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宽恕
作者:方建聪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3-01 22:59:37 浏览次数:次
我在《堂区通讯》上期(即2011年12月5日)刊登一篇《侍奉天主应用心、热心、恒心“三心”而行》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耶稣在十字架上七言而终。今天再想借此谈谈七言而终对我们教友有何启示与训导。在此,分享的第一句: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
读过路加福音的人都知道,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在他旁边钉有两个强盗,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二个犯人都是罪有应得,而耶稣是被冤枉、无罪的。犹太人在审判他的时候拿不出什么罪证来,黑落德王也查不出他有什么罪,彼拉多也查不出他有什么罪,众人都交不出什么罪证来。在这种光景下被定罪,普通人都会喊冤枉,心中不服而仇恨满腹。祷告时一定是:“主啊,求你为我伸冤,为我报仇,我是无辜的,求你惩罚这些丧尽天良的恶党,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报应!”可是主耶稣却没有这样做,反而为他们祷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同时在行动上,正如经上所说的:“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这是何故?耶稣为什么要这么做?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是奉行父的旨意,这是为了全人类的得救,这是救赎工程的必经之路,这是爱的具体表现,他必须这样做,这也是出自肺腑的真情流露。伯多禄问耶稣:“主,如果有兄弟得罪我,我该宽恕多少次呢?直至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是说七十个七次。”(玛18:21)耶稣又说过:“爱你的仇人!为迫害你的人祈祷!”(玛5:44)主耶稣这种宽容大量,为我们世人做出了榜样。正如格林多前书上所说的:“爱是含忍的,爱是仁慈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以真理同乐(格前13:4-6)。”为更深刻地理解爱德,下面分享有关爱的一个事例:
这个故事发生在教会初期受到迫害时,在安提约基雅有一位神父同他的一位教友十分友好,有似同胞兄弟。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人竟反目产生了剧烈的仇恨。后来这位教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后悔了,一次二次多次向神父认错,求他宽恕,神父竟然傲慢地一再表示拒绝。罗马皇帝迫害教会,这位神父因为坚持信仰被逮捕了。当局以残酷的虐刑来迫使他背弃天主,但他不屈不饶,毫无动摇。最后罗马总督十分忿怒,判他死刑。他被拖出监狱,前去刑场接受殉道者的光荣花冠。那位教友在神父押赴刑场的路上恭候,恳求神父宽恕。教友高声叫喊:“耶稣基督的殉道者,我曾得罪过你,求你宽恕我吧!”可是这位神父竟不睬他。教友还是继续恳求,神父坚持他的傲慢,不回答一句。这时,行刑的刽子手惊奇这个教友的恒心,向他说:“我从未遇见过像你这样的大傻瓜,竞向即将被处死的凶犯请求饶恕。”
刑役押着这位殉道的神父到达刑场,命令神父跪下,准备砍下他的首级时,这位神父动摇了,丧失勇气,可耻地表示愿意去服从皇帝,背弃天主。他向行刑兵说:“请慢,不要杀我,皇帝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我愿意向偶像祭献。”这时,这位教友满脸泪水,高声恳求他不要违背耶稣基督,不要离开耶稣基督,不要丧失多年来为他忍苦受辱的天上的花冠。会发生这样的事,是由于这位神父违背了主的教导:“你向主奉献祭品时,如果你想起你的兄弟有什么怨你的事,先把礼物留下,与兄弟和好,然后再来奉献。”他拒绝同兄弟和好,天主就拒绝了他的礼物,不能把为主殉道的光荣冠冕赐给他,反而陷于崇拜邪神的严重罪恶中,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宽恕了恶党,也宽恕了强盗。而这位神父却在紧要关头丧失了意志,背叛了天主,这是多么可惜、可悲。刑场上,这位谦恭温良的教友看到神父的背叛,受到天主高超的启发,勇敢地挺身而出,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愿意代替砍头,得到了殉道的花冠,这是发生在公元260年2月9日,记述了这事迹。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个悲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遭遇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事,千万不要为了一些小小事情贻误救灵大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做到真正的爱不是很容易的一回事,必须同天主深度结合,沉浸在天主奥秘的出奇光照中,每个人必有信心、决心、恒心,改掉自己的恶习,击退并弃绝三仇的诱惑。
读过路加福音的人都知道,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在他旁边钉有两个强盗,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二个犯人都是罪有应得,而耶稣是被冤枉、无罪的。犹太人在审判他的时候拿不出什么罪证来,黑落德王也查不出他有什么罪,彼拉多也查不出他有什么罪,众人都交不出什么罪证来。在这种光景下被定罪,普通人都会喊冤枉,心中不服而仇恨满腹。祷告时一定是:“主啊,求你为我伸冤,为我报仇,我是无辜的,求你惩罚这些丧尽天良的恶党,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报应!”可是主耶稣却没有这样做,反而为他们祷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同时在行动上,正如经上所说的:“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这是何故?耶稣为什么要这么做?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是奉行父的旨意,这是为了全人类的得救,这是救赎工程的必经之路,这是爱的具体表现,他必须这样做,这也是出自肺腑的真情流露。伯多禄问耶稣:“主,如果有兄弟得罪我,我该宽恕多少次呢?直至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是说七十个七次。”(玛18:21)耶稣又说过:“爱你的仇人!为迫害你的人祈祷!”(玛5:44)主耶稣这种宽容大量,为我们世人做出了榜样。正如格林多前书上所说的:“爱是含忍的,爱是仁慈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以真理同乐(格前13:4-6)。”为更深刻地理解爱德,下面分享有关爱的一个事例:
这个故事发生在教会初期受到迫害时,在安提约基雅有一位神父同他的一位教友十分友好,有似同胞兄弟。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人竟反目产生了剧烈的仇恨。后来这位教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后悔了,一次二次多次向神父认错,求他宽恕,神父竟然傲慢地一再表示拒绝。罗马皇帝迫害教会,这位神父因为坚持信仰被逮捕了。当局以残酷的虐刑来迫使他背弃天主,但他不屈不饶,毫无动摇。最后罗马总督十分忿怒,判他死刑。他被拖出监狱,前去刑场接受殉道者的光荣花冠。那位教友在神父押赴刑场的路上恭候,恳求神父宽恕。教友高声叫喊:“耶稣基督的殉道者,我曾得罪过你,求你宽恕我吧!”可是这位神父竟不睬他。教友还是继续恳求,神父坚持他的傲慢,不回答一句。这时,行刑的刽子手惊奇这个教友的恒心,向他说:“我从未遇见过像你这样的大傻瓜,竞向即将被处死的凶犯请求饶恕。”
刑役押着这位殉道的神父到达刑场,命令神父跪下,准备砍下他的首级时,这位神父动摇了,丧失勇气,可耻地表示愿意去服从皇帝,背弃天主。他向行刑兵说:“请慢,不要杀我,皇帝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我愿意向偶像祭献。”这时,这位教友满脸泪水,高声恳求他不要违背耶稣基督,不要离开耶稣基督,不要丧失多年来为他忍苦受辱的天上的花冠。会发生这样的事,是由于这位神父违背了主的教导:“你向主奉献祭品时,如果你想起你的兄弟有什么怨你的事,先把礼物留下,与兄弟和好,然后再来奉献。”他拒绝同兄弟和好,天主就拒绝了他的礼物,不能把为主殉道的光荣冠冕赐给他,反而陷于崇拜邪神的严重罪恶中,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宽恕了恶党,也宽恕了强盗。而这位神父却在紧要关头丧失了意志,背叛了天主,这是多么可惜、可悲。刑场上,这位谦恭温良的教友看到神父的背叛,受到天主高超的启发,勇敢地挺身而出,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愿意代替砍头,得到了殉道的花冠,这是发生在公元260年2月9日,记述了这事迹。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个悲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遭遇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事,千万不要为了一些小小事情贻误救灵大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做到真正的爱不是很容易的一回事,必须同天主深度结合,沉浸在天主奥秘的出奇光照中,每个人必有信心、决心、恒心,改掉自己的恶习,击退并弃绝三仇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