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主日证道

言语是成全的一个关键——甲常年第六主日讲道(玛5:17—37)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2-10 20:56:45 浏览次数:


5:17 「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废除法律或先知;我来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
5:18 我实在告诉你们:既使天地过去了,一撇或一画也决不会从法律上过去,必待一切完成。
5:19 所以,谁若废除这些诫命中最小的一条,也这样教训人,在天国里,他将称为最小的;但谁若实行,也这样教训人,这人在天国里将称为大的。
5:20 我告诉你们: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
5:21 你们一向听过给古人说:『不可杀人!』谁若杀了人,应受裁判。
5:22 我却对你们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谁若向自己的弟兄说「傻子」,就要受议会的裁判;谁若说「疯子」,就要受火狱的罚。
5:23 所以,你若在祭坛前,要献你的礼物时,在那里想起你的弟兄有什么怨你的事,
5:24 就把你的礼物留在那里,留在祭坛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你的礼物。
5:25 当你和你的对头还在路上,赶快与他和解,免得对头把你交与判官,判官交给差役,把你投在狱里。
5:26 我实在告诉你。非到你还了最后的一文,决不能从那里出来。
5:27 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
5:28 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
5:29 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来,从你身上扔掉,因为丧失你一个肢体,比你全身投入地狱里,为你更好;
5:30 若你的右手使你跌倒,砍下它来,从你身上扔掉,因为丧失你一个肢体,比你全身投入地狱里,为你更好。
5:31 又说过『谁若休妻,就该给她休书。』
5:32 我却给你们说:除了姘居外,凡休自己的妻子的,便是叫她受奸污;并且谁若娶被休的妇人,就是犯奸淫。
5:33 你们又一向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要向上主偿还你的誓愿!』
5:34 我却对你们说:你们总不可发誓:不可指天,因为天是天主的宝座;
5:35 不可指地,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不可指耶路撒冷,因为她是大王的城市;
5:36 也不可指你的头发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白或变黑。
5:37 你们的话该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其它多余的便是出于邪恶。

前言:耶稣要求我们是成全的,就如天父是成全的一样。在今天的福音中他要求我们在与人的关系上,圣洁上,信用上等方面要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福音的最后一句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你们的话该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其它多余的便是出于邪恶。”也就是说,要想达到成全,要从言语这个关键上入手。俗话说:言为心声。实在可以凭着言语定我们为罪人或义人,“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善人从善库里,取出善来;恶人从恶库里,取出恶来”(玛12:34—35)。雅各伯书也说:“实在,我们众人都犯许多过失;谁若在言语上不犯过失,他便是个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雅3:2)。既然言语是一个关键,那么我们如何从言语上入手呢?

一、先学会听
一个人是否会说话,跟他是否会听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听代表接受外界的信息,会听的人就代表会思考、反省、综合、消化、吸引。所以,天主常常晓谕以色列,你要听。耶稣多次讲道后,对群众说,有耳听的,听吧!只有会听的人,才会讲对人,对己,对天主,对事合宜有益的话。
从前,有个国王,他想试探一下邻国的国王和人民是否聪明、有辨别力。于是他派人送了三个黄金塑造的人像到邻国去。这三个塑像不但外表一模一样,连重量也是完全相同,他想让邻国的国王断定哪一个金像更有价值。
邻国的国王召集了他所有的大臣,大家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出这三个金像有什么不同。甚至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全国的人都参加了这件事,可谁也认不出。国王为此感到丢脸。正当大家都绝望的时候,一位被关在监狱的青年托人带出口信来,说如果让他看一看金像,他能分辨出它们的价值来。于是这个青年被带进宫中,国王将三个金像交给他。他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最后,他发现每个金像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小孔。于是他要了一根极细的银丝,从金像的耳朵里穿进去。他发现,其中一个金像,从耳朵里穿进去的银丝从嘴里钻出来;另二个金像,从一边耳朵穿入而从另一边耳朵穿出来;第三个金像,则是从耳朵穿进从肚脐眼儿钻出来。这年轻人思考一会儿,对国王说:“尊贵的陛下,我认为要解开眼前的这个谜,就像如何去看一个人。您瞧,就像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不一样,每个金像也都不一样。第一个金像提醒我们;有那么一种人,他听到点什么事,一眨眼的功夫就从嘴里说了出去;第二个金像,就像另一种人,他从这个耳朵听到了什么,马上就从那个耳朵溜出去了;而这第三个金像,它很像一位能够把听到的是记在心上的人。陛下,您现在可以判断哪一个金像最有价值了吧?您愿意哪一种人做您最亲密的朋友呢?一个嘴上存不住半句话的人?一个把您的话当耳边风的人?还是一个把您的话牢记在心的可信赖的人呢?”
这个故事,使我们想起我们基督徒的一个最基本的工夫,要好好地听,特别信了主耶稣。有人说信耶稣,首先就要听,不仅从圣经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就从耶稣的名字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因为耶稣的“耶”字,是竖起来的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不要做个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人,反要将天主的话,默存心中反复思量,结出常存果实的人。经上也说:“敏于听教,迟于发言”(雅1:19)。否则,我们永远就会是一个愚笨的人。经上说:“愚人只会信口开河;明智人的话,却是经过权衡思量的。愚人的心在口上,明智人的口却在心里”(德21:28—29)。我们要成为明智人,而不是愚人。从我们的心中发出的话“有如深水,又如汹涌的溪流,生命的泉源”(箴18:4)。

二、然后学着说
中国有句格言:“有所为,先要有所不为。”我们要想学说话,先要知道不该说些什么,圣经指示我们,“一切坏话都不可出於你们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说造就人的话,叫听众获得益处”(弗4:29)。凡对人,对己无益的话,破坏性的、杀伤性的、负面,消极的话都不可说。这里的坏话指的是内容与效果来说,凡是带来负面效果的话,都不能出于我们的口。实在“剑刺死的人虽多,还不如舌害死的人多”(德28:22)。对于这类话,我们要在唇舌上装上拉链。

其次,表达方式很重要。语言尽量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经上说:“明智为愚人,就如一座倒塌的房屋;无知之辈的知识,是一团表达不清的言语”(德21:21)。圣经上说:你们所说的闲话,将来在基督台前:一句句都要供出来,所谓闲话就是多余的话。多余的话不要说。
有个成语叫博士买驴,说的是一位写文书的人,替一位买了一头驴子的人写契约,写了三张了,却没有一个“驴”字。比喻行文啰嗦,废话连篇,不得要领。我们千万不要成为唠唠叨叨,说话没完没了的人。

讲话时要诚恳,带着善意,也要多体谅对方的理解力,接受水平。耶稣讲道时,尽量按照他们所能听懂的来传讲(见谷4:33)。常常有人称许自己的直爽,认为自己有什么说什么,就是坦诚。从性情与用心角度或许是这样的,可是,如果在用语上,态度上不相称的话,往往就是情绪性的话,粗鲁的表达,很容易伤人,使说话的目的适得其反。所以经上说:“你们的言谈常要温和,像调和上了盐;要知道应如何答复每个人”(哥4:6)。

在这些方法、用心、技巧之上,最重要的是常跟从圣经的教导来说话。

1、说有信心的话——能得救恩
靠着自己的力量去成全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为信的人一切都可能。心里相信,口里承认,便可获得救恩。故此,常常要宣告有信心的话语。
玛窦福音第八章记载,耶稣在山上教训人后,刚下山就遇到一件事。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出于信心的祈求,才能蒙天主答允。耶稣下山后遇到一位癞病人向耶稣求医,他说:“主啊,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这是信心的话语,非常智慧、属灵。他不是说:主啊!你若能,必能洁净我。因为能不能在耶稣不是问题,在他没有难成的事。你如果说能不能,是亵渎天主的话,愚昧的话。肯不肯倒是问题,有时要看主的心意如何。他愿意的就成就,不愿的就不成就。所以我们的祈祷只能求问天主肯不肯,不应问天主能不能。

相反的在马尔谷福音里记载有一个人,他的儿子被哑巴鬼附着,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干枯,魔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耶稣的门徒医治不了他,孩子的父亲乃向耶稣求医,他说:主啊!你若能作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这话说得非常不得体。他说能不能,这话触犯了天主的权柄,天主是全能者,在人不能,在天主凡事都能,关键在于有没有信心,所以耶稣回答他说:你若能,为信的人,凡事都能。在这两个人的话里,我们要得到教训,留下印象。巴不得我们每位弟兄姊妹都能记住这些话语,常常说有信心的话。如此,即使我们的灵性生命长了癞病,也会因着信心的宣告得治愈。面对团体或教会的困境,常常说这类话语也能突破困境,收获希望。

2、说建设性的话——能挽救人灵
圣经中第一句话是天主说的,创世记一章三节:“天主说:‘有光!’就有了光。”这给我们看见,在天主没有说话之前,地上是黑暗的,天主的话一解开,就发出亮光来。耶稣说:我就是光,光就是天主自己。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在天主说话与行事是一回事,言出必行,永不落空,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因此我们的言语要像天主一样,每一句话像光一样照亮黑暗,能让人看出自己的黑暗,看见天主的奇妙,让人清楚明白而作智慧的选择,这是说话的目的。真正感谢赞美主!我们要从说合宜话里学习功课,天主就是光,我们倚靠他,在他里面就没有黑暗。

圣经又记载,当天主发现亚当犯罪以后,天主并没有责备他,只问;“你在哪里?”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你如果站在带领人的地位,不论是家中儿女,属世的下属,或教会中的弟兄姐妹,当你发现他们有什么错失,你最好学天主的方式用类似的话问他:你在哪里?你站在哪里?你落在什么光景中?我们要提醒别人注意地位,我们晓得在天主的国度里,地位与权柄一样重要,什么地位有什么权柄。不过地位并不是讲什么阶级阶层,乃是尊重天主的秩序,谨守天主的安排。天主把你摆在现在的地位上,就是要你安于现状,守住本位,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荣耀他。你如不安于本位,就是犯罪。弟兄姊妹!你站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亚当犯罪,天主问他:“你在哪里?”意思是说,你跑到哪里去了?你已失去了地位,失去了立场。天主不消极地责备,乃是带有启示的激励。我们人则不然,遇到别人的过失,总是声色俱厉地辱骂一顿,一点没有建设性和启发性。感谢赞美天主,他的话都带有智慧,满有能力,简单的一句话就把人的光景都显明出来。天主叫亚当看守伊甸园,他竟让撒殚闯进了伊甸园;天主为他造了妻子厄娃,为要帮助她,并不是带领她,他反而接受了厄娃的带领,失去做丈夫的地位。妻子吃了不应吃的,给他吃,他也跟着吃了。爱妻子过于爱天主的话,因为守不住地位,所以天主提醒他:“你在哪里?”我们应当在言语上效法天主的智慧。

3、说谅解性的话——能彰显主爱
我们再思想主耶稣,当他在地上时遇到许多试探,结果都以智慧的话得胜。在若望福音八章讲到一个犯奸淫的妇人,被经师和法利塞人拿到耶稣面前,问耶稣说:“按梅瑟的法律,这妇人应该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怎么办?弟兄姊妹!你们看该怎么办?这对主来说,在当时确是很棘手的问题,不易处理,因为那时是在法律之下(如果在今天恩典时代就好办了,可以用爱心赦免她)。那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恩典时代呢?就是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说:“完成了”,主断了气,才开始恩典时代,因他的死解决了人的罪,他生在法律之下为要解救那些活在法律之下的人。所以你看,在法律时代,照天主的法律定规,犯奸淫罪的人要用石头打死,现在问题来了,一个犯奸淫罪的人摆在耶稣面前,问他如何处理?如果耶稣说:用石头打死那妇人,不错,成全了法律,请问天主的慈爱到哪里去了呢?天主的慈爱没有了,如果耶稣说:放了她。在法律之下,谁能背弃法律呢?法律是天主定的,耶稣是天主的儿子,他自己也得守法律。耶稣说:我来不是废除法律,乃是要成全法律。在这样左右为难的情形下,耶稣说了一句最美丽的话语,他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罢!”这个“先”字很宝贵,请问有没有一个人敢说他没有罪。这不是勇气问题,乃是实质问题,因为我们人都是死在罪恶过犯之中,你如说你没有罪,就是说谎。

那些经师和法利塞人各人心里有数,各人自己都是罪人,不配打人。说实在的,你虽没有犯外面肉体的淫乱罪,你可能犯了里面有淫念的罪,谁有资格打人呢?感谢主!他一句智慧的话语救了那妇人,所以那些人从老到小一个一个都走开了。当耶稣直起腰来一看人都走了,就向那妇人说:那些人哪里去了?没有人定你的罪么?妇人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此不要再犯罪了。主耶稣是唯一有资格定人罪的,因他无罪,他是天主的羔羊,以无罪代替罪人死。但他第一次来不是要定人的罪,乃是来拯救世人,他第二次再来时,恩典的门关了,他要按公义审判世人。我们今天发现别人的罪,你也要先问你自己是否有罪,你如有罪,你就不敢定别人的罪,举起石头来打别人。你不要自以为义,自高自大,你在这件事上不犯罪,那件事上可能逃不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隐或现,或轻或重,你我都在罪中。主当日一句话不仅救了一个妇人,也救了我们千于万万的人,成就了主的爱心,也成就了法律的要求,也藉着这一句话把天主的公义与慈爱相辅相成地显明出来。我们要以同情,怜悯,爱心,将心比心说救人,助人的话,而不是伤人、杀人、害人,指责、判断的话。经上说:“春风满面是好心肠的凭据”(德13:32)。充满爱心话语的人,就活在天主的爱中,并常常彰显主的大爱。

此外,面对天主,我们也要常常说谦卑、认罪、顺服的话,作这样的祈祷。如此,我们就能在各个向度上逐步成为“有涵养的人,胜于勇士”,成为“克服自己的人,胜于克城的人”(箴16:32)。

总结:一位古代圣徒说过:“言语是一把尺,能测出人与天主间的距离。”这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离天主远的人,他的言语一定多;一个不亲近天主,偏行己路,活在自己里面的人,他就必然多言多语:“多言难免无过”(箴10:19)。反之,与天主亲近的人,话一定少,少到一个合适的地步,正合圣徒的体统,当说的说,不当说的就不说。让我们一同勉励走上成全之路,说带有能力的信心话语,说合宜建设爱人的话,做一个成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