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主日证道

顺服就有奇迹相随——甲献主节讲道(路2:22——40)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1-27 22:48:28 浏览次数:


2:22 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
2:23 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胎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
2:24 并该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献上祭物: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
2:25 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默盎。这人正义虔诚,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而且圣神也在他身上。
2:26 他曾蒙圣神启示:自己在未看见上主的受傅者以前,决见不到死亡。
2:27 他因圣神的感动,进了圣殿;那时,抱着婴孩耶稣的父母正进来,要按着法律的惯例为他行礼。
2:28 西默盎就双臂接过他来,赞美天主说:
2:29 「主啊!现在可照你的话,放你的仆人平安去了!
2:30 因为我亲眼看见了你的救援,
2:31 即你在万民之前早准备好的:
2:32 为作启示异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荣耀。」
2:33 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惊异他关于耶稣所说的这些话。
2:34 西默盎祝福了他们,又向他的母亲玛利亚说:「看,这孩子已被立定,为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和复起,并成为反对的记号──
2:35 至于你,要有一把利剑刺透你的心灵──为叫许多人心中的思念显露出来。」
2:36 又有一位女先知亚纳,是阿协尔支派法奴耳的女儿,已上了年纪。她出阁后,与丈夫同居了七年,
2:37 以后就守寡,直到八十四岁。她斋戒祈祷,昼夜事奉天主,总不离开圣殿。
2:38 正在那时刻,她也前来称谢天主,并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论这孩子。
2:39 他们按着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便返回了加里肋亚,他们的本城纳匝肋。
2:40 孩子渐渐长大而强壮,充满智慧,天主的恩宠常在他身上。

前言:聆听了今天的福音,我们是否可以将自己当成圣母与大圣若瑟,以换位来思考将耶稣奉献于上主。当我们这样做时,发现有许多的困惑:为什么身为至高者之子的耶稣还需要像人一样遵守开胎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的法律?为什么至高者的儿子在遵守奉献的法律时如此贫穷寒酸,仅只能献上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而不能像富人一样献上牛或羊),这样怎能显示出他是天主子默西亚呢?我们说圣母和大圣若瑟是信德的至高典范,不仅是因为他们的一生中充满困惑,更因为虽常常处于这些黑暗之中,仍能顺服于天主的每一个旨意。因着他们真实地生活地顺服,奇迹也陪伴着他们。当他们将耶稣抱到圣殿奉献时,他们想不到竟有两位先知从众多平凡的婴孩之中认出了耶稣就是以色列的安慰,启示外邦的光明,这给在困惑中的圣母与圣若瑟又是一次信德的确认与加深。
其实,我们的信仰生活中也常常有困惑,怎样才能不被困惑绊住,反而使困惑成为信仰加深,经历奇迹的机会呢?让我们学习双圣的顺服吧!

一、 行动上尽责
圣母圣若瑟其实并不明了,至少不会深切的明白:为什么身为至高者之子的耶稣还要将自己奉献给上主?何必多此一举呢?而且既然是天主之子,为什么只能带上如此微薄的“见面礼”回来他父的圣殿呢?这奉献到底有什么效果?尽管他们有许多的不明白,但是法律上明文规定的,他们就按照自己的能力尽心遵行了。
我们在信仰的道路上也会遇到类似的困惑,这样做有价值,有意义吗?那样遵行究竟有效果吗?许多次反复的祈祷、读经、奉献、避恶行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别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反而凡事顺遂。我们做了很多,不仅见不到效果,且情况也越来越不容乐观?
玛窦福音24章45到51节中,提到两类仆人:忠仆与恶仆。他们都知道主人要回来的,可是,恶仆将这事置于脑后,拷打同伴,与醉汉一起吃喝。忠仆忠实地管理家仆,按时分给他们粮食。试想忠仆在尽职的同时一定会有许多的困惑与压力。首先,迟迟未归的主人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或者到底回不回来,会给他的忠信事奉产生不少冲击。假如主人迟迟不回,我这样天天周而复始的工作有意义,有价值吗?其次,恶仆的任意妄为也给他许多挑战。恶仆的吃喝玩乐,玩忽职守,不照样活得好好的?为什么偏偏我却一板一眼,对自己认真要求呢?可是,忠仆之所以被称为忠信,最终得到主人的奖赏,是因为他不被环境干扰,不被所谓的功利捆绑,不被所谓的效果束缚,只注目自己的职责。凡主人托付的,他就淡定认真地遵行。他因着这样“死心眼”地执行主人的要求,在他想不到的时候,奇迹就出现了。当主人回来时,大大地奖赏他,远远超过他所想所望的。
加纳婚宴中的那些仆人也是一样。耶稣无论吩咐他们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他们不问这样将水倒入取洁用的水缸到底有什么用,他们只老老实实地按主的话做了,就经历到了变水为酒的奇迹。
我们在信仰的路上也要如此,不被环境干扰,不被功利捆绑,不被所谓的效果束缚,淡定从容。经上说:“他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若2:5)。无论他藉着圣经、或诫命、或教会的教导吩咐我们什么,不管这些要我们做的事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如果一一遵行,就算为忠信,就能经历奇迹。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尽职,就能经历奇迹。
某一充满福传热火的教堂,每年圣诞节当日都会全堂出动,进行圣诞的福传。每次宣传的队伍浩浩荡荡,轰轰烈烈。走在队伍的前列是仪仗队,圣婴车,广播音响车,随后有军乐队,圣诞老人队,气势庞大,热情飞扬,因而有许多的人会来参加圣诞晚会,听福音。可是,今年由于圣诞前后,连续有四位老人过世,事务就特别的繁忙,所有事奉与骨干人员都筋疲力尽了。于是,今年圣诞节当日有时间有精力去宣传的人,只有四五个人,与往年根本不能相比。因此,负责这项宣传的教友,非常的心焦,因为就这么一撮人去宣传,晚上哪会有许多人“光顾”呢?主啊,难道这是你的心意?你降生成人难道就只希望少许人来朝拜你,认识你吗?可是,为什么这段时间让我们这样忙,以致于圣诞的宣传都不能如常开展?因为为了圣诞节整个堂口上下,祈祷、守斋、布置、准备节目,都大张旗鼓的准备好了,盛宴也已排上了,就到了邀请这个环节,却“路阻”了。这位教友越想越不明白,越想越伤心,就在圣体前哭了一个上午。可是,晚上却发生了奇妙的事,来教堂聚会的人不仅比往年还要多,甚至多到连教堂外面围墙上也站满了人。众人看了当晚的所有安排都赞美主,感谢主,愿意更深地认识主。为什么有这样出人意料的效果?现在我们知道了原因。不管是不能去宣传的教友,还是这位在主前哭泣的负责人,其实都尽了他们该做的事,主就俯听了众人的祈祷。

二、 失望后交托
在困惑的时期,我们在行动上要尽职。可是,往往尽职之后,奇迹仍离我们遥遥无期。有时也会因着我们的软弱而不能尽职,有许多不尽人意的表现与动摇,我们也自认为奇迹与恩典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时,我们该如何再次经历奇迹,来翻转生命呢?经上说,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确实,我们只有凭着信心来翻盘了。经上又说:“在绝望中仍怀着希望而相信”(罗4:18)。耶稣说:“如果你们有信德象芥子那样大,即使你们给这棵桑树说:你连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它也会服从你们的”(路17:6)。芥子在一切的种子中是最小的,如果它有力量的话,也仅是植物的生命力而已,怎么可能大到或者说转换成一种拔桑树的机械力呢?而且,耶稣以它为比喻说,信德如芥子那样大,就能连根拔起桑树,让它移植到海中去。信心的力量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一种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又怎能变成有形可见的机械力呢?两种不同领域的力量怎样转换?
主耶稣既然如此肯定的启示了,我们就相信,就接受,就以信心来走出迷茫,黑暗。是的,有了信心,哪怕只有一丁点的信心都可以经历奇迹。我们不是曾以信心使苦水变成美酒,使痛苦变成欢笑,由黑暗转入光明,从罪人变成义人吗?在小与大、轻与重、近与远、难与易、丑与美、恶与善、恨与爱、物质与精神这些原本很难转换,相互对立的层面,在信心里一切都失去障碍,都成为彰显奇迹的美好机会。在人不可能,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怎样才使天主的全能显明出来呢?就是信心。
今天不管是我们在困惑中是否尽职,仍可以以信心扭转一切。当我们尽职之后,发现状况仍然不妙,那么我们的信心是什么呢?就是尽力交托吧!能交托多少,就交托多少。交托得多时,心灵就会享受超越世界的平安。经上说:“你们什么也不要挂虑,只在一切事上,以恳求和祈祷,怀着感谢之心,向天主呈上你们的请求;这样,天主那超乎各种意想的平安,必要在基督耶稣内固守你们的心思念虑”(斐4:6—7)。如果忧虑不能平静消失,主确实是体谅与同情我们的,他藉经上告诉我们:“将你们的一切挂虑都托给他,因为他必关照你们”(伯前5:7)。让我们就将内心的怀疑、焦虑、困惑一一讲给主听吧!即便这样讲了多次,内心仍不能平静,风浪不止,可是,这也算为交托了。这就是顺服的进一步应用。请切切记住,当如此交托后,主必关照我们!
一位热心的教友,为自己的大舅子恳切祈祷。他的大舅子向来身体患病,是位低保户。为此,市政府为照顾这些低保户,就给他们提供保障房。在抽取楼层的层数时,考虑到他的大舅子的身体状况,及以后的方便。他就求主说,主啊,不要让我抽到一层,因为一层低,太潮湿。也不要让我抽到四层以上,因为他的年龄会越来越大,上下不方便。最好是二层或三层之间都可以。他这样祈祷后,可是,抽取的结果是七层。他就很纳闷,也有点埋怨,主啊,为什么会给我们七层?怎么这次恳切祈祷失灵了呢?不过,失望之余,他还是继续交托。更奇妙的事发生了,当那天大舅子去拿钥匙,看房子时,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身体状况,就悄悄地说,我们私下给你换成二层与三层之间的一个房间吧,比你原先七层的还要多出十平方。你千万不要透露出来,否则别人也会争着要的。这二层与三层之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其实是类似中间夹层一样的房子,属于二层半性质的房子,也很不错。看到最终的这个结果,这位教友万分感谢主,原来主是如此的信实,就按他所求的给他二层半位置的房子。由此看出,即便尽力了,如果尚未见到天主的奇迹,在心态上还需要进一步的交托。

三、 绝境中仰望
即便我们也在心态上交托了,可是,有时主似乎也没有照经上的应许让我们见到奇迹。这时,我们难免会灰心,失望,甚至绝望。在这个时候,顺服的功课就要表现在仰望上。经上说:“不但如此,我们连在磨难中也欢跃,因为我们知道:磨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因为天主的爱,借着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罗5:3—5)。因为在这个暗无天日,盼望医治却不见好转的绝境,确实算为一个信仰上的磨难。在这样的阶段,主仍应许,光在黑暗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它。这光就是圣神,圣神仍在照耀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产生活泼的望德。
我们总不能对自己说:“已经彻底完蛋”之类的消极话语。因为这类话语都不是出于天主的,而是出于恶者的。相反,我们总要不断地宣告,会好起来的,会有出路的,希望总会出现的。“因为,使穷人忽然变为富翁,在上主眼中,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主的降福,是虔敬人的赏报;上主使自己的降福倾刻之间即能开花。“不要说:我在世上还有什么用处﹖今后,我还能有什么幸福”(德11:23—25)。
不管怎样,请绝对相信,主就是那星,必会引领我们走出幽谷,重新踏上光明坦途。东方三贤士,一路随着异星,翻山涉水,历经艰辛终于到了犹太境内。可是,异星却不行动了,但他们没有失望,继续寻找。待他们通过圣经确认了新生的犹太君王在哪个地区时,再次仰望异星时,异星又继续带领他们,直到找到耶稣。同样,外在的环境,或内在的困难不能显明主的带领时,我们的进一步仰望,就是投入祈祷,进入圣经,当从这样属神的功课中找到感动、平安、确信后,环境就会同步显明情况正在好转,希望已经出现。心中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在一切之上,你要谨守你的心,因为生命是由此而生”(箴4:23)。永不失望,不断仰望,圣神就会在黑暗的心灵中工作,赐下梦想和信心,引领我们走出黑暗进入光明。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天主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天主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天主才能救他。邦迪想,天主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天主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天主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天主,就没事了。”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天主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天主…感谢天主,是他救了您的生命,因为天主必会藉着奇妙的方式给绝境中保持仰望的人开一条出路。
总结:在信仰的道路上遭遇困惑,哪怕是巨大的黑暗,只要我们尽职于天主的命令或要求,继而在失望后交托,甚至在绝境中仰望,不断地顺服天主的每一步带领,必能见到奇迹。让我们在这些阶段学习顺服的功课吧!顺服必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