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新任非欧裔枢机意味着教会真正转变
作者: 来源: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发布时间:2012-12-04 10:51:53 浏览次数:次
塔格莱枢机(左一)在枢密会议上接受其他枢机祝贺。图片来源:美联社。
教宗本笃十六世表示,他希望十一月廿四日的枢密会议能表达天主教信仰的普世性。
这是他任内召开的第五次枢密会议,接受擢升的六位枢机来自欧洲以外的每个洲陆。他说,这旨在表达教会属于「所有民族」,以及教会体现于「不同洲陆的各种各样文化中」。
美国《全国天主教记者》(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的若望.艾伦(John Allen)撰文说,大家或许可以根据他十一月廿五日在罗马传信学院的经历参详一下教宗的话。
多年来,艾伦先后报道过七次枢密会议。这些会议是教宗为委任新枢机而召开的。他亦出席了许多会后的招待会,不论是由梵蒂冈在教宗官邸(这是教宗官邸向公众开放的唯一一次)内举行的,还是由各国使馆、哥伦布骑士会等天主教组织举办的。
不过,他和妻子在十一月廿五日所亲历的招待会,却是不是常见的罗马式活动。招待会安排了不仅一项,而是三项不同的非洲舞蹈和混声表演、一顿包括黏稠的大米布丁配辣汤等经典非洲菜自助餐,而非籍的新任枢机到场时,在响亮的鼓声和伊博族歌手伴唱下,轻快地走到主桌就坐。
这位贵宾是六位新任枢机之一、尼日里亚阿布贾总教区若望.奥奈耶坎(John Onaiyekan)枢机。除了长期担任教宗官邸管理处处长的美国籍雅各伯.哈维(James Harvey)枢机,其余五位都不是西方人,他们包括奥奈耶坎枢机、黎巴嫩马劳尼礼教会宗主教贝沙拉.拉伊(Bechara Rai)枢机、印度叙利亚马伦卡拉礼教会总主教巴塞利奥斯.托通克尔(Baselios Cleemis Thottunkal)枢机、哥伦比亚波哥大总教区鲁文.戈麦斯(Rubén Salazar Gómez)枢机,以及菲律宾马尼拉总教区类斯.塔格莱(Luis Antonio Tagle)枢机。
这次枢密会议属于全世界而非仅仅西方世界,证据之一是祝贺拉伊枢机的代表团包括真主党成员。真主党在西方社会被视为恐怖组织,但在黎巴嫩却以政党和主流社会运动来运作。
每次举行枢密会议往往总有一位「明星枢机」,比其他枢机更能吸引媒体和群众的注意。这次的明星可能是被视为「巨大的亚洲人希望」的塔格莱枢机。他在亚洲被喻为最可信的教宗竞选人。
五十五岁的塔格莱枢机实干,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受到普罗大众欢迎,也是亚洲众多主教中最佳的天生沟通者。他在刚结束的「新福传」世界主教会议中,吁请建设一个更谦卑更纯朴的教会,更有能力去静默。这番话为他赢得了人们的支持。
然而,新枢机们举步维艰地彰显教会的普世性,奥奈耶坎枢机的情况正好说明这点。他不单让人想到,相对于非洲的天主教徒人口之众,非洲在枢机院的代表性依然不足,而他的履历亦反映,教会领袖在地球上宗教气氛最浓厚的洲陆所担当的独特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