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教闻

【特稿】陈日君枢机忆述与单国玺枢机的相识相知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2-08-24 00:05:55 浏览次数:


陈日君枢机于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参加台湾开教一百五十周年庆典时与单国玺枢机合影

    

     台湾单国玺枢机八月廿二日安息主怀之时,香港教区已退休的陈日君枢机正身处罗马。他得悉自己的良师单枢机病逝的消息后,接受了天亚社的书面采访,以下是陈枢机的回答:
 
 问:您与单国玺枢机相识了多久?
 
  在二零零零年及之前的几年,那时董高(Josef Tomko)枢机是传信部部长,每一年或两年教廷开一次「联合及扩展会议」(那时还没有中国教会事务委员会),国务院、传信部,几位教廷神学或法律专家,一、两位华藉主教,几位「中国教会观察员」一起讨论大陆教会的问题,我是以「大陆修院教授」,后来以「香港助理主教」的身分被邀请参与了那些会议,就在这些机会上直接认识了单枢机。
 
  其实,一九九六年教宗给了我们教区一位助理、一位辅理主教,也是单枢机经过董高枢机向教宗献上的计。
 
  为我和汤主教的祝圣礼,我们不能请大陆的主教,也不便请太多台湾的主教,单枢机以主教团主席的身分代表他们来参了礼。
 
  后来我们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当然我们关心的不祇是香港台湾的教务,我们更关心的是大陆的教会。在那些「联合及扩展会议」及二零零七年成立的委员会中我们的意见非常一致,可是我的发言有时比较冲动,单枢机却常平心静气,使与会者颇受得落。
 
  可惜后来他年纪大了,吃不消长途旅程,辞了委员会职务。他谦虚的对我说:「有你在委员会中,我可以放心了。」(恐怕也是时候我说:「有韩总主教在传信部,我可以放心隐退了」。)
 
  虽然单枢机不再参与会议,我常去台湾向他报告,并请教他的指示。
 
七月下旬我在台北辅仁大学耶稣会会院与我的良师见了最后一面,他坐在轮椅上,但看来精神还好,他送两本书给我,还亲笔签名。他的手没有力气(他的名字笔划特别多),我会珍惜那两本书,更珍惜他多年来对我似兄长般的友情。单枢机,谢谢你!
 
 
 
问:您对单枢机最深刻的印象或事蹟是甚么?
 
  在两件事上,我特别欣赏单枢机的智慧和勇毅:
 
  (一)他向若望保禄二世请求封圣中华殉道,他诚恳而大胆的请求打动了教宗的心,排除教廷过分的顾虑,使我们有了一百二十位殉道圣人(他甚至说,中华殉道在教廷第二次殉道。可惜国内为反对宣圣推行的大运动,可以说是殉道诸圣的第三次殉道)。
 
  (二)前些日子国内宗教局局长和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去探访他。他表示了他的意愿去故乡看看胞妹,并去上海看看他的老同学金鲁贤主教。他们说:「虽然你有不良记录(见了达赖喇嘛),我们出于人道,可以准许你。」他说:「我以宗教人士身分见达赖喇嘛,根本不是不良记录,我也不需要你们人道待遇,因为已有大陆一个基金会要颁奖给我。」他们答应了会配合。
 
  可是动身前他们说他一定也要去北京,他知道在北京他一定会被支配,被利用,拒绝了。他们也就不让他成行了。
 
  温和良善的他也是刚毅的硬汉。单枢机我向你致敬。
 
 
 
问:您怎样形容单枢机的为人?
 
  有人说:「没有人认为亲近自己的人是伟人。」见得多了,接触多了,不免会发现这人的缺点。可是我越认识他,越尊敬他。
 
  一些似是不易共存的德行,在他身上很自然地融合一起。
 
  他文质彬彬,言谈温和,但立场清晰,坚持真理,绝不畏惧。
 
  他严以待己,举止慎重,但又和蔼可亲,让人感到温暖。
 
  我多年在国外受训,不免有些「洋化」了。单枢机却在一位绝对符合国际标准的教会牧者形象上添加了中国贤人的色彩。单枢机,我羡慕你。
 
 
 
问:您认为单枢机的离世对华人教会有何影响?
 
  单枢机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当然舍不得,但他在这刻的离世肯定上主给华人教会的大恩。
 
我们的教会太需要他的榜样了,他的生命,他的死亡都是多么的珍贵,他的丧礼会使我们把这榜样深深印在心上。
 
  他以生命见证了真福的道理。他的平安带给我们勇气。
 
  单枢机,求你从天上保佑我们,领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