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常年第十五主日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7-28 16:34:48 浏览次数:次
结实累累的田地
——甲常年期第十五主日讲道(玛13:1—23)
13:1 在那一天,耶稣从家里出来,坐在海边上,
13:2 有许多群众集合到他跟前,他只得上船坐下,群众都站在岸上。
13:3 他就用比喻给他们讲论了许多事,说:「看,有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13:4 他撒种的时候,有的落在路旁,飞鸟来把它吃了。
13:5 有的落在石头地里,那里没有多少土壤,因为所有的土壤不深,即刻发了芽;
13:6 但太阳一出来,就被晒焦;又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13:7 有的落在荆棘中,荆棘长起来,便把它们窒息了。
13:8 有的落在好地里,就结了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13:9 有耳的,听吧!」
耶稣讲比喻的用意
13:10 门徒们前来对他说:「为什么你用比喻对他们讲话﹖」
13:11 耶稣回答他们说:「因为天国的奥妙,是给你们知道,并不是给他们知道。
13:12 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由他夺去。
13:13 为此,我用比喻对他们讲话,是因为他们看,却看不见;听,却听不见,也不了解;
13:14 这样为他们正应验了依撒依亚先知的预言,说:『你们听是听,但不了解;看是看,但不明白,
13:15 因为这百姓的心迟纯了,耳朵难以听见;他们闭了眼睛,免得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了解而转变,而要我医好他们。』
13:16 但你们的眼睛有福,因为看得见;你们的耳朵有福,因为听得见。
13:17 我实在告诉你们:有许多先知和义人,想看你们所看见的,而没有看到;想听你们所听见的,而没有听到。」
撒种比喻的解释
13:18 「那么,你们听这撒种的比喻吧!
13:19 凡听天国的话,而不了解的,那恶者就来把撒在他心里的夺去;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
13:20 那撒在石头地里的,即是指人听了话,立刻高兴接受;
13:21 但在心里没有根,不能持久,一旦为这话发生了艰难和迫害,就立刻跌倒了。
13:22 那撒在荆棘中的,即是指人听了话,却有世俗的焦虑和财富的迷惑,把话蒙往了,结不出果实。
13:23 那撒在好地里的,即是指那听了话而了解的人,他当然结实,有结一百倍的,有结六十倍的,有结三十倍的。」
前言:今天的福音,能让我们联想到主正如这位不停撒种的人,他不愿有一块地抛荒,他渴望又渴望天国降临人间。让我们也以渴望回应他的渴望,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成为良田,“赖耶稣基督满结义德的果实,为光荣赞美天主。”(斐1:11)我们当怎样做,才能成为结实累累的良田呢?
一、 主权交付的田地:
今天福音中列举三种结不出果实的田地,又举出了结多倍果实的良田。坏地与良田的最大差别在哪里呢?
哈盖先知书给我们分析了原因:“那时你们怎样﹖有人来收二十斗,却只有十斗;有人来到榨油池舀五十桶,却只有二十桶。我以热风,以霉烂,以冰雹打搫了你们手中的一切工作,而你们仍没有归向我──上主的断语。请你们由今日起,留心注意,即由九月二十四日,上主的殿宇的奠基日起,请你们留心注意:——从今天起,我必要祝福你!」”(参盖2:16—19)
天国的种子原本带着伟大的威能与祝福而来,定会带来心灵的富足,身体的康健,财物的丰盛,人际的和谐。可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劳无所获,两手空空呢?因为,我们没有归向主。
1、什么是归向主呢?人之为人,最大的财富就是自由意志。把自由意志,把经营生命的自由全归给主,一切为主,一切听主,就是归向主。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离开主,为自己而活,自己作主。这就是原罪,就是罪性。
1)一切为主
天主创造我们的美意和目的,是为了敬拜他事奉他。人只有在这个正确的生命次序中才能找到真幸福。如果单单只为自己,这是严重又可怕的颠倒。所以,主耶稣以他全部的生命在揭示生命的次序:“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他!”(玛4:10)
就连一些看似好的功行,如果是为了彰显自己,高举自己,就是在建自己的巴贝耳塔,就如路加福音中那位高举自己的法利塞人一样。哥罗森人书一语中的、直指这些事的要害说:“这些教规既基于随从私意的敬礼、谦卑和苦身克己,徒有智慧之名,并没有什么价值,只为满足肉欲而已。”(哥2:23)一切的好,只有建立在基督这块万古磐石上才有永恒的价值与意义,否则都只是在重复南辕北辙的笑话而已。所以,圣保禄真诚地提醒我们:“你们既然接受了基督耶稣为主,就该在他内行动生活,在他内生根修建” (哥2:6—7)
2)一切听主
离开主以后,堕落的人类不仅生命方向朝向了自己,而且为举扬自己,想尽各种方法,不择手段,把天主所赐的生命之道抛之脑后。这样的结果只会苦上加苦。
申命纪二十八章中,天主列举了遵守与违背生命之道的两种形成鲜明对比的结果,遵守的必事事蒙福,违背的必处处遭灾。主说:“如果你听从上主你的天主的话,下面这些降福必临于你,来到你身上。在城内、在乡下、你身所生的,田地所产的,牲畜所出的,牛所生殖的,羊所产下的,都要蒙受降福。你的筐篮,你的揉面盆,都要蒙受降福。你进来,蒙受降福;你出去,也蒙受降福。起来攻击你的仇敌,上主必使他们在你面前崩溃;他们由一路来攻击你,却分七路由你面前逃去。主决定对你的仓廪和在你着手进行的事上降福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土地上,必要降福你。——在上主你的天主向你祖先起誓要赐给你的土地上,上主必使你满享幸福:儿女众多,牲畜繁殖,地产丰富。上主必为你大开天上的宝库,给你的田地降下时雨,降福你手所做的一切;你要借给许多民族,而你却无须向人借贷。上主必立你为首,而不做尾巴,你常是高高在上,而总不屈居在下”(参申28:2—13)所以,归向主的人,会乐意在一切事上听主。
2、怎样归向主
在理论上,我们都很清楚,归向主,会蒙受极大的祝福。可是,在真实的生命历程上,我们却很难把自己全然交给主。甚至信主多年了,还在门口徘徊,未能登堂入室。最大的症结出在哪里呢?就如先有了爱才会完全交付自己跟对方结婚,同样我们被主的爱得着了,自然会全然交付。正如这句歌所唱道:“如果真的被爱过,就会深深的爱上他,你会将自己委顺在他的圣爱内。”圣保禄之所以 “将一切都看作损失,——拿一切当废物”(参斐3:8)是“因为基督耶稣已夺得了我。”(斐3:12)所以,我们要渴望主完全得着我们。
我们的信仰,实在是活生生的爱与被爱的真实生活经历,绝对不只是一套劝人为善的理论。一个人如果真的被主得着了,就会很自然的全心爱主,归向主。当我们开始这样的追求与渴望时,有一天必会被主得着。主的心意是要所有的人被他得着,全心归向他。
前段时间,在追思布道中听到一个感人的见证。所追思的这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二年才认识主、相信主的。但是,他在这二年中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亲眼见到主。就在他被查出癌症晚期,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有一天,他清楚的看见天父站在他床前。他感动万分,非常喜乐。因着这种经历,他更有信心与毅力在病痛中背负十字架,走完他最后蒙恩的历程。
二、 渴望的田地:
各位教友,你信主直到今天,如果一直还是不冷不热,一直不能划到深处,我们就渴望主的大爱来得着我们,让我们经历更深更真的重生与翻转。我们可以从抱小婴儿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我们常常喜欢抱小孩,当我们拍着手,呼唤着他的名字,要抱一抱他时,如果小婴孩也回应着,伸开双手,扑向我们的怀里,我们会觉得特别亲热温暖。因为,他喜欢我们,信任我们,把自己全然交给了我们。同样,天主也常常向我们这些他深爱的孩子伸出双手,要抱起我们。只要我们象小孩一样愿意扑向他的怀抱,我相信,天主的开心喜乐是无语伦比的。因为,在那一刻,你把自己交给了他。虽然那一刻扑向主,并不代表你已完全,全心全灵全意归主了,但是这样的愿意足以让天主开始在你生命中动工。
这样的愿意,我们可以在祈祷中常常去“操练”,常常跟主说,我愿意全然交付,完全被你的大爱拥抱。在生活中,特别大事上也开始交给主,渴望让他的大爱充满,让主的话语来引导。常常这样去作,有一天必会得着主,必会更深地归向主。
1、 渴望至关重要:
渴望我们被他得着,是主的渴望。但是,对于没有这份渴望的人,主的渴望常常在落空。大凡福音大为广扬的时代和社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渴望主。因为那些时代与社会往往特别的贫穷,特别的黑暗。在地上已没有出路,只有仰望高天了。
现今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物质财富日渐丰富,精神生活好象也丰富多彩,心灵真正的饥渴却被层层蒙蔽,加上无神论铺天盖地先入为主地封锁哄骗,人往往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就连许多经济极其贫困落后的区域,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把生命的希望寄托于经济之上,都事奉金钱了。甚至我们这样已初步认识主的人,也随波逐流,与世同化,失去了对主的真切渴望。但是,主常常藉着各种管教提醒我们,藉着各样的试炼和困苦,催迫我们渴望他。我们恳切求主的神常常赐下刺痛,提醒,推动,藉着各样的痛苦发现心灵的真渴望,就是得着主。
这样的渴望代表生命方向的扭转,代表不愿辜负主的心意,代表要回应和满足主的渴望,代表我们迈出第一步。渴望就如入学通知书,又如入场的门票,没有它不能得着主的。主对于渴望他的人,从不会让他失望而归的。甚至渴望会让公正的天主产生“偏袒”。创世纪中雅各伯一直渴望得到长子的名份与长子的祝福,因为这是来自上天的祝福。可是,他是次子,是根本轮不到他的。但是他“贼心不死”,费尽心思要把祝福弄到手。一次是趁人之危,利用兄长厄撒乌的头脑简单,用一碗红豆汤换来长子名份,实在狡诈。第二次胆大包天,利用父亲的目盲头昏与爱吃美味,乔装打扮,蒙混过关,骗来了父亲的祝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可是天主却表扬欣赏诡诈的雅各伯,反而对简单厚道的厄撒乌大为不满。圣经说:“厄撒乌竟如此轻视了长子的名分。”(创25:34)又说“我爱了雅各伯,而恨了厄撒乌。”(罗9:13)原因在哪里,在于雅各伯有深深的渴望。
2、 更新同步跟进:
我们爱上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必然会想方设法去了解他,懂透他。同样,我们渴望主的大爱,渴望生命回归时,必然想更多的明白它内在的丰盛。当我们不断渴望主时,另一个工作必然同步跟进。让圣言的生命浸透与替换原先属世的生命。渴望是生命方向扭转的开始,圣言浸透是生命更新的落实。当生命中各种属世的理念被换成天国的理念时,生命的归依才会真正实现。
圣经指给我们这事的原理:“在一切之上,你要谨守你的心,因为生命是由此而生。”(箴4:23)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心,就是你对人生,对生活,对事物所持有的所有观念,也是称为世界观。持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生命。如果,信主的人,还是老一套的属世的世界观,生命何以得到重生与翻转。所以,圣保禄教导我们:“你们不可与此世同化,反而应以更新的心思变化自己”(罗12:2)
这一切,都要通过圣言浸透这个环节达成的。因为人生活不单靠饼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主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主藉他的话创造了天地,也藉着他的话重生我们。因此,圣保禄宗徒多次指导信众并为他们祈祷说:“不断为你们祈祷,恳求天主使你们对衪的旨意有充分的认识,充满各样属神的智慧和见识,”(哥1:9)哈盖先知书有这样的见证:当全体遗民与民众的领袖听从了天主的话后,都起了敬畏的心。特别两位领袖则鲁巴贝耳和耶叔亚由于听从了先知的话后,主就振兴了他们与全民众的精神。(参盖1:12—14)
所以,跟从我们的渴望,加上不断地读经听道,特别是生命的读经,我们的生命就会真正地归向主。在此要特别重申的是生命读经,我们相信每一次的读经,当有特别的感动(由一个字或一句话或一个情景带来特别感动的信息)时,往往就是主对你当下的生命发话。当我们预见这些感动会结出圣神的果子时,就去付诸实行,圣言的浸透与替换就动工了。
三、 不断相信仰望的田地。
当圣言的种子撒下后,待到开花结果,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有好多内外的因素,会让我们失望,会让我们退缩,甚至我们会如叶公好龙一样,说一套做一套。但是只要大体上把握好二个原则,我们的坏地必成为良田。
1、 不断相信:
圣经指给我们结果的关键,在于相信。“为此,我们不断地感谢天主,因为你们由我们接受了所听的天主的言语,并没有拿它当人的言语,而实在当天主的言语领受了,这言语在你们信者身上发生了效力。”(得前2:13)越相信圣言具有的无比大能,越忠实执行,越会结百倍果实。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放下自己的打算,而跟从主的一切安排,不断相信,圣经每一个应许都会实现。“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再按人的看法认识谁了;纵使我们曾按人的看法认识过基督,但如今不再这样认识他了。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格后5:16—17)因为我们有了在基督内的崇高的身份,照着这身份,我们有了新的生活法则,蒙福的管道。过去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仍不能获取的福份,现在在基督内一切都成就了。按照他不变的应许,我们的人生梦想,教会的福传,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因着相信必会成功。即使有时“绝了路却不绝望”(格后4:8)。因为我们深信天主使一切事彼此效力,使爱他的人获得益处。圣经在多处给我们增强信心。如:“因为谁敢为了事业开端的微小,就轻视这一天呢﹖”(匝4:19)“怀着希望的俘虏,必要回到你这里。熙雍女子!我必双倍偿还你在充军之日所遭受的一切,”(匝4:12)尽管我们曾经微不足道,甚至成为各种的俘虏,但是凭着相信他的恩许,一切都能翻转。因为“有我的恩宠为你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才全显出来。”(格后12:9)诚如古人所说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境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下面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醉如痴……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顿时,四座震惊。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破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同样,有时我们的状况就如这把廉价的小提琴一样,很难看出“还能出什么好事?”(若1:46)但只要我们愿意继续相信,把一切的窘迫交在他手中,主全能仁慈的手必会藉着恶劣的状况“演奏”出奇妙的乐章。
2、 不断仰望:
天国的种子要结果百倍,定会经历万般苦难。圣经直言相告“凡是愿意在基督耶稣内热心生活的人,都必要遭受迫害。”(弟后3:15)在这多重的迫害试炼中,我们需要在失望中再仰望。因为“仰望上主的必获新力量”(参依40:31)
所以千万不要给天主与自己设限,以为天主赐了多次恩典后,就会停止赐恩。要谨记,天主有用不完的方法,他永不失望。所以,即使你枉用了他许多次的恩典,只要心存仰望,他总有新方法、新力量给你出路。你仍有极大的盼望实现梦想。因为从信者的心中流出的是活水的江河,因为他是活人的天主,而不是死人的天主。
有四支蜡烛慢慢的燃烧着,四周是那么的宁静,静到人们可以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第一支蜡烛说:“我是和平,假使我熄灭了,不会有人注意到我。”她的火焰突然减弱,然后就熄灭了。第二支蜡烛说:“我是知识,通常人们并不需要我,我的继续燃烧并没有什么意义。”说完这话,她叹了口气,火焰就灭了。轮到第三去蜡烛,她轻轻地说:“我是爱心,可是我已失去了燃烧的力量。没有人在乎我,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忘了关爱。”说了这话,她的火焰也熄灭了。这时来了一个小孩,当他看到三支蜡烛都灭了,就开始啜泣:“你们为什么不继续燃烧呢?”第四支蜡烛开口了:“不要害怕,只要我还燃烧着,我们就可以将其它的蜡烛再点燃,因为我是希望。”这个孩子拿起了这支希望的蜡烛,含着满眼的泪水将其它的蜡烛又一一点燃。所以,主的心意要我们永远抱有希望,不断给自己注入前进的动力。
总结:让我们真正的回应主的渴望,让原先的坏地成为良田。藉着要得着主归向主的渴望,藉着不断的圣言浇灌,藉着不断的相信与仰望,我们的生命必结出百倍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