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烈鸿神父的丰功伟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28 14:22:01 浏览次数:次
冯烈鸿神父原名Cyprien Aroud ,1876年1月出生于法国里昂市,于1893年入巴黎遣使会,1899年晋铎,当年9月来中国,被派到温州传教,1900年任副本堂,1902年任温州本堂,1903年(光绪廿十九年)温州本堂升格为总本堂区,管理温州,处州(丽水地区)教务,直到1928年1月因眼疾严重离任回国。
冯公在温州教会服务近30年,为温州教会打下良好基础,功不可灭。他因眼疾接近失明离开温州。回国后曾任法国维希市遣使会退休教士院理院。1940年逝世,享年73岁,温州教友永远怀念他。
冯公是继意籍董增德神父和法籍刘怀德神父之后主持温州教会的第三任本堂,他十分信任徐辅贤和孙茀之等神父,尤其是徐辅贤神父是冯公的得力助手,冯公敬重他如谋士,认为徐公十分明理,德才兼优。现举一例,冯公在任时,温州出了个有名的教友,别号叫馄饨金,此人依仗外国神父势力干了不少欺人的事,冯公辨明是非在堂门口张贴声明:“教会是慈善机关,馄饨金的不法行为,全由他个人负责,与教会无关”并加了粗铁丝框,人人瞧了,非常敬佩。
冯公财大气粗,教务发展很快。他的大哥伯多禄神父在法国组织了“温州传教良友会”为温州教会筹集了大量资金,再加上温州董若望医院院长类斯大姆姆的资助,本堂区发展到4个,即温州本堂、平阳西坑天主堂、瑞安城关天主堂、永强沧头天主堂。教友由2181人增至26068人。到了1928年又增加了永嘉枫林、乐清虹桥、平阳钱库天主堂等三个堂区。1926年玉环教会由台州并入温州天主堂。1927年处州教会划分给加拿大斯加尔波罗传教会,温州教务飞速发展。
1906年温州总堂原建的五间神父楼房不够使用,冯公在其东首另建六间楼房,与原有五间成直角型,于是大客厅、大餐厅、会议室、图书室都俱备了。
冯公任本堂26年间,为各新堂区建造教堂和神父住宅,创设100多公所经堂和生活用房,还附设教学经言要理的活动场所。1913年开办了由仁爱会修女主持的董若望医院。1924年建成由拯灵会修女管理的平阳善导堂,1926年创办了温州窦妇桥增爵中学和平阳西坑一泉小学等。
冯公富有基督博爱精神,怜苦济贫,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为群众排难解忧,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对教会的好评。民国元年赈灾后温州士绅赠送“惠周瓯括”匾额,民国十三年调解彭、郝两军阀对峙消除一场战争后,社会贤达人士赠送“一视同仁”匾额,这是温州地区人民对冯公的敬仰和怀念。
冯公是一位杰出的传教士,为福传事业操劳奔走,备受艰辛。冯公经常在暗淡的油灯前写作,因而眼疾加剧。他不辞艰苦,认为往永嘉山区付圣事是义不容辞的。他在通讯简报中记载“我在溪中寸步难行,这苦是非亲身经历所不能体会的,在艰难的日子里传福音,也许是一场空?只有全知的天主会知道”。这种忍受,让人钦佩,永嘉教友信仰扎根,虔诚敬主的不在少数。
冯公擅长文章,曾在法国《遣使会年鉴》和宁波教区《简讯》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并以家书形式向家兄神父报导温州教务的事,汇有10多册,可惜国内已流失,现存法国巴黎遣使会。
冯公回国后,于1936年曾出版《传教生涯》一书,以增进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作出贡献。
冯公在温州教会服务近30年,为温州教会打下良好基础,功不可灭。他因眼疾接近失明离开温州。回国后曾任法国维希市遣使会退休教士院理院。1940年逝世,享年73岁,温州教友永远怀念他。
冯公是继意籍董增德神父和法籍刘怀德神父之后主持温州教会的第三任本堂,他十分信任徐辅贤和孙茀之等神父,尤其是徐辅贤神父是冯公的得力助手,冯公敬重他如谋士,认为徐公十分明理,德才兼优。现举一例,冯公在任时,温州出了个有名的教友,别号叫馄饨金,此人依仗外国神父势力干了不少欺人的事,冯公辨明是非在堂门口张贴声明:“教会是慈善机关,馄饨金的不法行为,全由他个人负责,与教会无关”并加了粗铁丝框,人人瞧了,非常敬佩。
冯公财大气粗,教务发展很快。他的大哥伯多禄神父在法国组织了“温州传教良友会”为温州教会筹集了大量资金,再加上温州董若望医院院长类斯大姆姆的资助,本堂区发展到4个,即温州本堂、平阳西坑天主堂、瑞安城关天主堂、永强沧头天主堂。教友由2181人增至26068人。到了1928年又增加了永嘉枫林、乐清虹桥、平阳钱库天主堂等三个堂区。1926年玉环教会由台州并入温州天主堂。1927年处州教会划分给加拿大斯加尔波罗传教会,温州教务飞速发展。
1906年温州总堂原建的五间神父楼房不够使用,冯公在其东首另建六间楼房,与原有五间成直角型,于是大客厅、大餐厅、会议室、图书室都俱备了。
冯公任本堂26年间,为各新堂区建造教堂和神父住宅,创设100多公所经堂和生活用房,还附设教学经言要理的活动场所。1913年开办了由仁爱会修女主持的董若望医院。1924年建成由拯灵会修女管理的平阳善导堂,1926年创办了温州窦妇桥增爵中学和平阳西坑一泉小学等。
冯公富有基督博爱精神,怜苦济贫,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为群众排难解忧,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对教会的好评。民国元年赈灾后温州士绅赠送“惠周瓯括”匾额,民国十三年调解彭、郝两军阀对峙消除一场战争后,社会贤达人士赠送“一视同仁”匾额,这是温州地区人民对冯公的敬仰和怀念。
冯公是一位杰出的传教士,为福传事业操劳奔走,备受艰辛。冯公经常在暗淡的油灯前写作,因而眼疾加剧。他不辞艰苦,认为往永嘉山区付圣事是义不容辞的。他在通讯简报中记载“我在溪中寸步难行,这苦是非亲身经历所不能体会的,在艰难的日子里传福音,也许是一场空?只有全知的天主会知道”。这种忍受,让人钦佩,永嘉教友信仰扎根,虔诚敬主的不在少数。
冯公擅长文章,曾在法国《遣使会年鉴》和宁波教区《简讯》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并以家书形式向家兄神父报导温州教务的事,汇有10多册,可惜国内已流失,现存法国巴黎遣使会。
冯公回国后,于1936年曾出版《传教生涯》一书,以增进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