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区内外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区内外

金堡山星火朝圣地见闻

作者:南门堂供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3-06 14:44:06 浏览次数:


 

      【温州教区网讯】继今年1月3日,教区“金堡山星火朝圣地启动仪式”后二个余月,在若瑟月的第一天,南门堂组织了首批朝圣团,在李保平神父,王靖敏堂长的带领下,至“金堡山星火朝圣地”举行一日游活动。

 

     早弥撒结束后,由晓明之星、上天之门、吾乐之缘三个中老年学习班学员组成的90余人团队,分别乘坐三辆中巴车前往金堡山。当日天气久雨逢晴,气温宜人,山区空气清新,实为天主祝福的朝圣游佳日。经1小时半的行驶,上午九时半到达目的地,下车后圣地正面全景一览无遗地在大家眼前呈现,大门台是由仿欧式古典铁艺制作,拱门上方配有铁艺梅花瓣十字架,美观大方。进入大门,院子中央设有一个园型花坛,上有假山岩砌成的山园祈祷景区,坛内左边安放一大石岩,岩壁上刻有醒目“山园祈祷”红色字,右边是一尊耶稣跪地祈祷石膏像。进入院子后见整个院子周边,按设计艺术要求在不同位置处设建十四处苦路座坛,每座座坛上方是金色苦路像。座坛正面平身墙体添上铜制字牌刻有各处苦路祷词。整体地面材料色调分三样,一是灰色水泥地面,二是绿色草坪砖地面,三是弯曲S型天然色卵石小道,这是特意设计供朝圣者按顺序通往各苦路处祈祷的引道。      

                               恭拜苦路

      拜苦路是从山园祈祷景区开始,经过各处苦路像后迈上圣堂后面的宽阔石条踏步,进入痛苦圣母座坛景区,抬头见左斜侧一个由原木制成的十字架,十字架下方安放一尊雪白圣母抱耶稣圣尸石膏像,坛区中央设祭台位置(活动),左边安置一块落地大岩石:岩壁上刻有“哀悼基督”醒目红色字。各圣像雕塑刻画得形象逼真,尺寸相宜,色彩协调。圣地绿化及环境优雅宁静,整体设计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宗教气氛浓厚,身处其中,有一种引人举心向上的感觉。

     

      据了解圣地整体设计、建设、施工全过程均在麻显士副主教的亲自指导督促下,及和刘幸神父一起亲历亲为,李长春、王靖敏、吴成龙以及当地教友,林保禄、林明吾、陈启元、陈连潘、陈进顺、王包良、付和松等全过程投入,历经9个月建成。

       在集体朝拜苦路结束后,金堡当地教友热情招呼大家进入圣堂内就座,并忙于泡茶招待,接着由李神父介绍意大利罗马地窖朝圣地并结合金堡山本地朝圣的意义,鼓励大家珍惜艰难曲折的信仰历程。同时林保禄堂长以主人翁身份致欢迎词。最后王靖敏堂长详细讲解“金堡山星火朝圣地的传教发展史,”他自己编写七页近4千余字的字稿,(1930年至2012年,80多年的传教史)他以建造三个教堂,三代牧灵神父,三位圣召人员、按先后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段历史(1930-1969)标题是“金堡村民初蒙召叫,
波兰神父始建教堂”

第二段历史(1970-1989)标题为“推动教区复苏信仰,
重建教堂孕育圣召”

第三段历史(1990-2012)标题是 “移民岷岗增建教堂,
三位晋铎命名圣地”

                    朝圣地夜景

      王堂长用温州本地话讲了半个多小时,讲解亲切易懂、表达通俗、内容丰富,感情深厚、风趣幽默、事迹确切,意义深刻,若不是亲身经历是无法表达如此淋沥尽致、详细确切,不但使大家了解到温州教区过去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而且给我们上了一节具有深远意义而又生动的信仰教育课。(从介绍中得知资金还缺额,大家立即临时奉献一定金额。)

       中午朝圣团下山前往山下岷岗教堂“若瑟之家”敬老院探望老人并与老人们一起用餐。午间大家参观了敬老院老人住房、餐厅、休息会客厅、花坛等配套设施,看了都觉得很满意,许多人表示马上要登记入院呢。

                   岷岗教堂

      参观完毕后,又上二楼圣堂与老人们一起联欢,并表演节目,气氛热烈,一片欢声笑语。下午3时在李神父降福老人之后,结束了这一日朝圣游。
      虽然这次朝圣游时间是短促的,但能选择四旬期内上金堡圣地苦难堂拜苦路,若瑟月第一天能拜访“若瑟之家”敬老院老人,大家觉得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