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与汤汉等廿二位新枢机共祭弥撒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2-02-22 01:10:16 浏览次数:次

【天亚社综合报道】教宗本笃十六世二月十九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与他前一天擢升的廿二位新枢机共祭。这批「教会的亲王」大部分来自罗马教廷及欧洲,祇有两位是亚洲人。
他们是香港教区汤汉枢机及印度叙利亚马拉巴尔礼的乔治.阿伦谢里(George Alencherry)枢机。
教宗在当天圣伯多禄建立宗座庆日弥撒的讲道中,向枢机们和全体信众讲道谈及教会在世俗化的第三个千禧年所承担的使命。
教宗说:「天主不是孤立的,而是光荣和喜乐的爱,向外传播及发光。」他强调枢机的任务是为基督这份喜乐的爱做见证。
这台弥撒在教宗本笃就任以来召开的第四次枢密会议期间举行。他指出:「教会不是为自身利益而存在,她不是到达点,却是指向上方,超越自己,直到上面的境界。」在共祭弥撒的开端,教廷万民福音部部长斐洛尼(Ferdinando Filoni)枢机,代表廿二位新枢机向教宗致候及致谢。
七十二岁的汤汉枢机在罗马接受《美联社》访问时,形容自己的角色是对中国天主教会的桥梁。他希望教廷能在不放弃原则下,与内地政府保持对话及友好关系。
他说:「我的角色是让对话之门敞开,与中国官员保持友谊,以便我尝试将教廷的信息转达给中国政府,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将对方的期望告知教廷。」但他承认,前路并不容易,「我们面对很多挑战,很多战斗」。
汤枢机表示,他虽然应中国政府之邀出席了二零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但他亦拒绝过其他一些高层次的活动邀请。谈到敢言的退休主教陈日君枢机,汤枢机强调他俩虽然采取不同方式,但没有政策上的区别。
六十七岁的阿伦谢里枢机对天亚社说,他以服务的精神看待自己获得进入枢机院,成为将来有份选出教宗本笃继任人的一员。他表示:「我正在探索自己能为教会做甚么,尤其是普世层面。」
他指出,基督徒在印度是少数群体,其中天主教徒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九,但他们坚固的信仰与团结共融,能向整个教会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我们有坚固的传统,信众准备好为天主教信仰付出任何代价。」
阿伦谢里枢机说,宗教极端分子祇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的一小群人,但他们却是「残酷袭击」的元凶,加上某些政党往往为了吸引选票而迎合他们。不过,枢机说:「你不能说印度教不宽容。绝大部分的印度教徒与我们和谐共处,他们甚至欢迎基督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