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一朵小白花
——温州教区小德兰女修会
一、修会成立的背景
在天主的眼中,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天主的旨意,天主都做了精心的
预备。
在50年代,天主借“教区无牧状态”,亲自推动无数热心的教友,凭着坚强的信德,站在传教工作的第一线,为主欲血奋战,通过各种渠道培育圣召,如圣召青年学习班,避静神工等,历尽波折,茹苦含辛,不少的圣召女青年就应运而生。当时对圣召女青年的角色定位是投入福传工作(主要是少年班)。她们忠心地、积极地投入教区福传事业!
小德兰修会的成立,也是这样;顺着教区福传历史的线索,天主圣神启迪了教区神父,留意到圣召女青年在福传事业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他们体会到,福传事业的真正发展,急需一些圣召女青年的生命培育与发展。他们就继续多方关注圣召,努力扶持圣召,直到1995年1月8日,终于成立了以圣女小德兰为主保的教区女修会。
天主竟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透过温州教区的福传历史,为修会的成立,做了最美好的铺垫。
二、修会的神恩
修会的神恩:效法圣女小德兰的谦卑精神,为司铎献上祈祷;协助教区,投入使徒生活。
这是天主早已在教区历史中为我们刻下的“角色”,是天主在教区福传的“祭坛上”为修会所
做的“命定”。承继历史,面对现实,修会依据“神恩”特点,在教区的福传事业中耕耘着,在修会的成长路上行进着。
三、修会的组织管理
在天主的精心呵护下,修女人数也相继在增加,目前共计人数为27名。
修会的组织管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蒙受了不同的恩宠,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第一阶段(2000年2月29日—2007年1月4日):修会采用的是“集体领导制”:由三位修女作为核心,统管修会全局,同时,她们分别兼管:修女院学生的培育工作,堂区修女的管理工作,修会总务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曾使修会顺利完成了许多工作。为了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巩固和发展修会的精神和理想,修会于2003年6月12日成立了行政组,并在2005年1月8日,使各成员分工协助修会工作。
第二阶段:(从2007年1月23日开始),修会开始走上正规管理模式,由一位会长总负责,副会长、分院负责修女协助修会开展会务,若干位参议员分管培育、福传、总务三大组,通过分组讨论、参议会定期会议,献计献策,并偕同各组组员及全体修女姐妹共建修会大家庭。
四、修会的培育工作
(一)修女院建设:
1996年,温州教区在温州南门天主堂设立了修女院,后因南门天主堂拆迁,修女院失去依托,经教区大力支持、瓯海区瞿溪镇教友奉献地基,在瞿溪天主堂附近建起了新的修女院。2001年5月19日,修女院迁入新址,名为温州教区小德兰修会“修女院”,亦称“修女培训中心”。
(二)招收遴选:
修会现有修女,均来自温州教区的教友家庭,修女院在遴选时的基本条件是:申请人必须具有虔诚的天主教信仰,文化程度至少为高中。
修会在招收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经过观察期与望会期两个阶段。在大约为期半年的观察期,该堂口的修女,会留心观察本堂区有修道意向的女青年,主动与之交谈,了解女青年的情况,特别是与圣召有关的信息。此后,这些女青年会被送入望会院,在为期半年至三年的望会期间,让她们体验修女的团体生活、祈祷生活、使徒生活……并观察个人是否适合本修会的生活。
(三)培育进程:
修会的培育共分为四个阶段:备修期、初学期、暂愿期、与永愿期。所有阶段培育目的都是,使修女的人性成熟,充满智慧和奉献生活的意识,加深与主更深入的关系,并逐步投入牧灵福传工作。
1、备修期:是培训的初级阶段。研读圣经,教理及有关福传需要的各种文化知识。为期二至三年。其中心任务是专务神修,度规律化的生活,建立良好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培养牺牲、爱德的服务精神。
2、初学期:是初期培育的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学习会规、圣经、灵修等课程,其目的是让初学生深入完整地接受会宪所规定的培育,初学生借着自己对基督的信仰,爱及奉献价值的内在化,认识到这是她在修会内自由负责的个人抉择,使之成为一个对天主召唤的回应。为期二年(包括牧灵实习)。
3、暂愿期:为期六至九年,修女有持续培育的机会,培育要有系统的,有适合个人的才智的,有灵修性及使徒性,教义性而同时是实际的并在时机成熟时,达致适当的社会性及民间性。在情况可能下,让修女分批轮流接受培育。
4、永愿期:凡修女在修会内,有事实证明具有度友爱及使徒生活的能力,并对自己的圣召感到幸福愉快,能在信仰和分辨中面对各种困难者,可以誓发永愿。
(四)课程与师资:
在修会前十年的培训中,天主恩赐我们有良好的条件,能按各阶段的培育目标来设置课程。我们曾持守了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即信仰课程、文化课与基本技能训练。
在信仰方面于课程,修女院开设了被称为“三柱石”的神学、圣经与灵修等课程。
在文化、技能课方面,修女院开设了音乐、语文、缝纫、电脑等课程。
(五)修女的持续培训:
修女的持续培训工作,修会一直很重视,根据修会的宗旨、修女生命成长、牧灵服务的需要,我们分以下培训:
1、普遍性培训
灵修方面,如:年内定期的避静;其他方面,如:曾经举办过的圣经、讲道法等课程;另外从95年开始,每年一次参加由浙江省两会出面组织,为发愿修女开设每次为期一周的课程,先后接受过新要理、讲道学、梵二文献、圣经、灵修、牧灵神学、婚姻伦理、幼教、宗教政策、国际形势、计算机、心理学的培训等。
2、特殊性培训
根据修会不同角色的职份需要而作的培训,如:会长培训、导师培训;根据修女牧灵服务需要而作的培训,如:婚前辅导、礼仪、护理、敬老院管理、灵修辅导、心理学、会计、圣乐、工商管理、教育学的培训等。
五、修会的经费来源
我们修会在财政上,完全依靠教区支持。(在堂区服务的修女,由本堂区支付)
六、修会的灵修生活
我们修会要求:修女能够保证基本神业(如默想、弥撒、日课、玫瑰经、拜圣体、拜苦路、守圣时等)和个人祈祷的进行;每位修女,每月要在堂区或分院范围内进行月退省,每年定期在修会计划内举行退省,以此作为灵修生活的强身剂。
七、修会的团体生活
我们修会规定,修会的每个分院每周(或每月),举行一次团体聚会,由各位修女轮流主持。尽其所能安排不同的内容,旨在加强团体共融,增添分享的气氛。
修会十分关注修女的团体生活,从望会期开始,就要求望会者注意观察个人是否适合度团体生活;同时,修会也以此作为考察修女的重要标准,对于个性不适合团体生活的修女,修会则会采取劝退的方式。
八、修会的使徒服务
小德兰修女会十分重视培育修女在堂口进行牧灵福传工作的投入,要求在堂区服务的修女们,主动协助堂区开展福传工作。为此,发愿修女大都在堂区服务;在培育中的备修女,通过寒暑假,也开始在堂区实际进行牧灵福传上的服务的 实习,如主日讲道,妇女班的组织或青少年教理的教学等。
我们的发愿修女,分别在温州教区的各个堂区协助福传,参与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培育工作:
温州教区每年都在各堂区举办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学习班。这些学习班在教区内有多种多样,可分为灵修祈祷性质的、爱心服务性质的,或是灵修服务相结合的,如圣经小组、晚餐厅祈祷小组、晚课会(每周定期的晚间祈祷聚会,多数是以村为单位)、玫瑰会(以妇女为主的玫瑰经祈祷与服务小组)、善终会(以老年人为主的定期祈祷聚会及特别为临终者服务的小组)、青年福传会(以青年人为主的定期聚会,分享圣经及协助堂区福传工作的小组)、爱心服务组、医院探访组等。这些学习班,给基层的堂区注入了生命与活力,使教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给堂区培养出一大批教会骨干与领袖。在这些基层信仰团体的组织、教学等过程中,修女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
(二)礼仪后勤:
在圣堂的礼仪中,修女们亲自安排并参与有关圣事礼仪,如司琴、读经、辅祭、证道、唱经等工作,为圣事礼仪的进行,做好准备和辅助工作。
(三)组织活动:
修女们协助堂区组织各项福传的活动,如朝圣交流、避静活动、高校学生与圣召青年生活营、扫墓祈祷、慰问敬老院等等。例如,在每年五月(圣母月)的朝圣活动中,当神父人手短缺时,修女就亲自带队,赴上海佘山或福建玫瑰山庄等朝圣地朝圣,每次朝圣人数从几十人至数百人不等。修女在热心教友的协助下,不仅要联络安排朝圣者的朝圣路线,而且要照顾所有朝圣者的食宿行等多方面的事。
(四)其他工作:
教区的敬老院,从1999年至今,都有修女特别临在的服务。
上述工作之外,修女们同时分担教区、堂区的财会工作,教籍册管理、秘书、总务等工作,此外还有定期家访、访病问苦、关心孤寡、扶弱济贫等爱心工作,可以说,教区福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修女的付出与投入。
总而言之,全体修女愿为修会的神恩努力地奋斗着,常怀福传意识,以见证、宣讲、服务协助教区牧灵福传事业,并尝试开拓更广的领域!
九、结语
修女们在服务中,对教会的福传充满激情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有来自自身的,也有来自外在的,不难想象,绵延在修女们脚下的路是何其漫长,何其悠远,也何其艰辛,这条路将不时地充满希望的阳光与主的祝福,也不时地密布阴云、刺人的荆棘。不过,修女们在不断的寻觅时代的征兆、教会的需要、天主的渴望,面对如此充满挑战的时代,常以主的话语作为她们黑暗中的亮光,并信靠主的力量。因此每年的十月一日——修女发愿日(修会会庆日),修女们愿以掷地有声的誓言——“鞠躬尽瘁,生为主爱,死为主荣”,回响在教会的上空,落实在她们的实践中,愿意继续努力为福传的事业默默地耕耘,发挥各自的潜力,慷慨地奉献自己的“五饼二鱼”,使成为主合用的器皿,因为修女们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她们将在这条修途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高兴,让生命在主内更有活力!更有意义!
温州教区小德兰修会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