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望·莫正廉神父生平简介
作者: 来源:温州教区 发布时间:2011-10-19 14:02:19 浏览次数:次
斯德望莫公,1917年6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丽水市富岭乡大坑村的一个热心老教友家庭。自幼热心事主,勤俭懂事,特蒙天主召叫,7岁便离开家乡亲人,到丽水“求是”小学(教会学校)读书,教会学校提供吃住、免收学费,这给莫神父一个很好的启蒙教育环境,更给他的信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加拿大籍的樊神父,给他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在他11岁的时候,在樊神父的推荐下,他报名参加了宁波教区小修院的招生。
1928年,考入味增爵小修院,成为一名正式修士,在此期间,苏希达副院长(即苏副主教)给了他很好的教育,这是一位爱好运动的神父,他常带领修士们一起打球。难怪莫公89岁高龄,身体还是特别棒,这和他的修院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也和苏副院长有很大的关系,更何况苏副院长还特别喜爱他呢!可见苏副院长也给他的修道生活营造了无限乐趣。
1936年,莫公考入宁波保禄大修院,在此6年的修道生活造就了他吃苦耐劳,诚心事主的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博大胸怀。他的记忆力很强,他能够一口气背完很多的地理名称和历史名词。而他性格方面的优点更是别人无法学习的,他能和任何人和睦相处,因而大家也都能和他合得来,以至后来,连院长给他的评价都是:忠诚、实在、吃苦耐劳。
1943年6月3 日,莫公于保禄大修院毕业,并同时于法国藉戴主教手中领受了铎品。由于他在2月份生病,未能赶上与同学们一起接受铎职,这一次祝圣时就他一个人,没有兴师动众,没有鲜花礼炮,只有100多位修士、修女参加了晋铎典礼。而他更是将一颗赤诚的心完全交给了天主,也就是这样,他开始了自己以后几十年的风雨拼搏,直到今天。
刚被祝圣为神父后,他被调回青田县大路堂口任副本堂,包括青田城内都是他牧灵管辖区域。
1946年到东阳任副本堂;1949年调到汤溪任汤溪本堂;1950年任兰溪本堂,该年12月被捕入狱,直到1980年出狱,这期间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1980年回到丽水的时候,莫公缺衣少食,生活非常艰难,加之,他回家是因为在劳改农场时,受惊之马把他的马车弄翻了,摔断了他的脚,请了两个月的病假。这样,他的行动本身不便,而他同时还在受管制,教友们也不好正面接触他。但因实在无法生活,青田县大路堂口的教友们还是想方设法将他接到大路养伤。但同时,他后半生更伟大的使徒生活开始了。
1982年,中国教会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丽水教区自不必说。然而,温州教区有更多的教友,无牧人为其施行圣事。莫公理所当然在开始于两个教区来回奔走。几年间,他踏遍了丽水、龙泉、大路、青田、温州、苍南、平阳、瑞安、乐清、永嘉、瓯海等几十个县、市、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总是这样无息无止地为教友们的牧灵奔忙着,为教会的复兴操劳着。
同时,莫公20年来,为两个教区修或建了20多所教堂,几乎平均每年一座。1986年建永嘉大非下无原罪圣母堂;1987年荷庄天主堂;1989年建雷石天主堂;1991年建葵山天主堂;1992年建当时的瓯海小旦天主堂;1995年建当时的瓯海选岙天主堂;2000年建永嘉桥头井头天主堂;2001年建青田天主堂。并修复了山徐、沈降、万山、龙泉、丽水等多座教堂。
然而,这样一位可歌可泣、倍受爱戴的好牧人,顾得上“硬件”的建设,却未顾得上“软件”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丽水教区的接班人没有培养出来。虽然如此,为了丽水天主教的明天,他还是多方请求,八方求援,近几年间,有多位神父相继来丽水,配合莫公展开了大量的牧灵福传工作。直到2008年,年过九旬的老莫公,就开始在青田天主堂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