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甲常年第七主日讲道(玛5:38—48)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2-17 22:53:01 浏览次数:次
5:38 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5:39 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
5:40 那愿与你争讼,拿你的内衣的,你连外衣也让给他。
5:41 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
5:42 求你的,就给他;愿向你借贷的,你不要拒绝。
5:43 你们一向听说过:『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
5:44 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
5:45 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5:46 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你们还有什么赏报呢?税吏不是也这样作吗﹖
5:47 你们若只问候你们的弟兄,你们做了什么特别的呢?外邦人不是也这样做吗?
5:48 所以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
前言:一位弟兄分享自己的一段三买《读者》的有趣经历说:他平时很喜欢阅读《读者》杂志。那天在散步时,进入一家小书店,看到了最近一期的《读者》合订本,就问要多少钱。男店主说,要二十二元。他一掏口袋,只有二十元,只好向店主说,能不能便宜两元?你看身上只有二十元,而且我也曾到你这里买过几回书了。他以为这区区两元肯定没问题,就是为了下回的生意,也应该会给他的。可是店主说,不卖。他又说,要么我先拿走这书,钱下次再给你。店主仍然摇头。他只好作罢走了。当他散步到了一位教友家时,想起买书的事,就向教友要了两元钱。当他再次步入书店直接拿起书,放下钱要走时,女店主却说钱还不够,不能拿走。弟兄有点生气地说,刚才的那人明明说是二十二元,怎么突然又涨价了。女店主把书反过来,指着标价说,要二十二元八毛。这弟兄忍着心中的火说,为什么不早说清楚呢?而且就这八毛也不便宜吗?女店主说:对不起,我们是小本生意。弟兄只好悻悻地离开。出了书店,刚好看到一个认识的小朋友,就向她借了一元的零钱。他第三次进到这店时,丢下二十三元,拿起那书,向来为人慷慨的他一点也不客气地等着两毛钱的找回。终于三买《读者》成功了。最后,他说这个世界非常现实的,缺一点钱也办不了事。
既然世上的人大多斤斤计较,主耶稣为何还要教导我们:不要抵抗恶人;掌击你的右颊,把另一面也转给他。拿你的内衣,连外衣也让给他。强迫你走一千步,就同他走两千步呢?而且当爱你们的仇人,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这样岂不损失更大?难道基督徒就该是软弱的、不抵抗的,胆小怕事的,都是些没有出息的人?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保持谦卑,耐心地听到今天福音的最后一句,就会明白,原来这样做是为了成全如同天父。有人马上会说,成全如天父固然是好,但为我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大有好处,成全如天父,就代表着我们拥有如天父一样的心量,更是拥有如天父一样的福份。不管人家怎样无理地对待我们,损害我们的利益,我们总能拿得起,放得下,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天主在基督内赐下的一切丰盛。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那怎样在这些现世利益受损的场合,以小赚大,真正地享受主内的所有祝福呢?
一、 以小见大
基督徒的确是世上最有福份的人,虽然“按肉眼来看,你们中有智慧的人并不多,有权势的人也不多,显贵的人也不多”(格前1:26),我们不算什么,但是,我们拥有了世上所没有的最宝贵的礼物——信德。因着信德,我们接受耶稣为救主,拥有了崇高无比的身份,成了天主的子女。天父子女的身份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着相信,我们就享受丰富的圣徒的嗣业,拥有各种属神的祝福。因着信德,我们常常经历奇迹异事,一生生活在天主的慈爱与眷顾中。
确实,“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他使我卧在青绿的草场,又领我走进幽静的水旁,还使我的心灵得到舒畅。他为了自己名号的原由,领我踏上了正义的坦途。纵使我应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险,因你与我同在。你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舒畅。在我对头面前,你为我摆设了筵席;在我的头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满溢。在我一生岁月里,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直至悠远的时日”(咏23:1—6)。
我们要常常以拥有天赐的信德,以成为天父的儿女而感恩,而宣告。既然慈爱的天父,供应天空中的飞鸟,看顾田野中的百合,他定会眷顾我们。他原知道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我们透过不断地祈祷,读经,听道接收与整合了真实的信心之后,就能随时领受天主的无限量的供应。这份信心虽然很小,小的如芥籽一般,但它的效力却是惊人的。针对今天的福音,在人际交往中,在利益受损时,如果我们凭着信心的原则,以宽广的爱去回应世界无理的要求,必能见到更大的祝福。
旧约中侄子罗特与叔父亚巴郎分家的故事,我们很熟悉。为什么面对辜恩忘义,自私自利的罗特,亚巴郎表现的如此宽厚和大度?除了他的爱心之外,是因为他对当初召叫他离开本家的天主有极大的信心,他相信天主必会使他成为一个大民族,必会祝福他,使他成名,成为一个福源。他所依靠的是天主,而罗特紧抓的是看得见的利益。正因为亚巴郎依靠的是天主,天主就按他所信的,祝福他。所以,在叔侄分开后,天主就进一步,更清楚地应许他:“请你举起眼来,由你所在的地方,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看见的地方,我都要永远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我要使你的后裔有如地上的灰尘;如果人能数清地上的灰尘,也能数清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要将这地赐给你”(创13:14—17)。亚巴郎在现实的世界中好像损失巨大,但在信心中得到了更大的祝福。
请谨记,我们如果因着爱,因着信而损失一点点时,就会在主内收获更多。我们所收获的不仅是心灵的平安,喜乐,希望,也会在现实世界中逐步含笑收割。经上应许:“那含泪播种的人,必含笑获享收成;他们边行边哭,出去播种耕耘,他们载欣载奔,回来背着禾捆”(咏126:5—6)。
一位在外求学的弟兄住在一个六人的宿舍,只他一人是基督徒,其他五个都不信主。所以他的生活习惯、言语行为显得很另类。用餐时要祈祷,他们说他发神经;早晚要读经祈祷,他们笑他浪费时间;平常一总的事上不跟人家争论,他们说他糊涂,又讥笑他没有出息。一两年下来,不知忍受了多少羞辱讥笑、冷嘲热讽、指桑骂槐。后来呢?那五人都因着他的好行为受感动,先后归向基督。他们在这弟兄的身上发现了许多的与众不同。
首先,在他里面有天主,对主有信心,危机、患难、麻烦临到时,他不会惊惶失措,很静很稳,从容淡定。还有,常人对于已往、将来、现在这三段时间,很难把它做一个平衡的处理。不是总是想着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就是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未来,过着梦一样的生活。可是,这位弟兄有很好的平衡。他说基督的宝血已经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过去的让它过去了:即使过去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也“应当因主而夸耀”(格后10:17)。而将来,我们却有活泼的望德,因为主必带着荣耀与奖赏而来。所以他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带着美好的盼望而努力。而每一个当下,有圣神在引导,使他知所抉择,做主喜悦之事。过去的了结,将来的有盼望,现在的有意义,故此,这位弟兄能洒脱、充实、有条不紊地活好现在。这些表现都让他们很羡慕又感动。
二、 以小换大
我们既然知道主的应许是何等的丰盛,就要在生活中,尤其是利益相争的场合,多一个心眼,学会做天国的生意。天国的生意是一本万利的,是以小换大的。一些暂时性的损失为我们大有益处。经上应许:“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能否得到福份,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天主。不管他人怎样处心积虑,精于算计,真正决定福气的是天主。天主给谁预备了,就给谁预备。真的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经上说:“人在心中尽可策划多端,实现的却是上主的计划”(箴19:21)。有了这份看见,既然现实合法的利益受损,我们也比较容易进入作天国商人的角色,能够以小换大。
另外,那些无理损害我们的人,与其说是可恨,更不如说是可怜。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们的可怜在于目光短浅,在于被世界的贪欲控制,在于没有真正深层的安全与幸福感。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更要以爱出发,怜悯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亚巴郎的子孙,也是天父的肖像。当我们以怜悯的心肠任由他们索取时,天父也会怜悯我们。这也是另一个角度的以小换大。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里面最感动人的一段,叙述了一个小偷窃走教堂的一个银蜡烛台,被警察抓到,连人带赃物被带到教堂。主教一看,立刻说:“这是我送给他的。”小偷从来没有想到失主会这样说话,真是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是好。警察没有办法只好闷声不响地走了。警察一走小偷赶快把烛台交还原主。但是主教说:“真的送给你。”还劝勉他一番。从此以后,这个银烛台,成为这小偷改过迁善的动力,支持他成为一个正人君子。我们绝对相信,主教的怜悯不仅使这人真正悔改,也为自己赚得天主的怜悯。因为经上说:“对不行怜悯的人,审判时也没有怜悯;怜悯必得胜审判”(雅2:13)。
耶稣在真福八端中也说:“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你们欢喜踊跃罢!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厚的,因为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曾这样迫害过他们”(玛5:11—12)。这二节福音也是以小换大的保证。现在所损失的终究是小,天上的赏报却是丰厚的。圣保禄也说:“因为我们这现时轻微的苦难,正分外无比地给我们造就永远的光荣厚报”(格后4:17)。或许有人会说,将来天上的赏报是目前看不见的,甚至是虚无飘渺的,看得见的却是让人心痛不已的损失。其实,对于基督徒来说,更要有通透的时空观。天上难道就指死后的天堂吗?不是的,更确切的说,天上是指天主恩宠的境界,只要见到天主的恩宠,不管是有形的,无形的,都已置身在天国里了。实在,天国就在我们心中,也真实在我们的现实的世界中。如果我们能常常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自己虽然损失也要利益他人,不仅好人一生平安,且常能绿灯常亮,左右逢源。经上说:“我们行善不要厌倦;如果不松懈,到了适当的时节,必可收获”(迦6:9)。
一个高雄的商人在出货的时候,发现急需缝制箱包的专用绳索不够用了,于是打电话给一个在台北专卖绳线的合作厂商,要求他立刻就把线寄出,好赶在第二天晚上之前,把货物包缝制好,随船出口。
合作商不敢怠慢,然而通过邮寄,线要隔天下午才会到达。厂商赶紧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商人。商人急了,因为这样他根本来不及把货物包缝制好,便要厂商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在早上将线送到。如果这批货走不了,商人将血本无归。这让厂商很为难,因为对方要的线总价值才几百元,他要是坐高铁去送,肯定是自己吃亏。然而思量再三,厂商最终还是选择了坐高铁亲自送过去。等他第二天上午到时,商人早已等在车站,而且热泪盈眶。厂商没有料到,从高雄回来后,竟有许多客户找他做生意,而这些客户大多是高雄那个商人介绍来的。
三、 以小抓大
虽然我们都知道以小换大的福音,然而“心神固然切愿,肉体却是软弱”(谷14:38)。在许多次利益纷争的场合,我们会眼目昏花,利令智昏,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如何才能把握好每一次以小换大的机会呢?我们必须要藉着常常祈祷,读经,默想,与主亲近的机会紧紧地抓住更大的福份。藉由这些灵修工夫,我们才能将认识到的,化成真正的行动。
圣祖雅各伯,一直知道并渴慕天主的祝福,可是,身为次子他却无缘于天主的祝福。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反而深居幕中,天天求主。他紧紧地盯着主,主就对他开门。主不仅赐给他识人的智慧,让他知道大哥厄撒乌三粗五壮,头脑简单,且轻视主的祝福,也安排了他得长子名份和祝福的机会。所以,趁着厄撒乌渴的要死时,就以一碗红豆汤换来了长子的名份。后来,他又利用父亲的喜爱野味,双目的失明,及时把握机会骗取了长子的祝福。此举虽为人所不屑,但在天主看来却是大有信德的表现。天主就将祝福给了他。雅各伯以小换大的成功,是在于他在于祈祷中的抓,在于行动中的抓,终于梦想成真。
我们也要学习雅各伯,常常通过灵修的各种工夫,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并且感动化为行动。我们就会“象植在溪畔的树,准时结果,枝叶不枯,所作所为,随心所欲”(咏1:3)。
结语:在非常现实,充满利益之争的世界,基督徒如何成全如天父?如何持续不断地享受主内的所有福份,就在于能不能开“天眼”,即:能否从小损失处见大利益,能否以小亏损换大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否紧抓大利益不放。让我们不断地投入灵修的工夫,如雅各伯一样紧抓主的应许,由此必能真真实实过着天主子女幸福的人生。
5:39 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
5:40 那愿与你争讼,拿你的内衣的,你连外衣也让给他。
5:41 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
5:42 求你的,就给他;愿向你借贷的,你不要拒绝。
5:43 你们一向听说过:『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
5:44 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
5:45 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5:46 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你们还有什么赏报呢?税吏不是也这样作吗﹖
5:47 你们若只问候你们的弟兄,你们做了什么特别的呢?外邦人不是也这样做吗?
5:48 所以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
前言:一位弟兄分享自己的一段三买《读者》的有趣经历说:他平时很喜欢阅读《读者》杂志。那天在散步时,进入一家小书店,看到了最近一期的《读者》合订本,就问要多少钱。男店主说,要二十二元。他一掏口袋,只有二十元,只好向店主说,能不能便宜两元?你看身上只有二十元,而且我也曾到你这里买过几回书了。他以为这区区两元肯定没问题,就是为了下回的生意,也应该会给他的。可是店主说,不卖。他又说,要么我先拿走这书,钱下次再给你。店主仍然摇头。他只好作罢走了。当他散步到了一位教友家时,想起买书的事,就向教友要了两元钱。当他再次步入书店直接拿起书,放下钱要走时,女店主却说钱还不够,不能拿走。弟兄有点生气地说,刚才的那人明明说是二十二元,怎么突然又涨价了。女店主把书反过来,指着标价说,要二十二元八毛。这弟兄忍着心中的火说,为什么不早说清楚呢?而且就这八毛也不便宜吗?女店主说:对不起,我们是小本生意。弟兄只好悻悻地离开。出了书店,刚好看到一个认识的小朋友,就向她借了一元的零钱。他第三次进到这店时,丢下二十三元,拿起那书,向来为人慷慨的他一点也不客气地等着两毛钱的找回。终于三买《读者》成功了。最后,他说这个世界非常现实的,缺一点钱也办不了事。
既然世上的人大多斤斤计较,主耶稣为何还要教导我们:不要抵抗恶人;掌击你的右颊,把另一面也转给他。拿你的内衣,连外衣也让给他。强迫你走一千步,就同他走两千步呢?而且当爱你们的仇人,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这样岂不损失更大?难道基督徒就该是软弱的、不抵抗的,胆小怕事的,都是些没有出息的人?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保持谦卑,耐心地听到今天福音的最后一句,就会明白,原来这样做是为了成全如同天父。有人马上会说,成全如天父固然是好,但为我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大有好处,成全如天父,就代表着我们拥有如天父一样的心量,更是拥有如天父一样的福份。不管人家怎样无理地对待我们,损害我们的利益,我们总能拿得起,放得下,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天主在基督内赐下的一切丰盛。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那怎样在这些现世利益受损的场合,以小赚大,真正地享受主内的所有祝福呢?
一、 以小见大
基督徒的确是世上最有福份的人,虽然“按肉眼来看,你们中有智慧的人并不多,有权势的人也不多,显贵的人也不多”(格前1:26),我们不算什么,但是,我们拥有了世上所没有的最宝贵的礼物——信德。因着信德,我们接受耶稣为救主,拥有了崇高无比的身份,成了天主的子女。天父子女的身份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着相信,我们就享受丰富的圣徒的嗣业,拥有各种属神的祝福。因着信德,我们常常经历奇迹异事,一生生活在天主的慈爱与眷顾中。
确实,“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他使我卧在青绿的草场,又领我走进幽静的水旁,还使我的心灵得到舒畅。他为了自己名号的原由,领我踏上了正义的坦途。纵使我应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险,因你与我同在。你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舒畅。在我对头面前,你为我摆设了筵席;在我的头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满溢。在我一生岁月里,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直至悠远的时日”(咏23:1—6)。
我们要常常以拥有天赐的信德,以成为天父的儿女而感恩,而宣告。既然慈爱的天父,供应天空中的飞鸟,看顾田野中的百合,他定会眷顾我们。他原知道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我们透过不断地祈祷,读经,听道接收与整合了真实的信心之后,就能随时领受天主的无限量的供应。这份信心虽然很小,小的如芥籽一般,但它的效力却是惊人的。针对今天的福音,在人际交往中,在利益受损时,如果我们凭着信心的原则,以宽广的爱去回应世界无理的要求,必能见到更大的祝福。
旧约中侄子罗特与叔父亚巴郎分家的故事,我们很熟悉。为什么面对辜恩忘义,自私自利的罗特,亚巴郎表现的如此宽厚和大度?除了他的爱心之外,是因为他对当初召叫他离开本家的天主有极大的信心,他相信天主必会使他成为一个大民族,必会祝福他,使他成名,成为一个福源。他所依靠的是天主,而罗特紧抓的是看得见的利益。正因为亚巴郎依靠的是天主,天主就按他所信的,祝福他。所以,在叔侄分开后,天主就进一步,更清楚地应许他:“请你举起眼来,由你所在的地方,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看见的地方,我都要永远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我要使你的后裔有如地上的灰尘;如果人能数清地上的灰尘,也能数清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要将这地赐给你”(创13:14—17)。亚巴郎在现实的世界中好像损失巨大,但在信心中得到了更大的祝福。
请谨记,我们如果因着爱,因着信而损失一点点时,就会在主内收获更多。我们所收获的不仅是心灵的平安,喜乐,希望,也会在现实世界中逐步含笑收割。经上应许:“那含泪播种的人,必含笑获享收成;他们边行边哭,出去播种耕耘,他们载欣载奔,回来背着禾捆”(咏126:5—6)。
一位在外求学的弟兄住在一个六人的宿舍,只他一人是基督徒,其他五个都不信主。所以他的生活习惯、言语行为显得很另类。用餐时要祈祷,他们说他发神经;早晚要读经祈祷,他们笑他浪费时间;平常一总的事上不跟人家争论,他们说他糊涂,又讥笑他没有出息。一两年下来,不知忍受了多少羞辱讥笑、冷嘲热讽、指桑骂槐。后来呢?那五人都因着他的好行为受感动,先后归向基督。他们在这弟兄的身上发现了许多的与众不同。
首先,在他里面有天主,对主有信心,危机、患难、麻烦临到时,他不会惊惶失措,很静很稳,从容淡定。还有,常人对于已往、将来、现在这三段时间,很难把它做一个平衡的处理。不是总是想着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就是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未来,过着梦一样的生活。可是,这位弟兄有很好的平衡。他说基督的宝血已经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过去的让它过去了:即使过去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也“应当因主而夸耀”(格后10:17)。而将来,我们却有活泼的望德,因为主必带着荣耀与奖赏而来。所以他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带着美好的盼望而努力。而每一个当下,有圣神在引导,使他知所抉择,做主喜悦之事。过去的了结,将来的有盼望,现在的有意义,故此,这位弟兄能洒脱、充实、有条不紊地活好现在。这些表现都让他们很羡慕又感动。
二、 以小换大
我们既然知道主的应许是何等的丰盛,就要在生活中,尤其是利益相争的场合,多一个心眼,学会做天国的生意。天国的生意是一本万利的,是以小换大的。一些暂时性的损失为我们大有益处。经上应许:“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能否得到福份,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天主。不管他人怎样处心积虑,精于算计,真正决定福气的是天主。天主给谁预备了,就给谁预备。真的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经上说:“人在心中尽可策划多端,实现的却是上主的计划”(箴19:21)。有了这份看见,既然现实合法的利益受损,我们也比较容易进入作天国商人的角色,能够以小换大。
另外,那些无理损害我们的人,与其说是可恨,更不如说是可怜。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们的可怜在于目光短浅,在于被世界的贪欲控制,在于没有真正深层的安全与幸福感。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更要以爱出发,怜悯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亚巴郎的子孙,也是天父的肖像。当我们以怜悯的心肠任由他们索取时,天父也会怜悯我们。这也是另一个角度的以小换大。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里面最感动人的一段,叙述了一个小偷窃走教堂的一个银蜡烛台,被警察抓到,连人带赃物被带到教堂。主教一看,立刻说:“这是我送给他的。”小偷从来没有想到失主会这样说话,真是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是好。警察没有办法只好闷声不响地走了。警察一走小偷赶快把烛台交还原主。但是主教说:“真的送给你。”还劝勉他一番。从此以后,这个银烛台,成为这小偷改过迁善的动力,支持他成为一个正人君子。我们绝对相信,主教的怜悯不仅使这人真正悔改,也为自己赚得天主的怜悯。因为经上说:“对不行怜悯的人,审判时也没有怜悯;怜悯必得胜审判”(雅2:13)。
耶稣在真福八端中也说:“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你们欢喜踊跃罢!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厚的,因为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曾这样迫害过他们”(玛5:11—12)。这二节福音也是以小换大的保证。现在所损失的终究是小,天上的赏报却是丰厚的。圣保禄也说:“因为我们这现时轻微的苦难,正分外无比地给我们造就永远的光荣厚报”(格后4:17)。或许有人会说,将来天上的赏报是目前看不见的,甚至是虚无飘渺的,看得见的却是让人心痛不已的损失。其实,对于基督徒来说,更要有通透的时空观。天上难道就指死后的天堂吗?不是的,更确切的说,天上是指天主恩宠的境界,只要见到天主的恩宠,不管是有形的,无形的,都已置身在天国里了。实在,天国就在我们心中,也真实在我们的现实的世界中。如果我们能常常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自己虽然损失也要利益他人,不仅好人一生平安,且常能绿灯常亮,左右逢源。经上说:“我们行善不要厌倦;如果不松懈,到了适当的时节,必可收获”(迦6:9)。
一个高雄的商人在出货的时候,发现急需缝制箱包的专用绳索不够用了,于是打电话给一个在台北专卖绳线的合作厂商,要求他立刻就把线寄出,好赶在第二天晚上之前,把货物包缝制好,随船出口。
合作商不敢怠慢,然而通过邮寄,线要隔天下午才会到达。厂商赶紧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商人。商人急了,因为这样他根本来不及把货物包缝制好,便要厂商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在早上将线送到。如果这批货走不了,商人将血本无归。这让厂商很为难,因为对方要的线总价值才几百元,他要是坐高铁去送,肯定是自己吃亏。然而思量再三,厂商最终还是选择了坐高铁亲自送过去。等他第二天上午到时,商人早已等在车站,而且热泪盈眶。厂商没有料到,从高雄回来后,竟有许多客户找他做生意,而这些客户大多是高雄那个商人介绍来的。
三、 以小抓大
虽然我们都知道以小换大的福音,然而“心神固然切愿,肉体却是软弱”(谷14:38)。在许多次利益纷争的场合,我们会眼目昏花,利令智昏,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如何才能把握好每一次以小换大的机会呢?我们必须要藉着常常祈祷,读经,默想,与主亲近的机会紧紧地抓住更大的福份。藉由这些灵修工夫,我们才能将认识到的,化成真正的行动。
圣祖雅各伯,一直知道并渴慕天主的祝福,可是,身为次子他却无缘于天主的祝福。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反而深居幕中,天天求主。他紧紧地盯着主,主就对他开门。主不仅赐给他识人的智慧,让他知道大哥厄撒乌三粗五壮,头脑简单,且轻视主的祝福,也安排了他得长子名份和祝福的机会。所以,趁着厄撒乌渴的要死时,就以一碗红豆汤换来了长子的名份。后来,他又利用父亲的喜爱野味,双目的失明,及时把握机会骗取了长子的祝福。此举虽为人所不屑,但在天主看来却是大有信德的表现。天主就将祝福给了他。雅各伯以小换大的成功,是在于他在于祈祷中的抓,在于行动中的抓,终于梦想成真。
我们也要学习雅各伯,常常通过灵修的各种工夫,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并且感动化为行动。我们就会“象植在溪畔的树,准时结果,枝叶不枯,所作所为,随心所欲”(咏1:3)。
结语:在非常现实,充满利益之争的世界,基督徒如何成全如天父?如何持续不断地享受主内的所有福份,就在于能不能开“天眼”,即:能否从小损失处见大利益,能否以小亏损换大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否紧抓大利益不放。让我们不断地投入灵修的工夫,如雅各伯一样紧抓主的应许,由此必能真真实实过着天主子女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