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复活节第三主日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7-28 16:45:32 浏览次数:次
起死回生路
——甲复活第三主日讲道(路24:13—35)
前言:礼仪年已进入复活期第三主日,教会连续安排了这三个主日的福音,我们看到复活的主,一次一次显现给追随他的人,复活了他们的生命。从玛利亚,到宗徒团队,从多默到今天福音中的厄玛乌的二门徒,藉着与每一个个体生命真实深入的碰撞,使他们进入全人的复活,更深进入主复活的大生命。让他们在理智上接受复活的事实,在情感上赞同欢迎复活,在意志上相信与渴望复活,在生命的破口上医治翻转,拥有复活。今天的二位门徒,在某个角度讲,如果没有主一路的陪伴,聆听,教导,那么他们将滑向绝望的深渊。他们离开耶路撒冷又返回耶路撒冷可以说是一条起死回生的路。主在这一路上再次显示他极大的爱、耐心、能力、将信心上即将死亡的门徒又复活了过来。我们相信,主也在每一个信心濒临死亡的人身上正做着起死回生的工作。凡在信心上正处在“阴森的幽谷”的人,请举起手,抬起头,因为耶稣正亲自走近你,你的救恩近了,我们必会在起死回生。让我们来相信并认出与接受主的妙手回春的工作吧!
1、坚信绝望中主正亲自走近
从圣经得知,这二位门徒是在失望,困惑中甚至绝望中离开了耶路撒冷。可是他们根本想不到,在绝望中主却亲自走近了他们。我们好多时候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在困境中失望中,甚至在罪的重担下,以为主远离了我们,厌弃了我们。其实不然,我们绝对不要跟从这种错觉,必须要扭转这种判断,反要不断地宣告相信,主正亲自走近你。圣经指明说:“上主亲近心灵破碎的人,他必救助精神痛苦的人”(咏34:19),只要你觉得自己心灵破碎,内心幽暗,精神困苦,前路茫茫,四处无援,主就在走近你。这些困境正是激发主快急速亲近你的信号,他正开着120急救车奔向你。我们属灵的嗅觉一定要灵敏,主不仅在你祈祷时有感动,呼求时有回应,生活凡事顺遂时与我们同在,更“在软弱中,在凌辱中,在艰难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要彰显他的能力,正与我们深深地同在。(参格后12:10)
“高山可移动,丘陵能挪去,但我对你的仁慈决不移去,我的和平盟约总不动摇:怜悯你的上主说。”我们生活的年岁,很难看到高山的移位,丘陵的挪动,即使看到了,但是怜悯我们的主说,对我们的仁慈决不移去。所以,首先要确信,且在信心上不断生根修建,经得起风浪的冲击。当我们确信坚信了之后,必会见到奇迹。主承诺说,“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谷9:23)信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主正走近了我们。那么哪些是主走近我们的标记呢?
2、藉圣神我们仍想着主,谈着主。
这二位门徒,初看是对主失望了,可是,从他们一路来谈论的话题仍然围绕着主。说明主在他们心中仍占有绝对的位置。圣经说,“谁不反对我们,就是倾向我们。”(谷9:40)从来不会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到主面前,更不会无理由地认识主这么深,绝对不可能轻意地跟主有这样深的生命相通,这一切都是主的神一路的引领。格林多前书指出:“除非受圣神感动,也没有一个能说:「耶稣是主」的”(格前12:3),正因为是圣神的工作,他一定会负责到底,绝不会半途而废而撒手不管的。他的工厂不是制造半成品的。所以,请大家再次加深领悟,什么叫“圣神也扶助我们的软弱,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如何祈求才对,而圣神却亲自以无可言喻的叹息,代我们转求。”(罗8:26)就是:哪怕一个生命到了绝境,以为怎样求也没有用了,甚至对主也失望抱怨了,殊不知,当你对主仍有记挂,追念,这样的说说谈谈,主的神仍在那里。罗马书再次给我们凭证说:“谁若没有基督的圣神,谁就不属于基督”(罗8:9)所以,既然主的神仍在,主必在。让我们敏感于圣神的推动,在一切境遇中,向保禄学习,不仅谈论他想他,更可以“我或生或死,总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颂扬。”(斐1:20)
3、出现引你再次注目主的人地事物
当耶稣走近他们时,他们的确认不出主。因为忧伤失望阻挡了他们,可是这挡不住主决意进入他们的心灵。这个善于聆听,善于沟通的主动走近的好心人,藉着关切的询问,耐心的聆听,把他们的注意力与话题再次引向了主。这就是主走向你的标记。
许多时,我们在困境中,不正是主藉着具体的人地事物,让我们再转面向他吗?有时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语,一个情景,一件往事,一声问候,都使我们心门再次打开,经历到主与他的救恩吗。
主常常使用一些我们认为无用,甚至轻视的事物,使我们再次注目主。凡是使我们再次生信心,再次仰望主的事,就是主靠近我们的标记。其实生活中充满了这些记号,希伯书说:“天主在古时,曾多次并以多种方式,借着先知对我们的祖先说过话;但在这末期内,衪借着自己的儿子对我们说了话”(希1:1—2)这多次多种方式,都是主放下的一根根救命绳,只因我们没有信德,只因我们只看自己的困难,就认不出来了。
山西省《教友生活》杂志2011年第1期有一个非常好的见证,说的是一位姐妹,1986年开始,从无神论的家庭毅然皈依了佛门。在二十多年的信佛过程中,她恭读了佛教的大量经典,并且能背诵《心经》、《大悲咒》、《十小咒》、《楞严咒》等出家人的早晚功课,甚至把佛门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五戒十善”贯彻到生活、工作中,被同道戏称为在俗的出家人! 可是她后来居然投入天主的怀抱,成为主的羔羊?这是为什么呢?
她说:这事还得从二零零八年的圣诞节说起。那天路过桂林天主堂,抬头看见有一红布横幅写着“圣诞快乐”。于是想起今天是圣诞节,抱着好奇心的心理,我跨进了圣堂。热情的修女们接待了我,端来了热呼呼的开水给我喝,还拿来了糖果,还一边问寒问暖,一边讲教会的道理给我听!当时的我满脑子都是佛教的理论,根本无法接受耶稣的道,更谈不上了解,虽是洗耳恭听,却是熟视无睹!但她们的热情善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也知道无法挽留我,就告诉我星期天(主日)有空就过来玩吧!
于是,遇主日,有时间我就跑进教堂,不是为慕道,而是因为她们的歌声吸引了我,特别是那些抒情歌曲,我唱后就心情舒畅!渐渐地我能背圣号经、信经、天主经、圣三光荣颂、圣母经等经文。开始时,我会背不是因为我信,而是因为全神贯注,为的是想与她们比高低!后来,贞德修女送了一本《德兰修女传》给我看。这本书叙述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穷人之母德肋撒姆姆一生救济穷人的事迹。她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信仰,博大宽广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是含泪连夜到天亮把这本书看完的。之后,我写了一篇读后感!从此,我开始认真、虔诚地参与弥撒了!并开始为教会做了一些实事。在二零零九年的平安夜里,我来教会厨房帮助煮菜,那天晚上因为子夜弥撒,一直忙到深夜。和我一起做事的盘德兰修女便毫不犹豫地腾出一个床位给我睡。要知道这是多不容易啊!因为这里的床位是留给外地的教友住的,连会长都没有地方住。给我那床位原本是留给她姐姐睡的,可她却叫她姐到外面的亲戚家去住。她还给我端来了一桶热水泡脚,帮我铺好床。那一夜,我躺在床上,虽然知道还有几个小时就天亮,却辗转难眠!我感叹,多么好的人啊!这辈子,我认定你们做我的朋友了。早晨起床,她又拿起自己的毛巾,打好洗脸水给我。圣诞节那一天,我和她及贞美修女忙到下午才回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报答她们!
后来,四月初八是佛诞(俗称浴佛节) ,我照例去佛堂上殿。念晚课时,我从不出错!因为这些经文我早已烂熟于心。在拜愿时,我竟然走了神,因为我看见前上方不是佛,而是主耶稣!他悬挂在十字架上,满脸血污,散发垢面,头无力垂下,哀怜地望着我! 我惊恐万分,擦了一下眼睛,仍是如此,我吓呆了!身着海青(袈裟类)的我,汗如雨下!我念错了!站在前面的住持师父,回头望了我一眼……就这样吓傻的我不知道如何下殿,如何回家!晚上睡前我拿起放在床头的佛珠念佛,绳子竟然断了!这可是我念了二十多年佛的黄丝线绳啊!
这时的我终于彻底惊醒了! 天主呀!您是在召唤我吧!您用宝血的爱救赎了我!您是真主!您不舍弃我这罪人,千方百计拯救我。圣经上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慈爱的救主,我一定要传播您的福音,使普天下的人,都蒙受你的救赎!
这位姐妹在这时真正决志跟主,后来经过慕道,于2010年将临期第四个主日领洗了!她说:从此,我一身轻松,从未有过的欢快与舒畅!回顾这个事例,不正是一个个看似无意的环节,好奇,热情,圣歌,比高低,聆听,接待,德兰传,让床,异象,让这位姐妹最终归向主吗?
主对一个从未认识他的人尚且精心安排了一路的带领,何况我们已经是他栈内的羊,他岂会让我们轻意的流失吗?他不说过,“凡他交给我的,叫我连一个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还要使他复活”(若6:39)。所以,在我们迷失时,他必会用各种方式与方法引我们重归于他的。
C\超乎寻常的感动:
我们想想,当我们经历如这二门徒一样的低谷,那样沮丧,土头灰脸时,哪有人愿意一路的陪伴。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活天使吗?特别那几天,有关耶稣的话题都噤若寒蝉的,哪有人会吃了豹子胆,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谈论耶稣。可是,这实在是这二人心中的最痛,不吐不快啊?!就这样关头,有人愿意陪伴他们聆听他们,真是知悉心灵,洞察肺腑!这样一路陪伴难道不感动吗?
一路的教导,从旧约先知到法律书,整整一个下午,一路走一路讲,句句深入心坎,声声打动心灵。耐心解说,唇焦口燥,哪有这样感动的教导?非亲非故,无缘无故,和盘托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交谈,教导,心灰意冷的他们有了一种久违的火热,甚至从来未曾有过的火热。的确,凡是来自主的信息,必带着他的威能来临。保禄提醒我们说:“除非受圣神感动,也没有一个能说:「耶稣是主」的。”(格前12:3)
许多生命的翻转改变就是起始于属神的感动。这属神的感动,来的时候其强度,其过程,其结果,都是超乎寻常的。我们刚才听的见证,不是由一个个感动在背后推动吗?
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当你在困境中,找不到一条出路,看不到一线希望,想不到一个点子时,请试着去留意与捕捉生命中的感动,特别当你回到内室,安静下来祈祷读经时,主会藉着超乎寻常的感动对我们讲话。保禄指点我们说:“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够承担。”(格前10:13) “这些事开始发生时(当有感动涌出时),你们应当挺起身来,抬起你们的头,因为你们的救援近了”(路21:28)
让我们再次相信,主在你的困境绝望中正亲自走近你。只要我们还想着他,念着他,顺着具体事归向他,留意并捕捉与顺从属神的感动认出他,我们定会象这两位门徒一样,信心与生命必翻转,阿门。
回到善牧前
——甲复活第四主日(若10:1—10)
前言:耶稣基督实实在在是善牧,他每天含辛茹苦地引领我们,喂养我们,保护我们,给我们丰盛的生命,甚至为我们舍弃了自己的性命。有这样的一位好牧人,我们感到知足幸福自豪吗?会不会一说起主,就“感恩的泪止不住地流,心中的话儿说也说不够”呢?我想有的人感受不会这么深,甚至有位神父说,当今的教友:九十九只在外流浪,剩下一只还得不到喂养。的确如此,为什么有这样好的牧人我们仍很累很渴很饿很苦呢?甚至原给我们释放自由的信仰,也成了一种负担,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圣经指出说:“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们的心却是远离我”(玛15:8)。正因为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心远离了主,致使我们常常如无牧之羊,流离困苦。所以,今天呼唤所有愿意的教友,再次回到善牧基督面前,他一定会引我们走近幽静的水旁,卧在青绿的草场。那我们如何回转这颗心,回到基督面前呢?
1、祈祷回转
有些人初信主时,体会很多,祈祷很热情。可是久了,可能经过几个冷冷热热的反复,最后竟不再祈祷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祈祷渐渐“不灵”了。因为“不灵”,就不再祈祷了。从“不灵”到不祈祷,大概有几层错误的心态在控制着我们:
A、祈祷没用没意思:如果主常常给我们什么,我们自然就热心。如果常常不给,那就觉得祈祷没用,没意思了,久了就冷淡了。——这是以个人得失来决定祈祷,是要天主围着我们转的心态。这是一个祈祷朝向的问题,到底谁听谁,谁顺服谁的问题。
B、有人意识到上一种心态不对,会对祈祷“不灵”到不祈祷,做进一步的“阐释”:主啊,你是主,我原本是人,而且是常常犯罪的罪人,当然不配向求你这个,求你那个。说实话,你给我的恩典已经够多了,看,我领受过这么多恩典,可是毛病脾气都没什么改变,所以,我也不敢再求什么了。——这样的心态,把祈祷的资格建基于个人的品行(品格与功行)上,以为品行好了,可以大胆求,不好,就不必求了。如古人说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其实这是一种交易的心态,把品行当成祈求的筹码,是祈祷的凭借出问题。——这种很错的观念在这里给予澄清。
其实祈祷就如呼吸一样,是每一个生命的本能,特别对基督徒来说,祈祷绝对不只是求求什么恩典而已,更称为属灵的呼吸。灵性生命不呼吸会死的,就如肉体的生命不呼吸会死的一样。所以圣经叫我们“不断祈祷”(得前5:17),特别作为天主的儿女,祈祷不是有没有资格,或要凭什么祈祷,就是一种本能。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有人可以长时不祈祷,他也没怎么样?各位仁人弟兄,一定要把信心的眼睛擦亮,那些从来不祈祷的人,他们的灵性生命或许早已麻木瘫痪成了植物人,感觉不到祈祷的需要了,是很可怕的。
此外,如果意识到自己是罪人,品行很难改变,更要大声流泪祈祷了,而不是因为有些事求而未得,就停止祈祷了。
C、有人会从第二层心态上继续演绎:主啊,我知道,我的生命需要改变,我也尽力了。可是,你仍没有给我什么,你一定有高深美妙的安排,所以,我“顺服”(其实是屈服),我不再勉强你什么了。这种看似超性的心态,如果最后仍是信心低落,荒废祈祷的话,说明仍是在自我中打圈,仍被自我努力过后的失望捆绑着。(如果,真的是顺服的话,一定会因着顺服而领受到更大的释放与自由,会看到天主作主给他指出更美好的前景,会更喜乐,更有信心,更有热情。)所以,从开始的祈祷到生命的努力改变,到最后的不祈祷,是祈祷的果子出了问题。
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呢?因为这三种反复无形地制约着我们祈祷心态,有一个共同起点:就是自我。自我的打算实现与否,自我的功行过关了与否,受自我努力后的失望捆绑。正因为,自我在不知不觉中作怪与挡道,使我们的祈祷朝向出错,祈祷的凭借出错,祈祷的果实结错,所以,我们的祈祷要回转。
那怎么回转呢?有位祈祷大师,在港口看到这样的情形,觉悟到祈祷应该是这样的,他说:那天,他偶然站在经过的港口,观看船只。船只进港时,船员纷纷把船上的缆绳抛向埠头(港口),套住缆樁(缆绳的桩)之后拉绳子。从船上看,港口越来越靠近船身。其实,是船只渐渐被拉向港口。祈祷也是一样。祈祷能使我们被拉向主,而不是把主拉向我们。但是,许多人弄错了方向,误把祈祷当作贯彻已意的工具,以为祈祷是说服天主来同意我的计划。正确的祈祷不应该牵着天主,而是被主带着。如果自己作主,把主拉着或随自己的意思使唤主,那就不是正确的信仰。
所以,其实真正的祈祷,是把个人主权,把所有的安排交给主,靠着主,一切为了主的名,为了讨主喜悦而发出的。刚信主时,主为了吸引我们,体谅我们的软弱,多次俯就我们,把我们所求的都给我们。可是当信仰深入时,天主要在我们身上亲自动工,完成在我们身上的大计划。为了成就这个计划,他开始了修剪锻打的工作。好多人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各种祈祷的负担加重,祈祷的效应会“下降”,信心与火热会经历试炼。“因为金银应在火里锻炼,天主所喜悦的人,也应在谦卑的火炉中锻炼”(德2:5),当我们死了又死,越顺服时,就越蒙福,最终会经验到:“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纵使我应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险,因你与我同在。你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舒畅。在我对头面前,你为我摆设了筵席;在我的头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满溢。”(咏23:1,4—5)
具体怎样回转呢?1)不断宣告并相信,祈祷总是有用的,不管怎样总要祈祷,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遇,对祈祷总不失望,总不停止祈祷。2)求主赐我们真正的顺服,把一切交给主,坚信主的安排总是最好的。让我们的小船不断靠近天主的码头。祈祷做好了,回转了,我们必会得到善牧最好的眷顾。
2、再建信心
好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仍渴仍饿仍苦,是因为我们与主的关系,在根基上出了问题。那么什么是我们与主关系的根基呢?就是相信。若望福音开宗明义说:“凡接受他的,他给他们,即给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因着相信,我们与主有了比血缘关系,更深更牢万难割断的蒙福的关系。因着信,我们才会有真的饱足。因为主说了:“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若6:35)又大声宣告说:“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若7:38)。
耶稣都这样宣布了,为什么我仍渴仍饿呢?是因为我们太多注目了世间的需求,转移了对主的注目与相信。伯多禄步行水面的故事的用意之一,就是让我们在人世间的所有的风浪中,单单注目主,片刻不能离开。因为一偏离,世间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会冲垮我们的信心。保禄指教我们说,“不注目那看得见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见的”(格后4:18)我们越注目看得见的,对主的注目就越少,信心越容易动摇,越难成长,就会越失落越不满足。
请大家牢牢记着并娴熟运用信心的根基,“不注目那看得见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见的”(格后4:18)这样,你会在一切的贫穷,窘迫,软弱,困苦中,运用信心去仰望去领受,一定享受到基督内的一切丰盛,一切的供应。保禄见证说,“像是忧苦的,却常常喜乐;像是贫困的,却使许多人富足;像是一无所有的,却无所不有。”(格后6:10)这绝对不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精神胜利法。而是凭着这份对主越来越深,越来越活的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你会经历到,上主带领到哪里,必供应到哪里的悉心照顾,而且将来更会领受永远的福乐。
那么信心到底是什么呢又怎样运用呢?它是天国的支票,是宝库的钥匙,是夜行的明星,是救命的绳索,是蒙福的签单。主的一位仆人,经历过一段极黝暗艰难的历程。他说,许多景区的山洞或溶洞,如果没有开发,没有搭桥架梯,通电装灯,是非常难出入的。他生命就是跌入了这样一个未经开发的,曲折蜿蜒陡峭漆黑的无底洞,要想从这洞里爬出,是绝对不可能的。可是奇妙的是,主不是放下一根粗粗大大的绳,让他抓着,把他慢慢拉上去的。而是放下一条细细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蜘蛛丝一样的线,把他救了出去。说它有又象没有,说没有又有一点感觉。特别每一次,四边漆黑,碰得头破血流,下不见底,上没一丝亮光时,这根线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上爬,让他一分一秒的坚持下去。这根线当底是什么,就是信心。每次在最凄凉无助时,信心让他再次仰望相信主,让他眼睛摆脱恶劣的困境遇,提示他一定会获救的。信心虽然微小,可是,在那样的黑暗中,不断吸引他的视线,步步引他出困境。罗马书说的实在对:经上又说:『凡相信他的人,不至于蒙羞。』”(罗10:11),耶稣也说了:“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谷9:23)”“照你们的信德,给你们成就吧!”(玛9:29)
具体操作:在一切事上,特别不好的事,尤其属灵方面的软弱上,更要不断宣告相信,注目在对主的信靠上,注目在主的应许上。主必按你的大大的,不受任何捆绑的信心,给你最大的翻转祝福与饱足。
3、开始读经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渴会饿呢?就因为我们的属灵食物大有问题。就如现在许多食品是被污染的,是垃圾食品。同样,我们今天的基督徒,精神与灵性的食物取用上,存有严重问题。每天进入我们视线与心灵的,大多是俗世的理念,说法,价值,这些理念随着影视,网络,舆论,报纸,铺天盖地,夜以继日,不容分说地包围我们,污染着我们。教宗称这系列无神主义的理念及表达为死亡文化。
默示录13章中,指出从海里上来的兽,和另一只从地中上来的兽,都会说大话,都会说亵圣的话。当今时代流行这一切都不正如此吗?教会里从事宣道的人士,在传福音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识,这个世界的人,甚至许多的基督徒,内心的思想有80%,是消极否定的。这些思想充斥其中,我们怎么不会饥渴呢?正因如此,主指明了我们的饥渴所在:“看,那日子一来临──吾主上主的断语──我必使饥饿临于此地,不是对食物的饥饿,也不是对水的饥渴,而是对听上主的话的饥渴”(亚8:11)的确,“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特别这个时代的基督徒,如果没有主的话,我们的心灵会饿死渴死的。
多年前,我外甥女才一岁多,在我家里,忽然大哭大闹。我爸抱了,没用,换成我妈,也不顶事。然后,拿出玩具,这样逗她,那样哄她,也没用。给她吃奶吧,或许肚子饿了,可是没吃几口仍啼哭不止,越哭越凶,真是莫明其妙。就这样哭着哭着,突然,她停了不哭了,为什么啊,原因,我姐(就是她妈)回来了。原来,她这么哭闹是想她妈了。我们的生命难道不是这样,外在所有的事物不能满足我们,除非听到主的声音,除非见到主。所以圣经指明生命的渴望说:我的灵魂因忧伤而滴滴流泪,请照你的诺言使我奋昂兴起。(咏119:28)又说:我对你的诺言望眼欲穿,究竟你何时才赐我慰安? (咏119:82)伯多禄更直白的说:“主!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
各位兄弟姐妹,你相信主,如果常常有饿有渴,我们的善牧在圣经上等着我们,让我们打开圣经,定会听到他生命的话语。同时,在祈祷向主靠拢,信心再次建立,相信不久,你一定会由衷地唱起:“上主是我的牧者,我什么也不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