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教闻

台梵庆贺建交七十周年低调未铺张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2-10-23 11:11:19 浏览次数:


林慈玲、陆思道蒙席、史亚平和洪山川总主教(由左至右)一起切开写着「中梵建交七十周年」的方型蛋糕。

      在台海两岸外交休兵政策下,台湾非常低调地庆祝中华民国和梵蒂冈建交七十周年。庆祝活动在上周六(十月二十日)进行,祇有弥撒和茶会。

  在台北的教廷驻华代办陆思道(Paul Russell)蒙席在弥撒中证道说:「中华民国与教廷的外交关系曾发生各种正负面的事件,而过去或许到现在仍面临着某些挑战,虽然我卑微的意见认为,无论这些挑战结果如何,它们皆不是源于中华民国或教廷的根本特质,而是外力使然。」

  他向三百多名参礼者指出:「我们分享著身处列强之间小国家的一些经验,或许于此我们可以向彼此借镜学习。」

  这位美籍代办续说,事实上,中华民国与梵蒂冈在以往诸多场合都再三强调,双方对于人权的尊重及人格的尊严,特别是宗教自由,皆有高度重视。

  长达两小时的弥撒在台北总教区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举行,由台湾地区主教团主席洪山川总主教主祭,三位主教和两位退休主教、陆蒙席及三十多位神父共祭。

  总统和副总统没有莅临,也未见内阁阁员和县市长在场。参礼的政府官员祇有主管欧洲事务的外交部史亚平次长和主管宗教事务的内政部林慈玲次长,还有坐着轮椅的天主教徒立委杨玉欣,两位前驻教廷大使戴瑞明和杜筑生,以及台北使节团十多位大使和代表等。

  根据《二零一二年台湾天主教手册》,教廷自一九二二年派遣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总主教为首位宗座驻华代表至今,共有十七位代表与使节。中华民国自四三年派遣谢寿康为首任驻教廷大使至今,共有十二位大使。

  教廷是目前台湾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北京政府一直要求台梵断交为改善中国大陆与梵蒂冈之间关系的两个前提之一。

  梵蒂冈与中华民国于一九四二年正式建交,共产党于四九年执掌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政府撤退至台湾。不久后,教廷大使及所有外籍传教士被驱逐出大陆,宗教活动被迫停止,直至七十年代末才逐渐恢复。虽然中共政权试图在外交上孤立台湾,但台湾至今仍与梵蒂冈保持外交关系。

  史亚平在弥撒结束前,代表政府致贺说:「回顾过去七十年,全球虽然经历过动乱,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冷战、金融海啸及今天的欧债危机等,然我与教廷在坚守民主、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下,共同携手为捍卫世界和平及人类福祉而努力不懈。」

  这位资深外交官称赞台湾教会各级神职人员及修女,秉持历任教宗所训勉的无怨无悔博爱精神,默默为这块土地奉献牺牲。她说,教会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做出极大贡献,这些可说是台湾得以拥有今日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及开放相当重要的稳定力量。

  她表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华民国坚守民主宪政、宗教自由及以「和平的缔造者」与「人道援助的提供者」自许,将继续与代表西方基督文明,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教廷深化交流,本着《圣经》所示铸剑为犁的精神,于国际社会保持密切人道救援合作,为全人类和平及福祉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林慈玲在随后的庆祝茶会里致贺时,也感激神父和修女,自十九世纪开始,在台湾上山下海,深入穷乡僻壤,关怀并救助弱势民众,比政府走得快。为此,台湾政府特别给予优秀的资深传教士永久居留权作为回馈。

  茶会上,薄薄一层咖啡色的方型蛋糕上面没有蜡烛,却写着「中梵建交七十周年」,由陆蒙席、史亚平、林慈玲和洪总主教一起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