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 / 芬芳岁月 / 圣经分享

法利塞人和罪妇(路7:36—50)

作者:管理员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1-12-27 20:12:48 浏览次数:


法利塞人和罪妇(73650)

张福

 

那时候,有一个法利人请耶稣同他吃饭,他就到那法利塞人家中去赴宴席,有一个妇人,是城中的罪人,听说耶稣在法利塞人家中吃饭,就带着一瓶香液,站在耶稣背后,靠近他的脚哭着,泪水滴湿了他的脚,她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热切地用口视耶稣的脚,以后抹上香液。那请耶稣的法利塞人看见了,就心里说:“这个人如果是    先知,必定知道摸他的是谁,是怎么样的女人,她是一个罪妇啊!“耶稣对他说:“西满我有一件事要对你说:“西满说:“老师,请说,”“一个债主有两个债户,一个欠五百银币,另一个欠他五十个,因为他们都无力偿还,债主开恩,赦免了他们二人的债务。那么,他们二人中那一个更爱债主呢?西满答说:“我想是得赦免多的那一个。”耶稣对他说:“你说的对。”于是转身向着那妇人对西满说:“你看见这个妇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拿水给我洗脚,她却用眼泪滴湿我的脚。再用头发擦干。你没有给我行接吻礼,但是她自从我进来,就不停地口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付我的头,她却用香液抹我的脚。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得赦免了,因为她爱的多,那得赦免少的,是由于他爱的少。”耶稣就对妇人说:“你的罪都赦免了。”同席的人心中想到:“这个人是谁,竟然赦罪!”耶稣对妇人说:“你的信德救了你,安心回去吧!”(路73650

从这篇福音中我们要看主耶稣、罪妇、法利塞人所怀有的心情,并从中获得神益。

耶稣应邀到法利塞人的西满家中去吃饭。但主人没有行犹太人对客人的一般礼事,可能由于他听过耶稣的道理,或由于听到他人对耶稣的传说,所以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吃饭。可等耶稣到他家中时,他发现这个纳匝肋的年轻师傅也只不过如此,便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因此在他身抛掉了应该行的礼节:洗脚,行亲吻礼。如果客人尊贵,更要付油。但这些他都没做,可见没把耶稣放在眼里。

耶稣对他的做法,显然不够满意,所以用话间接指正他的缺点:“我来到时,你没有给我洗脚……我进来时,你没有给我行接吻礼。

有时,我们在做事时,也有这个法利塞人所有的心态,对他人傲慢无礼,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待人冷漠,缺少一般人待人的那种热情;有时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象今天社会一般待人,交人时要看是否能在他身上获得益处,交往人分出等级。因此主告诫门徒时说:“几时你请客付宴,不要请你的朋友,兄弟,亲戚及富有的人,怕他们了也要回请而还报你,但你几时设宴,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可报答你的,但在义人复活的时候,你必能得到赏报。”(路141214 )我们很多时与人交往,是出于一种获得利益的心态去交往,显然我们爱心不正确。法利塞人高傲,看不起出身微贱的人,没有谦逊,有时我们也怀有傲慢,对人无礼,没有俯下身来,迁就卑微弱小。主耶稣在生活中俯下身来迁就谦卑弱小着,自己首先成为了谦逊弱小的,正因为如此,这个法利塞人才认为耶稣是纳匝肋中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因而不加礼遇。

我们也该反省自己:我们做事时,都中悦主耶稣吗?我们做的一切都有满意吗?可能在我所做的事中,有许多不能令他满意,也可能受到主耶稣的暗暗指责,他要求我们做一个谦卑人。

在福音中,那个罪妇所做的,却补足了这个法利塞人在耶稣身上所缺欠的。她以卑微的方式,用眼泪去洗耶稣的脚,用头发把脚擦干,用口亲耶稣。她一定在人群中听过耶稣的讲道,天主的恩宠感召她,她也一定受到天主的启示,听说主耶稣在法利塞人家中吃饭,这个机会她不错过,她为自己以前放荡不不羁的生活而忏悔,因此能以真诚的泪洗耶稣的脚。泪水洗刷了罪污,使她成为纯洁的。在她去法利塞人家中,她不顾法利塞人对她的态度,她想到的是只有耶稣能救她,并以真诚的爱还报耶稣。

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多次得罪过主耶稣,但有时我们在人前没有一点忏悔的勇气。甚至连悔改都意识不到。如果说我们常以悔改的心接受天主的爱,不断地皈依,我们也不会是今日的状态,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不改变。

我们做每件事,都会在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做好事,所做的他人不支持、不了解,得不到别人的赞同接纳,就会心灰意冷。如果遇到他人的鄙视、冷遇,我们说什么也不肯再做下去。然而罪妇没有那样。现在我们设想,罪妇没有勇气到耶稣跟前,会怎样?耶稣在被钉死的前后,被恶人轻慢、凌辱,他因此不走近十字架,人类又会怎样?如果我们的善行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反而受人鄙视,我们不做又会怎样?

行善在今天也需要勇气,顶住压力,不理会,不注意他人诽议,才能恒心到底。当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无私地把各种奖项为穷人献出来时,有人也对她非议,说也求名,但她的原则是:不管别人说什么,还是依然为穷人去做。当我们付出爱心,得不到人的理解与支持时,我们也裹足不前,这是要不得的。

同时,从这个罪妇身上,也看到她对主耶稣所怀有的真诚的爱,因着爱忘却了自己。她顾及不到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脸面。爱使她不能错过这次机会,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因爱忘却自己的含意,我们也能够因着爱忘却自己吗?我们也做了很多爱人的行为,可能我们首先考虑到是自己,因此我们的爱不是完善的爱。完善的爱是让被爱者得到益处,天主耶稣对我们的爱就是这样。

在福音中,耶稣接纳了罪妇在自己身上所行的一切,对她并没有因为罪妇而加以拒绝;他起初不说什么,默默接受了罪妇在他的身上所做的。他清楚一个人所做过的行为,他更明白做事的心灵。他的做法与法利塞人的做法截然相反——内心充满了怜悯之怀,他同情软弱,也不凭人以前所做的行为去断定人。而用慈悲心肠把罪人拉向悔改,拉向天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来是为罪人,不是为义人。正因为主耶稣有一颗宽宏慈悲的心,把罪妇拉向了天主,因而赢得她的心。他不看人以前犯过多少罪,他看人悔改的行实。他不看人讲了多少爱人的道理,他看爱人的是否付出爱。

他也视透了法利塞人内心的傲慢,使他在天主跟前毫无所得。法利塞人对耶稣猜疑,认定他不是先知,如果他是先知,他应知道这个人是谁;况且又自认为义人。我们都会清楚,自己以为是义人——没有罪的人是否定耶稣对他的救赎之恩。因此,没有人敢称自己为义人的。

主耶稣的宽宏、慈悲、仁慈、怜悯、同情之心是我们当效法的,这是换得罪人悔改的条件。我们反省自己,缺乏的也是同情与怜悯。我们不能同情他人的软弱,我们不能怜悯他人的过失,也会像那个法利塞人一样自以为义,不愿与罪人接触。好像与罪人接触,也会感染罪恶;不愿与冷淡人接触,好像与冷淡人接触,也会成为冷淡人。你们该怀有基督所怀有的心情。富于怜悯同情。

耶稣对法利塞人的问话,揭露了那个行利塞人的内心;天主看人的内心,他能清楚每一个人的心理。

罪妇对主耶稣的爱借着在脚上抹香液表达出来,表现这妇人的慷慨。我们对主耶稣有这样的慷慨吗?

我们爱应慷慨,应真诚,要奉献。奉献比索取更为有福。我们并没有注意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有完全敞开心扉,我们的爱还有所保留。

耶稣告诉那个法利塞人:“爱的多得赦的也多,那得赦少的,也是因为爱的少。”那个法利塞人,也可能不像罪妇一样犯过很多罪,但不能断定自己就成为义人,我们也是这样需要不断皈依。可能正因为如此,他的生活平庸,缺乏爱天主爱人的行为,没有深刻爱天主爱人的体验。爱天主没有热情,对人冷酷,缺乏同情、怜悯。我们应透过福音深刻反省:认真认识自己,在自己身上是否怀有耶稣对罪人的同情心,我们该同情他人的软弱,因为我们也是罪人,也有同样的软弱。保禄宗徒有这样的体会:“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我们同情怜悯人的同时,也是同情怜悯自己的软弱,我们也该看自己是否有罪妇一样对主耶稣诚挚的爱。圣女小德兰每次看到别人领和好圣事时,罪过得到赦免,认为是领受者对主耶稣怀有爱,罪过得到赦免,以激励自己爱天主。我们也该认识自己,在我们身上是否有法利塞人的傲慢,对人鄙视的心态,我们应克除这些笔病,才能一步步走向完善,不断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