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主日证道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乙常年第三十四主日讲道(若18:33b—37)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11-19 23:06:26 浏览次数:


18:33 比拉多于是又进了总督府,叫了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的君王吗?」
18:34 耶稣答复说:「这话是你由自己说的,或是别人论我而对你说的?」
18:35 比拉多答说:「莫非我是个犹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长把你交付给我,你作了什么?」
18:36 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假使我的国属于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但是我的国不是这世界的。」
18:37 于是比拉多对他说:「那么,你就是君王了?」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我是君王。我为此而生,我也为此而来到世界上,为给真理作证:凡属于真理的,必听从我的声音。」

前言:又到了礼仪年的最后一个主日。普世教会庆祝基督君王节。今天教会选用的是若望福音。耶稣称自己是为传扬与作证真理的君王。凡属于真理的,必听从他的声音。我们听到真理并信从了他吗?若望福音说:“耶稣所行的还有许多别的事;假使要一一写出来,我想所要写的书,连这世界也容不下”(若21:25)。从耶稣不可胜数的言行之中,他主要给我们传讲了哪些真理呢?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让我们以这句为钥匙,打开圣言的大门,进入真理的君王为我们预备的一切关于生命的真理。

我是真理
耶稣基督是宇宙的君王,“在衪内蕴藏着智慧和知识的一切宝藏”(哥2:3)。不管是自然界的真理、还是伦理上的真理,或是艺术方面的真理,耶稣基督都完全拥有。在教会历史上有许多大科学家、艺术家、或者圣贤智者,都在基督身上找到科研的灵感、创作的激情、日臻于善的毅力……
耶稣不仅对于上述的伟人,也对于所有的人,包括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启示了最为切近的真理:“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而赔上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谷8:36)?
这句圣言,对于整个世界,特别在无神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发出巨亮的警报声,不断地回荡在人类历史的上空。它告诉我们的生命并非只有今生,而且灵魂的代价昂贵无比。不管在世时,我们曾有多少的抱负、理想、追求,但是,这一切的追求中,最基本最大的追求乃是灵魂的得救。
若一个人在今生,无论在什么事上都取得巨大成功,可是,偏偏丧失了灵魂,那将是他最大的失败,最惨痛且是无法挽回的人生破产。又有一人,生来就饱受痛苦,且是命远多舛,历经艰难,若是他赚得了灵魂,那么他充满痛苦的一生,也不算枉度了。“因为人命的赎债非常昂贵,任何金钱也决不足以赎回”(咏49:9)。

一位极热心的老妇人,看着自己的儿子天天活在罪恶之中,沉醉于世俗的追名逐利,对灵魂得救大事,不闻不问,非常焦急。多次劝他要悔改,要信主,可是,儿子总是如顽石拒水,不愿听从。看着自己一天天老去,看着儿子一天天的远离天主,母亲痛苦万分。她知道儿子完全被世俗与罪恶虏获,单凭一般性的祈祷与劝说是没有效果的。经上说,“这类魔鬼非用祈祷和禁食,是不能赶出去的”(玛17:21)。因此,她决志开始禁食,为扭转儿子生命的方向。不久,儿子发现母亲的举动,又看到母亲一天天的消瘦下去,心中起了很大的震惊与亏欠。他想到天底下,最爱他的人就是母亲了。年迈的母亲为了让他能够信主,竟连自己的性命与健康都不顾了,那么,这份信仰,一定非常宝贵,一定于我大有益处,我绝对相信母亲的爱。于是,他不仅再也不拒绝信仰,而且在后的成为在先的,在信仰上突飞猛进,成为一位充满热心与见证力的传教先生。母亲以自己的牺牲挽回了儿子的生命。但是,从没有一个人能像耶稣一样,如此清楚、郑重其事地以自己的苦难、死亡、复活,以自己整个的生命向全人类启示了永生的真理。

在他的看似彻底失败的死亡之时,他仍将自己的灵魂交在父的手中。这就告诉我们,在人世间的所有荣辱得失之外,我们尚有一个不死不灭的,珍贵无比,一生只为能得到天主的灵魂。不管怎样,总要执着于灵魂的得救。哪怕一生完全在浪费、错误、罪恶中度过,但只要持守求永生的意愿,我们仍可得救。任何的善或恶,其本身的价值,都不足以与灵魂的价值相比。因为,灵魂的创造者是天主。它是天主的肖像,是天主的杰作,尊贵无比。人不管一生行善或为恶,人的功过,毕竟有限,其价值根本不能与天主的作品相比。耶稣总不愿意有一个人丧亡,为什么他为我们预备了七十个七次的赦免,为什么为寻找那迷失的一只羊,宁愿放下那九十九只羊,原因就在于此。
或许有人会困惑,既然灵魂的价值超过一总的善或恶的果效,那么,就让我们随心所欲,纵情宴乐吧!反正,总要保持得救的意愿就可以。我们千万要清醒,我们只说灵魂的价值超过所有善与恶的效果。并没有说,可以体贴肉体,任意妄为。反而,我们更严正地声明,我们要去行一切的善,远离所有的恶。因为,“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忠信;在小事上不义的,在大事上也不义”(路16:10)。如果,某人一生常常作恶,而且怙恶不悛,那么,他一生行恶会形成强大的惯性。这些恶会紧紧地捆绑他,迷惑他,使他根本不能产生与保持追求永生的基本意愿。相反,如果,一人一生常常行善,就表明他在不断地趋向灵魂的得救。故此,古人也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实在,当善或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主导生命是否得救的大方向。

古人又云,吕端大事不糊涂。让我们在得救的事上,绝对不能糊涂。因为,这是耶稣用他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指证的。尽管,我们常常留恋世俗,沉迷于罪恶,但是,在心底的深处,要常常保持清醒,锁定生命的方向。不管怎样,总要紧紧记念灵魂的得救之大事。如果,现在被世俗与罪恶,层层束缚,难以摆脱,让我们从心灵深处开始,不断告诫自己,这些选择是错误的,会贻害终身的。在行动上,开始改善,生命再次转向主。右盗就是这样一位,在得救大事上绝不糊涂的人,他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向天主忏悔,向耶稣恳求,因而他得救了。

我是道路
真理的君王以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要关注得救的事之外,他还启示,自己就是得救的道路。为着灵魂的得救,任何人凭自己都没有办法的。因为在公义,尊威无比的天主前,没有一个人是圣洁的、堪当的、纯善的。我们一生密密麻麻的罪,让我们根本不能与天主相交,共融。先知书明示,我们的罪致使我们在天主前成为有祸的。
“乌齐雅王逝世那年,我看见吾主坐在崇高的御座上,他的衣边拖曳满殿。「色辣芬」侍立在他左右,各有六个翅膀:两个盖住脸,两个盖住脚,两个用来飞翔。他们互相高呼说:「圣!圣!圣!万军的上主!他的光荣充满大地!」由于呼喊的声音,门限的基石也震撼了;殿宇内充满了烟雾。我遂说:「我有祸了!我完了!因为我是个唇舌不洁的人,住在唇舌不洁的人民中间,竟亲眼见了君王──万军的上主!」”(依6:1—5)。
依撒意亚在看见天主时,因着自己的唇舌不洁而自认为有祸,自认为完了。我们许多人的罪远远不只在言语方面。那么,我们的祸就更大了。我们得救的希望在哪里?除了要承担罪债外,我们也难以摆脱罪性。我们内的罪恶常常发动我们去犯罪,我们根本不能根除罪恶在我们身上的势力与掌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消除罪性,从里到外而重生呢?
罗马书告诉我们:“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荣,所以众人都因天主白白施给的恩宠,在耶稣基督内蒙救赎,成为义人。这耶稣即是天主公开立定,使他以自己的血,为信仰他的人作赎罪祭的;”(罗3:23—25)。又说:“今后为那些在基督耶稣内的人,已无罪可定,因为在基督耶稣内赐与生命之神的法律,已使我获得自由,脱离了罪恶与死亡的法律。法律因了肉性的软弱所不能行的,天主却行了:他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带着罪恶肉身的形状,当作赎罪祭,在这肉身上定了罪恶的罪案,为使法律所要求的正义,成全在我们今后不随从肉性,而随从圣神生活的人身上。”(罗8:1—4)。
只要我们愿意承认耶稣为救主,接受他的救恩,耶稣就会把我们归入他的翼荫下,他的宝血就成了我们的赎罪祭。只要我们因着相信进入他内,他的圣神就会让我们摆脱罪,而辞旧迎新,脱胎换骨成为基督内的新人,不再犯罪。“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格后5:17)。
不仅圣伯多禄发现,“主!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教会也宣认:“除他以外,无论凭谁,决无救援,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宗4:12)。
在得救的事上,最主要的要靠耶稣的拯救与翻转。当然,人的意愿与配合、努力也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人之得救要完全归功于主,因为,人往往只迈出一步,耶稣就替我们走完九十九步。因此,耶稣自己也明确地说: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我们要到父那里去,唯一途径就是耶稣基督。
下面关于几大宗教在得救之事上区别的比喻,让我们更清楚的认出耶稣是唯一真正的救主。

一人深夜出行,跌入一个很深的旱井里,根本不能爬出来。他开始不断地呼救,终于来了一个人。这人非常有同情心,在井口对他说了许多安慰鼓励的话,告诉他怎样慢慢爬上进来,然后,他就走了。因为,他认为,人的困境是自己造成的,该由自己负责,自己承担。他只不过是位引导者。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可是即使有指导,这位落入深井的人,却仍不能摆脱困境。因为井实在太深,他又摔成重伤,根本不能凭己力往上攀爬。于是这位不幸的人继续呼救,这时,又经过一个人,也对他说了很多安慰、同情、激励的话,但是,当他看到井壁很是光滑,就算是体力强壮的人,也很难爬上地面时,就放下一根绳子,让他紧抓绳子,拉他上来。可是,他伤势太过严重,又经过一夜的呼叫,竟连握住绳子的力气都没有了。第二位好心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爱莫能助的离开了。在深井中的落难者,又不断地呼救。不久,又过来第三位,他听到落井者凄惨绝望的呼救声,顿时明白了他所有的困境。于是对他说,不要怕,只管信。我下来救你。说罢,他放下一条绳索。不过,与前面的好心人不同的是,他自己抓住绳子,沿着井壁爬了下来,然后把奄奄一息的落井者驮在背上,又慢慢地爬了上来,落井者终于获救了。
在灵魂得救的大事上,在通往天堂的天路中,我们人类也如同在深夜落入罪恶深坑的人,凭着佛陀的教导根本无力自救,依照伊斯兰教的教义,需要行善才能升天堂,也根本于事无补。只有耶稣来到罪恶的深井,亲自背起我们这些被罪恶重创,无力自救与真正行善的人,我们才有得救的真正盼望。

我是生命
或许有人又会产生一些疑问,甚至反感,耶稣这样重视来生,会不会忽略现实?同时,一味注重灵魂得救这类遥遥无期的事,到底对现实有何益处?事实上,只有活得好,才能死得好。我们的生命常常担负各种重担,已经不堪负荷,疲于奔命了,飘渺遥远的天堂对我的现实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其实,我们的信仰是正视人生的信仰。耶稣更是一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生命的战略家与实干家。面对人生的种种痛苦、试炼,耶稣从来没有回避,反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自己不仅是生命的勇士,执意要上耶路撒冷去完成父给他的十字架的救赎大业,而且,也给跟随他的人,提出标准,“不论谁,若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后面走,不能做我的门徒”(路14:27)。他知道人的天性,懒惰、善变,也知道人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当我们背负重担时,就向我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得你们灵魂的安息,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8—30)。
我们为什么能在他处得灵魂的安息,因为,到了他跟前后,我们的担子就成了他的担子,我们的轭就成了他的轭。经过他的分担,转化,我们的十字架就减负了。我们背十字架的能力也增加了。不仅如此,耶稣更说,我来“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若10:10)。
我们从耶稣那里得到的更丰富的生命是:仰望呼求的生命、绝境中有盼望的生命、死路中有出路的生命,(、)无力中得力量的生命、软弱中得刚强的生命。他的应许总不改变,“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希13:8)。“凡呼号上主名号的人,必然获救”(罗10:13)。
经上甚至说:“当雏鸦无食,往还飞翔,向天主哀鸣的时候,谁能为乌鸦备食”(约38:41)?天主尚且为哀鸣的雏鸦备食,难道他不俯听他儿女们的呼求吗?

教会里更有如云的见证,当许多人的生命陷入困境,呼求了主之后,主就赐给他们极大恩典,苦水变为美酒。
某堂区一位姐妹,结婚多年没有生育,心灵极度痛苦,自卑。一天夜晚,哀伤涟涟的她,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一人能帮她了,只有到圣堂去呼求了。那一次,她进入圣堂后,把大堂反锁了。在安静、漆黑、空旷的教堂里,她放声大哭,不断问主这是为什么?又不断地求主怜悯她。整整三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她的心灵释放了许多,轻松了许多。那一晚,她觉得天主从来没有过地靠近她,内心涌动莫名的喜乐、平安。回家后,不到一周,她就怀孕了。她的经历,激发了许多人的信心。

甚至那些尚未清楚认识耶稣与天主的人,只要呼求这位冥冥之中照料众人的主,主也常给予他们恩典。孙康映雪是一则古代勤学的故事。孙康酷爱读书好学,可是家境贫寒,白天的许多时间,他要花在砍柴,种地上。所以,他只好利用早晚的时间多读些书。夏天还好,日照时间长,可以读书的时间也多一点。可是,到了冬天,可利用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由于买不起灯油,因此,他常盼望老天爷能够让夜也变成白昼一样有好多,这样,夜深人静时就可以好好的读书了。在盼望与纠结中,一天半夜醒来时,突然看到窗缝里透进一丝亮光,他以为天亮了,赶紧起床要去读书。当他下床推开窗户时,感到一股寒气迎面扑来,原来茫茫的大雪让四周的一切发出亮光。他立刻想到,这雪光难道不是最好的灯吗?不也可用来读书吗?后来,每逢雪夜,他就冒着严寒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饱学之士。

结语:耶稣实在是真理的君王,他不仅以自己的生命指出我们要关注灵魂得救的第一等大事,并且给我们提供道路,要依靠他得升天堂。他更赋给我们丰富的生命,让我们过一个富足,得力,有盼望的今世生命,来日与他共享永远福乐。我们听到真理的声音了吗?我们愿意相信与跟从这位君王吗?在礼仪年的结束之时,让我们盘点过往一年的生活,总结信仰上的得失成败,期待在新的一年中进入一切的真理,享受耶稣给我们的自由、喜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