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教闻

上海教区为金主教举行追思弥撒,由毗邻教区主教主持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6-05-04 09:51:12 浏览次数:





 海门教区沈斌主教(左二)主祭金鲁贤主教的追思弥撒。 

 

     上海教区为纪念教区已故主教金鲁贤百年诞辰,和逝世三周年,于他的忌日四月廿七日举行追思弥撒,由邻近的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主教主持。

  由于徐家汇主教座堂正进行维修,纪念弥撒于佘山圣母进教之佑大殿举行。

  弥撒由江苏省海门教区沈斌主教主祭,同省徐州教区王仁雷主教、南京教区陆新平主教、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及浙江省杭州教区曹湘德主教襄礼,约六十位神父共祭,近千教友及修女参礼。

  各主教又向金主教的遗像和礼冠奉香及洒圣水,气氛庄严祥和,洋溢主的恩典。

  沈主教在讲道中谈到与金主教如何相识和相遇交流的情景,以及金主教生平的卓越贡献。他又说到教会团结的意义,并要与时俱进。

  上海教区马达钦辅理主教仍遭当局软禁,无法出席。

  二零一二年七月七日,获教廷批准的马主教接受祝圣为辅理主教(官方则视他为「助理主教」),在致谢词时宣布放弃爱国会职务,专务牧灵福传工作,却因此而被当局禁行牧职,并限制活动于佘山修院内。同年十二月,不获教廷承认的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更宣布撤销任命马达钦为助理主教的决定作为处分。

  在软禁期间,马主教可使用博客撰文,在微博发祷文带领教友早晚祷,其后更能接见教友。然而,最近有教友在社交群里表示,主教在今年二月春节时,穿了主教祭披和握了权杖举行弥撒,但被人向当局告发,导致近月被禁足禁声。

  虽然马主教未能参与纪念活动,他于四月五日在《上海达陡》博客第四度撰文,以题为《他坚信天主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文章悼念金主教百周年诞辰。

  这篇九千多字的文章一开首提到《人民日报》于二零零零年采访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兼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任的金主教,谈及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的看法。

  马主教写道,金主教在访问中表示衷心拥护党的宗教政策,并指政策符合中国的实际;又说宗教团体要团结在党的宗教政策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金主教又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宗教团体和活动是合法并依法得到保护。

  金主教又谈到,「党和国家实行的是政教分离的原则」,指政教合一的制度,从历史上看是落后的,国家不会发展,文明不会进步。他又忆述自己小时候,外国人主宰中国天主教的一切事务,教徒最大的愿望是中国人自己管理自己的教务。「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了这个愿望,中国地区的主教都由中国人担当。要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坚持独立办教,不能让外国人来插手中国的教务。」

  他在访问中指出,有关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三个幅度:包括政治上、神学思想的研究与建设上,和在对神职人员与信友的培育上。

  马主教指出,对金主教而言,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直是宗教界不断思考的问题,他们要理解并积极引导中国宗教界走这样一条道路。这是国家的宗教政策方针。

  他表示,回顾金主教的思想让他获得很多启发和思考的内容与方向,又认为适应的问题并非新事物,教会初期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但直到今天,一说到适应「便会让一些人觉得天主教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原则。为什么几百年前的老题目,今天依然是新问题呢?恐怕这里有对天主教信仰的误解隐藏其间」。

  他又借悼念文章解释,所谓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按他的理解即是「天主教中国化」,亦即天主教「中国文化化」。他从文字、文学、道德文章、人文社会去解释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