠,甚至怀疑主是否会因此而不接纳他。但是,主爱他,没有放弃他,主的神推动他捎信回家,向信主的弟兄姐妹道歉,请求宽恕,要求信主。家乡的教友们听了无不惊奇,无不欢喜,纷纷表示接纳他、欢迎他。因为事业的失败,经济的潦倒,这人回到家乡也没有一处可暂时养病栖身。大家就安排他住在教堂里。最后,他领洗入教,得到善终。死后一周,他的妻子在家里,他的女儿在外地竟在同一晚上梦见他穿着白衣,神情喜乐,容光焕发,向他们告别到天上去了。 主不仅在这位弟兄身上显示出完全的慈悲和怜悯,也在每一个人身上有着同样宽广的爱,更会在劳苦负重担的人倾注他无限的同情与仁慈。我们越认识他的慈悲,越会相信他的全能;越相信他的全能越会经历他的奇妙恩典。是他的慈悲把他的全能紧紧的与我们捆在一起。所以,当我们被各种困难重担,甚至灵里各样罪过亏欠层层缠绕时;当我们一次次跌倒全无力气再站起来时;当我们每次的祈祷“宣告无效”时;让我们仰望他的慈悲和怜悯。圣经教导我们这样祈祷:“我们将我们的哀祷呈于你前,不是因我们的正义,而只是依赖你的大慈大悲。”(达9:18)让我们不断仰望这位慈悲的默西亚!
“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我们的天主实在是拯救人的天主,上主天主使我们摆脱死亡的关口。”(咏68:21)保禄鼓励我们的信心:“如果我们不忠信,他仍然是忠信的,因为他不能否认自己。”(弟后2:13) 今天,我们也要对主的忠信有更大、更深的认识和把握。圣经以类比的方法引导与启发我们紧紧抓住他的忠信:“人都是指着比自己大的起誓;以起誓作担保,了结一切争端。为此天主愿意向继承恩许的人,充分显示自己不可更改的旨意,就以起誓来自作担保,好叫我们这些寻求避难所的人,因这两种不可更改的事--在这些事上天主决不会撒谎--得到一种强有力的鼓励,去抓住那摆在目前的希望。我们拿这希望,当作灵魂的安全而又坚固的锚,深深地拋入帐幔的内部。”(希6:16—19)我们确信,主的忠信一定会使我们内在的分裂,言行的寡信彻底得到整合,我们是大有希望的。 |
|
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堂区报刊或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天主教温州教区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天主教温州教区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天主教温州教区网,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堂区报刊或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