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岁月

当前位置:

首页 / 芬芳岁月 / 芬芳岁月

《使徒》报停刊折射大陆教会报刊生存状况

作者:江南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5-09-04 09:54:16 浏览次数:


       一直被称为是大陆教会敢说真话的报纸《使徒》,在二零一五年八月一日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了。这份早就被政府部门盯上的报纸能够挺到现在,实属不易。

  《使徒》报停刊的原因,表面上是属于非法出版物,即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准印证,其背后的原因应该是报纸所刊载的内容之真实及发行范围之广,该报纸因敢于发表批评教会的不良现象而受到众多教友的喜欢。曾在几年前就传出政府部门要查抄该报纸,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报纸的办公地点,如今被找到,停刊也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按照政府部门所称,《使徒》报是因为没有得到准印证而被关停,这个理由似乎有些牵强,因为目前大陆教会报刊很多都处于这种没有准印证的「裸奔」状况,以各教区内部资料的形式进行出版印刷,当然,这是在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默许情况下进行。只要这些教会内部报刊不涉及到政治及反对爱国会、非法祝圣等内容,就可以正常出刊,为教友提供教会新闻、教理、见证等分享内容。而《使徒》报则会出现诸如批评非法祝圣等内容,这则触发有关部门的「敏感线」,也造成其停刊的结局。

  这个事件其实也正好表明了大陆教会报刊的局限性,即使已经获得有关政府部门颁发准印证的教会报刊,也不敢碰触「敏感线」,这在大陆教会报刊中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所以教会报刊都会进行自我审查,规避被停刊的处罚。

  很多教会报刊选择不获取政府部门的准印证「裸奔」,自有其苦衷,一是即使申请了准印证,也不一定批下来,并且教会报刊的准印证审批手续繁琐,需要通过层层关卡,耗时费力;二是准印证审批下来后,所刊印的报刊需要每期送审,刊发内容会被限制更多。

  反而,如果选择「裸奔」,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默许后就可以操作,刊发的内容也不必送审,只需要自我掌握就行,相对来说多些自由度。教会这种无奈的选择,也就带来了危险性,随时会被政府部门以没有准印证进行非法出版为由而取缔。大陆在报刊出版方面是没有自由的,不用说宗教报刊,就是社会报刊触及「红线」都会被处罚,这属于大陆媒体出版的常态。

  《使徒》报停刊对于大陆教会报刊来说,是一种预警,或许今后在报刊内容上需要更多的自我审查,以避免遭遇同样命运。在这种内容被限制更多,青年读者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大陆教会报刊也应该向网路载体转型,以便把福音传向更为广阔的受众面,虽然大陆网路载体也有局限性,但相对纸质媒体来说,审查度还是比较宽松,重要的是不需要受「准印证」的限制,即使被封杀还可以重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