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教闻

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团体希冀走出困境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2-08-07 08:00:11 浏览次数:


研讨会参加者分组讨论各自团体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
针对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团体发展的举步维艰,天津教区举办第二届青年社会服务研讨会。

会上又成立天主教青年论坛,期望这个平台能够成为与其他社会团体的交流渠道,达到资源共享,也给教会青年团体学习社会服务的各种知识,明确自己团体使命和价值,回应社会的需要。

为期六天的研讨会于八月四日结束,有来自天津、武汉、西安、宁波及河北省各地六十多位青年代表参加。

活动由专业老师带领分辨各自团体的使命和价值,圣言和祈祷对团体的重要性,亦有台湾环保人士的经验分享。参加者分组讨论各自团体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

据了解,中国有七十多个天主教社会服务机构,大部分是养老院和孤儿院。而教会中更多大大小小自发组织的非正式爱心服务团体,也是小范围的针对教会内部服务,极少走出去服务社会。很多服务团体更面临资金短缺和人员替换快而导致团体昙花一现等种种困难。

今年二月份,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中央五个部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文件,对于一直摸著石头过河的中国教会服务团体来说看到一线希望。

负责这次活动的一位神父说,该文件虽然目前不会起到实质性作用,但至少是国家对于宗教界兴办社会服务事业的一种态度,教会也要借机回应这份文件的精神。他表示,教会服务团体和地方政府之间还需要沟通磨合。

一直带领河北多个青年团体的若瑟神父说,还有很多教区想做慈善工作,「我们看到需要,但是面对不少问题,包括资金、管理方式,以及社会现状限制,所以我们做得很少」。

在研讨会上,参加者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来自河北唐山的玛利亚说,他们团体的人数越来越少,通过这次学习,她明白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导人,祇有时间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她认为教区的支援很重要,全职服务人员对一个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必要。

另一位神父说:「一直以来,教会服务团体的眼光都是向内看,看到自己缺陷多,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当大家目光向外看的时候,发现其他团队也存在不足,那么自己就有成长的信心,也会感到团队存在的价值。」

通过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多种启发性游戏,参加者体会到当各个有缺点的团体结合在一起,优点就会被放大。来自浙江省的佳兰说:「这种团队精神,也应是天主教青年论坛这个平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