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终身执事成立二十周年与全球同道一起庆祝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3-11-15 13:17:28 浏览次数:次
时任主教的香港教区汤汉枢机于二零一零年祝圣终身执事。〔资料图片〕
【.香港讯】香港教区庆祝成立终身执事二十周年,借此机会检视其职务在本地的发展,并邀请全球华人执事一起交流,分享经验。
主题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的全球华人终身执事交流大会,将于十一月十七日至廿一日举行,有来自欧洲、澳洲、北美洲及台湾地区的十三位华人执事和其中八位的太太,与香港的十三位执事和他们当中的六位太太一起参加。
教区终身执事委员会主席陈志明神父对天亚社说,香港终身执事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是一个小总结的时候,「这是好机会与不同地区、文化、民族的华人互相分享经验」。
这位教区副主教续说,美国、加拿大已推行此圣职三十多年,经验非常丰富,故特邀请了美国终身执事协会主席夫妇出席作为大会主讲嘉宾。
大会设有六个主题,包括梵二至今全球终身执事职务的整体发展,终身执事太太与家庭参与职务及共同成长,以及终身执事如何回应时代的需要等。
陈神父指出,在十年前全球祇有约两万名终身执事,但现时已有逾四万,「我希望香港的执事能跟世界各地的挂钩,组成一个全球网络」。
二十多年前,教区经过四年多的研究、咨询,最后为了「新福传」,胡振中枢机决定在香港教区尝试推行执事职。
直至一九九七年,教区祝圣首两位终身执事,其后陆续有更多人加入,起初以退休人士为主,近年已渐趋年青化,至今已有十三位在职和四位退休的执事、一位加入了美国德州教区、一位已故,并另有十三位候选人。
陈神父表示,经过多年的推行和反思,他们非常清楚执事的召叫是为了服务,「他们的平台在社会当中,以谦卑的态度服务社会上的弱势社群,跟神父在堂区培育教友、主持圣事的祭司身分互相补足」。
他续说,今年信德年是纪念五十年前召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而教会恢复执事圣职也是因为梵二,借着这些纪念日再次反思教会观的问题,「教会不是祇躲在堂区里,而是要跟社会一起推动正义、和平等真福八端的精神」。
陈志明神父除了负责执事培育,更努力向大中华地区推动这职务。对于未来这些地区的终身执事发展,他抱乐观态度。
他表示,在台湾,台北总教区有意推行,但无奈其他教区还未准备好,「所以洪山川总主教这次派了一位神父和一队教友参与活动,借此取经」。
陈神父又说,在中国大陆也有些神父希望参与,「但他们把这职务仅看成是副本堂,还未了解到梵二的概念,执事应在社会当中,我希望他们能先认识」。
他指出,「我们也得用了二十年时间去清晰这概念」,并忆述教区在咨询初期,有八成神父不赞成或反对成立此圣职制度,但教友中则八成赞成,「这是因为双方都不清晰甚么是终身执事,认为是『高级教友、低级神父』」。
在教会中执事分为两种,一是终身执事,他们把执事职当作终身职,不会升神父;另一种是执事祇是走向司铎职的一个步骤,作为晋铎前的最后培育,祇属「过渡性质」。现时全球有四万多名终身执事,美加占约七成,欧洲占两成多,亚洲和非洲共占百分之二。
伍永鸿执事于二零零六年获祝圣,他忆述,当时自己想以服务教会去报答天主的恩宠,「刚巧参加了一个千禧年朝圣团,听团友谈论到终身执事职,回港后又看到一篇介绍文章,觉得这可能适合自己,就这样参加了」。
这位惩教署专职教士不讳言,当时还是「迷迷糊糊」,不明白这是做甚么的,但在这十年间,为他有很大转变。他说,以前祇有生庭生活和工作,「但现在我会把这职务带到家中和社会中,这让我更加接近天主,看到祂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