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主日证道

我们是盐又是光——甲常年第五主日讲道(玛5:13—16)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2-04 23:36:29 浏览次数:


5:13 「你们是地上的盐,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使它再咸呢﹖它再毫无用途,只好拋在外边,任人践踏罢了。
5:14 你们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
5:15 人点灯,并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
5:16 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

前言:在教会里常常听到我们要去作盐作光的劝勉,其实,主在今天的福音中更准确地将我们信徒的身份显明出来。今天福音中的十三,十四节有一个相同的动词,就是“是”字,这个“是”字就把我们的身份说出来了,所以,圣经并不是说要我们去“作”盐,去“作”光,不是“作”,乃是“是”。既然我们是盐又是光,我们该怎样保持与发挥盐与光的作用呢?

一、 常常对自己宣告是盐又是光 
我们相信主之后就成了天主的儿女,拥有了崇高的身份和地位,并有了天主的权能(参若1:12)。经上说:“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我们的心中有天主的话语,我们便能如盐一样成了他人生命中的必需。我们内有基督的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若1:4),故此在黑暗痛苦失望中的人们会在我们身上看到希望与亮光。

好多的基督徒常常被貌似谦卑的自卑蒙蔽,凡事都说自己不行,以致连自己能做的,当做的也一概回避,甚至对已经拥有的福份也视而不见,实在将自己看的太轻了。总觉得我这个人可有可无,教会有没有我也没关系,我来不来聚会也无所谓,这是个错误的看法。我们是教会中的肢体,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可是,主耶稣明确地指示了我们的身份,在世上的荣耀使命与职责,是盐又是光。所谓的盐有多种功能,自身有盐味又有止渴、防腐、修好的功用,于人于己都是祝福。光在生命中何等的重要,天主创造世界时,第一个创造就是光。当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人,看到一丝的亮光时是如何的欢跃。基督徒就是世界上的光,“因为那吩咐‘光从黑暗中照耀’的天主,曾经照耀在我们心中,为使我们以那在‘耶稣’基督的面貌上,所闪耀的天主的光荣的知识,来光照别人”(格后4:6)。

常常宣告自己是盐又是光,首先得祝福的是我们自己。尽管世界与罪恶也常常打败我们,但我们仍要如此宣告。宣告自己是盐,是因为我们内有天主的话语。我们拥有了天主的话语,在我们内就有神,就有生命。他的话就成了我们步履前的灵灯,路途上的光明(见咏119:105)。跟随主的话语,我们就“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之光”(若8:12)。宣告自己是盐,是因为我们内有罪得赦免的平安。撒殚不时地利用我们的犯罪跌倒来控告我们,可是,我们只要认罪,到主面前,他就赐给我们各样的平安。他所赐下的平安,不像世界所赐的一样,我们不再烦乱,不再胆怯(见若14:27)。宣告自己是光,是因为我们信从耶稣,也成为光明之子(见若12:36)。所以,我们要常常按经上的话语与应许宣告,就能得亮光、平安、生命,自己就首先蒙各种属神的祝福。

的确如此,如此的宣告会让我们拥有自信,产生盼望。天主以极大的爱,按他的肖像创造了每一个人。通常来说父母要生一个孩子时,都希望孩子在长相上,性情上能集中了父母所有的优点,非常完美的肖似他们,如此父母会更加地爱他。同样,天主也非常的盼望我们完全像他,如他一样的成全、慈悲、圣洁、智慧。经上告诉我们,我们是在基督内受造的,是“天主的化工”(弗2:10)。“化工”的意思,就是精品,杰作,独一无二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天主的精品与杰作,天主绝不造次品或废品。

在日本,有一个小女孩曾经非常的自卑,因为她的声音很嗲!很沙哑!很难听也很奇怪! 甚至怪到没有人愿意跟她做朋友,并嘲笑她。她曾因此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一定是个失败品,觉得老天对她太不公平了!后来,她当了舞台剧的演员,才稍稍找回了点自尊。 很巧地,当时日本有个漫画家叫藤子不二雄,他的漫画小叮当(哆啦A梦)非常受欢迎,正准备拍成卡通片。 偶尔间,他听到了那女子的声音,便找了她来试音, 她好讶异!居然会有人看上她那引以为耻的声音?! 后来,让她出乎意料地,她的声音居然在该部卡通中大受欢迎!跌破了当年许多因她的声音而嫌弃她的人的眼镜。 
这个女孩子是谁? 她,就是现在卡通片中那只机器猫—— 小叮当(哆啦A梦)的日语版配音员! 她那曾经让自己自卑不已,让她交不到朋友的‘怪声音’,居然随着该部卡通传到了世界各地, 成为众多小朋友们争相模仿、聆听的‘悦音’。 过去她所埋怨的,竟成了今日她所引以为荣的,总之,她再也不觉得自己是个老天爷失败的作品了! 确实天主从不造次品或废品,而是专造精品。

即便人类堕落后,毁坏了高贵的形像,天主还是不断地通过耶稣基督全力使我们“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实的正义和圣善的新人”(弗4:24)。基督徒的身份就决定了在我们的思想中就不必再有失望,自卑的意念。即使生命中常常会有失望,自卑的遭遇,我们也要常常宣告自己是盐又是光,藉着宣告在心思念虑上改换一新,翻转生命。

圣经卢德传中纳敖米夫妇,在饥荒中逃到外邦之地,对他们来说是信心转弱的表现,所以,当纳敖米死了丈夫,两个儿子又死去时,她认为这是上主的管教与处罚。她回到家乡时说:“你们不要叫我纳敖米,应叫我玛辣,因为全能者待我好苦!我去时富足,如今上主却使我空空而回。上主责罚了我,全能者降祸于我,你们为什么还叫我纳敖米呢”(卢1:21—22)。可是,她心中仍有天主,仍有信德,因为她要回到的是天主那里。因为她知道天主是恩待一切人的主,即便在任何境地,仍有慈悲与怜悯,所以,当她要打发两个儿媳回到她们所属的民族时说:“你们去罢!各自回娘家去!愿上主恩待你们,如同你们待了死者和我一样。愿上主赐你们在新夫家里,各得安身!(卢1:8—9)。她也确信只要回到天主面前,天主就会再次恩待她,救拔她的困境,翻转她的命运,“因为她在摩阿布乡间听说天主垂顾了他的百姓,赐给了他们食粮”(卢1:6)。更使她想不到的是,她平时生活中的信仰,深深吸引着儿媳卢德,使儿媳决意跟着她。虽然逃荒之举是信心转弱的表现,但在接二连三的变故中,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使儿媳看到婆婆身上仍有平安、亮光和真诚的爱。透过命运多舛的婆婆,卢德看到她背后的好天主,所以,她也决志要跟从婆婆来认识主,敬拜主。卢德说:“请你别逼我离开你,而不跟你去。你到那里去,我也要到那里去;你住在那里,我也住在那里;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天主,就是我的天主;你死在那里,我也死在那里,埋在那里;若不是死使我与你分离,愿上主罚我,重重罚我!”(卢1:16—17)。

我们读卢德传的时候,常常称赞她的爱主与孝顺,可是,她的婆婆纳敖米也是有了不起的地方,因为婆婆的信仰行为就是在宣告自己是盐又是光,让媳妇卢德产生对天主的渴慕,所以她不愿意离开。随着卢德信德的跟从,天主奇妙的恩待了这苦命的一家,不仅使他们一家有了后嗣,且使卢德成了达味的祖母,基督的祖先。

二、常常对世界宣告是盐又是光
主耶稣指出我们的身份,是要我们不断地对自己宣告,也要对世界宣告。这不仅为自己是祝福,也是世界的祝福,也在提醒我们见证福音的职责与使命。盐除了有止渴、防腐的作用,还有修好的功用:与人修好,与天主修好。经上说:“盐是好的;但盐若成了不咸的,你们可用什么去调和它﹖在你们中间当有盐,又该彼此和平相处”(谷9:50)。又说:“凡是以色列子民奉献与上主为圣物的祭品,我都给你和你的儿子,以及同你尚在一起的女儿:这是永久的权利,这是在上主前,与你的后裔所订立的永久不变的盐约”(户18:19)。

所以,我们要常常发挥盐的修好作用,如经上说的,“你们的言谈常要温和,像调和上了盐;要知道应如何答复每个人”(哥4:6)。由此看来,语言是个首要环节,因为“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所以,我们不仅常常对人传讲经上的话语,更重要的是给人传讲积极、盼望、正面的话语,带给人正能量。而对世界宣告自己是盐又是光时,或者见证福音的美好时,通常家庭是首选且避不开的场合。经上说:“照耀屋中所有的人”。若常常在家里讲述,谈论,宣告正面、积极、盼望、理解、包容的话语,家庭就成为天堂。

正因为我们“在基督内获得了鼓励,爱的劝勉,圣神的交往,哀怜和同情”(斐2:1),我们就可以说这类乐观的话语。经上说,我们在祈求之前,天父全都知道。天父懂得我们的心,我们也要效法天父懂得家人的心。基督一次次怜悯赦免我们,我们也会对家人同理与包容。基督为救我们,谦而又谦,空虚自己,俯就我们,我们也有了谦卑的样式。如此,就不会自视过高,轻视他人,就会家和万事兴。我们有了基督的心情之后,在与家人的交往中,言谈中就会常常说建设性的话语,恩爱、和睦、融洽、幸福的氛围就能保持与营造。倾听时就会耐心,讲话时就会简要,如经上说的:“一句简单话,若说得适当,有如银盘中,放上金苹果”(箴25:11)。

有这么一则笑语,说的是一位丈夫和爱唠叨的妻子在耶路撒冷游玩,不幸的是,妻子突然死了。 殡仪问他:“您是花5000美元将您夫人的遗体运回国呢,还是花150美元将您的夫人葬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他想了想,决定花5000美元运回国。 殡仪问:“只花150美元就可以将您的夫人葬在这里,不是更好吗?”丈夫回答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耶稣基督的人死在这儿,埋在这儿,不过三天之后他就复活了……我可不敢冒这个险。”在我们会心一笑的同时,一定能理解这位丈夫对妻子的唠叨已厌烦到什么程度,巴不得不要再活过来。然而,基督徒的家庭,常常用心以正面、积极、盼望、包容、理解、谦卑、聆听的态度来生活和交流的家庭,大概就不会发生类似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除了话语之外,再跟上真实的盐与光的行为,那就更加完美了。经上说,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下。什么是斗呢?就是计算重量的一个器皿,所以斗代表计算。经上说,“不要放在斗底下”,就是说我们不要做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圣经告诉我们说,不计算人家的恶,可是我们偏偏喜欢计较恩怨得失。灯点在斗底下,是不能发光的。不过,我们如果有了被基督赦免,基督接纳,得着基督大度,谦卑的样式,就能点灯发出亮光。

某修院里有一位被誉为圣人的修士,真是名至实归。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常常在小事上可以看出他的德行。在他修院毕业之前,又有一事让同班同学们深刻记忆,佩服至极。他毕业前那一年是修院恢复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修院成绩卓著,为各教区培养了许多年青神父。所以,二十周年的院庆是一个意义重大,继往开来的盛会。因为他们是毕业班,是修院的老大哥,毕业班就承揽了院庆的大部分任务。毕业班的修士们各有职责,有的负责接待,有的负责礼仪,有的负责联系,可是,有一个任务大家都在推脱,一直不能落实:写标语。尽管班上有几位弟兄书法相当出色,但他们一想来参加院庆的都是些有头有脸,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的毛笔字肯定是拿不出手的。院庆一天天的逼近,标语这个任务还是没有人接手。在最后一天,有同学看到这位修士在写着标语,心中不禁嘲笑他的自不量力。这位同学也曾顾虑自己的字上不了台面而拒绝了这份差事,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位修士同学,字写得比他的还难看,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也敢写标语。院庆结束后,大家在总结分享时,轮到这位圣人级的修士,他说,院庆基本上很圆满成功,你们各位的任务都完成的很好,很光荣,然而我呢?这几天因着标语,天天被人指指点点,就像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难道事先我真的很笨吗?只是因为你们都不愿被钉,所以只有让我来被钉了。听罢他的分享,同班的修士们真是又感动,又难受。感动的是这位修士有超乎常人的品行,难受的是自己怎么如此会计算。所以,我们要以周边这些活生生的,大度的人为榜样,常常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就不是在斗底下,而是在灯台上,为主做美好见证了。

结语:我们要常常谨记并对自己、对家人、对邻人,对世界宣告自己是盐又是光。如此宣告既对自己有益,又建设他人。让我们也如同圣方济亚西西一样成为和平的工具,不断地保持与发挥盐与光的本质与功用,并向主祈求说:“主啊,求祢使我们成为你和平的工具,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播种光明,在有悲伤的地方,让我播种喜乐。主啊,我不企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我不企求他人的谅解,只求谅解他人,我不企求他人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因为,在施舍他人时,我们获得施予,在宽恕他人时,我们获得宽恕,在丧失生命时,我们生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