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扬牧笛

当前位置:

首页 / 芬芳岁月 / 轻扬牧笛

大熊猫的发现者—戴维神父

作者:杨二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1-25 16:08:19 浏览次数:


 

    1962年的2月,法国南部的马塞港还春寒料峭,一位名叫爱尔芒德?戴维法国神父就要起程前往遥远的东方。那年戴维神父36岁,被派往中国天主教苦修会工作。由于戴维神父在动植物研究上颇有造诣,因此在他临行时,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米勒?爱德华兹教授委托他帮忙到中国采集一些动植物标本回来。
戴维神父1865年来到北京。除了完成教会的工作外,他被中国的各种新鲜奇异的动植物吸引住了。他很勤奋,在闲暇之时经常到北京周边采集动植物标本,并把整理好的标榜寄往巴黎。不久,他在上海遇到一个来自四川穆坪灵宝学院的中国学生。那个学生告诉他,他们学院的法国院长已经在穆坪采集了许多植物标本,准备寄回国去,这一消息使戴维神父非常兴奋。1969年2月,他去穆坪,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来到邛崃山脉中段一个叫邓池沟的地方。戴维神父凭着他多年野外考察的经验感觉到,这里是他追寻的梦想之地,一个动植物的王国。这里的高山河谷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使得当地的动植物得以生存和延续下来。

      刚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这里的头目由于宗教的原因,刚刚颁布了禁止狩猎的命令。但是当的猎户并不认真执行,因此戴维神父没费多大的周折,便用钱把他们收买了,于是他们便为戴维神父猎取标本。就在戴维神父来到邓池沟的第11天,他在上山采集标本回来的路上,被一个姓李的人家约请去做客,在这个异教徒家里,他看到了一张从未见过的兽皮,皮张较大,是一张非常奇特的动物皮。他几乎是本能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焦急地等待着那些在当地雇请的猎人带回他所期待的动物。由于这种动物前所未闻,也没见过,他只好临时给它起名叫“白熊”。过了12天,猎人们带来了一只幼体白熊,原本是活的,猎人们为了携带方便,把它给弄死了。然而,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作为一个博物学家能见到这样珍贵的标本,是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又过了一个星期,猎人们又带来了一只同样的动物,只是黑色不那么纯,白色部分也不那么白,他确定这是一个新的物种,遂命名为“黑白熊”。

      戴维神父把标本寄回巴黎展览后,立刻引起了世人们轰动。人们从一张兽皮上看到一张圆圆的脸,眼睛周围两圈圆圆的黑斑,就像戴着时髦眼镜,二且居然还有精妙的黑耳朵,黑鼻子,黑嘴唇,这简直是戏剧舞台上化妆的效果,太不可思议了。于是,有人断言,这张来自中国的皮毛绝对不是真的,一定是伪造的。而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教授经过仔细研究这张动物的皮毛和骨骼后,断然否定了有关否定的说法,确定这是个新发现。1870年,米勒教授发表了题为《论西藏东部的几种哺乳动物》的文章,认为“黑白熊”虽外貌与熊相似,但其骨骼特征和牙齿系统的区别十分明显。他确信“黑白熊”是一种新属,遂命名为“大猫熊”

       随着戴维神父发现了大猫熊,大猫熊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大改变,以后欧洲、美洲人先后相继来中国考察、猎取大猫熊,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个儿子也来了中国考察大猫熊,最后让美国一个服装设计师露丝小姐从中国弄走了一只活的大猫熊。由于中文的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把“猫熊”读成了“熊猫
”。


上一篇: 罪的乐趣

下一篇: 爱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