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教闻

中国官方宗教慈善周推动公益活动规范化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2-09-20 09:41:30 浏览次数: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与政府认可的五大宗教团体,启动首次全国性「宗教慈善周」活动,以呼应今年二月出台、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文件。

宗教慈善周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昨天(九月十七日)在湖北省会武汉市举行启动仪式及经验交流会,约二百名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道教团体的代表、宗教局等相关部门的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出席。

国家副总理回良玉向大会发贺信说,希望宗教界以举办宗教慈善周为契机,「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全面落实《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努力推动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该份由宗教局联同其他五个部门颁布的文件,强调要按照「积极支持、平等对待、依法管理、完善机制」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主动性、规范性与可持续性。

同时,文件明确了宗教团体从事慈善活动的主要范围、基本形式和原则,以及可以享受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政府认可的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主教,在启动仪式上代表宗教界宣读《关于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的共同倡议》。这位教廷不承认的主教表示,五大宗教联合商定于九月十七日至廿三日在全国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是要推动各宗教「应做到依法依规开展活动、纯洁公益慈善动机、公开透明规范运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确保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家宗教局的新闻稿,全国共有宗教团体近五千五百个,宗教活动场所逾十三万处,宗教教职人员卅六万余人,信教群众一亿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宗教界的慈善捐款约三十亿元(四亿七千万美元),其中天主教界约二点五亿元。

新闻稿指出,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服务领域及对象不断扩展,「从单纯满足服务对象的物质需要,逐步发展到全面关注服务对象的心理、精神和社会需求;从零散、自发、单一状态逐步转变为有系统、有组织、多元化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