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年注本──牧灵建议
作者: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2-12-17 09:43:48 浏览次数:次
教宗于去年公布宗座手谕《信德之门》(Porta fidei),解释这是重新皈依天主的邀请。教廷信理部谘询其他圣部后,在信德年筹备委员会协助下,本年一月六日主显节公布《「信德年」〈注本〉──牧灵建议》。
台湾地区主教团把文件译为中文,上载主教团网站,文件分前言、建议(再分普世教会;主教团;教区;以及堂区、团体、协会和运动四个建议层面)和总结,现节录文件内容,主要集中于教区和堂区的建议层面。
前言
......信德年的用意是要我们向主耶稣重新的皈依,以及对信仰的重新探讨作出贡献,好使教会的全体成员在今天的世界里成为復活主令人相信和充满喜悦的见证人──能够引领那些寻找信仰的人进到「信德之门」。这「门」开启众人前往耶稣基督的道路──祂天天都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20)......
建议
「我知道我所信赖的是谁。」(弟茂德后书一12)圣保禄宗徒的这番话帮助我们明白,「信仰首先是人对天主的个人依附,同时,与此分不开的,就是自由地认同天主所启示的全部真理。17」信仰是个人对主的信靠,以及我们宣告在信经里的信仰,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两者是对方的焦点,而两者彼此需要另一方。在活出的信仰与信仰的内容之间有一深厚的联繫。见证者和证道者的信仰也是宗徒们和圣师们的信仰。......(编按:下略文件对普世教会和主教团的建议)
三、在主教区的阶层
1. 希望每一地方教会会有一个信德年开幕庆祝和一个隆重的闭幕礼──我们「在世界各地的主教座堂和教堂(......)宣认我们对復活主的信仰。」
2. 在全世界的每个教区若能安排一天研究《天主教教理》,尤其是为司铎们、修道人士和教理讲授员,最为理想。比方说,藉此机会,天主教拜占庭礼(东方礼)的教区可以为他们的司铎们安排一聚会,来为他们特有的经验,以及唯一基督信仰的礼仪传统作见证。此外,在传教区的年轻地方教会可以以这种方式为它们信仰特别的喜悦作一崭新的见证。
3. 每一个主教可以自己以信仰为主题撰写一牧函,在撰写时考虑到那些委託了给他们的教友们的特殊牧灵环境,并提醒他们梵二大公会议与《天主教教理》的重要性。
4. 希望在每一个教区,在主教的领导之下,会安排一些教理讲授的活动,特别是为青年人,以及那些寻找人生意义的人,这样地帮助他们去发现教会团体信仰的美,同时又推动一些有意义的见证分享聚会。
5. 每个地方教会重新检讨《梵二大公会议文献》与《天主教教理》在教会生活和使命中被人接受的情况,尤其是在教理讲授这一区域。这举动会提供机会给教区负责教理的单位,在主教团教理讲授委员会的支持下,去更新他们投身的工作──他们有本分负责教理讲授员的神学培训。
6. 在这信德年期间,司铎们的持续进修可以将焦点放在《梵二大公会议文献》与《天主教教理》上,研究一些题目如「宣扬復活的基督」、「教会──救恩的圣事」、「在今天世界里福传的使命」、「相信与不信」、「信仰、大公主义与宗教交谈」、「信仰与永生」、「在持续不断中改革的解释方式」,以及「《天主教教理》在一般牧灵工作上」,这是适宜的做法。
7. 主教们都被邀请去举办一些忏悔的仪式,尤其是在四旬期间──在这些仪式中所有的人可以祈求天主宽恕,特别是违反信德的种种罪过。信德年也提供一适当的机会给人以更大的信德和更常去领受和好圣事。
8. 希望在学术和艺术团体里,尤其是在天主教大学里,透过一些研习会、聚会和进修班,会在信仰与理性两者间有一更新的交谈,为的是要呈现出来,「在信仰和真正的科学之间,是不可能有任何冲突,因为尽管二者各行其道,但追求的却是真理。」
9. 一些人「虽然不认识信仰的恩典,可是他们诚心追求他们的生命和世界的最终真理及意义」,以宗座文化委员会贊助的「外邦人庭院」的交谈方式作为模范,去推广一些与他们聚会的活动,也同样重要。
10. 信德年可以是一个机会去多注意天主教学校──给学生们体验到为上主所作的见证,并且滋养他们的信德。为达到此目的,可以使用一些要理讲授的工具,如《天主教教理简编》及《天主教青年要理》(Youcat)。
平信徒应邀请去「细心阅读和默想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牧函《信德之门》」;并「踊跃地、有实效和具有察觉力地参与感恩祭,为的是要成为上主名副其实的见证人」。
四、在本堂╱团体╱协会╱运动的阶层
1. 在信德年的准备时期,全体平信徒都被邀请去细心阅读和默想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牧函《信德之门》。
2. 信德年「将是一个良好机会,去加强我们在礼仪中信仰的庆祝,特别在感恩祭中。」在感恩祭中,信德的奥蹟与新福传的根源──教会的信仰,被宣告、庆祝和加强。全体平信徒都被邀请去踊跃地、有实效地和具有察觉力地参与感恩祭,为的是要成为上主名副其实的见证人。
3. 司铎们应更用心去研究《梵二大公会议文献》和《天主教教理》,又从中汲取他们牧灵工作的资源──教理讲授、弥撒证道、圣事施行前的准备。他们也应该提供一系列有关信仰或一些专题性的讲道,如:「与基督相遇」、「信经的基本内容」,以及「信仰与教会」。
4. 教理讲授员应更紧守《天主教教理》丰富的信理内容,并且,在他们牧者的指导下,提供阅读这文件的指南给不同小组的教友,努力达到更深入的共识,好能藉此成立一些小型的信仰团体,并为主耶稣作见证。
5. 希望在本堂里会再次努力提倡使用《天主教教理》和其他适合家庭使用的资源──家庭是真正家中的教会,而且是信仰传承的首要环境。为达到目的,比方说,可以在降福房屋,成年人的领洗、坚振和婚姻圣事当中使用。这做法能促进对天主教教导更深入的认识,「在我们的家园和家庭,宣认我们对復活主的信仰,好使每个人强烈地感到需要更认识永恆不变的信仰,并传授给未来世代的人。」
6. 在本堂和在职场的传教事业及其他大众活动,都能帮助平信徒去重新发现领洗时得到的信仰恩典,以及作见证的任务,同时瞭解到「原来基督徒的使命实际上就它的本质来看,亦就是传教的使命。」
7. 在这段时期,献身生活和传教生活团体的成员都被要求,以一与主更新的联繫去为新福传努力,每团体按照自己的神恩,忠于教宗及健全的教义。
8. 在信德年,静观祈祷的团体应特别为天主子民信德的更新,以及为获得一股传承信仰给青年人的动力祈祷。
9. 众协会和教会的运动都被邀请去推动特别的方案──透过他们自己的神恩,并在他们的神师合作之下,来使信德年成为大众广泛的经验。一些新创立的团体和教会的运动,以一种创新及大力的方式,会有办法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去为信仰作出见证,为教会服务。
10. 所有的平信徒,既蒙受召叫去更新信仰这恩典,应尽力去传达他们信德与爱德的经验给其他宗教的弟兄姊妹们、那些不相信的人,以及那些漠不关心的人。希望这样基督信徒的全体子民会向与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人开始一种传教事业,知道自己「接受向人类宣报福音的使命。」
结论
信仰是「我们一生的伴侣,使我们能察觉到天主在我们身上所行的奇事。每当我们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