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慕尔下 第十九章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8-26 22:42:09 浏览次数:次
撒慕尔下 第十九章
费洛默
这段福音是介绍达味平叛阿贝沙隆的叛乱后班师回京的故事,故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达味得知阿贝沙隆已死,伤心痛哭;第二部分介绍以色列人、犹大人迎接达味过约但河;第三部分介绍以色列、犹大起冲突。
阿贝沙隆死了,他带來的战乱虽然平息了,但因而出現的是是非非,正正邪邪的各种矛盾却接踵而來,人性的善恶也表露无遗。
一、矛盾的冲突:
(一)情与理的矛盾
阿贝沙隆死了,达味掩面大声哭泣:“哦,我儿阿贝沙隆,阿贝沙隆,我儿,我儿呀!”儿子即使不好,但毕竟是儿子,儿子死了,虽然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但伤心、痛苦是为人父母的天然心肠。哀唤儿名,亲情难掩,令人心酸,这是情。
约阿布见士兵们好像是从战场上吃了败仗而逃跑的人,悄悄地进城。就进去谏王,约阿布讲得很实在有道理,当时的士兵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而作为一个管理者应以大局为重,这是理。
达味有情、约阿布有理,但是情理却发生了矛盾。
(二)灵与肉的矛盾
达味对于阿贝沙隆的死痛苦不已,另在撒下12中记载乌黎雅的妻子为达味生的孩子病了,达味为孩子向上主请求,他禁食,整夜睡在地上。但是孩子死了,达味却从地上起来,沐浴抹油,换好衣服,进入雅威的圣所敬拜。这是因为达味深知阿贝沙隆罪恶满身,灵魂一定不妥当,所以心中特别悲伤,哭个不停。而幼小的孩子,灵魂是洁净的,在灵与肉的矛盾中,达味更重视的是灵魂。
(三)正与邪的矛盾
史米和漆巴,他们打恭作揖,刻意奉迎,甚至阴奉阳违,背信弃义,显然是奸邪的化身。
默黎巴和耳巴尔齐来,他们对达味忠心耿耿,甚至雪中送炭、不求回报,显然是忠心的人
正与邪的矛盾,人心的善恶在我们的面前鲜明地展现出来。
(四)亲与疏的矛盾
以色列人知道在归附阿贝沙隆叛变一事上做錯,所以要迎接达味回來。但达味见以色列人多归顺阿贝沙隆,参与叛变,使他心存戒意,觉得还是同族可靠,于是通知犹大家的人不要落在人后,这是亲与疏的矛盾,这对矛盾也种下日后南北分裂的阴影。
二、矛盾的启示
(一)达味有情、约阿布有理,但是达味的痛哭更是天主的慈悲的影像,我们这些有罪的子女要信靠天上的父亲的慈悲,不失望、不放弃,真心悔改,投靠主的怀抱。
(二)在灵与肉的矛盾中,达味更重视的是灵魂。我们为人父母也该效法达味,视自己和子女的灵魂重于肉身,多做善功,在子女的培养中不能只重视功名利禄,更要注重灵魂的修养。如果说成绩、事业、美貌等等是0,那么人的灵魂是1,人一旦丢失灵魂,那就是一无所有。
(三)面对曾经得罪自己的史米的请罪,和有恩自己的巴尔齐来的迎接,达味既原谅了史米的过错,又报答巴尔齐来的恩情。我们该效法达味,学会海量包涵,受辱不思报复,使人知罪知悔。但对有恩自己的人,我们该铭记在心,事无巨细都该知恩图报。
(四)达味的胜利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一个问题就是各派团结的问题。达味的亲与疏的区别种下了日后南北分裂的阴影。这让我们记住,当我们宣称对团结与和平的向往时,我们永远应心胸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