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分裂----路十二,49~53 十四,26
作者: 品一口茶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9-16 14:24:30 浏览次数:次
耶稣常常口出惊人之语,并因此而失去了一些原本已经决定跟随他的人,但传播真理乃是他的使命,他不屑于以迁就错误去吸引更多数量的门徒。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热爱和平是每一个正义之士的不二选择,但耶稣在此却公然声称他来不是给地上送和平,而是来送分裂的。如果仅凭这一句,那真的可以把耶稣定义为恐怖份子的祖师爷了,事实上早有敌视者见到此话如获至宝,他们对圣经中比比皆是的耶稣的宽恕及爱德教导视而不见,而单以这句话去定位耶稣与圣经的“罪恶性”。如果耶稣果真是个主张仇恨与分裂,喜欢父母子女闹成一锅粥之人,那又如何理解:“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 ’耶稣对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玛十八,21,22);“梅瑟原说过:‘你该孝敬你的父亲及你的母亲;’又说:‘咒骂了父亲或母亲的,应处以死刑。’你们却说:人若对父亲或母亲说:我所能供养你的,已成了‘科尔班’,即‘献仪’,那么就许那人不必再为父母做什么了;这样你们便为了你们所传授的遗教,废弃了天主的话;并且你们还行了许多其他诸如此类的事。”(谷七,10~13)呢?可见,断章取义歪曲耶稣与圣经,不是出于无知便是因为恶意攻击!
毫无疑义,耶稣是一个喜爱和平之人,但他推崇的和平是建立在真理之基础上的真正和平,并且只有建立于真理之基础上的和平才是有意义的和平。换言之,我们也可以用不顾原则,以和稀泥的方式去得到所谓的和平,这种以牺牲真理为代价的和平,是走在黑暗之路上的“伪和平”,表面上看起来和和睦睦、没有纷争、一派歌舞升平皆大欢喜,但却导人日渐远离基督,因为基督说过:我是真理、道路和生命……(若十四,6)。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争论就没有真理。没有真理,并不是说没有争论真理就不存在,而是说,不经过一番争论,真理就常常是隐晦不彰的,在争论中,真理才越来越明显。对真理的否定,或是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或是由于人性软弱,或是由于私欲私利作怪。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而产生的反对真理并不构成主观上的罪恶,一旦明白了真相,便会转而接受真理;由于人性软弱造成的对真理的否定,在口头否定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良心的不安,而这种良心的遣责便是促使他回归真理的最有力因素;最危险的便是出于私欲私利作怪的否认真理了,此等人心里比谁都明白,但一旦承认真理却将给他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于是他不得不故意昧着良心否认真理,这便是耶稣所说的“今生及来世都不得赦免的‘亵渎圣神’”之罪,能不危险乎?
耶稣在这两段圣经中所说的家人之间所起的纷争其实并不是他所愿意的,但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并且今天特别明显地存在于我们中间,耶稣说他来不是送和平,而是送分裂,不是说他故意来制造分裂的因素而使人分裂,而是指因着他的到来,面对他的真理,执不同意见的家人之间要起分裂,这分裂不是他所愿意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来看看,我们今天是不是正处于这种典型状态之中?我们之中有着太多太多善良的人们,不愿争吵,也不要真理,我们只求风平浪静,并且美其名曰:爱天主、爱弟兄姐妹!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或不顾大方向,只着眼于个人的局部美德便一味盲目肯定并跟随自己那迷失了大方向的牧者,在互相爱护的表相下其实是互相伤害而浑然不知并乐此不疲!其实在大方向与基本原则方面,牧者永远比羊儿们更心知肚明,他们本来有领导羊群去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的义务,但有时竟可怜到反过来需要羊来帮助他的地步,而羊却常常拿不出抹下脸来爱牧者的勇气。这就是彼此的悲摧了!
“如果谁来就我,而不恼恨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门徒。”(路十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