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及教会的楹联(一)
作者:方建聪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8-17 16:37:24 浏览次数:次
楹联又叫对联,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顾名思义,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所谓“对”,就是上下联的字数相同,断句一致,而且在词句的性质、含义、语调的平仄等都要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两联的思想内容或是紧密联系,或是相互对应,融合成完整的意境,表达出完整的思想。一般对联的构成,要求词性上“实对实”、“虚对虚”,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平仄交替与律诗的颔联、颈联相似,多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格来处理,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
对联是用比诗词更精炼更客观的事物,表达人的思想或感情的艺术作品。苏步青先生是数学家也是诗人,他在1984年写了一副很有时代感的联子:“春满九州,大庆欣逢卅五载;
人迎四化,小康定看二千年。”
历史学家苏渊雷在全国各地留下许多好联,其中之一如:
“万物静观皆自得;一生爱好是天然。”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南氏宗祠留下一联:
“百代渊源,河洛东南留一脉;千秋忠义,神灵海上有孤臣。”
南雁的“棣萼世辉楼”门联:“不分新旧惟求益;兼爱自他所谓公。”
温州图书馆大厅的对联:“书从历事方知味;理到平心始见真。”
这些名人所作的对联不仅规格标准,而且讲究典雅、精炼、优美,富有哲理,很值得学习。
笔者一辈子从事理科教学,但对楹联颇感兴趣。2006年与2007年,在上海虹口堂过主日期间,跟随牛树青神父到上海有关堂口及崇明岛朝圣抄集几副;后来又到七苦圣母堂过主日跟随魏特选神父到温州方向朝圣,每到一个堂口都会抄集一些,今整理十三个堂口的几十副对联,今选几副跟大家共赏与切磋。
本人认为我所抄集的大部分联子,是出于行家的笔下,如崇明岛圣保禄堂一联:“不图人世一身乐;切愿天乡万寿春。”此联主要是赞扬使徒保禄为教会福传历尽艰辛,死而后已的精神。他在大马士革归化后,接受洗礼,充满了圣神,不怕艰难险阻,宁愿牺牲自己。请看《格林多后书》(11:23——29)这段经文:“他们是基督的仆役吗?我疯狂地说:我更是。论劳碌,我更多;论监禁,更频繁;论拷打,过了量;遇死亡,是常事。被犹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少一;受杖击三次,被石击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里度过一日一夜;又多次行路遭江河的危险,……忍饥受渴……还有我每日的繁忙与对教会的挂虑,谁软弱,我不软弱?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从上文可知,正如上联所描绘的“不图人世一身乐,”为了什么?答案是下联“切愿天乡万寿春。”这正是保禄精神的写照。短短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保禄一生为了福传,鞠躬尽瘁。此联精炼、清晰,确是佳作。
再看佘山修院一副联子:“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
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
上联主要是告诉朝圣者应默想耶稣的孝子精神。众所周知的在加纳婚宴时,圣母说:“他们没有酒了。”后来,耶稣变水为酒。行了第一个
神迹,此事一方面赞扬耶稣对婚姻的重视与关照,另在人性方面,表现了耶稣顺从母意,尤其是他在十字架上,还念念不忘圣母,将母亲托付给爱徒若望。从神性方面,耶稣一生顺从圣父的旨意,甘愿饮完那杯苦爵,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孝子精神是世人效法的榜样!
下联是提醒人们应明白,圣母一生伴随基督完成赎世救世使命,其功不可没,可敬可佩。
此联的作者颇有功底,不但词节对仗工整,而且意义深远,让观众深受教育。只是平仄不全相对,但也不伤大雅!
我收集的联子中有的也不尽人意。如崇明岛耶稣圣心堂祭坛旁的两副对联:一、“善牧耶稣指迷宗师;通体惨伤苦能莫言。”
二、“万王之王万师之师;耶稣圣心慈爱无涯。”
这两对联子,所表达的意思是明确的,但是没有对联的特色。
只能算是两条标语。
各位教友,我们的教会是很重视礼仪的,教会里有识之士大有人在,作为传扬福音的窗口,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不能马虎,否则,有损教会的形象。因此,本人想借堂区通讯的一角,谈谈自己的认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某些见解有欠缺,本文只能作抛砖引玉之用,请大家多多指点!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所谓“对”,就是上下联的字数相同,断句一致,而且在词句的性质、含义、语调的平仄等都要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两联的思想内容或是紧密联系,或是相互对应,融合成完整的意境,表达出完整的思想。一般对联的构成,要求词性上“实对实”、“虚对虚”,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平仄交替与律诗的颔联、颈联相似,多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格来处理,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
对联是用比诗词更精炼更客观的事物,表达人的思想或感情的艺术作品。苏步青先生是数学家也是诗人,他在1984年写了一副很有时代感的联子:“春满九州,大庆欣逢卅五载;
人迎四化,小康定看二千年。”
历史学家苏渊雷在全国各地留下许多好联,其中之一如:
“万物静观皆自得;一生爱好是天然。”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南氏宗祠留下一联:
“百代渊源,河洛东南留一脉;千秋忠义,神灵海上有孤臣。”
南雁的“棣萼世辉楼”门联:“不分新旧惟求益;兼爱自他所谓公。”
温州图书馆大厅的对联:“书从历事方知味;理到平心始见真。”
这些名人所作的对联不仅规格标准,而且讲究典雅、精炼、优美,富有哲理,很值得学习。
笔者一辈子从事理科教学,但对楹联颇感兴趣。2006年与2007年,在上海虹口堂过主日期间,跟随牛树青神父到上海有关堂口及崇明岛朝圣抄集几副;后来又到七苦圣母堂过主日跟随魏特选神父到温州方向朝圣,每到一个堂口都会抄集一些,今整理十三个堂口的几十副对联,今选几副跟大家共赏与切磋。
本人认为我所抄集的大部分联子,是出于行家的笔下,如崇明岛圣保禄堂一联:“不图人世一身乐;切愿天乡万寿春。”此联主要是赞扬使徒保禄为教会福传历尽艰辛,死而后已的精神。他在大马士革归化后,接受洗礼,充满了圣神,不怕艰难险阻,宁愿牺牲自己。请看《格林多后书》(11:23——29)这段经文:“他们是基督的仆役吗?我疯狂地说:我更是。论劳碌,我更多;论监禁,更频繁;论拷打,过了量;遇死亡,是常事。被犹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少一;受杖击三次,被石击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里度过一日一夜;又多次行路遭江河的危险,……忍饥受渴……还有我每日的繁忙与对教会的挂虑,谁软弱,我不软弱?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从上文可知,正如上联所描绘的“不图人世一身乐,”为了什么?答案是下联“切愿天乡万寿春。”这正是保禄精神的写照。短短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保禄一生为了福传,鞠躬尽瘁。此联精炼、清晰,确是佳作。
再看佘山修院一副联子:“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
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
上联主要是告诉朝圣者应默想耶稣的孝子精神。众所周知的在加纳婚宴时,圣母说:“他们没有酒了。”后来,耶稣变水为酒。行了第一个
神迹,此事一方面赞扬耶稣对婚姻的重视与关照,另在人性方面,表现了耶稣顺从母意,尤其是他在十字架上,还念念不忘圣母,将母亲托付给爱徒若望。从神性方面,耶稣一生顺从圣父的旨意,甘愿饮完那杯苦爵,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孝子精神是世人效法的榜样!
下联是提醒人们应明白,圣母一生伴随基督完成赎世救世使命,其功不可没,可敬可佩。
此联的作者颇有功底,不但词节对仗工整,而且意义深远,让观众深受教育。只是平仄不全相对,但也不伤大雅!
我收集的联子中有的也不尽人意。如崇明岛耶稣圣心堂祭坛旁的两副对联:一、“善牧耶稣指迷宗师;通体惨伤苦能莫言。”
二、“万王之王万师之师;耶稣圣心慈爱无涯。”
这两对联子,所表达的意思是明确的,但是没有对联的特色。
只能算是两条标语。
各位教友,我们的教会是很重视礼仪的,教会里有识之士大有人在,作为传扬福音的窗口,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不能马虎,否则,有损教会的形象。因此,本人想借堂区通讯的一角,谈谈自己的认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某些见解有欠缺,本文只能作抛砖引玉之用,请大家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