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岁月

当前位置:

首页 / 芬芳岁月 / 芬芳岁月

主万古常新——听上海光启合唱团有感

作者:芳佳?虞志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1-22 23:05:19 浏览次数:


 

       2011年11月6日晚,当上海光启合唱团的圣乐巡演带着《利玛窦四幕清唱剧》和《复活套曲》来到宁波,圣乐再次为我打开这扇门,这扇耶稣为救赎人类死而复活的永生之门,这扇利玛窦神父在中华大地开启的福传之门,这扇天主赐予万民的真理、生命之门。这是天国之门,光明之门,和平之门,友爱之门。
感谢光启合唱团!他们专业的演唱水准,给我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他们福传的新颖创意,让我联想到主创造天地万物的无限德能无比美妙无穷奥秘;合唱团虔诚的情感,激发起我内心深处的感恩赞美,几次酸涩欲泪。

     光荣主就有美的力量!
      五十名演唱者,除了李孝畏神父和牛素青神父身着黑色神父服,领唱王峙儒老师和指挥吴家共老师身着藏青色西服,其余均穿着乳白色宽松的唱经服,深褐色的十字架垂挂在胸前,朴素,庄重,典雅。没有化妆,因为清唱剧不需要化妆。

       利玛窦的故事,以序曲、抒情调、独唱、二重唱、合唱、叙诵来展开,在五彩斑斓跌宕起伏的音乐史诗中,感恩赞美之情弥漫在药行街圣堂,升腾在一次次心灵的共鸣中。

       因为有一名叙诵者叙述情节,使观者对演唱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跟随剧情,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近1600年前的利玛窦神父,阅读感受他在中国三十年栉风沐雨的艰难福传生涯。

      利神父,入乡随俗,一身儒服,一口汉语,熟读四书五经,广交社会名流,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士人。他是学者,是科学家,是传教士,是普通人,他在活生生的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点点滴滴播撒天国福音的种子。

       他是皇帝的朋友。他将天主像、圣母像、《天主经》,连同自鸣钟、《万国图志》等赠予皇帝,受到青睐,使福传在中华大地开启,至1605年,北京已有200多人信奉天主教,其中不乏公卿大臣,最有名的当数科学家徐光启。利玛窦59岁逝世时,万历皇帝亲赐墓地安葬。

       利玛窦神父是意大利人,但他爱中国,接纳中国。在儒家文化为主体文化的中国,他不是排斥,而是融入,以“合儒、补儒、超儒”的理念和举措,广结友谊。如此,利玛窦神父也收获了友爱和接纳,为异国他乡永久的福传作了最美的铺垫,完美地实践了圣依纳爵的福传启示:“如果你要影响一个人,你从对象的情况进去,慢慢地改变他,帮助他,从你自己的思想里出来。” 

       叙诵与歌曲的字幕不断出现在祭台两侧的投影屏上,映入观者眼中,铭记在观者心里。当吴老师指挥全场同唱《因你活着》,音乐会互动到达高潮。

       400余名神父、修女、教友瀑布似的掌声,献给上海歌剧院领唱王峙儒老师天籁般的歌声,献给李孝畏神父精彩的讲道,献给吴家共老师激情澎湃的指挥,献给整个合唱团高度协调声情内敛优美隽永的表演。
音乐会结束了,掌声依然。
 

      吴家共老师面向观众,前后三次鞠躬,三次仰望高天,左手上举,右手安放胸前,真诚祈祷——愿光荣和赞美归于全能美善的天主!那也是我们全体观者的祈祷!

      上海光启合唱团的成员来自上海各条战线,趁着周末,他们随同两位神父从上海到温州教区南门天主堂、龙港天主堂,最后到宁波教区药行街天主堂进行圣乐巡演。一天三场演出,辛苦异常。他们没时间吃晚饭,在车上以干粮充饥。从温州到宁波,经过四个小时的旅途劳顿,他们来不及休息,来不及享用天翼歌咏团的队员们为他们送上的每人一袋牛奶面包香蕉,就匆匆走台,进入音乐会程序。   

      这是他们的使命——用人人喜闻乐见的音乐传扬最美的天国福音!
      我们懂得寓教于乐的道理,我们相信主万古常新,我们聆听的颂扬主的圣乐同样万古常新!

      歌唱吧!因为歌唱是双倍的祈祷!让我们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新的创意、新的步履,往普天下去——传扬福音!
       因为,主就是万古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