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及教会的楹联(二)
作者:方建聪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8-17 16:39:52 浏览次数:次
我在“堂区通讯”上期七月五日(即第42期)刊登了“民间及教会楹联”一文,有不少的读者要求我将朝圣时所收集的对联公布出去,我想这也有好处,因为对联也是宣传福音的一个窗口,好的对联能供你作一篇道理稿的内容,我看过有一对联:“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任凭圣子通”(据说是康熙皇帝作的),可以从旧约讲到新约了,但有的对联只讲究内容,不讲究词性、平仄和律诗相类的对仗,犹如人穿高贵的衣服却将钮扣与钮洞上下个对错了,很不雅观,有损教会形象及礼仪。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语言精简、意蕴绵长、结构对称,据考我国第一副对联为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佳句,深为广传。
教会文化应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应与民间传统文化相匹配,然而天主教的“信德”理念跟民间传统文化不相而谋对教会福传有利,教会内自古以来有不少有识之士,也就根据圣经内容在不同堂口、不同地方(修院或坟址等)写出各自不同的对联,现将本人朝圣时搜集的27副对联公示为众,供读者分享。
堂口一:上海崇明岛圣保禄堂
1.不图人世一身乐,切愿天乡万寿春。
堂口二:上海崇明岛圣十字架堂
2.一家共具活人心,三人同怀救世意。
祭台: 3.我爱之心兮以心体心以爱还爱
尔情犹火兮惟火生火惟爱引情。
堂口三:上海崇明岛进教之佑圣母堂
4.真道感人八方向化,圣堂世训六合同春。
堂口四:上海崇明岛耶稣圣心堂
5.至贞至洁天主母,可奇可爱世人亲。
祭台: 6.善牧耶稣指迷宗师,通体惨伤,苦能莫言。
7.万王之王,万师之师,耶稣圣心,慈爱无涯。
堂口五:上海嘉宝圣心堂
8.以心体心心相印,以爱还爱爱无穷。
9.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秉昭拯济大权衡。
10.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
堂口六:上海邱家湾耶稣圣心堂
11.耶稣为诸德之渊源,耶稣为永生之希望。
12.耶稣为爱德之烈窑,耶稣为赎罪之牺牲。
堂口七:上海余山修院
13.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脩孝子礼。
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
堂口八:绍兴天主堂
14.圣母净夫贤良贯古今,耶稣义亲忠义昭天下。
15.守十诫遵四规敬主爱人,胜三仇克七罪修德行善。
16.信教当爱国圣经明言,敬主必益人福音有利。
17.可传可法十条圣诫命,无始无终一体真天主。
堂口九:温州东门若瑟堂
18.鞠捂圣婴卫圣教,慰藉信友赐善终。
堂口十:温州平阳萧江中华圣母堂
19.天上母皇福德超诸圣,世间主保恩宠贯古今。
20.圣教与乾坤并立,神恩同江海长流。
堂口十一:温州苍南宜山进教之佑堂
21.万种奇恩俱出于纵横圣木,三仇劲敌难当此手足钢钉。
堂口十二:温州苍南钱库堂
22.主恩浩荡宏中外,圣教昌明冠古今。
堂口十三:温州苍南炎亭伯多禄堂
23.首出宗徒护群羊稳行世路,肩承圣教操宝钥开启天门。
堂口十四:平阳梅源天主堂
24.起地立天,两间无二主宰;
赏善罚恶,万古唯一纯神。
曹公坟头: 25.圣德永留神州地,浩气长贯九重天。
26.跟主爱人芳踪走,照神合一道路行。
玫瑰山庄郑主教坟碑正堂:
27.坦诚笃实爱轩辕,坚忍忠贞师圣子。
(由于朝圣时间匆促,未免有所差错,请见谅)
以上27对对联大部分是出自于行家手笔,是好联,但也有不近人意的,当作标语是可以的,当作对联还不够层次。根据我个人不成熟肤浅的认识,如(6)(7)(10)(11)(12)等必须加强在词性上的含义,语言平仄上的对仗。即词性上“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平仄上和律诗的颔联、颈联相类,多以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的规格来处理,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
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望读者多多指点。
顺便谈谈我国曾一度对楹联作为圣旨下达的故事: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被称为对联天子,他非常喜欢对联,曾于除夕夜下旨,命城中各家均挂春联一副,在行政干涉下,原来就颇受民间喜爱的对联,在明朝十分盛行。有清一代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南怀瑾先生甚至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据传朱元璋下了京城全城过年要挂对联的命令之后,春节期间到民间巡查,发现一位老者孤零零地站在门楣里,楹柱上的对联写道:“家有万金不富,人养五子还孤。”朱元璋心想:这五个儿子不大孝顺了吧?当下就上前去问。老者说:“家里养了十个女儿,是不是有万金(十位千金),女儿都出嫁了,女婿称为半子,十个女婿不是有五个儿子吗?可女儿女婿都在自己家里过年了。朱元璋听后,让人找来老者的女儿女婿,命令他们轮流赡养老人。可见对联能反映出:
对非小技,其声律和谐,意赅言简,可讽可歌,含诗含画,一句阐明天下事;
联本大观,彼流源久远,论广题宽,亦庄亦趣,宜咏宜吟,两行写出古今情。
“文之妙者为诗,诗之妙者为联”吟诗作对这一门语文艺术是文学的最高层,它精雕细琢、令人赏心悦目,是一种最高艺术享受,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礼”这个字是道德规范,是尊重,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教会的对联应该是礼仪中的一种,必须注意谨严的形式与智慧的化解,福传工作相当重要,愿我们通过楹联的形式将天主的旨意与文化的传统融为一体,让天主的子民沐浴在主的阳光下,健康、温暖、幸福地走上天乡。
教会文化应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应与民间传统文化相匹配,然而天主教的“信德”理念跟民间传统文化不相而谋对教会福传有利,教会内自古以来有不少有识之士,也就根据圣经内容在不同堂口、不同地方(修院或坟址等)写出各自不同的对联,现将本人朝圣时搜集的27副对联公示为众,供读者分享。
堂口一:上海崇明岛圣保禄堂
1.不图人世一身乐,切愿天乡万寿春。
堂口二:上海崇明岛圣十字架堂
2.一家共具活人心,三人同怀救世意。
祭台: 3.我爱之心兮以心体心以爱还爱
尔情犹火兮惟火生火惟爱引情。
堂口三:上海崇明岛进教之佑圣母堂
4.真道感人八方向化,圣堂世训六合同春。
堂口四:上海崇明岛耶稣圣心堂
5.至贞至洁天主母,可奇可爱世人亲。
祭台: 6.善牧耶稣指迷宗师,通体惨伤,苦能莫言。
7.万王之王,万师之师,耶稣圣心,慈爱无涯。
堂口五:上海嘉宝圣心堂
8.以心体心心相印,以爱还爱爱无穷。
9.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秉昭拯济大权衡。
10.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
堂口六:上海邱家湾耶稣圣心堂
11.耶稣为诸德之渊源,耶稣为永生之希望。
12.耶稣为爱德之烈窑,耶稣为赎罪之牺牲。
堂口七:上海余山修院
13.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脩孝子礼。
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
堂口八:绍兴天主堂
14.圣母净夫贤良贯古今,耶稣义亲忠义昭天下。
15.守十诫遵四规敬主爱人,胜三仇克七罪修德行善。
16.信教当爱国圣经明言,敬主必益人福音有利。
17.可传可法十条圣诫命,无始无终一体真天主。
堂口九:温州东门若瑟堂
18.鞠捂圣婴卫圣教,慰藉信友赐善终。
堂口十:温州平阳萧江中华圣母堂
19.天上母皇福德超诸圣,世间主保恩宠贯古今。
20.圣教与乾坤并立,神恩同江海长流。
堂口十一:温州苍南宜山进教之佑堂
21.万种奇恩俱出于纵横圣木,三仇劲敌难当此手足钢钉。
堂口十二:温州苍南钱库堂
22.主恩浩荡宏中外,圣教昌明冠古今。
堂口十三:温州苍南炎亭伯多禄堂
23.首出宗徒护群羊稳行世路,肩承圣教操宝钥开启天门。
堂口十四:平阳梅源天主堂
24.起地立天,两间无二主宰;
赏善罚恶,万古唯一纯神。
曹公坟头: 25.圣德永留神州地,浩气长贯九重天。
26.跟主爱人芳踪走,照神合一道路行。
玫瑰山庄郑主教坟碑正堂:
27.坦诚笃实爱轩辕,坚忍忠贞师圣子。
(由于朝圣时间匆促,未免有所差错,请见谅)
以上27对对联大部分是出自于行家手笔,是好联,但也有不近人意的,当作标语是可以的,当作对联还不够层次。根据我个人不成熟肤浅的认识,如(6)(7)(10)(11)(12)等必须加强在词性上的含义,语言平仄上的对仗。即词性上“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平仄上和律诗的颔联、颈联相类,多以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的规格来处理,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
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望读者多多指点。
顺便谈谈我国曾一度对楹联作为圣旨下达的故事: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被称为对联天子,他非常喜欢对联,曾于除夕夜下旨,命城中各家均挂春联一副,在行政干涉下,原来就颇受民间喜爱的对联,在明朝十分盛行。有清一代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南怀瑾先生甚至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据传朱元璋下了京城全城过年要挂对联的命令之后,春节期间到民间巡查,发现一位老者孤零零地站在门楣里,楹柱上的对联写道:“家有万金不富,人养五子还孤。”朱元璋心想:这五个儿子不大孝顺了吧?当下就上前去问。老者说:“家里养了十个女儿,是不是有万金(十位千金),女儿都出嫁了,女婿称为半子,十个女婿不是有五个儿子吗?可女儿女婿都在自己家里过年了。朱元璋听后,让人找来老者的女儿女婿,命令他们轮流赡养老人。可见对联能反映出:
对非小技,其声律和谐,意赅言简,可讽可歌,含诗含画,一句阐明天下事;
联本大观,彼流源久远,论广题宽,亦庄亦趣,宜咏宜吟,两行写出古今情。
“文之妙者为诗,诗之妙者为联”吟诗作对这一门语文艺术是文学的最高层,它精雕细琢、令人赏心悦目,是一种最高艺术享受,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礼”这个字是道德规范,是尊重,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教会的对联应该是礼仪中的一种,必须注意谨严的形式与智慧的化解,福传工作相当重要,愿我们通过楹联的形式将天主的旨意与文化的传统融为一体,让天主的子民沐浴在主的阳光下,健康、温暖、幸福地走上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