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主胜过生命的试探——丙四旬期第一主日讲道(路4:1—13)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2-15 23:02:39 浏览次数:次
4:1 耶稣充满圣神,由约旦河回来,就被圣神引到荒野里去了,
4:2 四十天的工夫受魔鬼试探;他在那日期内什么也没有吃,过了那日期就饿了。
4:3 魔鬼对他说:「你若是天主子,命这块石头变成饼吧!」
4:4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载:『人生活不只靠饼。』
4:5 魔鬼引他到高处,顷刻间把普世万国指给他看,
4:6 并对他说:这一切权势及其荣华,我都要给你,因为全交给我了;我愿意把它给谁,就给谁。
4:7 所以你若是朝拜我,这一切都是你的。」
4:8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载:『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他。』」
4:9 魔鬼又引他到耶路撒冷,把他放在圣殿顶上,向他说:「你若是天主子,从这里跳下去吧!
4:10 因为经上记载:『他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保护你,
4:11 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4:12 耶稣回答说:「经上说:『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4:13 魔鬼用尽了各种试探后,就离开了他,再等时机。
前言:四旬期实在是一个充满恩宠的时期,关于怎样决志悔改、挣脱枷锁、胜过试探,元首基督已经为我们打开通道,只要我们愿意跟随,信从他。经上证实说:“他是一切率领者和掌权者的元首,你们也是在他内受了割损,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损,而是基督的割损,在乎脱去肉欲之身。你们既因圣洗与他一同埋葬了,也就因圣洗,借着信德,即信使衪由死者中复活的天主的能力,与衪一同复活了”(哥2:10—12)。让我们通过今天福音的默思,来胜过生命的试探。
一、 靠主胜过生存底线的试探
耶稣在禁食四十天之后,肉身最需要的莫过于食物。强烈的饥饿感非常容易让人感到死亡的危胁,甚至产生濒临死亡的恐惧。这时,魔鬼的试探来了,让他将石头变成饼,用以充饥以延续垂危的生命。可是,耶稣不仅没有上当,且以天主的话胜过这个试探。
能胜过生存底线的试探是很不容易的。当时以色列子民,虽经历了天主多次的大能拯救,也曾对天主感恩不尽,可是,在旷野里每逢遇见生存底线的考验时,当仰望天主超过他们等待的极限时,就将天主的恩待,应许忘得一干二净,转而抱怨天主了。这对有肉身之累的我们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一位姐妹分享说,过去读旧约时不太理解以民的反复无常,多次抱怨天主。可是,当她从以色列朝圣回来之后,就明白了人的软弱。她说他们这些朝圣者,在烈日的曝晒之下进入旷野,走一段当时以民进福地的路程,很快觉得炎热难挡,唇焦口燥,疲乏无力了,幸亏备有充足的饮水与食物,否则半天行程下来,肯定不是饿晕就会脱水中暑。试想当时几十万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进,几天时间找不到水源,没吃到有营养的食物,不起抱怨是极不可能的。
今天,我们基督徒的生存底线可能不再是基本的物质需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的基本原则,当这些原则受到危胁时,我们的信仰或许就受到了考验,或许因此就会受到动摇,甚至会背离信仰。这些基本原则有人的基本尊严、或人的特别嗜好、或某个不能碰触的生命痛点,或生命中的至宝至爱(如富贵少年的家产)。很多基督徒在其它事上表现的很慷慨,很有爱心,很有奉献精神,可是,当信仰需要他放弃或跨越这些所谓的基本要求时,他们就可能永远地受阻在这一绊脚石上。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明白,许多的事物我们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是,这些事物成为他们生命中的“执着”,使他们不能完全归依上主,不能获得属神的自由。
今天,让我们反思自己生存的底线或做人基本原则时,看看这些底线与原则是否合乎天主的旨意,是否成为生命的绊脚石。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让我们靠着主,成为得胜的人,成为完全自由的人,就如圣神的风一样,随意往哪里吹,了无障碍。
主耶稣今天在生命底线受到试探时,是以天主的话得胜的。我们也要凭着主的话语胜出试探。经上说:“拿著圣神作利剑,即天主的话”(弗6:17)来抵挡恶者。因为,耶稣对我们所说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若6:63)。实在,“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当一个人能够“专心爱好上主法律的,和昼夜默思上主诫命”(咏1:2),那么试探来临时,必能胜出。有许多的殉道圣人,在身体倍受摧残,在生命面临死亡之际,靠着天主话语的大能,胜出了生存的最大的考验,可见主的话语的力量有多强大。除了显明于经上的圣言外,主的声音也常在人的良心上发出巨响,使人不敢偏离和违背。尤其在试探中使人得胜,获得祝福。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说道。“我不买。”绅士说着躲开男孩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都没有吃呢?”小男孩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跑着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比卖火柴的男孩矮了一些,穿得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男孩说:“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到男孩子家里一看,这两个男孩的继母在照顾受重伤的孩子。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的亲生父母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诚信是主在人良心中的声音,这男孩子因着对主的声音的坚守,不仅使他胜过占有非份所得的诱惑,也使他忠实遵守卖买的诚信,更使他得来贫穷悲惨命运的改变。
二、 靠主胜过终极目标的试探
除了生存的基本所需外,人的一生更在不断的追求幸福。最大的幸福只有在天主内得到。不过,即使有许多的基督徒已明白这项真理,可是,还是有不少的人,只看了看,或走了头,或走了一半,或十分之九。因为导入生命的路是狭窄的,找到的人少。导入丧亡的路是宽广的,走的人多。为什么走的人多呢?因为现世的一切荣华富贵是可以看得见的,有极大的诱惑力的。因此,圣经将人成两类,一类是事奉金钱的,就是追求世上荣华富贵的。一类是事奉天主的,以天主为最终最大的福份的。耶稣告诫我们:“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在逻辑上讲,这属于排中律的事,非此即彼。人不可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
虽然我们明白两者只能选一,如孟子说的,鱼与熊掌两者不能兼得。耶稣在今天遇到的这个试探里,态度坚决鲜明,他说:“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他。”我们似乎很难做到,毕竟现实中实在需要钱财。俗语有云:“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这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那我们如何摆脱钱财的捆绑,单单事奉上主呢?主看到我们的现实,体谅我们的软弱,给了我们合乎情理的要求。他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31—33)。这个“先”字用的真好,只要我们先要天主的国与它的义德摆在首位,其他的一切自会加给我们。凭着这个“先”字,我们就可以胜出许多的试探。
亚巴郎的人生,最大的希望与幸福,就是期望自己的后裔多如天上的星辰,地上的沙粒。当到临近晚年的,最大的安慰莫过于看到自己年老而生的依撒格健康的成长,孝顺地侍立在他身旁。可是,天主偏要他将心爱的儿子,他的命根,他在世生命的全部,作为全燔祭献给他。在这个世人眼中最终极目标的试探中,亚巴郎也应用了“先”字原则,他瞒过了悍妻撒辣,经过三天痛苦的行程,平静回答了依撒格“挖心”的提问:“哪里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亲手将儿子绑好,所有的行动都在应用“先”字原则。当他好好的做了他该做的,他所深信的“上主自会照料”,就完全应验了。我们可以再追问,为什么亚巴郎能够完美的实践“先”字原则,是因为多年来与天主的交往,他已完全知悉天主的信实、慈爱、全能、凡忠信于他的,决不致蒙羞。
教会每年2月5日纪念的圣女亚加大是圣教初期四大殉道童贞圣女之一,与则济利亚,路济亚和依搦斯齐名,同为后世所称道。圣女原籍西西里,出身名门,自幼立志守贞。地方长官垂涎她的姿色,竭力追求,遭圣女严词拒绝。地方长官老羞成怒,将圣女逮捕下狱,威吓利诱,并唆使妓院的老鸨母诱骗。然而上主赐给她充分的勇敢和圣宠,她心坚如铁,不为所动。恶官威逼圣女背主不遂,下令毒鞭拷打,烈火炙烧,胸部用铁钩钩伤。当夜,圣伯多禄亲临狱室安慰,神光照耀全室,伤处立即痊愈。四日后,恶官复用烧红的炭块与碎瓷片掺和,撒在她身上。圣女倍受诸般酷刑。251年2月5日夜,她喘息着说:“主,我的造物主,从我的摇篮起,你一直保护我,你救我摆脱了世俗的诱惑,你给我力量忍受世苦,现在请收我的灵魂吧!”说毕,一缕芳魂,飞入天国,荣获殉道和贞洁的双重花冠。圣女亚加大从小就经历主一直的保护,所以,就是一再的酷刑,毒打,威逼利诱,她仍能以持守信仰为先,以得到天主为重,胜出了越乎想象的考验。同样,我们如果不断地信靠主,就会深深的体验到他的全能、丰富、慈爱、信实,必能在一切的试探中,以天主为先,静心等候他的大能的恩赐与翻转,必能胜出关于终极目标的试探。
三、 靠主胜出迈向成功的试探
人活着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终极目标的选定之外,生命亦是一个过程,不断地进取,期待不断地成功。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达成任何一个好的目标,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律或途径,或者需要天主认定或许可的方法,否则因着方法上的恶或者不合乎正道会使事物变质,或者成为伦理上的恶。
据说,当时有许多人天天期待着默西亚从圣殿顶上下来。今天,魔鬼要耶稣从圣殿顶上跳下来,就是想让耶稣妄作妄为,以惊人之举获得权威与声望。显然,耶稣一眼识破魔鬼的恶意,让他只随从自己的意愿,而离开天父在他生命中的每一步计划。对于上主高深不可探查的计划,所有的受造物只有深深的顺服,相信,绝对不可试探上主。因此,耶稣厉声作答:“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在实用主义风行,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今天,我们能否淡定,从容地依从上主的旨意或计划,一步一步地迈向合乎天主旨意的成功呢?深深地靠着主,都是可能的。
圣鲍思高之所以在培育青少年方面,成绩卓著,他深深地体验到,只有忠实的遵从主的旨意,才能有真正的收获,因此,他说:“孩子们!我在漫长的职务中,多少次曾体验到这项伟大的真理!发怒比忍耐容易,威吓沉重较规劝为易;甚至我可以说:因缺乏忍耐、和因骄傲而惩罚顽固的孩子,要比坚定而温和地容忍并纠正他们更为方便——耶稣就是如此对待使徒们,他容忍他们的粗鲁无知,甚至容忍他们信心不足;他仁慈而友爱地与罪人交往,而使某些人惊讶不止,有些人心生反感,有些人则产生恳求天主宽恕的希望。因此,他命令我们要成为良善心谦的人——在极严重的情况时,我们更好谦卑地恳求天主;这比我们急不择言,而责骂他们更好,因为人听了会伤心,而且对该受罚的人也毫无裨益。”
在人所能用的,所有正确合乎主旨意的方法用尽之后,没有比不断地祈祷、感恩、交托、宣告更使我们快速靠近成功了。这些属神的方法,正是在逆境中显示真正信靠主的凭证了。在这个时候,基督的德能在我们的软弱中就全显出来了。
近来,一位充满福传热心的负责人,分享这周寒假学生学习的心得。从召集师资、发动学生、布置后勤、筹划课程的每一项事务时,总有许多意外发生。如果换成过去,作为总策划的他肯定会判断、责怪、抱怨许多人与事了。可是,这次他都能及时的控制情绪,以不断地感恩,交托来应对使他难受的每个环节与插曲。如果,实在难以控制烦乱,气愤,他就马上跑到圣堂,在圣体前向耶稣倾诉,直到心平气和,有了信心为止。最后,学习班所取得的成功,远超他原先预想的。许多的孩子爱上了拜圣体,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静静地陪圣体每天至少半小时。而且从学习班开始到结束,人数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不少的外教孩子,一来学习就被吸引,就被改变了。
结语:让我们用下面的经文作为本次讲道的总结吧!“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所以我们要怀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宠的宝座,以获得仁慈,寻到恩宠,作及时的扶助”(希4:16)。
4:2 四十天的工夫受魔鬼试探;他在那日期内什么也没有吃,过了那日期就饿了。
4:3 魔鬼对他说:「你若是天主子,命这块石头变成饼吧!」
4:4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载:『人生活不只靠饼。』
4:5 魔鬼引他到高处,顷刻间把普世万国指给他看,
4:6 并对他说:这一切权势及其荣华,我都要给你,因为全交给我了;我愿意把它给谁,就给谁。
4:7 所以你若是朝拜我,这一切都是你的。」
4:8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载:『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他。』」
4:9 魔鬼又引他到耶路撒冷,把他放在圣殿顶上,向他说:「你若是天主子,从这里跳下去吧!
4:10 因为经上记载:『他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保护你,
4:11 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4:12 耶稣回答说:「经上说:『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4:13 魔鬼用尽了各种试探后,就离开了他,再等时机。
前言:四旬期实在是一个充满恩宠的时期,关于怎样决志悔改、挣脱枷锁、胜过试探,元首基督已经为我们打开通道,只要我们愿意跟随,信从他。经上证实说:“他是一切率领者和掌权者的元首,你们也是在他内受了割损,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损,而是基督的割损,在乎脱去肉欲之身。你们既因圣洗与他一同埋葬了,也就因圣洗,借着信德,即信使衪由死者中复活的天主的能力,与衪一同复活了”(哥2:10—12)。让我们通过今天福音的默思,来胜过生命的试探。
一、 靠主胜过生存底线的试探
耶稣在禁食四十天之后,肉身最需要的莫过于食物。强烈的饥饿感非常容易让人感到死亡的危胁,甚至产生濒临死亡的恐惧。这时,魔鬼的试探来了,让他将石头变成饼,用以充饥以延续垂危的生命。可是,耶稣不仅没有上当,且以天主的话胜过这个试探。
能胜过生存底线的试探是很不容易的。当时以色列子民,虽经历了天主多次的大能拯救,也曾对天主感恩不尽,可是,在旷野里每逢遇见生存底线的考验时,当仰望天主超过他们等待的极限时,就将天主的恩待,应许忘得一干二净,转而抱怨天主了。这对有肉身之累的我们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一位姐妹分享说,过去读旧约时不太理解以民的反复无常,多次抱怨天主。可是,当她从以色列朝圣回来之后,就明白了人的软弱。她说他们这些朝圣者,在烈日的曝晒之下进入旷野,走一段当时以民进福地的路程,很快觉得炎热难挡,唇焦口燥,疲乏无力了,幸亏备有充足的饮水与食物,否则半天行程下来,肯定不是饿晕就会脱水中暑。试想当时几十万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进,几天时间找不到水源,没吃到有营养的食物,不起抱怨是极不可能的。
今天,我们基督徒的生存底线可能不再是基本的物质需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的基本原则,当这些原则受到危胁时,我们的信仰或许就受到了考验,或许因此就会受到动摇,甚至会背离信仰。这些基本原则有人的基本尊严、或人的特别嗜好、或某个不能碰触的生命痛点,或生命中的至宝至爱(如富贵少年的家产)。很多基督徒在其它事上表现的很慷慨,很有爱心,很有奉献精神,可是,当信仰需要他放弃或跨越这些所谓的基本要求时,他们就可能永远地受阻在这一绊脚石上。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明白,许多的事物我们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是,这些事物成为他们生命中的“执着”,使他们不能完全归依上主,不能获得属神的自由。
今天,让我们反思自己生存的底线或做人基本原则时,看看这些底线与原则是否合乎天主的旨意,是否成为生命的绊脚石。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让我们靠着主,成为得胜的人,成为完全自由的人,就如圣神的风一样,随意往哪里吹,了无障碍。
主耶稣今天在生命底线受到试探时,是以天主的话得胜的。我们也要凭着主的话语胜出试探。经上说:“拿著圣神作利剑,即天主的话”(弗6:17)来抵挡恶者。因为,耶稣对我们所说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若6:63)。实在,“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当一个人能够“专心爱好上主法律的,和昼夜默思上主诫命”(咏1:2),那么试探来临时,必能胜出。有许多的殉道圣人,在身体倍受摧残,在生命面临死亡之际,靠着天主话语的大能,胜出了生存的最大的考验,可见主的话语的力量有多强大。除了显明于经上的圣言外,主的声音也常在人的良心上发出巨响,使人不敢偏离和违背。尤其在试探中使人得胜,获得祝福。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说道。“我不买。”绅士说着躲开男孩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都没有吃呢?”小男孩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跑着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比卖火柴的男孩矮了一些,穿得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男孩说:“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到男孩子家里一看,这两个男孩的继母在照顾受重伤的孩子。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的亲生父母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诚信是主在人良心中的声音,这男孩子因着对主的声音的坚守,不仅使他胜过占有非份所得的诱惑,也使他忠实遵守卖买的诚信,更使他得来贫穷悲惨命运的改变。
二、 靠主胜过终极目标的试探
除了生存的基本所需外,人的一生更在不断的追求幸福。最大的幸福只有在天主内得到。不过,即使有许多的基督徒已明白这项真理,可是,还是有不少的人,只看了看,或走了头,或走了一半,或十分之九。因为导入生命的路是狭窄的,找到的人少。导入丧亡的路是宽广的,走的人多。为什么走的人多呢?因为现世的一切荣华富贵是可以看得见的,有极大的诱惑力的。因此,圣经将人成两类,一类是事奉金钱的,就是追求世上荣华富贵的。一类是事奉天主的,以天主为最终最大的福份的。耶稣告诫我们:“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在逻辑上讲,这属于排中律的事,非此即彼。人不可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
虽然我们明白两者只能选一,如孟子说的,鱼与熊掌两者不能兼得。耶稣在今天遇到的这个试探里,态度坚决鲜明,他说:“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他。”我们似乎很难做到,毕竟现实中实在需要钱财。俗语有云:“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这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那我们如何摆脱钱财的捆绑,单单事奉上主呢?主看到我们的现实,体谅我们的软弱,给了我们合乎情理的要求。他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31—33)。这个“先”字用的真好,只要我们先要天主的国与它的义德摆在首位,其他的一切自会加给我们。凭着这个“先”字,我们就可以胜出许多的试探。
亚巴郎的人生,最大的希望与幸福,就是期望自己的后裔多如天上的星辰,地上的沙粒。当到临近晚年的,最大的安慰莫过于看到自己年老而生的依撒格健康的成长,孝顺地侍立在他身旁。可是,天主偏要他将心爱的儿子,他的命根,他在世生命的全部,作为全燔祭献给他。在这个世人眼中最终极目标的试探中,亚巴郎也应用了“先”字原则,他瞒过了悍妻撒辣,经过三天痛苦的行程,平静回答了依撒格“挖心”的提问:“哪里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亲手将儿子绑好,所有的行动都在应用“先”字原则。当他好好的做了他该做的,他所深信的“上主自会照料”,就完全应验了。我们可以再追问,为什么亚巴郎能够完美的实践“先”字原则,是因为多年来与天主的交往,他已完全知悉天主的信实、慈爱、全能、凡忠信于他的,决不致蒙羞。
教会每年2月5日纪念的圣女亚加大是圣教初期四大殉道童贞圣女之一,与则济利亚,路济亚和依搦斯齐名,同为后世所称道。圣女原籍西西里,出身名门,自幼立志守贞。地方长官垂涎她的姿色,竭力追求,遭圣女严词拒绝。地方长官老羞成怒,将圣女逮捕下狱,威吓利诱,并唆使妓院的老鸨母诱骗。然而上主赐给她充分的勇敢和圣宠,她心坚如铁,不为所动。恶官威逼圣女背主不遂,下令毒鞭拷打,烈火炙烧,胸部用铁钩钩伤。当夜,圣伯多禄亲临狱室安慰,神光照耀全室,伤处立即痊愈。四日后,恶官复用烧红的炭块与碎瓷片掺和,撒在她身上。圣女倍受诸般酷刑。251年2月5日夜,她喘息着说:“主,我的造物主,从我的摇篮起,你一直保护我,你救我摆脱了世俗的诱惑,你给我力量忍受世苦,现在请收我的灵魂吧!”说毕,一缕芳魂,飞入天国,荣获殉道和贞洁的双重花冠。圣女亚加大从小就经历主一直的保护,所以,就是一再的酷刑,毒打,威逼利诱,她仍能以持守信仰为先,以得到天主为重,胜出了越乎想象的考验。同样,我们如果不断地信靠主,就会深深的体验到他的全能、丰富、慈爱、信实,必能在一切的试探中,以天主为先,静心等候他的大能的恩赐与翻转,必能胜出关于终极目标的试探。
三、 靠主胜出迈向成功的试探
人活着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终极目标的选定之外,生命亦是一个过程,不断地进取,期待不断地成功。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达成任何一个好的目标,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律或途径,或者需要天主认定或许可的方法,否则因着方法上的恶或者不合乎正道会使事物变质,或者成为伦理上的恶。
据说,当时有许多人天天期待着默西亚从圣殿顶上下来。今天,魔鬼要耶稣从圣殿顶上跳下来,就是想让耶稣妄作妄为,以惊人之举获得权威与声望。显然,耶稣一眼识破魔鬼的恶意,让他只随从自己的意愿,而离开天父在他生命中的每一步计划。对于上主高深不可探查的计划,所有的受造物只有深深的顺服,相信,绝对不可试探上主。因此,耶稣厉声作答:“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在实用主义风行,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今天,我们能否淡定,从容地依从上主的旨意或计划,一步一步地迈向合乎天主旨意的成功呢?深深地靠着主,都是可能的。
圣鲍思高之所以在培育青少年方面,成绩卓著,他深深地体验到,只有忠实的遵从主的旨意,才能有真正的收获,因此,他说:“孩子们!我在漫长的职务中,多少次曾体验到这项伟大的真理!发怒比忍耐容易,威吓沉重较规劝为易;甚至我可以说:因缺乏忍耐、和因骄傲而惩罚顽固的孩子,要比坚定而温和地容忍并纠正他们更为方便——耶稣就是如此对待使徒们,他容忍他们的粗鲁无知,甚至容忍他们信心不足;他仁慈而友爱地与罪人交往,而使某些人惊讶不止,有些人心生反感,有些人则产生恳求天主宽恕的希望。因此,他命令我们要成为良善心谦的人——在极严重的情况时,我们更好谦卑地恳求天主;这比我们急不择言,而责骂他们更好,因为人听了会伤心,而且对该受罚的人也毫无裨益。”
在人所能用的,所有正确合乎主旨意的方法用尽之后,没有比不断地祈祷、感恩、交托、宣告更使我们快速靠近成功了。这些属神的方法,正是在逆境中显示真正信靠主的凭证了。在这个时候,基督的德能在我们的软弱中就全显出来了。
近来,一位充满福传热心的负责人,分享这周寒假学生学习的心得。从召集师资、发动学生、布置后勤、筹划课程的每一项事务时,总有许多意外发生。如果换成过去,作为总策划的他肯定会判断、责怪、抱怨许多人与事了。可是,这次他都能及时的控制情绪,以不断地感恩,交托来应对使他难受的每个环节与插曲。如果,实在难以控制烦乱,气愤,他就马上跑到圣堂,在圣体前向耶稣倾诉,直到心平气和,有了信心为止。最后,学习班所取得的成功,远超他原先预想的。许多的孩子爱上了拜圣体,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静静地陪圣体每天至少半小时。而且从学习班开始到结束,人数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不少的外教孩子,一来学习就被吸引,就被改变了。
结语:让我们用下面的经文作为本次讲道的总结吧!“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所以我们要怀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宠的宝座,以获得仁慈,寻到恩宠,作及时的扶助”(希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