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证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礼仪生活 / 主日证道

认出耶稣远离罪恶——丙圣周五讲道(若18:1—19:42)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3-26 22:28:19 浏览次数:


18:1 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和门徒出去,到了克德龙溪的对岸,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便进去了。
18:2 出卖他的犹达斯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同门徒曾屡次在那里聚集。
18:3 犹达斯便领了一队兵和由司祭长及法利塞人派来的差役,带着火把、灯笼与武器,来到那里。
18:4 耶稣既知道要临到他身上的一切事,便上前去问他们说:「你们找谁?」
18:5 他们答复说:「纳匝肋人耶稣。」他向他们说:「我就是。」出卖他的犹达斯也同他们站在一起。
18:6 耶稣一对他们说了「我就是。」他们便倒退跌在地上。
18:7 于是他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纳匝肋人耶稣。」
18:8 耶稣答复说:「我已给你们说了『我就是』;你们既然找我,就让这些人去罢!」
18:9 这是为应验他先前所说的话:「你赐给我的人,其中我没有丧失一个。」
18:10 西满伯多禄有一把剑,就拔出来,向大司祭的一个仆人砍去,削下了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玛耳曷。
18:11 耶稣就对伯多禄说:「把剑收入鞘内!父赐给我的杯,我岂能不喝吗?」
受大司祭审问 伯多禄背主 
18:12 于是兵队、千夫长和犹太人的差役拘捕了耶稣,把他捆起来,
18:13 先解送到亚纳斯那里,亚纳斯是那一年当大司祭的盖法的岳父。
18:14 就是这个盖法曾给犹太人出过主意:叫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利的。
18:15 那时,西满伯多禄同另一个门徒跟着耶稣;那门徒是大司祭所认识的,便同耶稣一起进入了大司祭的庭院,
18:16 伯多禄却站在门外;大司祭认识的那个门徒遂出来,对看门的侍女说了一声,就领伯多禄进去。
18:17 那看门的侍女对伯多禄说:「你不也是这人的一个门徒吗?」他说:「我不是。」
18:18 那时,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着烤火取暖;伯多禄也同他们站在一起,烤火取暖。
18:19 大司祭就有关他的门徒和他的教义审问耶稣。
18:20 耶稣答复他说:「我向来公开地对世人讲话,我常常在会堂和圣殿内,即众犹太人所聚集的地方施教,在暗地里我并没有讲过什么。
18:21 你为什么问我?你问那些听过我的人,我给他们讲了什么;他们知道我所说的。」
18:22 他刚说完这话,侍立在旁的一个差役就给了耶稣一个耳光说:「你就这样答复大司祭吗?」
18:23 耶稣答复他说:「我若说得不对,你指证那里不对;若对,你为什么打我?」
18:24 亚纳斯遂把被捆的耶稣,解送到大司祭盖法那里去。
18:25 西满伯多禄仍站着烤火取暖,于是有人向他说:「你不也是他门徒中的一个吗?」伯多禄否认说:「我不是。」
18:26 有大司祭的一个仆役,是伯多禄削下耳朵的那人的亲戚,对他说:「我不是在山园中看见你同他在一起吗?」
18:27 伯多禄又否认了,立时鸡就叫了。
18:28 然后他们从盖法那里把耶稣解往总督府,那时是清晨;他们自己却没有进入总督府,怕受了沾污,而不能吃逾越节的羔羊。
18:29 因此,比拉多出来,到外面向他们说:「你们对这人提出什么控告?」
18:30 他们回答说:「如果这人不是作恶的,我们便不会把他交给你。」
18:31 比拉多便对他们说:「你们自己把他带去,按照你们的法律审判他罢!」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是不许处死任何人的!」
18:32 这是为应验耶稣论及自己将怎样死去而说过的话。
18:33 比拉多于是又进了总督府,叫了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的君王吗?」
18:34 耶稣答复说:「这话是你由自己说的,或是别人论我而对你说的?」
18:35 比拉多答说:「莫非我是个犹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长把你交付给我,你作了什么?」
18:36 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假使我的国属于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但是我的国不是这世界的。」
18:37 于是比拉多对他说:「那么,你就是君王了?」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我是君王。我为此而生,我也为此而来到世界上,为给真理作证:凡属于真理的,必听从我的声音。」
18:38 比拉多遂说:「什么是真理?」说了这话,再出去到犹太人那里,向他们说:「我在这人身上查不出什么罪状来。
18:39 你们有个惯例:在逾越节我该给你们释放一人;那么,你们愿意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君王吗?」
18:40 他们就大声喊说:「不要这人,而要巴辣巴!」巴辣巴原是个强盗。
19:1 那时,比拉多命人把耶稣带去鞭打了。
19:2 然后兵士们用荆棘编了个茨冠,放在他头上,给他披上一件紫红袍,
19:3 来到他跟前说:「犹太人的君王,万岁!」并给他耳光。
19:4 比拉多又出去到外面,向他们说:「看,我给你们领出他来,为叫你们知道我在他身上查不出什么罪状。」
19:5 于是耶稣带着茨冠,披着紫红袍出来了;比拉多就对他们说:「看,这个人!」
19:6 司祭长和差役们一看见耶稣,就喊说:「钉在十字架上!钉他在十字架上!」比拉多对他们说:「你们把他带去,钉在十字架上罢!我在他身上查不出什么罪状。」
19:7 犹太答复他说:「我们有法律,按法律他应该死,因为他自充为天主子。」
19:8 比拉多听了这话,越发害怕,
19:9 遂又进了总督府,对耶稣说:「你到底是那里的?」耶稣却没有回答他。
19:10 于是比拉多对他说:「你对我也不说话吗?你不知道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钉你在十字架上吗?」
19:11 耶稣答说:「若不是由上赐给你,你对我什么权柄也没有;为此,把我交付给你的人,负罪更大。」
19:12 从此,比拉多设法要释放耶稣,犹太人却喊说:「你如果释放这人,你就不是凯撒的朋友,因为凡自充为王的,就是背叛凯撒。」
19:13 比拉多一听这话,就把耶稣领出来,到了一个名叫「石铺地」──希伯来话叫「加巴达」的地方,坐在审判座位上。
19:14 时值逾越节的预备日,约莫第六时辰,比拉多对犹太人说:「看,你们的君王!」
19:15 他们就喊叫说:「除掉,除掉,钉他在十字架上!」比拉多对他们说:「要我把你们的君王在十字架上吗?」司祭长答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君王。」
19:16 于是比拉多把耶稣交给他们去钉死。
19:他们就把耶稣带去了。
19:17 耶稣自己背着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名叫「髑髅」的地方,希伯来话叫「哥耳哥达」,
19:18 他们就在那里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两个人: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耶稣在中间。
19:19 比拉多写了个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写的是:「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
19:20 这牌子有许多犹太人念了,因为耶稣被在十字架上的地方离城很近,字是用希伯来、罗马和希腊文写的。
19:21 于是犹太人的司祭长就对比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君王,该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
19:22 比拉多答复说:「我写了,就写了。」
19:23 兵士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后,拿了他的衣服,分成四分,每人一分;又拿了长衣,因那长衣是无缝的,由上到下浑然织成,
19:24 所以他们彼此说:「我们不要把它撕开,我们掷骰,看是谁的。」这就应验了经上的话『他们瓜分了我的衣服,为我的长衣,他们拈阄。』士兵果然这样作了。
19:25 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他的母亲和他母亲的姊妹,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
19:26 耶稣看见母亲,又看见他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
19:27 然后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
19:28 此后,耶稣因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为应验经上的话,遂说:『我渴。』
19:29 有一个盛满了醋的器皿放在那里,有人便将海绵浸满了醋,绑在长枪上,送到他的口边。
19:30 耶稣一尝了那醋,便说:「完成了。」就低下头,交付了灵魂。
19:31 犹太人因那日子是预备日,免得安息日内──那安息日原是个大节日──尸首留在十字架上,就来请求比拉多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
19:32 士兵遂前来,把第一个人的,并与耶稣同钉在十字架上的第二个人的腿打断了。
19:33 可是,及至来到耶稣跟前,看见他已经死了,就没有打断他的腿;
19:34 但是,有一个兵士用枪刺透了他的肋旁,立时流出了血和水。
19:35 那看见这事的人就作证,而他的见证是真实的;并且「那位」知道他所说的是真实的,为叫你们也相信。
19:36 这些事发生,正应验了经上的话说:『不可将他的骨头打断。』
19:37 经上另有一句说:『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 
19:38 这些事以后,阿黎玛特雅人若瑟──他因怕犹太人,暗中作了耶稣的门徒──来求比拉多,为领取耶稣的遗体;比拉多允许了。于是他来把耶稣的遗体领去了。
19:39 那以前夜间来见耶稣的尼苛德摩也来了,带着没药及沉香调和的香料,约有一百斤。
19:40 他们取下了耶稣的遗体,照犹太人埋葬的习俗,用殓布和香料把他裹好。
19:41 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有一个园子,那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里面还没有安葬过人。
19:42 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坟墓又近,就在那里安葬了耶稣。

前言:不少的人在圣周五朝拜十字架的礼节中,被《基督的谴责》这首歌震撼,被耶稣的苦难震撼,从而深切悔罪,迎来生命的更新。不过,我们愿意藉着今天的福音,从另一角度来寻找犯罪的原因,然后从根本上远离罪恶,在这个复活节里死于旧我,活于基督。
导致我们犯罪的原因有些什么呢?从外在讲,当然是那些引我们犯罪的人、地、事物;从内在讲,也出于我们的私欲偏情和罪性。那么,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使我们远离内外的各种诱惑,从根本上杜绝犯罪呢?或许通过对本日福音的解读,会给我们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动力——只有真正地认出耶稣,才能真正远离罪恶。

一、他是祝福
我们稍稍放慢读经的速度,就在前七节中,就会发现一个疑问。为什么耶稣两次询问来势汹汹的群众,“你们找谁?”,特别当他们倒退跌在地上之后,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按常理来说,经验到耶稣的威能了,群众们应该清醒才对。可是,他们仍一意孤行,愤怒填胸,仇恨弄瞎了他们的眼睛。所以,耶稣再次的发问,旨在提醒他们,你们现在所找的就是三年来宣讲真道,施行拯救奇能的人,更是三天前你们欢呼拥戴的和平君王。所以,千万不要犯糊涂,以为我真是给民族带来祸害的人。我不是祸端,而是祝福。

可是,实在让我们费解与惋惜的是,两次的提醒对他们有如秋风过耳,竟引不起一丝的反思,使他们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如果,他们及时地认出耶稣来,那么,耶稣的苦难在那晚就不可能发生了,钉死杀害耶稣的罪就会中止了。

当每次遇到诱惑时,我们也问问自己到底在找谁?或者到底要找什么?就会大辐度地减少犯罪次数与减轻犯罪情节。从某个机理上讲,犯罪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而用了天主不喜欢或禁止的方法或途径去取得。如果,在那个时候,我们真心实意地跟主说,不管怎样,我寻找的真正的幸福只有在你内获得。或者,只有你才是我心灵唯一的满足与喜乐。在诱惑中晕头转向的我们,也会清醒不少,镇定不少,抗诱惑的能力也会增加不少。特别藉着信德,认出了时时与我们同在的耶稣时,心灵自然会满足,会被他各样的祝福充满,诱惑与罪恶亦会自行离开。

古人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经上也说:“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以前,请不要拒绝我:令虚伪和欺诈远离我,贫乏或富裕勿赐与我,只供予我必需的食粮,免得我吃饱了,背叛你说:「谁是上主﹖」或是过于贫乏,因而行窃,加辱我天主的名。”内心知足,自然不容易犯罪。心中有耶稣,就会有平安、镇定、幸福。怎么可能还要去犯罪呢?

一位基督徒的儿子,上网成瘾,不得不去接受治疗。有心灵医治经验的人士劝他的父母大声念圣经给儿子听,尤其是马尔谷福音,因为这部福音里面有许多耶稣驱魔的故事。刚开始他的父母也半信半疑,儿子也拒绝,但是妈妈仍然大声念圣经给儿子听,也要求他一起大声念。不多几日,叛逆的孩子开始变得温柔,没有办法入睡的症状也因为常听圣经而得以入睡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可以上学了。
耶稣多么渴望在即将犯罪的关头,藉着各种方式,各样途径提醒我们,让我们认出他、接受他、充满他、好能及时刹车,回归正道。

如果生活中常遇到挑战,困难,我们不免会怀疑耶稣真的是祝福吗?不过,所有经历试炼,度过难关的人,都给我们见证说:“纵使我应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险,因你与我同在。你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舒畅。在我对头面前,你为我摆设了筵席;在我的头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满溢。在我一生岁月里,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直至悠远的时日。”(咏23:4—6)。因为,通过这些本性上难以接受的经历,他们更深地印证什么是“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什叫“你们所受的试探,无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试探,天主是忠信的,他决不许你们受那超过你们能力的试探;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够承担”(格前10:13),更体会到怎样叫做“我决不离开你,也决不弃舍你”(希13:5)。
总而言之,即便环境与事态越糟糕,向我们透出的信息越恐怖,但是,耶稣总在身旁提醒我们,你们找谁。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找我吧!不是有好多人在唱:“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认识主耶稣”。是的,因为我就是祝福,在我这里只有祝福。

二、 他是真理
人人都在寻求真理,因为真理使人自由。特别有知识,有地位的人,更将真理挂在嘴上。所以,当读到福音中那些比拉多与耶稣的对话时,我们又进一步读出了耶稣的心意。稍加体会,他们之间的对话,表面上是一个长官对犯人的审讯。可是,更多的是,更奇妙的是耶稣对比拉多的质询。简直是耶稣“反客为主”,“被动变主动”。耶稣对于自己所受的控告、诽谤、谩骂,置若罔闻,一言不发。可是,对于比拉多却有很大的兴致,与他说了不少的话,这到底为了什么?因为,耶稣想给所有寻求真理的人指点迷津,甚至完全地显示自己。因为“真理必会使你们获得自由”(若8:32),“如果天主子使你们自由了,你们的确是自由的”(若8:36)。

照样,让我们可惜的是,当耶稣向比拉多亮出自己的身份时:“你说的是,我是君王。我为此而生,我也为此而来到世界上,为给真理作证:凡属于真理的,必听从我的声音”(若18:37),换来的却是比拉多对真理的轻视、嘲讽、鄙夷。如果,那个时刻比拉多真的能认出与接受耶稣为真理的话,那么,他就决不会推卸责任,或者与犹太人妥协,让无罪基督去受死了。他就会与犹太人的罪案无关了。

犯罪也是这样,虽然有许多貌似合理的理由,可是,都是在离开了真理或曲解了真理。越背离真理,犯罪就越多。圣经说:“他们既不肯认真地认识天主,天主也就任凭他们陷于邪恶的心思,去行不正当的事,充满了各种不义”(罗1:28—29a)。
因此,耶稣是多么的渴望我们在受到各样的异端邪说蛊惑时,能够清醒头脑,只以真理行事。如亚里士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这个迷乱的时代,耶稣更渴望我们走近他,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他就是“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若1:9)。他更亲口说过:“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
华盛顿邮报有位名叫罗拉?布鲁曼佛特(Laura Blumenfeld)的记者,她做到了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宽恕。她的父亲是犹太人,在1986年前往耶路撒冷旅行时,被巴基斯坦恐怖组织杀害。遭受打击的罗拉决心找出凶手,努力学习希伯来文及阿拉伯文,攻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的硕士学位。1998年,她自愿前往以色列工作,期间查遍所有法院记录,找出杀父凶手名叫奥马?哈提(Omar Hatib)。罗拉后来获知,哈提因为支援叙利亚恐怖组织,被捕入狱,服刑二十五年。于是她假装采访,连续多次拜访他家,竟然发现他们其实非常单纯,哈提的侄子非常喜欢罗拉,常常坐在她的膝盖上玩耍。她跟哈提一家相处融洽,哈提怀有身孕的阿姨还将腹中胎儿取名为罗拉。她也与狱中的杀父凶手通信。在耶稣真光的照耀下,她能体会到哈提杀害他父亲的动机。就在1999年法院审理此案时,罗拉表明自己是死者的女儿,并要求法院从宽减刑。奥马?哈提全家深受感动,甚至连凶手本人也大受震撼。她在法庭上表明:“原谅他,就是我的复仇方式。”哈提回答:“是你赢了。”这就是基督徒伟大的胜利,以耶稣的爱饶恕杀父凶手并拥抱他的家人。假如没有耶稣的光,罗拉永远活在仇恨中,活在错谬中,活在黑暗中。冤冤相报何时了啊?是耶稣的光使她消灭复仇的怒火,使她为世代为仇的巴基斯坦与犹太人之间的化解开出一条路来。

三、 他是救主
福音最末了的部分,耶稣说了极短的两句话:“我渴”,“完成了”。他渴望什么?又完成了什么?完成的显然是救恩的工程。但是,他渴望什么?每个人可以有不同有理解。
不过,如果联系本日福音的上文,以及路加福音有关两盗的记载,就可以看出,耶稣很渴望所有的人,尤其在犯罪边缘能及时认出他是救主,从而摆脱罪恶的权势。
当耶稣把圣母托给若望,也把若望托给圣母时,其中的用意似乎在说明,我的救恩工程仍要继续,要依靠圣母的大能为教会的福传保驾护航。救恩工程需要由承认他为救主的人去拓展。
这不能说不是他的渴望之一。
今天的福音也特别指出耶稣被钉在两位强盗之间。看到这两位强盗,自然会想起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故事。我们一方面为右盗庆幸,另一方面也为左盗叹惜。其实,耶稣的渴望也是对所有如左盗一样的人的,因为他们认不出救主,不相信耶稣。
从某个层面上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就是不相信救主。圣经说“那信从他的,不受审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审判,因为他没有信从天主独生子的名字”(若3:18)。而所有具体可见的罪,最初都与不信有关,或者起源起无信。经上说:“凡不出于信心做的,就是罪”(罗14:23)。
所以,他渴望我们认出并相信他是救主。而不要像左盗一样,只凭肉眼所见。在左盗的眼中,耶稣根本是一位不能自救,也不能救别人的人。不是嘛?别人的百般嘲讽,他都无动于衷,右盗安慰他,也求了他,可是,右盗不照样在那里痛苦呻吟,不照样要去死吗?所以,他根本不是救主,而是与我们一样,面对死亡,面对巨痛也是无能为力的凡人。
我们好多次的跌倒之前,不也是先丧失信心吗?因为,我们觉得耶稣没有也不能救我们了。因此,就随从肉性,自甘堕落了。其实,他真正渴望的是我们能如右盗一样,不管怎样,不管他对我们的施救及不及时,合不合理,我们仍要认出他,相信他,顺服他。我们的信德真的要经得起时间、事态、环境的多样考验,这是主对我们的渴望。
在路加福音十八章中,那个穷寡妇真是的经得起各样考验,终于使不义的判官为她伸冤。当讲完这个比喻之后,耶稣再次表达自己的渴望:“人子来临时,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吗﹖”因为,在人子来临之时,信仰上考验会更多,我们能经得起考验,装备好让主一眼就看见的而不用找的信德吗?

教会每年3月17日纪念的圣巴特利爵是爱尔兰的主保圣人。他生于389年,在他正式决志进入修院陶成自己成为传教士之前,他就已是一位在艰难中时时认出主,相信主的人。因此,对别人来说是冷淡、懈怠、动摇、跌倒的机会,他反而藉着跨越性的信德更深经历了主,为主作了美好见证。如:圣人年约十四、五岁,被海盗掳到爱尔兰为奴,整整六年。圣人侍奉异教主人,饱受艰苦,可是就在这段时期内,他的圣德大有进步。出外牧羊时,在大自然的旷野中日夜祈祷,神火炎炎,一心念主;有时风吹雨打,四肢冻僵,他仍如老僧入定,端坐不动。再如:六年后,他在睡梦中得到启示即将重获自由,就私自从主人家中逃出,步行了二百里路,遇见一条海船,圣人恳求船员准许他搭船回乡。航行三日后,众人舍舟登陆,又走了一个月的陆路,粮食用尽,船主对巴特利爵说:“你这基督信徒,你不是常说你的天主是全能全善的。如今我们粮食已尽,眼看就要饿死。你何不代我们求求你的天主呢?”巴特利爵答道:“你们一心依靠天主,一心祈求天主吧,你们不要担忧。从今天起,粮食的恐慌就可解除”果然,他们前行途中,遇见一群野猪,便宰杀了几头,饱餐了一顿。而且从这一天起,一路上粮食不缺,安抵目的地。这些外教的船员也异口同声歌颂上主的洪恩。

总结:通过上述的分享,我们更多的知道了,犯罪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能及时的认出耶稣是祝福,是真理,是救主,因此,我们常陷于犯罪的泥坑。让我们常常宣告他是祝福,接受他的真理,承认他为救主,如此,“谁是得胜世界的呢?不是那信耶稣为天主子的我们吗”(若一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