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教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教会教理

信仰的宣认第二部分第三章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30 10:10:48 浏览次数: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九条 我信圣而公教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我信圣而公教会」
748. 「基督为万民之光,本届神圣大公会议,因圣神而集合,切愿向万民宣布福音,使教会脸上所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到每一个人」。梵二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是以这几句话作为序幕。大公会议藉此显示,涉及教会的信仰条文,完全靠有关耶稣基督的信仰条文而定。除了基督之光以外,教会别无其他的光。按照教父们所喜爱的一种图象:教会好像月亮,它的光完全由太阳反射过来。 
749. 涉及教会的条文,也完全靠有关圣神的条文而定,此圣神的条文是在教会条文之先。「事实上,在指出圣神是一切圣德的泉源及赐予者之後,我们现在宣认是圣神以圣德装饰了教会」。依照教父们的说法,教会是「圣神开花结果」的所在。 
750. 相信教会是「至圣」、「至公」,她又是「唯一」和「从宗徒传下来的」(如在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中所增添的) ,与对天主父、子及圣神的信仰是不可分的。在宗徒信经中,我们宣信一个圣教会(Credo...Ecclesiam),而非把教会作为信仰的最终对象(not believe in the Church),如此可避免把天主及其工程混淆,并可清楚地把天主赐予教会的一切恩惠归於他的仁慈。 


 

第九条 第一节 天主计划中的教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会的名称和图象
751. 「教会」一词 ("ekklesia"来自希腊语"ek-kalein"「唤出来」),有「召集」的意义;是指民众的集会,通常具有宗教的目的。它是一个多次在希腊文旧约中使用的名词,指聚集在天主前的选民会众,尤其指西乃山的会众,以色列就在那里接受了法律,并被天主立为自己圣洁的子民。初期的基督徒团体自称为「教会」,承认自己是该会众的继承者。在教会内,天主从世界各地「召集」自己的子民。英文的"Church"和德文的"Kirche"皆来自另一个类似的希腊字"Kyriake",意指「属於主的会众」。 
752. 在基督徒用语中,「教会」一词,是指礼仪的集会,也指地方团体或整个的普世信友团体。事实上,这三种意义是不可分的。「教会」是天主在整个世界所聚集的子民。她存在於地方团体之中,并在礼仪的聚会中实现,尤以感恩祭的聚会为主。教会的生命源自圣言及基督圣体,且藉此而成为基督的奥体。 
教会的各种象徵
753. 在圣经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彼此相联的图象和预象,天主的启示透过这些图象,来表达教会取之不尽的奥迹。旧约的多种图象,是一个基本概念的不同表达,就是「天主子民」。在新约里,所有这些图象有了一个新的中心,因为基督成了这个子民的「头」,因此这子民就成了他的「身体」。环绕着这中心的,有各种不同的图象:「或取自羊栈、或取自农场、或取自建物、甚或取自家庭及婚嫁」。 
754. 「教会是一个羊栈,它的唯一必经之门就是基督。教会也是一个羊群,天主亲口预言自己是它的牧人,他的羊群虽由其他牧人管理,但始终由基督亲自领往牧场养,他是善牧和众牧人之首,他曾为羊群舍掉自己的性命。 
755. 「教会是天主的庄田或农场(格前3:9) 。在这农场里生长着古老的橄榄树,古圣祖们就是它神圣的根;犹太人和外邦人,无论过去或将来,都在它内修好。教会也是天上农夫所栽培的特选葡萄园。基督是真葡萄树,给树枝带来生命和繁殖力;我们就是树枝,藉着教会留在他内,没有他,我们便一无所能。 
756. 「教会也多次被称为天主的建物(格前3:9)。主耶稣把自己比喻为匠人弃而不用的废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玛21:42)。教会就在这基石上由宗徒们所建立(格前3:11),并在它身上取得团结和合一。这座建物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天主的家庭所居之屋(弟前3:15);天主在圣神内的寓所(弗2:19-22);『天主与人共居的帐幕』(默21:3)。尤其被称为圣殿,教父们称它为石砌的圣所。在礼仪中,此圣殿亦喻之为「圣城」,即新的耶路撒冷。我们就是它的活石,要在此世形成一个属神的殿宇(伯前2:5)。圣若望在欣赏新天新地时,看见这圣城从天上由天主那里降下,『就像一位装饰好迎接自己丈夫的新娘』(默21:1-2)。 
757. 「教会又称为『天上的耶路撒冷』和『我们的母亲』(迦4:26),也被描绘为无玷羔羊的无玷净配(默19:7; 21:2,9; 22:17),基督『爱了她,并为她舍弃了自己,为使她成为圣洁的』(弗5:25-26),又和她订下不毁之约,不断地『养育照顾她』(弗5:29)」。 
二、教会的起源、创立和使命
758. 为探讨教会的奥迹,我们首先默想她如何在天主圣三的计划中孕育,并在历史中如何逐步具体实现。 
父心中孕育的计划
759. 「永生之父,按照他的智慧、仁慈、自愿而奥秘的计划,创造了宇宙,并决定提拔人类,分享天主的生命」。他在自己圣子内,召唤众人分享这生命:「凡信奉基督的,他愿召集他们在圣教会内」。这个「天主的家庭」,按照天父的安排,在人类历史各阶段逐步建立和实现。因为教会「在创世之初已有预象,在以色列的民族史和旧约里,她已被奇妙地准备好了,并在这末期内建立,藉圣神的恩赐显示出来,且於世界末日光荣地完成」。 
自创世之始就已预示的教会
760. 初期的基督徒曾说:「世界是为了教会而创造的」。天主创造世界,是为使人与他的生命共融,这共融是透过在基督内的「召集」实现,而这「召集」就是教会。 教会是一切事物的目标,连惨痛的事,如天使堕落和人犯罪等为天主所许,只是当作机会和媒介,展示出他全部的力量和要赐给世人的无限慈爱: 
正如天主的意愿指向创造,而有世界;同样天主的意愿指向救人,而有教会。 
旧约中准备的教会
761. 当罪恶破坏人与神,以及人与人之间共融的那一刻,天主便开始聚集他的子民。教会的聚集可说是天主对罪恶所造成的混乱的反应。这种聚集已秘密地在各民族中进行:「凡在各民族中,敬畏他而又履行正义的人,都是他所中悦的」(宗10:35)。 
762. 聚集天主子民的远程预备是由亚巴郎的蒙召开始,天主许下他要成为「一个大民族」的父亲(创12:2)。而近程预备则由选择以色列为天主的子民开始。藉着以民的被选,她将成为各民族未来合一的标记。然而先知们——早就控诉以色列毁了盟约及变得好像一个娼妓。他们预告将有一个新而永久的盟约。而「基督就建立了这个新的盟约」。 
耶稣基督创立的教会
763. 圣子的任务是当时期一满,履行父的救恩计划;而这就是他「使命」的动机。「主耶稣藉宣布喜讯开创了他的教会,就是圣经上历代所预许的天主之国业已来临」。为奉行天父的旨意,基督在世上揭开了天国的序幕。教会是「已临现於奥迹中的基督王国」。 
764. 「这王国在基督的言、 行和临在上, 已清楚地显示於人了」。接受耶稣的话,就是接受「天主之国」。天国的幼芽和开端,就是耶稣前来召集在自己身边的那「小小羊群」(路12:32),他就是这羊群的牧者。他们组成了耶稣的真正家庭。对这样聚集在他身边的人,他教导他们新的「待人接物方式」,及他们专有的祈祷。 
765. 主耶稣赋予自己的团体一个结构,它将持续到天国的圆满完成。首先是简选十二宗徒,以伯多禄为他们的首领。他们代表着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是新耶路撒冷的基础。十二宗徒及其他门徒参与基督的使命和权力,同时也分担他的命运。基督透过所有这些行动,准备及建立他的教会。 
766. 教会主要是诞生於基督为我们的得救而完全的自我交付,这交付提前在建立圣体圣事时实行,後来在十字架上完成。「教会的开始和发展,由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敞开的肋旁所流出的血和水,作为象徵」。「因为从安眠於十字架的基督肋旁,产生了整个教会这奇妙圣事」。正如厄娃是由熟睡中亚当的肋骨所形成,同样,教会是由死於十字架的基督被剌透的心诞生。 
由圣神彰显的教会
767. 「圣父委托给他儿子的工程在世上完成後,就在五旬节那天,派遣圣神前来不断地圣化教会」。从那时起,「教会公开呈现於民众之前,并开始藉着宣讲,向万民传播福音」。教会本质上是传教的,为了救恩而「召集」一切人,被基督所派遣,使万民成为门徒。 
768. 为使教会能实现她的使命,圣神「用圣统和各种神恩,建设及督导教会」。「因此,教会拥有其创始者的恩宠,忠实地遵守他仁爱、谦逊和刻苦的诫命,接受向万民宣讲和建立基督与天主王国的使命,而教会在世上是这天国的幼芽和开端」。 
在荣耀中达到圆满的教会
769. 「教会只有在天上的光荣中」,即当基督光荣地再来时,「才圆满地实现」。直到那个日子,「教会要在世界的迫害与天主的安慰中,继续自己的旅程」。此世,她自知是在充军,远离天主,「渴求完美的天国,并全力期望在光荣中与其君王结合」。教会的以及世界藉着教会要达到的圆满境界,必须经过许多大考验,才能在光荣中完成。只有那样,「所有的义人,从亚当开始,『从义人亚伯尔直到最後一个被选者』,都将在天父面前,团聚在普世的教会内」。 
三、教会的奥迹
770. 教会置身於历史,但同时又超越历史。只有「用信德的眼光」,才能从她可见的事实中,察觉到一个精神的、带有属神生命的事实。 
既是可见的又是精神的教会
771. 「唯一的中保基督,在世上创立了他的圣教会,并不断地支持她。她是一个信德、望德和爱德的团体,也是一个可见的组织。藉着教会,基督把真理与恩宠灌输给众人」。教会同时是: 
——「由圣统组织建立的社团和基督的奥体; 
——可见的会众和精神的团体; 
——地上的教会和富有天上神恩的教会」。 
这些幅度「形成了一个由人性和神性成分组成的单一复合体」: 
教会的特徵,是兼有人性与神性,是有形的与无形的,努力工作而又专心默祷,置身於世上,却又迈向天乡。不过这一切,凡是人性的,应从属於神性的,有形的应从属於无形的,工作应从属於默祷,现世的事应从属於我们所迈向的未来圣城。 

多麽谦逊!何等崇高!香柏之幕,天主圣所;地上小,天上华宫;土墙茅舍,皇家宅院;死者之体,光明殿堂;傲慢之徒,不屑一顾;信者尊敬,基督净配!她虽忧郁,却实亮丽,耶京少女,疲惫苍白,长期流亡,忍受痛伤,终有一日,苦尽甘来,佩戴华饰,天阙盛装。 
教会——天主与人共融的奥迹
772. 基督是在教会内,完成并启示他的奥迹,作为天主计划的目标:「使万物总归於基督」(弗1:10)。圣保禄把基督与教会的联婚称为「伟大的奥迹」(弗5:32)。由於她像新娘般的与新郎基督结合,教会本身也成了奥迹 。圣保禄在默观这奥迹时,写道:「基督在你们中,作了你们得光荣的希望」(哥1:27)。 
773. 在教会内,人类透过「永存不朽的爱」(格前13:8)与天主共融,这是教会的目标。此目标支配教会内作为圣事工具的一切,这工具与要消逝的世界是相连的。「她的结构完全是为基督肢体的圣德而设,而圣德则按『伟大的奥迹』而衡量,在这奥迹内新娘以爱的礼物回报新郎的恩赐」。玛利亚在「迈向圣德的路上」超越我们众人,她是教会的奥迹,如同「没有瑕疵、没有皱纹之新娘」(弗5:27)的教会奥迹。为此,「教会的玛利亚面貌先於伯多禄面貌」。 
教会——普世救恩的圣事
774. 希腊语"mysterion"一词,曾以 "mysterium"(奥迹)及 "sacramentum"圣事两词译成拉丁文。在以後的解释中,圣事一词进一步表达救恩的有形标记,而奥迹一词指谓救恩的隐藏事实。在这意义下,基督本身就是救恩的奥迹:「除了基督外,别无其他天主的奥迹」。他那圣善和具圣化能力的人性救赎工程就是救恩圣事,这圣事在教会诸圣事中自我显示和运作(在东方教会中称这些圣事为「神圣奥迹」)。七件圣事是圣神藉以赋予基督恩宠的标记和工具,基督是教会的头,而教会则是他的身体。所以教会拥有和分施她所象徵的无形恩宠。就是在这种类比的意义下,她被称为「圣事」。 
775. 「教会在某种意义下是在基督内的圣事,就是说,她同时是与天主亲密结合的、又是整个人类一体性的标记和工具」。成为人类与天主亲密结合的圣事,就是教会的第一个目标。由於人类之间的共融植根於与天主的结合,教会也是人类一体性的圣事。在她内,这种一体性已经开始,因为她聚集「各邦国、各支派、各民族、各异语的人」(默7:9);同时,教会也是这种尚未圆满完成的一体性的「标记和工具」。 
776. 作为圣事,教会是基督的工具。教会在基督手中是「救赎众人的工具」,是「普世救恩的圣事」。藉此,基督「既显露又实现天主爱人的奥迹」。教会是「天主爱护人类计划的实现」,这计划是要「使全人类成为天主的唯一子民,组成基督的唯一身体,建成圣神的唯一圣殿」。 
撮要
777. 「教会」一词有「召集」的意义,是指天主圣言所召集的会众,以组成天主的子民;他们受了基督圣体的滋养後,本身也成了基督的身体。 
778. 教会既是天主计划的途径又是目标:曾在创世时预示、在旧约中准备、建基於耶稣基督的言行、凭着他的赎世苦架和复活而实现,她藉着圣神的倾注显示为救恩的奥迹。当世上所有被救赎者在天上的荣耀中成为一个会众时,教会才圆满地实现。 
779. 教会是可见的又是精神的,既是有圣统组织的社团又是基督的奥体。她是「唯一的」,同时由人性和神性组成。教会的奥迹就在於此,只有凭信德才能接受。 
780. 教会是在此世界的救恩圣事,是天主与人共融的标记和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会——天主子民、基督奥体、圣神宫殿
一、教会——天主子民
781. 「在各时代各民族中,凡是敬畏天主、履行正义的人,都是天主所悦纳的。可是天主不愿人们彼此毫无联系,个别地得到圣化和拯救,而要他们组成一个民族,真实地认识他,圣善地事奉他。因此,他为自己选择了以色列民族,与他们订立盟约,并逐步地培育它……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及预示要在基督身上完成的那新而永久的盟约……就是以他自己的血所立的新约,从犹太人和其他民族号召人民,使他们不是因血肉、而是因圣神组成一个天主的子民」。 
天主子民的特徵
782. 天主子民有些特徵,使它有别於历史上所有的宗教、种族、政治或文化集团: 

——是天主的子民:天主本身并不属於任何民族。但他从那些从前不是一个民族的人中形成了一个民族:「特选的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伯前2:9)。 
——要成为这子民的成员,不是藉自然生育,而是「由水和圣神」「由上而生」(若3:3-5),就是要信仰基督和接受洗礼。 
——这个子民以耶稣基督(受傅者、默西亚)为元首(头):因为同样的油——圣神,从头流到身体,这身体就成为「默西亚的子民」。 
——「这子民的身分,就是做天主自由子女的尊严:天主圣神在他们心中,有如住在殿堂里。」 
—— 「这子民的法律,是像耶稣爱了我们那样的去爱别人的新诫命」。这是圣神的「新」法律(罗8:2; 迦5:25)。 
——这子民的使命是要成为地上的盐和世界的光,「形成全人类合一、希望和得救的强劲种子」。 
——「最後,这子民的终向就是天主王国,即由天主亲自在世上创立、继续扩展、并在世界末日由他来完成的天主王国」。 
司祭、先知和王者的子民
783. 耶稣基督是父傅以圣神的那一位,并被立为「司祭、先知和君王」。整个天主子民参与基督这三重职务,并承受由此产生的使命和服务的责任。 
784. 人藉信仰和洗礼而加入天主子民的行列,即参与这子民的唯一圣召、司祭的圣召:「主基督,这位由人间选拔的大司祭,把新的子民组成『一个事奉天父的司祭之国』。因为,领洗的人因着重生和圣神的傅油,都被祝圣为精神的圣殿和神圣的司祭」 
785. 当天主的神圣子民「不能失误地依附那一次而永远地传给圣徒们的信德」,并深入理解这信德而成为基督在此世的证人时,「也参与基督的先知职务」。这参与特别是由於对信德的超性意识,此意识属於全体子民,包括平信徒及圣统。 
786. 最後,天主的子民也参与基督的王者职务。基督执行他的王权,藉他的死亡和复活,吸引众人到他跟前。基督、宇宙的君王和主宰,成了众人的奴仆,因为他「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20:28)。为基督徒,「为王」就是「服务」,尤其是在「贫穷和受苦的人身上」,教会在他们身上,看到「她那贫穷和受苦之创始者的肖象」。天主子民按照这种与基督一起服务的圣召去生活,就能实现它「王者的尊严」。 
所有在基督内重生的人,都因十字架的记号而获得王者的尊严,藉圣神的傅油而被祝圣为司祭。因此并非只有我们职务的独有服务,因为所有的基督徒,有了属神的神恩及运用他们的理智,就被认为是这王者种族的成员,参与司祭的职务。一个灵魂管理它的身体,使它服从天主,难道不是王者的职务吗?向天主奉献一颗纯洁的良心,在自己的内心祭台上向他呈上我们敬礼的无玷祭品,难道不是司祭的职务吗? 
二、教会——基督身体
教会是与耶稣的共融
787. 耶稣一开始就使自己的门徒们参与他的生活;他给他们启示天国的奥秘;使他们分担他的使命,他的喜乐和忧愁。耶稣还提及一种更亲密的共融:「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若15:4-5)。此外,他又宣布一种在他与我们之间的神秘而真实的共融:「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若6:56)。 
788. 当耶稣的有形临在在门徒前消失,并没有留下他们为孤儿他许下要与他们在一起,直到世界末日,他又为他们派遣了圣神。在某种意义下,与耶稣的共融变得更为密切:「因为他赋予圣神後,把从各民族所召集的兄弟组成了他奥妙的身体」。 
789. 以身体比喻教会,更能说明教会与基督之间的密切关系。教会并不只是围绕在他的四周,而是在他的身体内与他结合为一。基督身体、教会的三种面貌应予以特别强调,就是:所有肢体因与基督结合而彼此团结一致;基督是奥体的头;教会是基督的净配。 
「只有一个身体」
790. 凡回应天主圣言,成为基督身体的肢体的信徒们,都密切地结合於基督:「在这奥体内,基督的生命分施於信徒们。藉着圣事,他们以奥妙而真实的方式,与受难而荣耀的基督结合」。这在圣洗和圣体中显得尤为真实。我们藉着圣洗,与基督的死亡及复活联系,藉着圣体,「我们实在分享主的身体,被提升至与他共融并彼此共融」。 
791. 身体的合一并不排除肢体的多元性:「在建立基督的身体时,肢体不同,职务也各异。圣神只有一个,他为了教会的利益,按照他的富裕和职务的需要,分施不同的恩惠」。奥体的一体性在信友间产生并激发爱德:「因此,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同它一起受苦;一个肢体受到光荣,所有的肢体都感到快乐」。最後,奥体的一体性克服一切的人性分裂:「凡是领了洗归於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为你们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已成了一个」(迦3:27-28)。 
「这个身体的元首是基督」
792. 「基督是身体——教会——的头」(哥1:18),他是创世和赎世的根源。他被高举到父的荣耀中,「在万有之上」——主要在教会之上——「他独占首位」(哥1:18),藉着教会,把自己的王国伸展至万事万物。 
793. 基督把我们融合在他的逾越事件里。所有肢体都该勉力效法他,直到在他们身上「形成基督为止」(迦4:19)。「为此,我们被纳入他生活的奥迹内……如同身体与头连在一起那样,我们与他的苦难连在一起,同他一起受苦,为能同他一起享受光荣」。 
794. 基督也照顾我们的成长。为使我们向着他——我们的头——成长,基督在其身体——教会内,安排了一些恩宠和职务,藉此使我们能在得救的路上互相帮助。 
795. 所以,基督与教会形成「整个的基督」(Christus totus)。教会与基督是一体。圣人们对这一体性有很强烈的意识: 

让我们欢乐吧!让我们感谢天主!因为他不但使我们成为基督徒,而且也使我们成为基督自己。弟兄们,你们曾否留意,天主给了基督作为我们的元首,是赐给我们多大的恩典?你们踊跃喜乐吧!我们已成了基督。既然他是头,我们是肢体,他和我们就成了完整的人……圆满的基督:头和肢体。而且是何等的头,何等的肢体?是基督和教会。 
我们的救主把自己视为单一和相同的位格,因为他跟圣教会融合为一。 
头与肢体可说是单一和相同的奥妙位格。 

圣女贞德对其判官们所说的一句话,总结了圣师们的信仰并表达了信徒的常识:「依我的看法,耶稣基督与教会完全是一体,不该产生困难」。 
教会是基督的净配
796. 基督与教会、头与身体的一体性,也涉及个人关系中两者的区别。这种情况多次以新郎和新娘的形象来表达。基督是教会的新郎,这题材早已为先知所准备并由若翰宣告过。主也自比作「新郎」(谷2:19)。圣保禄宗徒把教会和每个信徒——基督身体的肢体,比作「许配於」主基督的新娘,好能与他具有同一的圣神。教会是无玷羔羊的无玷新娘;「基督爱她,并为她舍弃了自己……为使她成为圣洁的」(弗5:25-26)。基督以永远的盟约与教会结合,并像自己身体一般的不断加以照顾。 
这就是完整的基督(头与身体),由众多肢体形成一体……无论是头或是肢体说话,总是基督在说话:或是以「头」的角色发言,或是以「身体」的角色说话。经上是怎样写的?「二人成为一体。这奥迹真是伟大,但我是指基督和教会说的」(弗5:31-32)。基督自己也在福音上说过:「他们不是两个,而是一体了」(玛19:6)。因为正如你们所知道的,他们虽然是两个,但在婚姻结合中却成了一个……作为头的称为「新郎」,作为身体的称为「新娘」。 
三、教会——圣神宫殿
797. 「正如我们的心神,即我们的灵魂对我们肢体的关系,圣神对基督肢体、基督身体,即教会的关系也是一样」。「身体各部分的彼此联系,以及各部分之与其至高元首的密切结合,应归功於基督之神作为其隐藏的原动力。因为他整个地存在於元首、存在於身体及存在於每个肢体内」。圣神使教会成为「生活的天主宫殿」(格後6:16)。 
「天主的恩宠」曾托付给教会……在她内存在着基督的共融,就是拥有圣神、不朽的保证、我们信仰的确定、上升到天主台前的梯子……因为,哪里有教会,那里就有天主圣神,哪里有天主圣神,那里就有教会和各样恩宠。 
798. 「圣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确实是使每个不同肢体得救的原动力」。他用许多方法,使整个身体在爱德中建立起来:藉着「有建设能力」(宗20:32)的天主圣言,藉着赖以形成基督身体的洗礼,藉着能发展和治愈基督肢体的圣事,藉着在各种恩宠中「居於首位」的「宗徒之恩」,藉着使人行善的美德,最後,藉着称为「神恩」的各项特殊恩宠,使信徒们「能适当地并爽快地承受对教会的各项革新和发展有益的工作和任务」。 
神恩
799. 无论是特殊的或是单纯微小的神恩都是圣神的恩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有益於教会,用来建设教会、造福人群,及满足世界的需要。 
800. 不但是那些领受的人,连教会的所有成员都要以感恩之心去接纳神恩。因为它们为整个基督身体的宗徒活力和圣德,是一个奇妙的恩宠富源,只要它们实在是来自圣神的恩宠,而且完全依照圣神的真正策励,即是依照爱德——神恩的真正标准去实施。 
801. 根据这种意义,可见分辨神恩常是必需的。一切神恩必须请示并服从於教会的牧者,「他们的职责,并非在熄灭圣神,而是考验一切,择其善而取之」,务使一切不同而互补的神恩,都能合力谋求「公众的利益」(格前12:7)。 
撮要
802. 「耶稣基督为我们舍弃了自己,是为救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洗净我们,使我们能成为他的选民」(铎2:14)。 
803. 「你们是特选的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属於主的民族。」(伯前2:9) 
804. 人透过信德和洗礼,加入天主的子民。「所有的人都奉召参加天主的子民」,为的是在基督内「人类共成一家,成为唯一的天主子民」。 
805.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死而复活的基督藉着圣神和他在圣事的行动,尤其在感恩祭中,把信友的团体建立为自己的身体。 
806. 在这同一的身体内,有不同的肢体和职务。所有肢体都彼此联系,尤其是那些受苦的、贫穷的及被人折磨的肢体。 
807. 教会就是这个身体,而基督是她的头:教会藉着他、在他内、并为他而生活,他则偕同教会并在教会内生活。 
808. 教会是基督的净配:基督爱她并为她交付了自己,并以自己的血洁净她,基督使她成为所有天主子女多产的母亲。 
809. 教会是圣神的宫殿。圣神有如奥体的灵魂,既是她生命的根源,又是一体多元性及各种丰富恩宠和神恩的源头。 
810. 「这样,普世教会就呈现出是『在父、子和圣神的结合中聚集而成的民族』」。 



第九条 第三节 教会是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会是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
811. 「这是基督的唯一教会,就是我们在信经中所承认的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这四个彼此紧密相连的特徵,显示出教会及其使命的主要面貌。它们并非由教会自己加上去的,而是基督透过圣神,使他的教会成为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而且也是基督召唤她去实现这些特徵。 
812. 只有藉着信德才能承认,教会是从它的神圣根源取得这些特徵。不过,它们在历史上的表现,却是清楚地向人类理智所说明的记号。梵一大公会议说:「教会藉着她卓越的圣德……藉着她至公的一体性和屹立不摇的稳定性,本身已是一个伟大与永久的可信理由,也是她神圣使命的一个无可反驳的证据」。 
一、教会是唯一的
「教会唯一性的神圣奥迹」
813. 教会在其起源上是唯一的:「这个奥迹的至高典范和根源,就是父、子、圣神一个天主於三位之中」。教会在其创立者方面而言是唯一的:「降生成人的圣子……曾藉他的十字架使人类与天主和好,使万民重新成为一个民族和一个身体」。教会在其「灵魂」方面而言亦是唯一的:「圣神寓居於信徒内,充满及管理整个教会,使信徒们如此共融团结,及使众人如此密切地与基督契合,以致成为教会合一的根源」。因此,唯一性实是教会的本质: 
多麽奇妙的奥迹!只有一个宇宙的天父,一个宇宙的圣言,及一个到处相同的圣神;也只有一个成了母亲的贞女,就是我所称呼的教会。 
814. 一开始,这「唯一的」教会就是多元的,或来自不同的天主恩赐,或来自领受恩宠者的差异。在同一个天主子民内,聚集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教会的成员中,也有不同的恩宠、职务、身分和生活方式:「在整个教会的共融下,也有个别教会的合法存在,享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这种多姿多采的差别,并不违反教会的唯一性。不过,罪恶及其後果却不断地威胁着教会合一的恩宠。圣保禄宗徒也曾劝人「以和平的联系,保持心神的合一」(弗4:3)。 
815. 哪些是合一的联系呢?「在一切之上……尤该有爱德,因为爱德是全德的联系」(哥3:14)。但旅途中教会的合一也需要有形可见的共融来保证: 

——宣认由宗徒们所传下来的唯一信仰; 
——共同举行敬天之礼,尤其是圣事; 
——藉圣秩圣事的宗徒继承,维持天主之家的手足和谐。 
816. 「基督的唯一教会……就是我们的救主在复活後,委托伯多禄牧放,由他和其他宗徒负责传扬和管理的教会……这个在此世建立及组织得有如社团的教会,就是天主教会,由伯多禄的继承者及与他共融的主教们管理」: 
梵二大公会议的大公主义法令解释道:「基督的公教会是救恩的总汇,唯有藉此教会能获得圆满的得救方法。事实上,我们相信主把新约的一切恩惠,都托付给以伯多禄为首的宗徒团体,为建立基督在世的唯一身体;凡以某种形式属於天主子民的人,都该全面地加入这身体」。 
合一的创伤
817. 事实上,「天主的这个唯一教会,从起初就出现了若干分裂,圣保禄宗徒曾以严厉的话加以责斥;但在其後几个世纪中发生了更多的纷争,有规模不小的团体与公教会脱离了全面的共融;对於此事,有时双方都难辞其咎」。破坏基督身体合一的分裂(就是异端、背教、裂教),都是因人类的罪恶而发生的: 
哪里有罪恶,那里就有分歧、裂教、异端、争论。反之,哪里有德行,那里就有团结、共融;众信徒藉此就能形成一心一德。 
818. 今天,那些生於此等分裂的团体「及受过基督信仰教育的人……不能责以分离之罪,天主教会应以兄弟般的敬爱包容他们……藉在圣洗内接受信仰而成义的人,与基督结成一体,故应当享有基督徒的名义,天主教徒理应承认他们为主内的弟兄」。 
819. 此外,「不少圣化和真理的因素」,「可在公教会的有形界限之外找到,例如圣经记载的天主圣言,圣宠的生命,信、望、爱三德及圣神的其他内在恩宠和有形的要素」。基督之神利用这些教会和教会团体作为救恩的工具,这工具的力量是来自基督赐予公教会的丰富恩宠和真理。所有这些恩典都来自基督并导向基督,这些恩宠本身要求「大公统一」。 
迈向合一 
820. 基督一开始就赏给教会合一之恩,「我们深信它在公教会内永保不失,并希望每天不断增长,直到世界末日」。基督时常给予教会合一的恩宠,但教会必须时常祈求,并努力保存、加强及改善基督对她所要求的合一。因此,基督自己曾在受难时祈祷,并为自己门徒们的合一而不断地祈求天父:「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在我内,我在内,为叫世界相信是派遣了我」(若17:21)。寻求所有基督徒重新合一的愿望乃基督的一项恩赐,也是圣神的呼吁。 
821. 教会为能适当地予以回应,必须: 
——持续地革新,日益忠实地跟随其圣召。这革新是合一运动的力量。 
——内心的皈依,「度一个更符合福音的生活」。因为肢体对基督恩宠的不忠,是导致分裂的原因。 
——公共的祈祷,因为「内心的皈依、生活的圣善、加上为基督徒合一的公私祈祷,应被视为整个大公运动的灵魂,也能合理地称为属灵的大公主义」。 
——手足间的彼此认识。 
——信徒们,尤其是司铎们对大公主义的培育。 
——在不同的教会和团体中,神学家进行对话,基督徒彼此接触。 
——基督徒之间彼此合作,在不同的领域内为人类提供服务。 
822. 「促进教会合一,是整个教会内牧者和信徒们所关怀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使所有基督徒和好而归属於基督的唯一教会,这项神圣目标超越人的能力和本领」,因此必须将我们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基督为教会的祈祷,父对我们的慈爱,以及圣神的德能上」。 
二、教会是至圣的
823. 「我们相信教会……是圣善的,毫无缺陷。因为与父和圣神被称为『唯一圣者』的天主子基督,爱慕教会有如自己的净配,为她舍弃了自己,为能圣化她;又为了天主的光荣,他使教会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