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主日证道

窄门不窄——丙复活期第四主日讲道(若10:27—30)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4-16 09:22:53 浏览次数:


 

10:27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随我;
10:28 我赐与他们永生,他们永远不会丧亡;谁也不能从我手中把他们夺去。
10:29 我那赐给我羊群的父,超越一切,为此,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将他们夺去。
10:30 我与父原是一体。」

前言:初读今日的福音,既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又使我们有不少的困惑。耶稣说,谁也不能把我们从圣父和圣子的手中夺去。有了这双重的保险,行走天路虽然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但我们仍有得永生的十足把握。另一方面,当想到有许多的人,曾因耶稣的名说过预言,行过奇迹,驱过魔鬼,或者虽接收了天国君王的邀请,却没有穿上礼服,装扮好自己而被拒绝在天国门外,这些人岂不是被魔鬼夺去了吗?耶稣说的话到底值得确信吗?他的话能否完全作为我们得救的保票呢?

有这样的困惑,至少说明了我们是渴望得救的,而且希望有一张永不作废的保票,能够保证我们,不管是勇猛精进,还是随波逐流、常常软弱跌倒,而终能确保无虞地稳进天国。那么,我们能否得到这张保票呢?答案是能的。

曾有人问耶稣,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这句问话的潜台词是,如果有很多人得救的话,我可以位列其中吗?又假如只有少数人得救,我又要怎么做呢?这人的问话其实代表着许多人的心思,想以得救的人数比例来获得自己能否确定得救的某种保证。对于能否确定得救的疑问,耶稣没有给予相应的回答。因为,对于能否得救的事从来不是预定的。不过,耶稣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罢”(路13:24)。的确,当我们竭力由窄门而入时,就会证实“谁也不能从我的手中将他们夺去”是怎样的千真万确。理由如下:

一、 竭力进窄门的意涵及必须
一听到竭力进窄门,往往使我们退缩,害怕,使我们想起该如何发愤图强,痛苦地一次次的死于自我。如果能够轻松一点进天国有多好。救恩不是白白赐下的吗?任何事情,对天主来说一命就成,易如反掌,为何让我们如此辛苦?的确,救恩是白白赐下的,任何人为的功劳,都不能与它相比,也不能与它对等。救恩绝对不是凭功劳换取的。不过,救恩白白赐下,并不表示免除了我们要努力开放自我,死于自己,不断追求的责任。天主的救恩需要我们的配合与努力,这种回应性的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的。天主希望我们运用这种能力去选择他、追求他、靠近他、得到他。天主是全能的,也并不表示所有的事要替我们包揽,也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好好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相反,我们的竭力由窄门而入,则是表示了我们愿意听从主的声音,愿意跟随他,真正成为他的羊。

圣奥思定说:“天主造我们时,不需要我们同意,但在救我们时,则需要我们的同意。”尽管耶稣多么郑重地许下,谁也不能将他们从我的手中夺去,但对于那些拒绝接受,不肯去争取的人,他也只能无可奈何,伤心哀叹。“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鸡把自己的幼雏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却不愿意!”(玛23:37)。
但对于愿意接受他救恩的人,尤其是以竭力进窄门的人,他的应许就会百分之百的实现。

这种实现首先表现在,当我们竭力去实践的过程中,觉得实在吃力疲惫时,他必会及时给我们减负。“竭力”更多的意思是代表着我们的意愿,愿意尽心尽力去做。当我们有了这番意愿,并去实行时,就会发现,许多的挑战,重担远没有我们预先想象的那么困难。经上说的好:“你们所受的试探,无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试探,天主是忠信的,他决不许你们受那超过你们能力的试探;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够承担”(格前10:13)。

二、在竭力祈祷的人身上实现
每一次的祈祷,都是回应圣神的推动。凡是祈祷的人,身上都有圣神,他们都属于基督。经上说:“谁若没有基督的圣神,谁就不属于基督”(罗8:9)。对于常行祈祷的人,说明他的生命常常在基督内,既然他常在基督内了,那么,就没有一种势力能够将他们从耶稣的手中夺去。
信仰生活中,天国旅途上,我们常会有错觉,魔鬼也常欺骗我们。特别当我们为一些的重大的需求,长时求而不得时,会认为基督已经放弃我们,不理我们了。进而会深深地质疑,谁也不能将我们从他的手中夺去的话的可靠性。这时,只要我们把持一点,只要内心仍相信主是全能仁慈的,仍有一丝的祈祷的渴望,仍愿意每天继续做出看似无用的祈求,哪怕是抱怨、伤心、失望仍然愿意对主倾诉的,那我们仍大可放心,因为,圣神未曾远离,圣神仍在作工,我们仍属于耶稣。

耶稣的生命中也曾有多次求而不得,无可奈何的事,就如我们一样。他降生成人必会历经我们所有的一切苦痛。因此,在马尔谷福音第七章中记载,当耶稣面对一个即将让他失望的事,他也叹息。不过,在他内的圣神却引领他望天叹息。我们在困境,长期的黑暗迷茫中,仍能望天叹息,就足以说明圣神仍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有绝对的把握,我们永远属于主。任何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他相隔绝。

圣保禄宗徒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苦吗﹖是窘迫吗﹖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正如经上所载:『为了你,我们整日被置于死地,人将我们视作待宰的群羊。』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大获全胜,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即是与我们的主基督耶稣之内的爱相隔绝”(罗8:35—39)。
在困境中仍能祈祷,就是竭力进祈祷的窄门,就会发现进了这道窄门之后,却别有洞天,满是恩宠与福份,最终会发现我们竭力并非出于自己,而是出于主,是他与圣神在我们内的一直作工。我们在他的手中,他一分一秒也不曾松手放开我们。

1833年10月21日的斯德哥尔摩,有位婴儿出生。由于他体质虚弱,无力吸奶,医生认为他活不了多久。实际上,这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体弱多病。
他的母亲,第一次听到医生的意见时,非常惊讶。然而,这位母亲选择信靠耶稣。即使事实令她伤心,她却没有失望,也不放弃,相信这是天主赐下的孩子,她决心凭信心来养育。抱起婴儿,她流泪祈祷:“天父!请救救这孩子吧。若你救他,为了荣耀你,我愿意把小孩献给你。”孩子的生活记录簿上记载着“家庭贫困,体弱多病,学习上有困难。”他父亲因经营不善,工厂倒闭,而离家躲债。母亲自己开了间小杂货店,独自拉扯4个孩子长大。但是,这位母亲未曾失望。因为,耶稣在她里面。她完全信靠耶稣,也常与儿子一起祷告。
少年努力用功,若干年后,他因发明火药,成了巨富。发明火药之初,他希望火药对世人有所帮助。然而,当他看到火药变成炸药,带给人类灾难,非常心痛。因此,他捐出财产,希望将钱使用在良善的事业上,这就是诺贝尔奖的由来。这位被医生判定活不了多久的婴孩,就是阿佛雷德?诺贝尔,他将财产颁给对世界有贡献的人士。

三、在竭力福传的人身上实现
每一次传福音,或者为传福音而努力,都是圣神的推动。同样,传福音的人不仅属于基督,更是他的同工。对这些人,经上的应许是:“我的弟兄们,你们中谁若迷失了真理,而有人引他回头,该知道,那引罪人从迷途回头的人,必救自己的灵魂免于死亡,并遮盖许多罪过”(雅5:19—20)。“我父所祝福的,你们来吧!承受自创世以来,给你们预备了的国度吧!因为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玛25:34—36)。
对于传福音的人,他们的得救虽然不能说已经有了保票,不过,至少可以说,可能性很大了。即使他们也会因自己的软弱,心硬而重重的跌倒,远离天主,对抗天主,但是,天主却是很讲道义,很念旧情的主,仍会想方设法让他们悔改,重新回归的。

达味曾为天主重用,击杀过许多影响以色列子民信仰与安危的仇敌,培肋舍特人。他自己从卑微的牧羊少年,一步一步随主带领成为伟大的君王,为主做了美好见证。可是,当他成功之后,渐渐忘了天主,甚至完全将天主抛在脑后,以致他与贝特舍巴犯罪,又设计杀了乌黎雅时,竟然连一点犯罪与忏悔的意识都没有。可是,天主却不愿他断续沉沦下去,以至丧亡,就派先知纳堂去点醒他,使他认识罪过,悔改自新。三松也曾多次充满圣神,为主立了大功,后来,陷于情欲不能自拔,天主就以灾祸使他远离罪恶,重新归向他。约纳的时代,尼尼微人与犹太民族是敌对有仇的。约纳先知因为对尼尼微人的轻视和仇恨,干脆完全拒绝天主的差遣,天主就让他沉入海底,进入鱼腹,直到他完全听从差遣为止。他们三位所获的恩典上远远超过众人,是绝对不应该有这些罪过的。按世俗的观点,像这样身受隆恩的人犯了如此不可饶恕的罪,就罪该万死了。可是,天主仍要救他们,怜悯他们,记得他们不过是灰尘。天主更藉他们跌倒又回转的经验来表明他对认识他,跟随他的人的负责到底。

对于那些幸免重大跌倒的传福音者,天主对他们的负责更不在话下。当他们经验到自己的软弱时,天主会给他们力量,常常提醒他们,推动他们,“我痛击我身,使它为奴,免得我给别人报捷,自己反而落选”(格前9:27)。当他们受到魔鬼的攻击,深感无力,又求而不得时,主让他们学会交托与仰望。主给他们保证说:“有我的恩宠为你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才全显出来”(格后12:9)。

由此说来为得到得救的最大保证,我们竭力去福传吧!没有一事,能比这事给我们更大的得救的保证了。

四、在竭力悔改的人身上实现
对于竭力祈祷与福传的人而言,取得天国保票,相对来说是容易理解的。但对于竭力悔改的人而言,初看就会显得小很多。

为什么要竭力悔改呢?因着有太多重大的罪挣脱不开。我们不是没有悔,而是悔而难改。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好像不可扭转地滑向深渊。这样的人,也是父交给耶稣的人吗?这样的人,多次自动地或不自动与魔鬼共舞。纵使耶稣想把我们紧紧地拽在手中,却多回自动地离开。我们也能取得保票吗?是的,只要我们竭力悔改。跌倒一次,爬起一次,一百次跌倒,一百零一次的站起。每一回从跌倒到站起,都是在回应圣神。既然圣神永不放弃,我们就再也没有理由放弃。每一回的站起,又是耶稣把我们重新夺回。

圣经的话更给我们信心:“罪恶在那里越多,恩宠在那里也越格外丰富”(罗5:20)。我们不但永不言弃,在任何情况下,反而更加跟从圣神,听从圣言、不断仰望、不断相信、不断宣告:“我相信耶稣的宝血已经洗净我的罪,我是属主的百姓。我相信圣神来使我成圣。我相信我的病得医治。”

主绝“不轻看痛悔和谦卑的赤心”(咏51:19)。我们在罪恶深渊中的呻吟、哀号,他必听见。圣咏九四首第九节说:“装置耳朵的,难道自己听不着?制造眼睛的,难道自己看不到?”尽管目前,多次的祈求好象石沉大海,杳收音讯,但是,经上也说:“晚间虽令人哭涕,清晨却使人欢喜”(咏30:6)。我们要确信漫长的黑夜终要过去,在黑夜之后必迎来阳光灿烂的一天。

我们还可以退一步去理解与领受这个痛苦的奥秘。假如我们有一位最信任而极有能力的亲人或朋友,他深知我们陷于僵局的痛苦。他岂不会一次性施予解救,让我们完全脱免,一定会的!今天,主也完全有能力让我们在一秒钟内摆脱困境。可是,他为什么迟迟不拯救呢?他不拯救必有他奇妙的深远的全盘的计划。对我们个人而言,他长时不搭救是为了我们能够更深,乃至全然发现自身最深的罪根,彻底承认自己的无能,彻底地粉碎自己,谦卑自己。如果我们尚未从根上去悔改,他是不会拔苗助长,越俎代庖的。其次,我们不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我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许多人,我们的将来的翻转必会带领更多的人归向主。就如主对伯多禄所预言的:“待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兄弟”(路22:32)。

路加福音十八章中的那位税吏,越想自己改善,却越堕落,以至他臭名昭著,人见人厌。虽长期处在痛苦失望之中,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仍天天祈求。一有机会他不是躲避天主,反要进入圣殿,走向天主。直到那一天,他谦卑到在公众场合任人讥讽,任人一件一件地公开他的每一件丑闻,仍心无旁骛地,低头捶胸祈求天主可怜。他真的死于自己了,主就说这人回家成了义人。多年来的坚持终于成功了。回想他在黑暗中苦苦坚持,终于重见天日,这份执着难道是出于他自己吗?不是的,完全是出于主,是主从来没有松手放开他。他的竭力悔改就证实了谁也不能将他从主手中夺去。

既然主从来未曾放开我们,所以,更要求主,让我们能如达味一样深刻认识到那些让我们屡次跌倒的根本原因:“是的,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恶,我的母亲在罪恶中怀孕了我”(咏51:7)。同时,在困境中赐下梦想,看到美好的未来:“求你使我重获你救恩的喜乐,求你以慷慨的精神来扶持我。我要给恶人教导你的道路,罪人们都要回头,向你奔赴”(咏51:14—15)。

悔改的路虽非常艰辛,真的犹如进入窄门,但他永不舍弃我们。尽管仍可能会跌倒,但是,他的恩典会让我们在罪恶的世界中奔跑,终于得胜的。即使还会多次被魔鬼掳获,但是,终会藉着最后一击,大获全胜的,就如三松的生命中最后一仗。

结语:“上主带领俘虏回到熙雍,我们觉得仿佛是在梦中”(咏126:1)。当我们经过一切的困苦,迎来绝对性的胜利时,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竭力也是完全出于他,出于他把我们紧紧的握在手心。这一切都“是天主在你们内工作,使你们愿意,并使你们力行,为成就衪的善意”(斐2:13)。我们竭力由窄门而入吧,就发会现窄门里面的另一个天地,充满怜悯、恩宠、信德和异象,就会证实他的话完全可靠,就会看到他对我们有永远不离不弃的爱,如上说的:“我决不离开你,也决不弃舍你”(希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