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主日证道

寄居在我们中间的主——甲年圣诞节日间弥撒讲道(若1:1—18)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2-21 22:32:18 浏览次数:


1:1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
1:2 圣言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
1:3 万有是藉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他而造成的。
1:4 在他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
1:5 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他。
1:6 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来的,名叫若翰。
1:7 这人来,是为作证,为给光作证,为使众人藉他而信。
1:8 他不是那光,只是为给那光作证。
1:9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
1:10 他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他造成的;但世界却不认识他。
1:11 他来到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人却没有接受他。
1:12 但是,凡接受他的,他给他们,即给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
1:13 他们不是由血气,也不是由肉欲,也不是由男欲,而是由天主生的。
1:14 于是,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
1:15 若翰为他作证呼喊说:「这就是我所说的:那在我以后来的,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原先我而有。」
1:16 从他的满盈中,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恩宠上加恩宠。
1:17 因为法律是藉梅瑟传授的,恩宠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而来的。
1:18 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他给我们详述了。
                                              
前言:我们要藉着本日的福音不断思想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的奇妙典恩。多么盼望,随着经常地思念主,我们能过着天天是圣诞节的生活。通过他,我们不仅看到的是满溢恩宠与真理,又实在领受了恩宠,且恩宠上加恩宠。让我们来数算与接受由耶稣基督而来的丰盛的祝福吧!

一、随时的扶助
一般人认为默西亚(救世主)来的时候,会像达味王一般,吹着号角轰轰烈烈的,受全犹大百姓的欢迎,但事实恰好相反。他生于达味后裔平凡的家庭,住在如同干地般的贫民区。在降生时因为没有客店的收留,只好在又脏又臭的马槽出生。至高天主的儿子如此卑微地降生,成了软弱的血肉之躯,寄居在我们中间,过着与我们相同的生活,深知我们的痛苦和悲伤,为赢得我们归向他、投奔他。
经上说:“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希4:15)。许多被人忽略的人跟随耶稣。耶稣看到那些可怜、生病及无依无靠的人,来到他身边时,心里极其难过,大动怜悯之心,他以慈爱接纳他们,这就是福音。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面对孤独。尤其是靠自己力量追求成功的人,往往承受更大的孤独。这种人一向只为了成功而跑,以致没有朋友、失去家人,终日形单影支。甚至,他因只顾个人成功,而遭人嫉妒、猜忌、控告,变得非常孤单。

当我们孤单时,经历过孤单的耶稣来寻找我们。耶稣过着孤单的生活,没有人认出他的真实身份。他宣称自己是默西亚,这事连家人也无法理解。家人认为他每天独自一人,终于变成疯子。马尔谷福音第三章21节:“他的人听说了,便出来要抓住他,因为他们说:‘他疯了!’”也许被人如此认定是理所当然的,耶稣也是和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有一天,他突然说:“我是天主子。”任谁都会觉得他有问题。耶稣说自己:“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玛8:20)。这让我们联想到,耶稣经常露宿。不管到哪里,就在路边或在旷野睡觉,边走边传福音。为什么?因为他爱我们,甘愿受苦,为使绝望、痛苦、忧伤、孤独的人,因他得盼望和鼓励。

耶稣有时饥饿,又有时困乏。有一次,极其疲乏到虽有大风大浪,他坐的那艘船几乎要沉没,却能在甲板上睡着。拉匝禄死的时候,耶稣哭了。他亲自体会我们所有的悲哀,受尽一切逼迫、辱骂、谋害、嘲笑、鞭打,最后赤裸地死在十字架上,目的是告诉我们:他深知我们的忧伤、痛苦、孤独、眼泪、软弱。

当我们因忧伤痛苦而不得入眠、独自流泪时,主都知道,他一直在我们身边。他拥抱并抚平我们的伤痛,擦去我们的眼泪。他怜悯犯罪、不义、丑恶的人,亲自赐下悔改的心志。只要在主面前悔改,他必以自己的宝血除去我们的罪。这位屈尊就卑寄居在我们中间的主,饱尝人世间的一切痛苦、辛酸,为吸引我们走向他,依靠他,获得及时的扶助。

一位六十来岁的姐妹分享说:“耶稣是慈悲的、仁爱的、怜悯的主,他在昨天、今天、直到永远,都是一样地爱我们。主是我们的救主,保护神。在前年的一个夜晚,二点多钟,我在睡觉。当我翻过身来时,突然看见有一个黑影站在我的床前,不知道是小偷还是幽灵。我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如果起来,我肯定打不过他,怎么办呢?后来,我想,我是天主教教徒,我不怕,天主会保护我的,他会赶走这个小偷或幽灵。我就马上开始念经,念天主经,圣母经,光荣颂。当我念到第二遍的时候,那个小偷就盯着我看,就轻轻地笑了一下。他想,这个老太太怎么在念经。后来,他就向四周看了一看,到我外面的整个房间转了一圈,也没有东翻西翻,也没有敲打,就出门了。出门时,还把我的门关上了。我想哪里有个小偷,就这样出去了,这就是主在保护我,他赶走了这小偷。这下,我马上心中不断感谢主,拼命地一次一次地感谢,今天如果没有主的保护,后果肯定不堪设想。从那以后,我的信心更加坚定,有主与我们同在,就什么也不怕,什么困难也会克服,有主的同在,会解除灾难保平安。

“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希13:8)。“我们要怀着依恃之心,走近恩宠的宝座,以获得仁慈,寻到恩宠,作及时的扶助”(希4:16)。

二、生命的亮光
当我们走向耶稣时,发现他照亮了我们整个的人生。经上说,他是普照每人的真光。在他内的生命是人的光。耶稣就是“世界的光”(若8:12),是我们“生命的光”(若1:4)。

熟悉创世纪故事的人知道,犯罪堕落后的人类,天天要背负不堪重负的重担,不断呻吟叹息,没有人生的盼望。不仅要日日劳苦,方能得食,作为女性,还要承受生育之苦。更要命的是,还要面对死亡,不仅是肉身的死亡,更是灵魂的永远丧亡。这是原祖犯罪后带来的对全人类的宣判。(见创3:16—19)。天主曾给人下令说:“乐园中各树上的果子,你都可吃,只有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创2:16—17)。天主说的必定要死,是指灵里的死亡,犯罪后的人类从此与天主割断了关系,失去了永生的盼望。

耶稣来了,他是世界的真光。他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属地,属血肉的假光和耶稣的真光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所谓的假光,是指暂时给人享受、释放、安慰、力量的事物与理念,往往这些假光让我们得不偿失,悔不当初。如世界上逸乐的光、奢华的光、罪恶的光、虚荣的光、权势的光、异端的光。这些光开始照亮我们时,我们会入迷,过而会被拴住,会弄瞎我们的眼睛,成为我们的捆绑。

过去农村里有许多麻雀,怎样才能很好的捕捉它们呢?通常过了晚上十二点才能行动,趁着凌晨一点到二点之间最黑暗的时候,麻雀都睡在屋檐,用手电筒一照,它们一睁眼就吓得动弹不得。因为照得清楚,所以一伸手就抓到它们。生理学上说,连人对光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从暗的地方到亮的地方,我们也不会觉得刺眼。从亮的地方到暗的地方也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同样,麻雀突然被光照着时,也就看不到了。各位!这就是假光的问题。这些光太刺眼,只会让你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什么也看不见。这些假光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好像烟火一样。出现时灿烂耀眼让人兴奋,但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当假光太强烈的时候,生命就丧失了。今天有多少人被这些假光引上自杀一途?跟从它们的结果就是死亡。

可是,耶稣是真光,他照亮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被罪恶捆绑的灵魂,照亮走在死荫幽谷里(或者活在死亡文化中)的人们。只有当耶稣光照我们的时候,家庭才会兴旺、民族才会兴盛,政治经济文化才会发达。当耶稣光照你的时候,你整个的人生观、世界观、未来观、国家观、历史观都会变的海阔天空,充满喜乐和盼望。世上的光无论再亮,都不能把我们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若有人陷入找不到出口的绝望里,此时发现一丝来自洞口的光线,这光能带他走出危机,这就是从黑暗中得到了拯救。今天我们的心情烦闷、家庭氛围沉闷、人生迷茫、总觉得幽暗沮丧围绕着我们的时候,就要寻找这位光明的主,当我们仰望他时,你我整个的人生路就会明亮。

被后人尊称“音乐之父”的巴赫,在十岁时,不幸变为孤儿,家境贫寒。为了生存,他必须出去工作。幸好他有音乐才能,才可以四处演奏小提琴和钢琴,以此为生。虽然很努力勤奋,但仅以演奏的收入,总是无法糊口。婚后十三年,他因妻子过世再婚。结婚两次,生下二十个孩子,但其中十个不幸死亡。他在年老时,不但失去视力,也因脑出血而受病痛之苦。而他却正是在这样的苦难中,留下了传世巨作。他的作品都写有“奉主基督之名”,最后写着“将荣耀归于主”。一般人听见他的作品,无不称赞:“巴赫做了这么好的名曲!”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他在成功背后要经历的苦难。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仰望主,凭信心往前走。

若愿意接受基督的真光,一切苦难都成为有益。若不靠十字架,就不能经历复活的德能。圣奥斯定在其不朽之作《天主之城》中提到,人人都要面对苦难,但受苦难的人却有不同。苦难来临,恶人毁谤主、侮辱主;善人在苦难中寻求主,更深认识主,并且献上赞美。如此,即便苦难一再光临,也会像巴赫一样,单单仰望主,不会后退,耶稣就让我们过得胜的生活,活出荣耀的生命。

三、得救的保证
尽管寄居在我们中间的主,作了我们随时可寻求的扶助,他的真光也照亮了我们整个的人生。不过,走在漫漫天路,百折千回,许多时候我们会对最终的得救失去相信与盼望。这时,寄居在我们中间的主,走向了十字架,向我们显示了天主不可测度的救恩,永远不变的爱。他说:“至于我,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12:32)。

实在有许多的罪,让我们不敢在天主前仰面。魔鬼也常常控告我们,诱惑我们,欺骗我们。我们真的如经上说的:“我们都像羊一样迷了路,各走各自的路”(依53:6)。我们跟羊很像。羊有严重的近视眼,看不见一米以外的距离,所以,若没有牧人引导,很容易走迷。羊只要走失,就会成为野兽的食物,几乎落在绝望里。

我们也像没有牧人的羊一样迷失,偏行己路。我们会因犯罪、不义、放荡、诱惑而回到世界,连自己会被仇敌魔鬼吞吃也不知道。耶稣为像羊一样无知的我们而死在十字架上,天主将我们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藉此给我们永恒的救恩。经上说:“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和受贬抑的人。可是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我们都像羊一样迷了路,各走各自的路;但上主却把我们众人的罪过归到他身上”(依53:4—6)。

他为我们的过犯受苦。耶稣多处皮肉撕裂,浑身是血。耶稣被罗马兵丁鞭打和受十字架刑罚,全身没有一处完好。兵丁的鞭子由牛皮制成,最令人害怕的,是皮鞭上加挂的铁钩。若被鞭打,铁钩会勾入皮肉,鞭子一拉,皮肉就遭撕裂,鲜血从伤口喷出。耶稣为何受此痛苦?他为了赦免我们的罪。

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六个小时。最后死在十字架上时,心脏快要破裂。试想,头上被荆棘冠冕刺伤而流血,手脚被钉子钉入流血,疼痛难耐却动弹不得。背后有皮肉撕裂的鞭伤,鲜血从伤口涌出。他在痛苦中精疲力竭,说:“我渴了!”

他背负全人类的罪,凄惨模样令人目不忍视。耶稣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耶稣过去一次也没叫过“天主”,都是叫“父”。然而,当他在十字架上为人类死的时候,破例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他说:“完成了”之后,断气。为什么?他为了我们的罪受死。

他受的苦越深,越表明他爱我们有多深,有多真。即便有时,我们完全迷失,或者毫无知晓救恩的绝对真理,即:不管生命怎样糟糕透底,他总要救我们到底的事实,他仍义无反顾地为我们受尽苦难。经上说:“但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怎样爱我们”(罗5:8)。

在台湾的一次火灾之后,一位母亲被活活地烧死在卫生间里。可是,她的身体严严实实地扑在抽水马桶上面,双手紧紧地抱着马桶。当人们将母亲的遗体移开时,发现马桶里竟然有一个小婴孩。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保全孩子的生命,为救孩子彻底地牺牲了自己。如同母亲为孩子牺牲自己的性命,耶稣为了担当全人类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耶稣将我们从罪恶的判定下抢救出来,我们若没有感谢,就是非常羞愧的事。我们必须要过感谢的生活。为什么不感谢耶稣,反而因小事受试探而灰心,甚至远离主呢?

基督教的一些教派,所供奉的十字架上,没有耶稣,表示耶稣已从死中复活,救恩已完成。可是,天主教供奉的十字架上,有受苦难的耶稣悬挂在上面,不仅表示救恩已完成,也表示他的痛苦仍要继续。因为,这世界的痛苦、罪恶还没有结束,耶稣的痛苦仍要继续。耶稣一直承受苦痛,表示他永远与我们同在,永远牵挂我们,是我们永远的拯救。或许,有人会困惑,救恩已完成,为什么痛苦还要继续呢?其实,这很好理解,就好比一个人虽生了孩子了或作了手术,但是疼痛仍要持续一段时间。只要疼痛还存在,她还要呵护、照顾自己的身体,直至痊愈。同样,我们都是基督的肢体,只要我们还在罪恶的捆绑中,仍在失望的痛苦中,基督元首仍会牵挂我们,拯救我们。他一直保持着这份爱情的痛苦,救人的饥渴,是为了完成天父的托付。这是一份爱到底,救到底的爱。他说:“凡他交给我的,叫我连一个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还要使他复活”(若6:37)。经上又说:“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亲生的儿子?纵然她们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依49:15)。
结语: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主耶稣天天与我们同在,同行,怜悯我们,作我们及时的扶助。耶稣也是入世的真光,普照众人与世界,更照亮我们每个人的苦难人生,成为积极、得胜,成功的人生。即便在苦难,迷惘,绝望之中,高高树起的十字架,显示他对我们不变的爱与永远的拯救,成为我们最终得救的保证。让我们亲近主,也将寄居在我们中间的主向人传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