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会文献 / 文献

《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 (PO)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4-05-28 17:39:09 浏览次数: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
《 司铎职务与生活》
Decretum De presbyterorum ministerio et vita
Presbyterorum Ordinis (PO)

保禄主教,偕同神圣会议之诸位教长,为永久纪念事
 
 1 司铎圣秩在教会内的重要,本届神圣会议已经多次提醒大家(一)。但因此一
圣秩,在基督教会的革新工作上,占有极重要及日益艰巨的位置,极宜详细加深讨论。
在此所讨论者,适用於所有司铎,特别适用於服务牧灵工作者,对修会会士,则用於相
对他们的部份。原来,司铎藉着由主教所接受的圣秩和使命,被擢升为基督师傅、司
祭、君王的服务人,分享基督的职务,藉以使教会在世间逐步建立为天主的子民、基督
的身体、圣神的宫殿。因此,为了使司铎的职务,在现代几乎全盘改变了的牧灵及人际
环境中,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并妥善照顾他们的生活,本届神圣会议特阐述并决定下
列各点。
   ?附注      
(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宗座公报》[= AAS] 五六卷(一九六四)九七
等页;《教会》教义宪章:《宗座公报》五七卷(一九六五)五页;《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
以及《司铎之培养》法令。 
  
           
 2「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的」(若:十,36)主耶稣,以祂所领受的圣神
的傅油(一),使其整个奥体也得分享:所有信徒在基督内都成了圣洁、王道的司祭,
通过基督,向天主奉献神性的祭品,并宣扬那位由黑暗召叫他们,进行其奇妙光辉之中
的德能(二)。因此,没有一个肢体在整个身体的使命上没有分子,而是每一肢体,都
应在其心内尊祟耶稣(三),并以先知之神为耶稣作证(四)。 
但是,同一的主,愿意使信徒合成一身,其中「每个肢体都有不同的作用」
(罗:十二,4),遂在信徒中设置了某些人为司祭,使他们在信徒团体内,享有献祭
和赦罪的(五)圣秩权力,并以基督的名义,为人类公开执行司祭的职务。於是,基督
派遣了宗徒,一如祂自己为父所派遣(六),祂再藉宗徒们,让他们的继承人——主教
们(七)分享祂的祝圣与派遣,而主教们的职务,按照从属的等级,交给了司铎们(八),为使担任司铎圣秩者,成为主教圣秩的合作者(九),执行基督所托付的宗徒使
命(十)。 
司铎的职务,原是与主教圣秩相连接,因而分享基督亲身建设、圣化、治理其奥
体的职权。所以,司铎的司祭职,假定已经领过基督徒入门圣事,而由另一项特殊圣事
所授予,使司铎因圣神的傅油,为特殊神印所标记,并且肖似基督司祭,好能以基督元
首的身份行事。 
司铎既然按自己的职位分担使徒工作,便由天主承受恩宠,使他们在各民族中作
耶稣基督的使者,为福音而服务,好使外邦人,经过圣神的祝圣,成为可悦纳的祭品
(十一)。原来天主的子民,就是藉福音使者的宣扬而号召集合起来,致使所有属於这
子民的人,既由圣神所圣化,也把他们自身奉献为「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
(罗:十二,1)。而且,信徒们的神性祭献,是藉着司铎的职务,在与基督惟一中保
的祭献结合之下而完成;就是说,这祭献是藉司铎的手,以整个教会的名义,在不流血
的圣事方式下而奉献的,直到主的来临(十二)。司铎的职务以此为终向,以此为完
结。因为司铎的工作,由宣讲福音开始,由基督的祭献吸取力量与效能,并导致「整个
被救赎的团体,即圣者的集会与群体,由大司铎奉献於天主,作为普世的祭献,这大司
祭也曾在受难时,为我们而奉献了祂自己,使我们变成了如此伟大元首的身体」(十
三)。 
所此,司铎以职务及生活所追求的目的,乃在基督内促成天主父的光荣。这项光
荣即在於人们有意识地、自由地、感激地接纳天主在基督内所完成的工程,并在其整个
生活中显扬它。因此,司铎们无论是在专务祈祷崇拜,或是宣讲圣道,或是奉献感恩祭
及施行其他圣事,或是为人作其他服务,就是同时在增加天主的光荣,并帮助人在天主
生活中前进。凡此种种,都导源於基督的逾越奥蹟,并将在同一主的光荣来临时完成,
那时祂将把王权交还於天主父(十四)。
3 司铎们既由人类中所选拔,奉派为人类去行有关天主的事,以奉献供物及赎罪
的牺牲(十五),便和其他人如弟兄般生活在一起。天主子、耶稣基督、是天父为人类
所派遣的人,也曾这样居住在我们中间,并甘愿在各方面与弟兄们相似,只是没有罪过
(十六)。圣使徒们已经效法了基督,外邦导师、「被甄选为传天主福音」(罗:一,1)的圣保禄,也证实他为一切人成为一切,为救一切人(十七)。新约的司铎,由於其
圣召及圣秩,固然在某种形成下,是在天主子民中被挑选出来,但决不是让他们与这子
民或任何人隔绝,而是让他们完全献身於天主召叫他们去作的事(十八)。除非他们成
为不同於现世生命的见证人与分施者,他们便不能作基督的仆人;但是,如果他们自居
於人间的生活与环境之外,也就不能为人们服务(十九)。司铎的职务本身,就特别要
求,不得与此世同化(二十),但同时又要求他们在此世生活在人中间,犹如善牧,认
识自己的羊,并设法引导那些尚不属於这羊群者,使他们也能听到基督的声音,而成为
一个羊群、一个牧人(二一)。为达成此一目标,极宜借助於人际关系中所珍重的美
德,比如:心地良善、诚实、坚毅、恒心、追求正义、高雅的风度等,以及保禄宗徒所
推祟的其他美德:「凡是真实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义的,凡是纯洁的,凡是可爱
的,凡是荣誉的,无论是美德,无论是称誉,这一切你们都该思念」(斐:四,8)
(二二)。 
    ?附注     
 (一) 参阅玛:三,16;路:四,18;宗:四,27;十,38。 
 (二) 参阅伯前:二,5 及 9。 
 (三) 参阅伯前:三,15。 
 (四) 参阅默:十九,10;《教会》教义宪章 35。 
        (五) 特伦多大公会议,第廿三期会议,第一章及 can. 1:Denz. 957 及 961 (1764 及 1771)。 
 (六) 参阅若:二十,21;《教会》教义宪章 18。 
 (七) 参阅《教会》教义宪章 28。 
 (八) 同上。 
        (九)  参阅《罗马主教礼典》,「司铎圣秩授予礼」的「颂谢词」。此句已见於 Sacramentarium
Veronense,  Missale Francorum,  Liber Sacramentorum Romanae Ecclesiae et Pontificale RomanoGermanicum。 
 (十)    参阅《教会》教义宪章 10。 
 (十一)参阅罗:十五,16(希腊原文)。 
 (十二)参阅格前:十,26。 
 (十三)圣奥斯定,《论天主之城》10, 6: PL 41, 284。 
 (十四)参阅格前:十五,24。 
 (十五)参阅希:五,1。 
 (十六)参阅希:二,17;四,15。 
 (十七)参阅格前:九,19-23(通俗本)。 
 (十八)参阅宗:十三,2。 
        (十九)「教会所生活的环境,都在鼓励教会要在神修和伦理的完美上努力探究。教会面临着其周围
的尘世变化,和影响其实际行动与控制其生活状况的环境,不能泰然静坐而无动於衷。教会不能与人类
社会脱离,反而必须在人类社会中生活,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教会的子女皆受人类社会的推动,他们
吸收这社会的文化,服从这社会的法律,表现这社会的风尚。教会同这社会的接触,时时发生难题,尤
其是今日更是难上加难……。外邦使徒圣保禄对自己同时代的信友如此规劝:『你们不要与不信的人共
负一轭:因为正义与不法之间,那能有什麽相通?或者光明之於黑暗,那能有什麽联系?』(格後:
六,14-15)。因此,现今在教会内负有教育和管理之职者,自当提醒公教青年学子时常记得自己优越的
地位,和配合此地位而应有的职责,即生活於此世,但不属於此世,务要依照基督为其门徒向天父所作以下的祷词而行:『我不求祢将他们从世界上撤去,但只求祢保护他们脱免邪恶。他们不属於世界,就
如我不属於世界一样』(若:十七,15-16)。教会愿把这祷词当作自己的祷词一样。 
        这样的生活,固然与世界有别,然而并不意味着与世界完全脱离,更不表示对世界漠不关心,也不
表示畏惧,也不表示蔑视。教会与人类有所区别时,并不与之相反,反之,教会与世界正结合无间」
(保禄六世,一九六四年八月六日,《祂的教会》通谕,44, 64, 65 各节:《宗座公报》卷五六(一九六
四)六二七及六三八页。 
 (二十)参阅罗:十二,2。 
 (二一)参阅若:十,14-16。 
        (二二)参阅圣玻理加布,《致斐理伯人书》6, 1:「为司铎的应具有怜悯心,待一切人有慈心,引领
迷途者,探望一切病人,不忽略寡妇、孤儿、穷人;但该常思在天主和人面前行善,克制一切忿怒、私
心、及不公正的判断,远离一切悭吝,不轻信攻击人的譭谤,明知人人有罪,而不严厉责人」(《宗徒
时代教父集》: F. X. Funk, I, p. 303)。 
         
   一、、司铎的工作  
  
 4 天主的子民,首先是藉生活天主的圣言而集合起来(一),这正需要特别期待於
司铎之口舌(二)。原来,如非先有信德,任何人不能得救(三),而司铎们,身为主教
的合作者,其首要任务就是向万民宣讲天主的福音(四),以履行主的命令:「你们往
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十六,15)(五),从而组成、增长天主的子
民。以救世的圣言,在非信徒心中激发信德,在信徒心中培养信德,藉着信德,信友团
体才能产生、增进,一如保禄宗徒所说:「信仰是由听闻而来,听闻是藉着基督的话」
(罗:十,17)。因此司铎对所有的人负有义务,应该把他们在主内所得的福音真理
(六),通传於他人。司铎们,或者以其在外邦人中所有的良好品行,引领他们光荣天
主(七),或者公开讲道,向无信仰者宣扬基督的奥蹟,或者教授基督基本教理、讲解
教会的道理,或者在基督真光之下,探讨当代问题,常要记得,不是在讲授自己的智
慧,而是在讲授天主的圣道,并在恳请所有的人悔改、成圣(八)。不过,司铎的宣
讲,在当今世界的环境中,往往极为困难,为使听者能够感动,不应只以广泛抽象方
式,解说天主的圣道,而应将永恒的福音真理,贴合於实际生活的环境之中。 
由此看来,按照听道者的不同需要,与宣道者的奇恩秉赋,进行宣道工作的方式很
多。在非基督徒的地区或人群中,是要以宣讲福音,引人走向信仰及得救的圣事
(九);在信友团体中,尤其对那些不甚了解,或不甚虔信其所参与的信友,要宣讲领受圣事的圣道,则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圣事是信德的工作,而信德是由圣道产生并滋养
(十)。这对於举行弥撒时的圣道礼仪,尤其如此:在弥撒中,宣扬基督的圣死与复
活、群众听了之後的答覆,以及基督 以其圣血成立新约而作的奉献,都密切连合在一
起;同时,信友们又以祈祷和领受圣事,与此奉献交融在一起(十一)。 
     
 5 天主是惟一圣者及圣化者,祂曾愿意选取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同伴与助手,谦恭
地为圣化工作服务。因此,司铎们,通过主教的手,由天主所祝圣,以便以特殊名义分
享基督的司祭职,在举行圣礼时作基督的职员,而基督则仍继续不断地在礼仪中,藉着
圣神,为我们执行祂的司祭职(十二)。司铎们以洗礼引领人加入天主的子民;以忏悔
圣事,使罪人与天主及教会和好;以病人傅油圣事,减轻病患的痛苦;尤其以举行弥
撒,以圣事方式奉献基督的牺牲。在施行每一件圣事时,——如殉道者圣依纳爵对初期
教会所证实(十三)——司铎以多种方式和主教有圣统上的连系,因而使主教好像亲临
於信友的每一集会(十四)。
至於其他圣事,以及教会的一切工作和传教事业,都与圣体互相关联,并导向圣体
(十五)。因为至圣圣体含有教会的全部精神财富(十六),就是基督自己,祂是我们的
逾越圣事,是生命的食粮,以祂经圣神而生活并有活力的肉体,赐给人们生命,祂邀请
并引导人们,把他们自己、他们的辛劳,以及所有受造之物,和祂一起作为奉献。从此
看出来,圣体就是全部福音工作的泉源与顶峰,因为望教者逐渐被引导去参与圣体礼,
而信友们既已有洗礼及坚振的记号,则因领圣体而圆满地加入基督的身体。 
所以,圣体宴会就是司铎所主持的信友团体的中心。因此,司铎们教导信友,在弥
撒圣祭中向天主父奉献神性的祭品,并一同奉献自己的生命。司铎以基督善牧的精神,
教导信友以忏悔之情,在告解圣事内,把自己的罪过告知教会,好能日渐归向於主,思
念着祂的话:「你们悔改罢,因为天国临近了」(玛:四,17)。司铎还要训练信友参
与圣礼,使能在圣礼中虔诚祈祷;辅导信友,按照每人的恩宠与需要,毕生实践日趋完
善的祈祷精神;还要劝导所有信友,善尽自己本地位的职责,并以适合每人的方式,在
实践福音劝谕的路上前进。此外,司铎们训导教友,以诗歌及属神的歌曲,在心中赞颂
上主,并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名,时时、事事,感谢天主父(十七)。  司铎在举行圣体时所表示的赞颂与感谢,在诵念日课时,延伸到每天的各时辰,以
教会的名义,为托付给自己的全体民众,甚至整个世界,祈求天主。 
举行并供奉圣体的祈祷圣所,也是信友集会之所,以及敬礼在祭坛上为我们奉献的
天主子、我们的救主,亲在之所,以助佑安慰信友,故应保持清洁,适宜於祈祷及神圣
典礼(十八)。在此圣所,牧人及信友同被邀请,以感激的心情,答覆基督的恩赐,祂
通过祂的人性,不断地向自己身体的肢体,灌输天主的生命(十九)。司铎们应设法培
养礼仪知识与技术,好能藉着礼仪工作,使托付给自己的信友团体,日渐完善地赞颂天
主父及子及圣神。  
    
6 司铎按照其份内的权力,执行基督元首及牧人的职务时,以主教的名义,集合天
主的家庭,就像共有一个生命的兄弟团体,并领导着它,藉着基督,在圣神内,走各天
主父(二十)。为执行这种职务,一如其他的司铎工作,授予他们原是为建树而赐予的
神权。(二一)在建树教会时,司铎们应该遵照主的榜样,与众人友善相处。他们不应
按人的好恶(二二),而是按照基督的教理及生活的要求,对待他人,教导劝勉他人,
犹如对待亲爱的孩子们(二三),如同保禄宗徒所说:「不论顺逆,务必坚持,以百般
的忍耐和各样的教训,去反驳、去斥责、去劝勉」(弟後:四,2)(二四)。 
因此之故,司铎身为信仰的教育者,应该亲身或通过他人,在圣神助佑之下,设法
领导每位信友,按照福音发展自己的圣召,走向真诚并实践的爱德,进入基督用以解救
我们的自由(二五)。若干典礼尽管堂皇,组织尽管繁荣,如果不能用以教导人获得基
督徒的成熟,将无济於事(二六)。为达到这种成熟状态,司铎们应协助信友,在或大
或小的事件上,观察什麽是事体本身的要求,什麽是天主的圣意。此外,司铎还要训练
信友,不只为自己生活,而且根据爱德新法律的要求,每人依照其所领受的恩宠,彼此
服务(二七),以便每人都以基督精神,在人类社会中,去尽个人的职责。 
司铎固然对一切人都有义务,但应特别照顾贫穷弱小者,主基督曾表示与这些人站
在一起(二八),向这些人宣讲福音,被视为默西亚工作的徵兆(二九)。司铎也要特别
注意青年人,还有那些夫妇及为人父母者,深望这些人能够亲密地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帮助大家,在多次遭遇困难的环境中,得以更容易、更圆满地度基督化的生活。司铎要
记得,所有的修士修女,都是主的家庭里的卓越成员,值得关心他们的神修进步,使整
个教会获得利益。最後,司铎要极其关心病人及临终者,看顾他们,在主内坚强他们
(三十)。 
牧人的工作不仅限於个别地照顾信友,而且还要扩展到培养真正的信友团体。为能
确实养成团体精神,则不仅包括地方教会,而应包括普世教会。地方团体不只关心当地
的信友,而要满怀传教热火,为全人类预备走向基督的道路。不过,地方教会应特别关
照望教者及新教友,训练他们逐步认识、实践基督生活。 
但是,如果不以举行圣体大礼为基础与中心,则基督团体决不会建立起来;因此必
须从举行圣体,作为训练团体精神的开始(三一)。为使圣体礼仪的举行,能够达到虔
诚圆满境界,必须进而去作爱德工作与彼此协助,同时也进行传教活动,以及其他各种
为基督作证的表现。 
此外,教会团体以爱德、祈祷、榜样及苦行,实践慈母的工作,引人归向基督。因
为这种团体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可以为尚未信从的人,指出或预备走到基督及其教会的
道路,同时也可以激励、滋养、强化信友去作精神战斗。 
不过,在建设基督团体时,司铎们切勿参与人间的任何主义或党派,而要以福音的
使者、教会的牧者身份,献身於基督身体的精神发展工作。 
   二、、司铎与他人的关系 
    
7 所有司铎和主教们共同分享基督的同一司祭职及服务职,至使这同一祝圣及同一
使命,要求司铎们必须与主教圣秩,保持圣统的共融(三二),这在共同举行礼仪,表
现得最好,也正是司铎与主教联合在一起,在行圣体宴会时,明认这种共融(三三)。
所以,主教们为了司铎们在领圣秩时所受於圣神的恩赐,在教导、圣化、管理天主子民
的职务与工作上,把他们视为必要的助手与顾问(三四)。教会初期的礼仪文献,已经
强调此事,每当司铎授职时,庄严地祈求天主,为之灌输「恩宠及超见之神,好能以纯洁的心,协助、治理民众」(三五),宛如在旷野中,梅瑟之神曾传授给七十位贤达长
老(三六),「梅瑟靠了他们的协助,轻松地治理了不可胜数的群众」(三七)。为了这
种在同一司祭及服务职责上的共融,主教们应以司铎为弟兄、为朋友(三八),要尽力
关怀他们物质的,尤其是精神的利益。原来,对所属司铎的圣德修养,主教们负有极严
重的责任(三九),所以应以极大的努力,对司铎不断地加以培养(四十)。主教们应甘
心听取司铎们的意见,而且要参考他们的建议,与他们讨论有关教区牧灵工作上的需
要,以及有关教区利益的各种事项。为能使这一点收到实效,应该配合现代环境需要
(四一),将以法律规定的方式与细则,成立代表司铎团的司铎谘议会(四二),以便提
供建议,有效地协助主教治理教区。 
在司铎方面,深知主教享有圆满的圣秩圣事,应该在主教身上尊敬最高牧人基督的
权威。因此,司铎应以真诚的爱德与服从,依附自己的主教(四三)。此种司铎的服
从,浸润着合作的气氛,是以分享主教的职务为基础,而与圣秩圣事及教会的派遣同时
授予司铎的(四四)。 
司铎与主教的连系,在今日更为需要,因为在现代,由於种种因素,使徒工作不但
必需具有多种形式而且必需超越一个堂区或教区的界限。於是,任何司铎都无法单独孤
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必须在教会监督者领导之下,与其他司铎协力合作,始可有
成。 
    
8 所有司铎,因授职礼而侧身於司铎圣秩,彼此以圣事性的手足之情,密切团结在
一起,尤其是加入一个教区,在本主教领导之下而服务的司铎,共同形成一个司铎团。
他们所担负的职责虽有不同,但是同为人类尽行一个司铎职务。原来所有司铎都受命共
同尽行同一事业:有的人执行堂区或超堂区的工作,有的人从事研究学问或教书生活,
甚至有人在教会管辖当局允许之下,亲手劳动,参与工人的生活,也有人从事其他使徒
工作,或导向传教的工作。大家都趋向一个目标,就是为建树基督的身体。这种工作,
尤其在我们的时代,需要多种形式及新的适应方法。因此,所有司铎,不分教区或修
会,彼此协助,时常为真理一起工作(四五),是极其重要的事。每一位司铎都与这司
铎团的其他成员,以使徒爱德、职务及手足的关系,联合在一起;这在古时即以礼仪表现出来:即参与授秩典礼的司铎们,与授予圣秩的主教,一同被邀请为新当选者覆手
时,以及同心合意,在举行圣体共祭时,表现得很清楚。所以,每一位司铎都以爱德、
祈祷、各方面的合作关系,与自己的弟兄们连结在一起,并显示出基督所希望的那种完
善的团结一致,为使世界相信子是由父所派遣(四六)。 
为此,年长的司铎要对待年轻的司铎,真如弟兄,在开始担任工作时,予以协助,
即使彼此相法不同,也要尽量了解他们,并要善意关照他们进行的工作。同样,年轻司
铎要尊重长者的年龄与经验,在有关牧灵的事情上,与他们交换意见,并欣然合作。 
司铎们怀着弟兄之情,不要忘记了款待旅客(四七),还要实行慈善及通财之谊
(四八),尤要特别关怀患病、受苦、辛劳、孤独、流亡及受迫害的司铎弟兄(四九)。
也要欣然愉快地共同参加消遣身心的活动,记得吾主对疲倦的宗徒们所作的邀请:「你
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谷:六,31)。此外,为使司铎们能够彼
此协助发展灵修及知识生活,并促进职务上的合作,以及避免孤独可以发生的危险,应
该鼓励某种程度的共同生活,或某种团体生活;不过,按照个人或牧灵的不同需要,这
可能有多种方式,比如:尽可能居住在一起,或者共同进餐,或者至少屡次或定期地彼
此相聚。还要重视并切实鼓励司铎们的协会,其会章经教会当局批准,其目的是藉着合
宜而且经过考验的生活规律,并藉着彼此的协助,以促进司铎在履行职务时能够圣化自
己,同时为所有司铎们服务。 
最後,由於在司铎职务上的同一共融,司铎们应深知其对遭遇某种困惑的弟兄,特
别负有责任,应及时提供援助,在必要时,予以婉言规劝。至於犯过某种缺失的司铎,
仍应时常以弟兄友爱及宽大为怀相对待,为他们恳切祈求天主,并继续作他们的真实弟
兄与朋友。  
    
9 新约的司铎们,虽然因圣秩圣事的关系,在天主子民中并为天主子民,执行父亲
及师傅的卓越而必需的职务,但同时与所有基督信徒同为主的门徒,同蒙天主召叫的恩
宠,而参与祂的王国(五十)。因为,司铎同所有因圣洗而重生的人,实为弟兄中之弟
兄(五一),都是同一基督身体的肢体,共同受命建设此一身体(五二)。  所以,司铎作领导时,不应该谋求自己的事,而是谋求耶稣基督的事(五三),
与在俗信友协力合作,在他们中效法师傅基督的榜样,祂在人间「不是来受服事,而是
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二十,28)。司铎们应该诚心承认
并促进在俗信友的地位,以及他们在教会使命中的本有职分,也要尊重对人间事物每人
都有权享受的正当自由。要欣然聆听信友的意见,友爱地考虑他们的期望,承认他们在
人类活动的各种领域中,所有的经验与专长,好能和他们一起辩别时代的徵兆。要考验
神是否出於天主(五四),要在信德意识下,去发掘信友们的各种不同的奇恩,无论是
卑微的或是高超的,欣悦地加以辩别,用心加以培养。在天主赐给信友的丰富恩宠中,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不少的人被吸引到高深的神修境界。同样,要以信任的态度,托
付信友某些为教会服务的工作,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与领域;而且在适当时机,可以促
请他们自动负责,去进行若干事业(五五)。 
最後,司铎置身於信友中间,是为领导大家团结相爱,「以弟兄之爱彼此相爱,以
礼遇彼此争先」(罗:十二,10)司铎们有责任协调不同的思想态度,至使在信友团体
中,任何人不感觉自己是外人。司铎是公益的保护人,以主教的名义加以管理,同时也
是真理的英勇维护人,以免信友为各种教义之风所激荡(五六)。司铎要特别负责照顾
那些脱离圣事生活,甚至脱离信仰的人,要如善牧一样去接近他们。 
司铎要注意大公主义法令的规定(五七),不可忘记那些尚未与我们享受完整的教
会共融的弟兄们。 
最後,对所有尚未承认基督为其救主的人,司铎也要看他们是托付给自己的人。 
在信友们方面,深知自己对司铎的责任,应以孝爱之心,对待他们如自己的牧人与
父亲;同样,也分担司铎所关切的事情,以祈祷、以实行,尽量协助自己的司铎,使能
轻易地克服困难,并能勉尽其职而有丰收(五八)。      三、、司铎的分配 
    
10 司铎们在领受圣秩时所得的神恩,不只准备他们去实行一种限定的狭小使命,
而是广大普遍的救人使命,「直达地极」(宗:一,8),因为所有司铎职务,都是参
与基督托付给宗徒的普遍使命。然而,司铎所参与的基督司祭职,必然指向所有的民族
与时代,绝不受血统、国藉或时代的限制,一如在默基瑟德身上,已经奥秘地预示过了
(五九)。所以,司铎们要关心各地方的教会。因而在圣召众多的教区里,司铎们在其
本主教或会长准许或要求之下,应该准备到司铎圣召缺乏的地区、传教区或工作岗位
上,甘心去执行自己的任务。
此外,有关加入及脱离教区的法则,应在保留这项悠久制度的条件下,使能更适应
现代牧灵的需要。如果某处有传教上的需要,则不仅要便利司铎的适当分配,而且要使
各种不同社会组合的特殊牧灵事业,无论是在某一地区、国家或在世界任何地方执行,
都能得到方便。为此,设立若干国际修院、成立特殊教区或专为某种人的特区,或其他
类似机构,可能是有益的,在其本机构规律下,但不得侵害当地主教的权利,司铎们可
以为了整个教会的利益,去参加或作为永久的成员。 
不过,司铎们不要单独被派到一个新地方去,尤其对语言风俗不甚了解的地方,而
应尽可能,按照基督宗徒的榜样(六十),至少两个或三个同去,好能彼此帮助。还要
顾虑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以及身体心理的健康;如果可能,应按照个人本身的条件,对
该项工作的地方及环境,加以准备。同时,前往新地方去的司铎,最好能够先熟悉该地
方的语言,而且熟悉其人民的心理及社会特性,因为他们既甘愿谦虚地去服务,就要与
他们深刻地交往,追随保禄宗徒的榜样,他曾对自己这样描述:「我原是自由的,不属
於任何人;但我却使自己成了众人的奴仆,为赢得更多的人。对犹太人,我就成为犹太
人,为赢得犹太人……」(格前:九,19-20)。 
    
11 我们灵魂的牧者和监督(六一),建立了自已的教会,其意愿是祂所选择并用自
己的血所取得的民族(六二),直到世界终穷,时常拥有自己的司铎,以免基督信徒变成好似没有牧人的羊群(六三)。宗徒们了解基督的这个意愿,在圣神的引导之下,自
认有责任选择一些「适当的人,也能教训别人」(弟後:二,2)的职员。这个责任是
属於司铎使命的本质的,司铎因此使命而分担整个教会的关心,使天主子民在此世总不
缺少工作人员。但因「船长与乘客……有同舟共济的命运」(六四),因此全体基督民
众应该明白,自己有责任,以各种方式的合作,以恳切的祈祷,以其所能作到的其他方
法(六五),使教会常有其所需要的司铎,以履行其天赋使命。所以,首先是司铎们应
特别注意,以宣道职务及生活见证,显示出服务的精神及真正的逾越喜乐,让信友们看
清楚司铎职务的尊高与需要;如果慎审考虑之後,认为某些青年或成年人,适宜如此重
大职务,便要不惜一切努力及困难,准备他们,直到他们在完全的内外自由的条件下,
由主教所召叫。为达此目的,辛勤明智的神修指导,是极其有益处的。至於作父母,作
教师,以及以任何方式负责教育儿童与青年者,应该如此训导他们,使他们知道吾主对
其羊群的关切,注意教会的需要,慷慨地准备以先知之言,答覆主的召唤:「我在这
里,请派遣我」(依:六,8)。不过,主召叫的这个声音,决不可如此期待,好像会
以不寻常的方式,达於未来司铎的耳边。原来,这种召叫,毋宁是由徵兆来领悟、辨
别,天主常藉这些徵兆,向明智的信友表示祂的旨意。所以,司铎应细心注意这些徵兆
(六六)。 
因此,教区性与全国性的圣召事业,要多多借重司铎们的合作(六七)。要在宣讲
时、在教授要理时、在刊物上,必须清楚说明当地及普世教会的需要,并要生动地列举
司铎职务的真义及伟大,在司铎职务中重大任务搀和着伟大的喜乐,尤其如教父们所说
的,可以为基督提供爱情的最大证据(六八)。 
   ? 附注    
         (一) 参阅伯前:一,23;宗:六,7;十二,24。又圣奥斯定,《圣咏释义》44, 23:「宗徒们
宣讲了真理之言,产生了教会」:《拉丁教父集》(PL)  36, 508 栏。 
  (二) 参阅拉:二,7;弟前:四,11-13;弟後:四,5;铎:一,9。 
  (三) 见谷:十六,16。 
  (四) 参阅格後:十一,7。此处所谈的司铎,乃主教的合作人员,所以凡对主教所说的,也能适
用於他们。参阅 Statuta Ecclesisae Antiqua c. 3 (Ed. Ch. Munier, Paris 1960, p. 79); Decretum Gratiani, C. 6, D.
88 (Ed. Friedberg, I, 307); Conc. Trid., Decr., De reform, Sess. V, c. 2, n. 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
会》宪章 25。 
  (五) 参阅 Constitutiones Apost. II, 27, 7:「主既命我们说:『往训万民』,司铎们应是天主学识
的 导 师 …… 」 (Ed. F.X. Funk,  Didascalia et Constitutiones Apostolorum, I, Paderborn 1905, p. 105);
Sacramentarium Leonianum及其圣事礼典与主教礼典,祝圣司铎的颂谢词:「主,你以此安排,将信仰之
师加入你圣子的宗徒们作为侣 伴,使其能以这些 助 手的宣 讲 充 满 全世。Liber Ordinum Liturgiae Mozarabicae 祝圣司铎的「颂谢词」:人民之师,属下之治理者,应保持公教信仰的秩序并向众人宣报真
实的救恩(Ed. M. Férotin, Paris 1904, col. 55). 
 (六) 参阅迦:二,5。 
 (七) 参阅伯前:二,12。 
         (八) 参阅亚历山教会雅各宾派的祝圣司铎礼典:「……请你聚集你的子民聆听教训之言,宛如养
母育养其子女」(H. Denzinger, Ritus Orientalium, tom. II, Wurzburg 1863, p. 14)。 
        (九) 参阅玛;廿八,19;十六,16;戴都良,《论圣洗》14, 2: Corpus Christianorum, Series Latina,
I, p. 289);圣亚大纳削,Adv. Arianos, 2,42:《希腊教父集》(PG), 26, 237 栏;圣热罗尼莫,《玛窦福音
释义》28, 19: 《拉丁教父集》(PL) 26, 226D 栏:「先要教训万民,然後将受教者,洗之以水。除非灵魂
已接受信德真理,不得使肉身领受圣洗圣事」;圣多玛斯,Expositio primae Decretalis, 1:「我们的救主
遣发门徒宣传福音时,嘱咐他们三点:第一叫他们教训人信德;第二叫他们以圣事洗净信仰者……」
(Ed. Marietti, Opuscula Theologica, Taurini Romae 1954, 1138)。
 (十)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 35 节 2 段。 
 (十一)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 33, 35, 48, 52。 
              (十二)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 7;比约十二世,一九四三年六月廿九日,
《奥体》通谕:《宗座公报》卷三十五(一九四三)二三O页。 
      (十三)  殉 道者圣依纳 爵,《致斯米 纳人书》8, 1-2: Ed. F. X. Funk, p. 240;  Constitutiones
Apostolorum, VIII, 12, 3 (Ed. F. X. Funk, p. 496); VIII, 29, 2 (p. 532) 。 
 (十四)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28 节。 
              (十五) ?Eucharistia vero est quasi consummatio spiritualis vitae, et omnium sacramento rum finis?: 圣
多玛斯,Summa Theol., III. q. 73, a. 3c;另参阅 III, q. 65, a. 3。 
              (十六)参圣多玛斯,Summa Theol., III, q. 65, a. 3, ad 1; q. 79, a, l, c, et ad 1。 
 (十七)参阅弗:五,19-20。 
              (十八)参阅圣热罗尼莫,Epist., 114, 2:「圣爵、祭衣及其他关於敬礼吾主受难之物,因其与吾主
圣体和宝血相连接,当以与吾主圣体宝血同样的尊严敬之」《拉丁教父集》(PL)  22,  934 栏)。梵蒂冈
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 122-127。 
              (十九)参阅一九六五年九月三日,保禄六世《信德的奥蹟》通谕:「此外,在每天的过程中,教
友不要忽略朝拜圣体的善工,圣堂里供奉圣体,宜按礼仪之规定,选定显贵的地方,使圣体尽可能的受
到光荣。朝拜圣体乃表示感激的标志,爱情的保证,并对确实在此的吾主耶稣,表示应有的崇拜」:
《宗座公报》卷五七(一九六五)第七七一页。 
 (二十)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28。 
 (二一) 参阅格後:十,8,十三,10。 
 (二二) 参阅迦:一,10。 
 (二三) 参阅格前:四,14。 
 (二四) 参阅 Didascalia, II, 34, 3, II, 46, 6; II, 47, 1; Constitutiones Apostolorum, II, 47, 1 (ed. F. X.
Funk, Didascalia et Constitutiones, I, pp. 116, 142 et 143). 
 (二五) 参阅迦:四,3; 五,1 及 13 节。 
 (二六) 参阅圣热罗尼莫, Epist., 58, 7:「墙壁辉耀着宝石,而基督却死於穷
人的身份,这有什麽用呢?」:《拉丁教父集》(PL)  22,  584 栏。 
 (二七) 参阅伯前:四,10 等节。 
 (二八) 参阅玛:廿五,34-35。 
 (二九) 参阅路:四,18。 
       (三十) 及其他有需要的人,例如《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第 18 节所提及的移和民流浪
者等。 
      (三一) 参阅 Didascalia, II, 59, 1-3:「教训民众,劝告他们参加集会,切勿缺席不到。请劝告他们
常常聚集,不该以缺席而缩小教会,减少基督身体的肢体……。所以,你们既然是基督的肢体,便不该
以不联合为一,而与教会远离。你们有基督为元首,依照祂的所许,常与你们同在,不该忽略你们自
己,不应让基督与其肢体脱离,也不应切断和分散祂的奥体」(ed. F. X. Funk, I, p. 170)。Paulus VI,
Allocutio di aggiornamento pastorale:《宗座公报》卷五五(一九六三)七五O等页。 
 (三二)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28。 
 (三三) 参阅 Constitutionem Ecclesiasticam Apostolourum, XVIII:「司铎是主教的共同分享职任者
和共同作战者」(Ed. Th. Schermann,  Die allgemeine Kirchenordnung, I, Paderborn 1914, p. 26); S. Isidorus Hispalensis, De Ecclesiastici Officiis, c. VII: ?Praesunt enim Ecclesiae Christi, et in confectione fivini Coporis et
Sanguinis consortes cum episcopis sunt, similiter et in doctrina populorum, et in officio praedicandi?:《拉丁教
父集》(PL) 83, 787 栏。 
 (三四)参阅 Didascalia, II, 28, 4 II, 34, 3 (Ed. F. X. Funk, pp. 108,  109 et 117)。 
 (三五)参阅 Const. Apost., VIII, 16, 4 参阅 Epitome Const. Apost., VI 
(Ed. F. X. Funk, I, p. 522, 13 et II, p. 80, 3-4).
 (三六)参阅户:十一,16-25。 
 (三七)参阅《罗马主教礼典》,「司铎圣秩授予礼」的「颂谢词」;Constit. Apost. VIII, 16, 4 (Ed.
F. X. Funk, I, p. 522, 16-17). 
 (三八)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28。 
        (三九) 《拉丁教父集》(PL) , 阅若望廿三世,Sacerdotii Nostri primordia 通谕:《宗座公报》卷
五一(一九五九)五七六页;圣比约十世,Exhortatio ad Clerum:S. Pii X Acta, Vol, IV (1908) pp. 237 ss. 
 (四十)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 15 及 16。 
 (四一)参阅《天主教法典》391, 423-428 各条。 
       (四二)殉道圣依纳爵,《致玛聂西人书》6, 1:「我现在向你们劝告,务要与天主契合,在主
教、司铎、六品副祭的领导下,用心进行一切:主教代表天主,司铎们乃代表宗徒们的元老,六品副祭
为我所最亲爱的,他们执行着基督耶稣的职任,而基督在万世之前与天主同在,最後却显现於人世」
(Ed. F. X. Funk, p. 195);殉道圣依纳爵,Trall., 3, 1:「同样的,一切的人应尊敬六品如同基督,尊敬
主教如同父的象徵,尊敬司铎们如同天主子民中的元老和宗徒们的议会;没有他们,便不能称作教会」
(Ed. F. X. Funk, 204);圣热罗尼莫,《依撒意亚先知书释义》II, 3:「在教会内我们亦有我们的议院,
即司铎团」《拉丁教父集》(PL) 24, 61A栏。
    (四三)参阅教宗保禄六世,一九六五年三月一日,於圣西斯丁小堂《向罗马各本堂及四旬斋期的
讲道者的讲词》:《宗座公报》卷五七(一九六五)三二六页。 
      (四四)参阅 Const. Apost., VIII, 47, 39:「司铎们若没有主教的同意,什麽也不能作;因为天主的
子民是托付给他的,并由他要交他们灵魂的账」(F. X. Funk, 577)。 
 (四五)参阅若:三,8。 
 (四六)参阅若:十七,23。 
 (四七)参阅希:十三,1-2。 
 (四八)参阅希:十三,16。 
 (四九)参阅玛:五,10。 
 (五十)参阅得前:二,12;哥:一,13。 
    (五一)参阅玛:廿三,8;保禄六世,《祂的教会》通谕:「当我们希望作人们的牧者,父亲及
师傅时,也必须同时作他们的弟兄」:《宗座公报》卷五八〔一九六四〕六四七页。 
      (五二)参阅弗:四,7 及 16;Const, Apost., VIII, 1, 20:「为主教的不该高居六品或司铎之上,为
司铎的也不应高居民众之上:因为团体乃是彼此结成的」(Ed. F. X. Funk, 1, p. 467) 。 
 (五三)参阅斐:二,21。 
 (五四)参阅若;十四,1。 
 (五五)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37 节。 
 (五六)参阅弗:四,14。 
 (五七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大公主义》法令:《宗座公报》卷五七(一九六五)九十
等页。 
 (五八)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37 节。 
 (五九) 参阅希:七,3。 
 (六十) 参阅路:十,1。 
 (六一) 参阅伯前:二,25。 
 (六二) 参阅宗:二十,28。 
 (六三) 参阅玛:九,36。 
 (六四)《罗马主教礼典》,「司铎圣秩授予礼」。 
 (六五)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司铎之培养》法令 2 节。 
  (六六)「天主召唤的声音,由两种不同的、奇妙的、趋於共同不同目标的方式发表:一种内心
的,属於圣宠和属於圣神的,是在人灵深坎,由主由强力的『无声之声』所实施的一种内心引力;另一
种是外表的,属於人性的、可感觉的、社会的、法律上的、具体的、是具有资格讲道者、宗徒圣统制,
声音、是基督所有意建立的一种必需工具,使天主圣言及命令成为可懂的言语的媒介、此正是圣保禄所教的公教道理:『若没有宣讲员,他们怎能听到呢?……所以信仰是从听道来的』」(罗:十,
14.17):教宗保禄六世,《一九六五年五月五日讲词》:见一九六五年五月六日《罗马观察报》第 6
页。 
 (六七)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司铎之培养》法令 2 节。 
      (六八)教父们在解释基督问伯多禄之言时,即如此教训人:「你爱我吗?……你喂养我的羊群」
(若:廿一,17;参阅金口圣若望,《论司铎》II, 2:《希腊教父集》(PG) 47-48, 633 栏;教宗圣大额我
略,Reg. Past. Liber, P. I, c. 5:《拉丁教父集》(PL)  77, 19A栏。 
 
 司铎的生活 
   一、司铎被召叫至成全境界
    司铎被召叫至圣德境界 
 12 司铎因圣秩圣事而与基督司祭相似,作为基督元首的职员、主教圣秩的合作
者、以建树基督整个身体-教会。固然,司铎一如其他所有信徒,经过洗礼的祝圣,已
经接受了伟大召叫与恩宠的记号与礼物,即使在人性弱点之下(一),仍能够,而且应
该追求成全,犹如主所说的:「所以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
样」(玛:五,48)。然而,司铎更以特殊理由应该获得成全,因为他们在领受圣秩
时,以新的方式为天主所祝圣,成了基督永远司祭的活工具,以便在今世得以继续基督
的奇妙工程,就是祂以天主的神能重整全人类的工程(二)。因此,每一位司铎以自己
的方式,代表着基督,也享受着特殊的恩宠,使他在为所属民众及整个天主子民服务
时,即能更有效地步向他所代表的基督的成全,同时也能以基督的圣德,来医治自己人
性的弱点,因为基督成了我们的大司祭,「祂是圣善的、无辜我、无玷的、别於罪人
的」(希:七,26) 
基督是天父所圣化及祝圣的,并派遣到世界上(三),「祂为我们舍弃了自己,是
为救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净化我们,使我们成为祂的选民,叫我们热心行善」(铎:
二,14),如此经过苦难而进入自己的光荣(四)。同样,司铎由圣神所祝圣,由基督
所派遣,在自己身上制死肉体的作为,整个地献身为人类服务;如此,藉着基督所赐的
圣德,得以走向完人的境界(五)。 
所以,司铎们执行着属神及成义(六)的职务,只要他们顺听基督的圣神养育和领
导,便可以在神修生活上得到稳定。因为藉着他们每天的神圣工作,以及他们和主教及其他司铎在并融之下,所进行的全部职务,就足以使他们迈向成全的生活境界。可是,
司铎的圣德又足使他们极其有效率地执行他们的职务:因为天主的恩宠,固然也可以藉
不肖的职员履行救恩的工作,但是以常理来说,天主更愿藉助那些顺听圣神推动与领导
的人,为了他们与基督的亲密结合及圣善的生活,来彰显自己的奇妙事工,使他们可与
圣保禄一样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20)。 
因此,本届神圣会议,为达成教会内部革新,在全球传播福音,以及对现代世界文
谈等牧灵目标,竭诚恳劝所有司铎,务必使用教会所推介的适当方法(七),努力趋赴
更大的圣德境界,成为服务全体天主子民的日益有用的工具。  
    ,也促进圣德 
13 司铎忠诚不懈地,在基督的圣神内执行自己的工作,本来就获致圣德。 
司铎们是天主圣言的服务者,每天诵读、倾听他要教给别人的天主圣言;如果他们
努力为自己而接受,则会变成日渐成全的基督门徒,就如保禄宗徒对弟茂德所说的:
「你们要注意这些事,全神贯注,为使众人看出你的进步。应注意你自己和你的训言,
在这些事上要坚持不变,因为你这样做,才能救你自己,又能救出你的听众」(弟前:
四,15-16)。司铎在寻求如何能更适当地为他人传达其所静观的事物时(八),就更深
刻地领会到「基督不可测量的丰富」(弗:三,8),及天主的万般智慧(九)。司铎知
道是天主开启人心(十),卓越并非出於他们,而是出於天主的德能(十一),就在他们
传授天主圣言之际,深深与基督师傅相联系,并由其圣神所引导。天主从创世以来所稳
藏的神秘(十二),在基督身上显示出来了,而司铎与基督如此共融,实乃参与天主的
仁爱。 
司铎是礼仪的职员,尤其在弥撒圣祭中,基督将自己奉献作牺牲,以圣化人类,而
司铎则以特殊身份,代表基督。所以,务请司铎效法他们所行的,就是说:举行主的死
亡奥蹟,应当也致死自己身体的缺陷及恶念(十三)。在感恩祭的奥蹟中,正是继续实
行我们得救的工程(十四),这也是司铎的主要工作,所以切盼司铎每天举行,因为,
即使信友不能在场,弥撒也是基督及教会的行动(十五)。因此,司铎既然与基督司祭
的行动相结合,就等於每天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司铎既以基督身体为食粮,就是在
心内参与基督作信友食粮的仁爱。同样,在施行各项圣事时,司铎都与基督的意向及仁爱相结合。这在施行忏悔圣事时,也特别显示出来:只要信友合理地要求,司铎要时常
完全准备接受。在诵念日课时,司铎是参加教会的声音,教会从不间断地代表着全人
类,和基督一起在祈祷,因为基督「常活着为我们转求」(希:七,35) 
司铎管理、牧养天主的子民,应以基督善牧的仁爱激励自己,为羊群舍命(十
六),准备作最大的牺牲,效法那些现代仍在不惜为羊舍命的模范司铎。司铎是信德的
教育者,应「怀着大胆的信心,靠着基督的宝血,进入圣殿」(希:十,19),并「怀
着真诚的心,以完备的信德」(希:十,22)去接近天主。司铎对自己的信友,怀有坚
定的希望(十七),为使他们能以自己由天主所受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种困苦中的
人(十八)。司铎管理大家,应培养牧灵者本有的神修工夫,舍弃自己的方便,不求自
己的利益,只求大众的利益,为使他们得救(十九);为使牧灵工作更完善,时常向前
求进步,而且在必要时,随着爱德之神所愿意吹到的方向(二十),准备采取新的牧灵
方法。 
      
14 在今天的世界,人们有许多应作的事,并有各种困扰的问题,屡次需要急速解
决,因而陷於心力分散的危险。司铎们也因致力於职务上的很多需求而分心,於是困惑
地在寻找,如何能够使外务与内修协调一致。可是,只靠职务活动的纯外表的秩序,或
只靠实行热心善工,固然很有用,但都不足达到那种生活的统一性。司铎们为建立这种
统一的生活,要在履行职务时,追随主基督的榜样,他即以执行派遣他的那一位的旨
意,完成祂的工程,作为自己的食粮(二一)。 
诚然,基督藉着教会不断地在世间执行父的旨意,就是藉着教会的职员在工作,所
以基督始终是这种协调生活的基础与泉源。司铎们与基督结合在一起,去体认天父的旨
意,去为托付给自己的羊群献身(二二),必然获致生活的协调。司铎们这样作基督善
牧的替身,就会在这牧灵爱德的执行中,找到司铎成全的关键,获致生活及行动的协
调。此处所谓牧灵的爱德(二三),特别导源於圣体圣祭;因此,这也就是司铎整个生
活的中心与根源,在祭坛上所作的,也要努力贴合於司铎身上。但是,司铎如不以祈
祷,逐渐深入於基督的奥蹟中,便无法达到此目的。  为使生活的协调得以具体地实现,司铎应该对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考查何者为天主
的旨意(二四),就是要考查自己的活动,是否与教会的福音使命的规律相符合。因为
忠於基督与忠於教会,是不能分开的。所以,牧灵爱德要求司铎们的工作,始终要在与
主教及其他司铎弟兄们共融之下进行,以免徒然奔跑(二五)。司铎们这样去作,就会
在教会使命的统一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协调,这样也才能与主基督结合,并通过祂,在
圣神内,与天父结合,也必能充满安慰,满怀喜乐(二六)。  
二、、司铎生活需要特殊灵修工夫 
    
15 在司铎职务最需要的德行中,必需提出那一种心灵状态,即时常准备不徇私
意,而只寻求派遣他们者的旨意(二七)。因为他们由圣神所选拔(二八),为完成的是
天主的工程,超越人类所有的力量与智慧,正是「天主召选了世上懦弱的,为羞辱那坚
强的」(格前:一,27)。基督的真正职员,深知自身的弱点,在谦卑中工作,体察什
麽是天主所喜悦的(二九),好像为圣神所束缚(三十),在一切的事上由基督的意志所
领导,祂切愿众人都得救。司铎在每天的事件中,都能够发现并实行这个意志,只要他
谦逊地为天主托付给他的一切人服务,无论是在尽自己的职务,或是在生活的各种情况
中。 
因为司铎的职务,就是教会的职务,除非在整个身体的系统共融中,便不能实行。
所以牧灵爱德催促着司铎们,要在共融中,以服从的精神,奉献自己的意志,为天主及
弟兄们服务;以信德的精神,接受并执行由教宗、本主教,及其他上司所命令或嘱咐的
事;无论受命作任何事务,甚至是最卑微、最贫穷的,都甘心鞠躬尽瘁(三一)。如此
便可以同弟兄们,尤其同天主为其教会所安置的可见的管理人,在职务上,保持、加强
统一,并为建树基督的身体而效力,这身体「藉着各关节的互相辅助」而成长(三
二)。这种服从之德,引导天主的儿女走上更成熟的自由;因此,在司铎履行职务时,
如果爱德职务时,如果爱德催促他们,为教会的更大益处,慎重地寻求新的方法,则服
从之德的本质,要他们必须以信赖之心,把他们的计划,以及所属人民的需要,向治理
天主教会的上级负责人,提出报告,听候他们的裁决。  由於这种谦逊、这种负责与自愿的服从,司铎相似基督,怀有基督耶稣所怀的心
情,祂「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服从至死」(斐:二,7-9),并以其服
从,制服并救赎了亚当的悖逆,诚如保禄宗徒所说:「因一人的悖逆,大众都成了罪
人;同样,因一人的服从,大众都成了义人」(罗:五,19)。 
    身,,当作天主的恩赐 
 16 为了天国,完全而永久的贞操,为主基督所劝告(三三)历经各代,直到现
在,为不少的基督信徒欣然接受,并持守可嘉,教会特别为司铎生活视为极其重要。原
来这正是牧灵爱德的标记与鼓励,也是世界上精神繁殖的特殊泉源(三四)。固然独身
制并不是司铎本质所要求的,这可由初期教会的实例(三五)和东方教会的传统看得出
来。在东方教会,除了一些人和踢主教们因天主的恩宠,持守独身之外,许多德高望重
的司铎都是结了婚的;可是本届神圣会议在奖励司铎的独身之际,绝对无意更改这种在
东方教会合法存在的不同纪律,并恳切奉劝在婚姻中领受了司铎职位者,保持自己的圣
召,为受付托的羊群慷慨地耗尽自己的生命(三六)。 
独身为司铎至为适宜,因为司铎的使命全部贡献为新的人类服务,就是战胜死亡
的基督,藉自己的圣神,重生於世的人类,其来源「不是由血气,也不是由男慾,而是
由天主生的」(若:一,13)。司铎藉着为了天国而守的贞洁或独身(三七),以新的
卓越方式献身於基督,更易专心与祂结合(三八),在祂内,藉着祂,更自由地为天主
及人类服务,更有效地为祂的天国并为超性的重生而工作;这样成为更适当者,在基督
内更广泛地领受为父亲的职务。如此在众人前显示自己毫无牵挂地献身於托付给自己的
任务,去领导教友许配给一个丈夫(基督),把他们当作童女献给基督(三九),使人
想到天主制定的那种神秘婚姻,在将来必要完全显示出来,就是教会只有基督为惟一净
配(四十)。司铎们更是未来世界的活的表记,这一世界藉着信德和爱德且已实现,那
时复活起来的子女们已不再嫁娶(四一)。 
基於基督奥蹟及其使命的这些理由,独身制在最初只推荐给司铎们,後来在拉丁教
会内便以法律加诸所有晋升圣秩的人员。本届神圣会议,为预备升司铎的人员,再次强
调并坚持这项法律。只要那些以圣秩圣事分享基督司祭职者,甚至普世教会,谦逊诚恳
地祈求,深信圣神,肯由圣父慨然惠赐此项极其适合新约司铎的独身恩宠。本届神圣会议,并劝谕所有遵照基督芳表,依靠天主圣宠,甘心情愿地接受了神圣独身生活的司铎
们,务必慷慨忠诚地服膺此一生活,并忠实坚持这种身份,深体此项崇高恩宠,系由天
父所赐,又为基督公开赞赏(四二),并要切记这恩宠所表示及实践的伟大奥蹟。这种
完美节操,愈发为现代世界许多人视为不可能,司铎们愈发要更谦逊、更恒心地,同教
会一起,祈求这项为求者必得的忠贞之恩;同时,司铎们要利用每人都有的超性的方
法,尤不可疏忽教会经验所证实,在今日世界仍一样必需的那些神修规律。因此,本届
神圣会议不仅要求司铎们,而且要求所有信友,重视司铎独身的宝贵恩宠,大家恳求天
主,经常大量地赐给自己的教会这项恩宠。 
    —— 
17 司铎藉着彼此之间及与他人的友爱弟兄的交往,可以学习尊重人性的价值,并
把受造之物看作天主的恩赐。司铎置身世界,但始终要知道,按吾主师傅的话,他们不
属於这个世界。他们享用世界(四三),好像不享用一样(四四),他们将进入自由境
界,解脱一切纷乱的顾虑,在日常生活中顺听天主的声音。从这种自由及顺命之中,会
发展灵性的明辨,找到对世界及世物的正确态度。这种态度为司铎极其重要,因为教会
的使命是在世间进行,而受造之物为人格的发展也是绝对必需的。所以,司铎应该感激
天父为使他们善度生活,所赐予的一切。但应以信德之光,明辨所遇的一切,好能按照
天主的圣意去正确使用世物,并拒绝有害於自己使命的一切。 
司铎既以主为其应「分得的产业」(户:十八,20)使用世物的宗旨,必须要遵照
主基督的教训,及教会的规定。 
司铎尽可能借助教友专家,按照事物的性质及教会法律规定,管理真正属於教会的
财产;这些财产的用途,时常要按照教会所以能够占有财产的宗旨去实行,就是为敬礼
天主的各种设施、为维持教士的足够生活、为进行传教事业或慈善事业,尤其是援助贫
穷者的事业(四五)。至於在行使某种教会职务时所得的财物,除非有特殊法律规定(四
六),司铎们,还有主教们,首先要用以维持足够的生活费用,并用以履行份内的职
务;如有剩余,则自愿充作教会公用,或慈善事业。所以,切不可以教会职务为营利事
业,也不可将职务上的收入,用以扩充私人财产(四七)。因此,司铎决不要挂心财产
(四八),时常躲避各种贪婪,并用心戒绝一切营利行为。  再者,司铎还被邀请接受自愿的贫穷,好能与基督更形相似,更专心於神圣职务。
因为,基督本是富有的,为了我们却变成了贫困的,好使我们因着祂的贫困而成为富有
的(四九)。宗徒们曾以身作则,证明天主无条件地赐恩於我们,我们也要无条件地付
出去(五十),会享受,也会受穷(五一)。而且,某种程度的财物共用制度,就像初期
教会时代所自豪的那种财物共融(五二),很可以使人走上牧灵爱德之途;通过这种生
活方式,司铎们可以成功地实践基督所称许的贫穷精神。 
主的神曾为救主傅油,并派遣祂向贫穷人传报喜讯(五三),司铎们,还有主教
们,由同一圣神所引导,要戒避一切可能引起穷人反感的事,要比基督的其他门徒,更
能在自己的事物上,摈弃任何奢华现象。要把自己的住宅,安排得不使任何人却步,即
使较贫穷者也不致於不敢上门求见。 
     三、、司铎生活的支援 
    
18 为使在一切生活情况中,培养与基督结合的精神,司铎们除了有意识地执行自
己的职务以外,享有各种普通的或专用的,新的或旧的方法,那是由圣神在天主子民中
不断激发起来的,也是教会的圣化所属成员所推荐,甚至有时是命令的(五四)。在一
切灵修方法中,最显卓的就是基督信徒由圣经及圣体双层餐桌上,得到天主圣言的滋养
(五五),无人不知经常参与这两种工作,具有如何重大的价值。 
司铎是圣事恩宠的职员,藉着实惠地领受圣事,尤其屡次领受忏悔圣事与基督救
主、善牧密切结合。这忏悔行为以每日的良心省察作准备,极有助於心灵所需要的悔
改,归向仁慈之父的怀抱。司铎们在以阅读圣经所培养的信德光照之下,可以用心觉察
天主圣意的徵兆,以及天主的恩宠在各种生活境遇中所作的召唤,这样必能日益顺听他
们在圣神内所受的使命。司铎们时常可以在童贞圣玛利亚身上,发现这种顺听天命的绝
妙模范,她在圣神引导之下,把自己完全献身於救赎人类的奥蹟(五六),司铎们以赤
子之心,敬礼孝爱这位永远大司祭的母亲及宗徒们的母后,并作为自己职务的支持者。 
为能尽忠於自己的职务,司铎们应切切记得,在朝拜圣体及个人敬礼圣体时,每天
与主基督谈话。司铎们也要乐意参加灵修退省,并重视灵修指导。由各种方法中,尤其公认的默祷方法,以及各种祈祷经文中,司铎都可以自由选择,藉以寻找,并向天主祈
求那种真正朝拜的精神,使他们与所属人民,密切给合於新约的中保基督,能够以天主
义子的身份呼号:「阿爸!父啊!」(罗:八,15)。 
      
 19 在领受圣秩时,主教嘱咐司铎「应该有成熟的学识」,他们的教训应该是
「天主子民的精神良药」(五七)。圣职人员的知识必须是圣的,因为取自圣的来源,
用於圣的目标。所以,圣学知识首先是取自圣经的研读与默想(五八),并由对教父
们、圣师们及有关传统的其他文献的研究、而取得丰富的滋养。其次,为能对现代人所
激起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答覆,司铎们必须熟悉教会训导当局,尤其是公会议及罗马教
宗的文献,他们也要参考卓越及公认有权威的神学作家。 
因为我们现代的人文知识及圣学知识,都有新的发展,司铎必须振奋起来,对自己
的神学及人文知识,作应有的、不间断的进展,始能准备自己和当代人建立有效的交
谈。 
为便利司铎研究学问,并学习福音及使徒工作的有效方法,要尽一切努力,为他们
提供需要的支援,比如:按照当地环境,成立研习班或集会,设立牧灵研究中心,设立
图书馆,委托专门人员指导研究工作。主教们,单独地或联合在一起,应该计划一种适
当的方式,使其所有司铎,在规定期间,尤其在晋铎後的几年内(五九),得以参加进
修班,以便有机会加深他们对牧灵方法及神学的知识,同时也加强灵修生活,并与其他
弟兄们交换传教经验(六十)。也该用同样的或其他适当的辅导方法,特意协助新任堂
区主任及新加入牧灵工作者,或者被派往另一教区或外国的司铎。 
最後,主教们要留意,使若干司铎专门献身於高深的圣学研究,使得总不缺乏训练
圣职人员的合格教员,也能协助其他司铎及信友获得需要的知识,并能鼓励圣学的健全
进步,这也是教会绝对需要的。        
20 司铎们在履行其职务时,献身事奉天主,他们有资格接受公平的报酬,因为
「工人自当有他的工资」(路:十,7)(六一),同样,「主这样安排了,传福音的
人,应靠福音生活」(格前:九,14)。因此,假如司铎的公平待遇,未能以其他方式
供应,则司铎既为信友的利益而效劳,信友们就有真正的责任,设法供应司铎的需要,
为度一个相当其地位的足够生活。主教们应该向信友们强调这个责任,每位主教为自己
的教区,或更好多数主教为同一地区,应该设法订立章程,藉以提供应有的保证,使那
些为天主子民服务者,或曾经服务者,度一种相称的生活。每人应得的待遇,当然要看
他们职务的性质,以及时地的环境,但是基本上,在同样情况中,所有的人应有同样的
待遇,要适合於他们所处的环境,并且要使司铎不仅能偿付那些为他们服务的人,甚至
还能作一些济助贫困的事;原来为穷人服务,教会从最初即非常重视。这种待遇还要顾
及到,让司铎每年享有一段应得的及足够的假期;主教们应注意,使司铎们真能作到。
至 论 圣 职 人 员 所尽的 职 务 , 应 特 别 别予 以 重 视 。 因 此, 所 谓 俸 禄 制 度
(Beneficium)应予废止,或者至少要修订,使俸禄部份,就是由附带於职务的基金获
取收入的权利,视为次要,而使教会职务在法律上寄予首要地位,从今以後,教会职务
一词,即指任何为灵性目的而行使的固定工作。 
    ,组织社会保险 
21 应记得耶路撒冷初期教会信徒的榜样,他们「一切都归公用」(宗:四,
32),「照每人所需的分配」(宗:四,35)。这是非常适宜的,至少为某些地区,其
司铎的供养,全部或大部份来自信友的捐献,由教区的一个机构,收集为此目的而捐献
的财物,由主教在司铎代表协助之下,加以管理;如果有益,则也可以请善於理财的教
友协助。此外,希望尽可能在每一教区或地区,设立财产公库,使主教可以从中支付教
会服务人员的其他需要(维持生活以外的费用),又可以辅助教区的各种急需,同时富
有的教区还可以援助贫困的教区,以前者的富裕弥补後者的贫乏(六二)。这个公库,
主要地是由教友的捐献而构成,不过也应由法律规定的其他来源而获得。 
此外,在司铎社会保险尚未正式成立的国家,主教团应该设法,针对着教会法律及
国家法律,成立教区机构,或联合机构,或者多数教区成立一个机构,或全国性的机构,以便在主教们监督之下,照顾司铎们的疾病预防及疗养,同时维持患病、残废、老
弱者应得的生活费用。司铎们要支持这种机构,在对弟兄们互助互爱的精神感召下,分
担他们的困苦(六三),同时体会到自己,毫无後顾之忧,可以按照慷慨的福音精神,
培养贫穷之德,并能全心投身於救人工作。有关当局,应设法使各国的同样机构,彼此
取得联系,以便加强力量,并能普及各处。 
    ?附注     
 (一)参阅格後:十二,9。 
 (二)参阅比约十一世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日,Ad Catholici Sacerdotii 通谕:《宗座公报》卷二八
(一九三六)十页。 
 (三)参阅若:十,36。 
 (四)参阅路:廿四,26。 
 (五)参阅弗:四,13。 
 (六)参阅格後:三,8-9。 
       (七)在各文献中可参阅:圣比约十世,一九O八年八月四日,对神职劝谕 Haerent animo:《圣比约
十世文献》,第四册(1908)237 等页;比约十一世,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日,Ad Cathoiici Sacerdotii
通谕:《宗座公报》卷二八(一九三六)五等页;比约十二世,一九五O年九月廿三日,Menti nostrae
宗座劝谕:《宗座公报》卷四二(一九五O)五六七等页;若望廿三世,一九五九年八月一日,
Sacerdotii nostri primordia 通谕:《宗座公报》卷五一(一九五九)五四五等页 
(八)参阅圣多玛斯,Summa Theol., II-II, q.188, a 7. 
(九)参阅弗:三,9-10。 
(十)参阅宗:十六,14。 
(十一)参阅格後:四,7。 
(十二)参阅弗:三,9。 
(十三)参阅《罗马主教礼典》,「司铎圣秩授予礼」。 
(十四)参阅《罗马弥撒经书》,圣神降临後第九主日的「献礼经」。 
(十五)参阅保禄六世,一九六五年九月三日,《信德的奥蹟》通谕:「的确每一台弥撒虽然由一
位司铎独自举行,并不是一件个别的私事,却是基督和教会的行动;教会在其所奉献的圣祭中,正学习
把自己奉献出来作为大众的祭献,并为整个世界的得救,而应用十字架圣祭惟一的和无限的救赎神力。
既然每一台弥撒不仅为几个人的得救,却是为整个世界的得救而举行……为此,我们以慈父的关怀恳切
地劝告在主内充当我们的喜悦和荣冠的司铎们,请他们每日热心和相称地举行弥撒」。见《宗座公报》
卷五七(一九六五)七六一至七六二页。又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 26 及 27 节。 
(十六)参阅若:十,11。 
(十七)参阅格後:一,7。 
(十八)参阅格後:一,4。 
(十九)参阅格前:十,33。 
(二十)参阅若:三,8。 
(二一)参阅若:四,34。 
(二二)参阅若:十三,16。 
       (二三)「牧养主的羊群,应是爱的职责」:圣奥斯定,《若望福音释义》123, 5:《拉丁教父集》
(PL) 35, 1967 栏。 
(二四)参阅罗:十二,2。 
(二五)参阅迦:二,2。 
(二六)参阅格後:七,4。 
(二七)参阅若:四,34;五,30;六,38。 
(二八)参阅宗:十三,2。 
(二九)参阅弗:五,10。 
(三O)参阅宗:廿,22。  (三一)参阅格後:十二,15。 
(三二)参阅弗:四,11-16。 
(三三)参阅玛:十九,12。 
(三四)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42 节。 
(三五)参阅弟前:三,2-5;廿一,6。 
       (三六)参阅比约十一世,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日,Ad Catholici Sacerdtii 通谕:《宗座公报》卷
二八(一九三六)二八页。 
(三七)参阅玛:十九,12。 
(三八)参阅格前:七,32-34。 
(三九)参阅格後:十一,2。 
       (四O)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42 及 44;《修会生活革新》法令 12 节。 
       (四一)参阅路:十,35-36;比约十一世,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日,Ad Catholici Sacerdotii 通
谕:《宗座公报》卷二八(一九三六)二四-二八页;比约十二世,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五日,Sacra
Virginitas 通谕:《宗座公报》卷四六(一九五四)一六九至一七二页。 
(四二)参阅玛:十九,11。 
(四三)参阅若:十七,14-16。 
(四四)参阅格前:七,31。
       (四五)Conc. Antioch., can. 125: Mansi 2, 1328; Decretum Gratiani, c. 23, C. 12, q. 1 (Ed. Friedberg I, pp.
684-685)。 
(四六)此事特指东方礼教会所通行的法律与习惯。 
(四七)Conc. Paris., a 829, can. 15: M. G. H., Legum sectio. III, Concilia, t. 2, Pars. 6, 622; Conc. Trid.,
Sess. XXV, De reform., cap. 1: Conc. Oec. Decreta, Ed. Herder, Romae 1962, pp. 760-761. 
(四八)参阅咏:六二,11(通俗本六一)。 
(四九)参阅格後:八,9。 
(五O)参阅宗:八,18-25。 
(五一)参阅斐:四,12。 
(五二)参阅宗:二,42-47。 
(五三)参阅路:四,18。 
(五四)参阅《天主教法典》125 等条。 
(五五)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修会生活革新》法令 6;《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 21 节。 
(五六)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教义宪章 65 节。 
(五七)《罗马主教礼典》,「司铎圣秩授予礼」。 
(五八)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 25 节。 
(五九)此一实习班不同於晋铎後应完成的牧灵实习,而是《司铎之培养》法令 22 节所论者。
(六O)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 17 节。 
(六一)参阅玛:十,10;格前:九,7;弟前:五,18。 
(六二)参阅格後:八,14。 
(六三)参阅斐:四,14。 
   
22 本届神圣会议,注意到司铎生活的愉快,但也不能忽视司铎们在现代生活环境
中所遭遇的困难。深知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人类生活方式,有了多大的变化,人类所
认为的价值等级,有了多大的差别,因而教会的职员,甚至一般信友,觉得自己好像被
世界看作外人,他们在困惑地寻求,以何种适宜的方法和言语,来和世界交谈。信德所
遭遇的新阻碍,徒劳而表面上一无所获,孤独的辛酸考验,都足以使司铎陷於灰心丧志
的危险中。  不过,托付给教会牧人们去爱护与服务的这个世界,也正是天主曾经眷爱,竟至将
其独生子赐给了它(一)。的确,这个世界为许多罪恶所纠缠,但它也有很大的富源,
它给教会提供活石(二),因着圣神,一同被建筑成为天主的住所(三)。这同一圣
神,一方面督促教会开辟新途径,去走近现代世界;另一方面,祂也提示、培养司铎职
务对时代的适应。 
司铎们要记得,他们在进行工作时绝不孤单,他们是靠着天主的全能;他们相信基
督,是基督召叫了他们分担祂的司祭职,要全心信赖献身於自己的职务,深知全能天主
要增强他们的爱德(四)。司铎们也不要忘记,其他司铎弟兄,甚至全世界的信友,都
和他们在一起。因为所有司铎,都在通力合作,执行天主的救援计划,就是从创世以来
隐藏在天主内的基督奥蹟(五)。这要逐步实现,由於各种职务的配合,以建树基督的
身体,直到其成熟年龄。这一切,因为是与基督一同隐藏在天主内(六),特别以信德
始能体会。天主子民的向导们,必须靠信德行走,以忠信的亚巴郎为模范,他以信德
「听命往他要承受为产业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时,还不知道要到那里去」(希:十一,
8)。的确,天主奥蹟的管理员,很相似在田间播种的人,就如主曾说过:「黑夜白
天,或睡或起,那种子发芽、生长,它却不知道」(谷:四,27)。至论主耶稣所说:
「你们不要怕!我已战胜了世界」(若:十六,33),祂并没有用这句话,许给祂的教
会在今世获得全盘胜利。但神圣会议仍然感到欣慰,因为种在地里的福音种子,现在在
许多地方,於主的圣神领导下,正在结出果实。这圣神充满世界,在司铎和信友的心
里,激起了真正的传教精神。对这一切,神圣会议热诚地致谢全世界的司铎们:「天主
有能力,按照祂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德能,成就一切,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愿祂在
教会内,并在基督耶稣内,获享光荣」(弗:三,20-21)。 
    ?附注   
 (一)参阅若:三,16。 
 (二)参阅伯前:二,5。
 (三)参阅弗:二,22。 
 (四)参阅《罗马主教礼典》中的「司铎圣秩授予礼」。 
 (五)参阅弗:三,9。 
 (六)参阅哥:三,3。 
      
本法令内所载全部与各节,均为神圣大公会议教长们所赞同。我们以基督所赋予
的宗座权力,偕同可敬的教长们,在圣神内,予以批准、审订、制定,并为天主的光
荣,特将会议所规定者,明令公布。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七日於罗马圣伯多禄大殿 
(以下为教长们的签署) 
[以上文件由台湾地区主教团秘书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