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教闻

中国网民忧虑新规定被滥用压制言论自由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3-09-14 08:17:56 浏览次数:


中国司法当局推出新规定,将网络诽谤以点击或转发次数治罪。〔网上图片〕


  中国司法当局针对网络谣言的新规定近日出台,有网民担心这项措施或会被当权者利用,打压举报贪腐官员的人士。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两高)于九月九日联合公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在网络上诽谤他人及散布虚假信息等刑事犯罪的法律问题。
  《解释》共有十条,最受关注的是利用网络捏造、散布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破坏社会秩序者,以寻衅滋事定罪处罚。它还将入罪标准具体化,凡一个诽谤信息累计被点击、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常在网络发表文章、并屡被转发的内地天主教徒玛利亚认为,信息发布者难以控制其他网民的浏览、转发行为,却要他们承担刑事责任,这绝不合理,「意思很明显,就是叫你最好别发」。
  她相信,此措施表面上是遏止网络谣言,实质上是针对网民不断将贪腐官员曝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
  玛利亚对天亚社说,近几年在国内,「是谣言让我们知道红十字会多黑,是谣言让我们知道官员多腐败,谣言是一次次被证实的」。可是,这些被证实过的「造谣者」往往成为阶下囚,从这点也说明当局企图借着新规定「杀鸡儆猴,告诉网民:事情闹大了谁也没好处」。
  她不讳言:「如果中国不是人治社会,打击一下网络谣言是应该的,但是这个打击有机会被官员利用。你看看最近被抓的人,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被嫖娼。」
  玛利亚所指的是网络评论员薛蛮子,他的微博拥有一千二百多万「粉丝」,每发一帖都被迅速转发。他在八月廿三日被公安拘捕,指他涉嫌嫖妓。事件令网民哗然,质疑现年六十岁、刚战胜直肠癌的薛蛮子会否嫖妓,并相信这是当局近期收紧言论空间、大力打压拥有大量粉丝、俗称「大V」的微博用户造谣的做法。
  另一网民嘉勒认为,国家信访局的官方网站今年七月全面开放网上投诉,不见得是放宽政策,祇是地方信访部门没有做好工作,却寻求网络的作用,「有点譁众取宠的意思,也不排除做给高层领导看,实际作用有多大值得怀疑」。
  她指出:「网络检举虽然存在,但是能否得到网民信任就难说。有关部门会不会办实事?还是做样子?再说了,在实名检举下谁保护检举者安全?」
  嘉勒相信,当局新规定的原意是希望网络能正常发展,「检举的检举,谣言杜绝」,但她强调,这目前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正常渠道举报往往受堵。「即使有正常渠道,不是手续繁琐,就是给人后顾之忧,还不如造谣一下事情解决得更快。」
  在香港的独立中文笔会常务秘书潘嘉伟也认为,若官方有心让人民通过网络信访或放宽网络空间,又怎会公布《解释》去箝制言论自由?「我从没想过诽谤能那样量化作为入罪的标准,这祇反映国内司法部门对法律的无知,甚至连法治的基本理念都没有。」
  这位天主教徒又说,微博公司有自己的规定,虽然不完全合理且侵犯网民一定的自由,但使用其服务的博主和网民都需要遵守公司所订的规则,「那么『两高』又凭甚么制定这《解释》去规范网民呢?而且立法应由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他以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官员涉嫌贪腐问题的广州《新快报》记者刘虎最近被刑事拘留为例,指出网络打压比之前更为严重。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八月廿五日发帖称,刘虎「因涉嫌制造传播谣言」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当中。刘虎曾举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涉嫌在重庆市任职期间渎职,要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故此潘氏认为,因泄露国家机密而被判入狱十年的另一记者师涛近日获提前十五个月释放,并不反映当局有意放宽言论自由。
  他指出,在中国,一般坐牢逾五年以上的人,最高可以申请到十五个月的减刑,「释放师涛祇是官方在程序上的考虑」,或是当局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审议中国人权状况之前,希望向国际社会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