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好仆人,教友的好榜样——记王炳号教友的奉献精神
作者:方建聪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7-05 18:40:16 浏览次数:次
侍奉天主,不仅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和奉献。正如若望一书上说“爱人不可只在言语和口头上,要以行动和真诚来表达”。就是要以心里去做爱人的工作,才是真正爱人,才是遵行主的命令,人间有爱,才有温暖,所以基督要我们除爱自己以外,还要爱家人,爱朋友,要爱社会上大众,尤其是那些贫苦的人,王炳号教友正是这样的人。
王炳号教友现年63岁,现为龙港堂金钗片段段长,任片段长已有十多年。他所在的金钗片段共有180多户教友,相当于一个小堂口,片段内经常性工作繁多,但是他总是默默无闻作奉献,为教会工作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工作较出色,每年经常费缴交数总是位列龙港14个片段的前茅,对教友的工作生活上了解比较深入,并为该片段配备了11个组长,增进联系和了解,可以说是教友的知心人、贴心人,深受教友的喜爱。同时,没有特殊情况他坚持每周一次开展片段内的老年与青年圣经学习班,对学习班的开展工作高度关心和负责,在片段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王炳号教友总是能够急教友之所急,想教友之所想,教友家中遇到红白喜事,无论自己家中有什么重要事他都先放下,一马当先地到教友家中策划安排,随召随到,从不推辞。特别是追思通功,一干就是二、三天,有的要三、五天。从病者扶助善终至停止呼吸、火化、出殡、安葬都要教友到场念经祈祷,他大都亲临其境,特别是出殡前的通功,要神父安排追思弥撒外,还要每晚为亡者祈祷、唱圣歌、讲道等,在他带领安排下有条不紊,显示出全体教友为亡者炼灵祈祷的凝聚力与恳祷的热情。他为教友家庭出大力,教友觉得应作些小酬谢,给他一包烟或留他吃饭吃酒等,他都一一谢绝了,做到了一尘不染,不拿教友一针一线。更加令人感动的是,他还扶持帮助龙港新美洲的一贫困户每月三百元,从九五年开始一直坚持了十多年。
王炳号教友是以身作则为教会奉献的典范。在此前即1967年至1982年,教会艰难时期,他主动地将自己的住房腾出作祈祷所。不幸的是他28岁那年患了一场大病(即黄胆急性肝炎转为迁延性肝炎,颈部有了蜘蛛痣),医生嘱咐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几年来不能出海捕鱼,只好摆小店来维持家计,很多朋友劝他改信其他教,因你家办了祈祷所即那些附魔的、患病的、经常来求平安的,你已受了牵连。但他一口拒绝,坚信天主毫不动摇,现在他在天主圣神保护下,身体健康、一切正常,安然无恙。在患病期间他一边服中草药,一边依靠天主,在天主台前许下的誓愿已一一还报,为此,十几年如一日地为教会作贡献。更加令人感动的是,王炳号教友的奉献精神是服从于圣召,他将自己的长女高中毕业后送给教会当修女,至今已17年,并已发了初愿。
在日常的生活中,王炳号教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心大使。他将自己房子腾出不用钱“租给”那些穷苦的人住,人家背后说他是个傻子,他们说:“龙港房租这样贵,你不过便宜些租给,干嘛不用钱?”王炳号教友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不平凡的事来,这种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在他的发动下,和其他教友一起在暑天烧伏茶免费供应路人解渴的义举,自备夏枯草、甘草、荷叶、乌株蓝、淡竹叶等之类的中药,免费向路人、人力车夫等供应,解暑又清凉,受到众人交口称赞。据我了解,烧伏茶用去的水费,电费(或煤球费)中药费每天需60元左右,高峰期还远不止这些。但为了献一片爱心,送一丝丝的清凉,王炳号和教友们真正做到了不怕牺牲,不辞劳苦,遵从主的教导,值得我们钦佩。
另外,非常让我感动的是,王炳号教友做了这么多好事却总不声张,一贯低调做自己的奉献事业,一再吩咐我不要将其报导,一再谦逊地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这些所做的仅是教友的份内事。我想,这样的奉献精神是伟大的,也是对天主的爱的一种表现,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故毅然命笔拙作见报,希望全体教友能够深刻理解并把对天主的爱付诸现实实践。
王炳号教友现年63岁,现为龙港堂金钗片段段长,任片段长已有十多年。他所在的金钗片段共有180多户教友,相当于一个小堂口,片段内经常性工作繁多,但是他总是默默无闻作奉献,为教会工作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工作较出色,每年经常费缴交数总是位列龙港14个片段的前茅,对教友的工作生活上了解比较深入,并为该片段配备了11个组长,增进联系和了解,可以说是教友的知心人、贴心人,深受教友的喜爱。同时,没有特殊情况他坚持每周一次开展片段内的老年与青年圣经学习班,对学习班的开展工作高度关心和负责,在片段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王炳号教友总是能够急教友之所急,想教友之所想,教友家中遇到红白喜事,无论自己家中有什么重要事他都先放下,一马当先地到教友家中策划安排,随召随到,从不推辞。特别是追思通功,一干就是二、三天,有的要三、五天。从病者扶助善终至停止呼吸、火化、出殡、安葬都要教友到场念经祈祷,他大都亲临其境,特别是出殡前的通功,要神父安排追思弥撒外,还要每晚为亡者祈祷、唱圣歌、讲道等,在他带领安排下有条不紊,显示出全体教友为亡者炼灵祈祷的凝聚力与恳祷的热情。他为教友家庭出大力,教友觉得应作些小酬谢,给他一包烟或留他吃饭吃酒等,他都一一谢绝了,做到了一尘不染,不拿教友一针一线。更加令人感动的是,他还扶持帮助龙港新美洲的一贫困户每月三百元,从九五年开始一直坚持了十多年。
王炳号教友是以身作则为教会奉献的典范。在此前即1967年至1982年,教会艰难时期,他主动地将自己的住房腾出作祈祷所。不幸的是他28岁那年患了一场大病(即黄胆急性肝炎转为迁延性肝炎,颈部有了蜘蛛痣),医生嘱咐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几年来不能出海捕鱼,只好摆小店来维持家计,很多朋友劝他改信其他教,因你家办了祈祷所即那些附魔的、患病的、经常来求平安的,你已受了牵连。但他一口拒绝,坚信天主毫不动摇,现在他在天主圣神保护下,身体健康、一切正常,安然无恙。在患病期间他一边服中草药,一边依靠天主,在天主台前许下的誓愿已一一还报,为此,十几年如一日地为教会作贡献。更加令人感动的是,王炳号教友的奉献精神是服从于圣召,他将自己的长女高中毕业后送给教会当修女,至今已17年,并已发了初愿。
在日常的生活中,王炳号教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心大使。他将自己房子腾出不用钱“租给”那些穷苦的人住,人家背后说他是个傻子,他们说:“龙港房租这样贵,你不过便宜些租给,干嘛不用钱?”王炳号教友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不平凡的事来,这种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在他的发动下,和其他教友一起在暑天烧伏茶免费供应路人解渴的义举,自备夏枯草、甘草、荷叶、乌株蓝、淡竹叶等之类的中药,免费向路人、人力车夫等供应,解暑又清凉,受到众人交口称赞。据我了解,烧伏茶用去的水费,电费(或煤球费)中药费每天需60元左右,高峰期还远不止这些。但为了献一片爱心,送一丝丝的清凉,王炳号和教友们真正做到了不怕牺牲,不辞劳苦,遵从主的教导,值得我们钦佩。
另外,非常让我感动的是,王炳号教友做了这么多好事却总不声张,一贯低调做自己的奉献事业,一再吩咐我不要将其报导,一再谦逊地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这些所做的仅是教友的份内事。我想,这样的奉献精神是伟大的,也是对天主的爱的一种表现,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故毅然命笔拙作见报,希望全体教友能够深刻理解并把对天主的爱付诸现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