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前的恢复——丙常年期第十六主日(路10:38—42)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7-16 12:37:51 浏览次数:次
10:38 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名叫玛尔大的女人,把耶稣接到家中。
10:39 她有一个妹妹,名叫玛利亚,坐在主的脚前听他讲话。
10:40 玛尔大为伺候耶稣,忙碌不已,便上前来说:「主!我的妹妹丢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介意吗﹖请叫她来帮助我吧!」
10:41 主回答她说:「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
10:42 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
前言:玛尔大虽然极爱主,但她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也相似现代的人,因为她为了许多事而操心忙碌,而且她的忙碌已经出现了状况。故此,主爱惜地提醒她:“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主所说的惟有一件,他称许的更好的一份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到主前的恢复。 俗语说:休息为了走更长的路。不管是谁,在这个忙乱的世代,都需要充分的休息,而休息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抓住与主同在的机会,领受他的话语,享受他的同在。
一、 你现在像玛尔大吗?
尽管玛尔大风风火火,可是,主并不喜欢她忙成像陀螺一样。从她对妹妹的抱怨中可以看出她的繁忙已出现了状况。她抱怨妹妹的不懂事、不配合甚至是判断她为偷懒。她的抱怨流露着一种企图,全世界都要跟着她的指挥棒转。这种高举自己,唯我独尊式的操控,使她的事奉产生变质。圣经明确的说:“不可把自己估计得太高,而过了份;但应按照天主所分与各人的信德尺度,估计得适中”(罗12:3),又说:“按我们各人所受的圣宠,各有不同的恩赐:如果是说预言,就应与信德相符合;如果是服务,就应用在服务上;如果是教导,就应用在教导上;如果是劝勉,就应用在劝勉上;施与的,应该大方;监督的,应该殷勤;行慈善的,应该和颜悦色”(罗12:6—8)。马尔大的高估自己,抱怨他人,忙成一团真是“热诚无谋,诚不可取;步伐匆忙,难免失足”(箴19:2)。
连为主操心的玛尔大都会出现状况,何况现代那些醉心名利的人呢?
先不说那些没有基督信仰,终日追名逐利,乐此不疲的人。有基督信仰的人,一部分信仰冷淡,可能已到了失落信仰的边缘,与世人一样在名与利的洪流中狂奔,身心憔悴,充满空虚与劳苦。另少部分可能心中有主,终日为福音的事业操劳,可是,由于长时从事属灵的争战,也到了油枯灯暗的地步。不管是哪一类人,都需要对自己生命的状态有清醒真实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已不知不觉地成了现代版的玛尔大?
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我非常认同其中一段。
《现在是休息时刻》
看见婴儿灿烂笑容,内心无法感到温馨,你该休息了。
面对家人,却挤不出一丝笑意,你该休息了。
清早起床,感到阳光不再耀眼,你该休息了。
对天伦之乐的家庭生活不感兴趣,回到家里也百无聊赖,你该休息了。
接到老友电话,说句“我很忙”就匆匆挂断电话,你该休息了。
听到优美的乐音,没有任何感动,你该休息了。
电影或连续剧的哀伤情节,心里老想“那是剧本啦”,你该休息了。
翻开相簿,看到许久未见得友人,却一点也不好奇他的近况,你该休息了。
接到友人来信没有读完,或是不想回信,你该休息了。
认为白天晚上,晴天雨天,山林海边,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该休息了。
此外,《心意更新——如何调整内心生活》一书中,作者麦哥登(Gordon MacDonald)更用“见底的油箱”的现象来提醒从事福音事业的人们。他说,无论是神职人员、信徒、罪人或圣人,任何人都会出现这种属灵警讯。
属灵油箱见底会出现几种现象。首先,会发出警告的声音,这种声音通常由生气而发出来的。很会容易就会动怒,甚至情绪化。原有的从容与喜乐消失无踪,剩下的只有冒烟的怒气,一触即发。第二、冒火之后,会失去从容,做起任何事来都不会快乐,也感到疲乏无力。即使祈祷赞美也不会喜乐。以往迫切而火热的祈祷,此时变得欲振乏力,三分钟不到,就祈祷不下去了。第三、进入工作狂的状态,一天不工作,就会产生罪恶感。一旦停下来,就好像是落后或OUT了。
经过对照,假如你我的生命警告灯亮了或者“油箱见底”了,要赶紧对自己叫停了。趁着还有一点力气,就要学会停下来,让自己恢复,重新站起。否则,待耗尽所有力气以后才停止,我们可能再也起不来了。只要感到人生路途艰苦难行,虚脱无力的时候,先要停下来,在半路上休息一下,要学会善待自己。
二、 学习玛利亚到主前
现代有许多放松与休闲的方法,电视中有不少娱乐的节目,使人开怀一笑。据说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有大笑治疗师的职业,因为现代快节奏,充满竞争的生活使许多人疲惫不堪,精神紧崩。不少国家和单位也有一些专门让人喧泄与疏导压抑情绪的机构。世俗上更有许多犯罪的场所好像为了让人放松,其实是在寻找刺激,麻醉自己,使人更进入恶性循环。真是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上述的这些方法,如果与主的诫命和旨意相违背的话,只会增加问题,乱上添乱。而根本上解决之道惟有一件,就是到主前的恢复。主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得你们灵魂的安息,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8—30)。玛利亚深深懂得到主前恢复的福份,哪怕手头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哪怕会让姐姐的生气,她都先撇在一边,决不放过这大大蒙恩的机会。我们来到主前,也会印证在他座前有满足的喜乐。
1、 清楚定位
来到主前,主会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当负的担子。我们许多的重担,是自己加给自己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的确,不少的负荷是因着虚荣而增加的,其实对我们真实的生活或生命而言并不需要。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有很多的压力是由于为将来的忧虑而造成的,实际上这些忧虑根本不会发生。主知道我们生命确实有众多的烦恼与负责,他顾惜我们,给我们讲飞鸟与百合花的比喻,也指明我们是天父的孩子,不必如外邦人一样,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明天而忧虑。他说一天的苦够一天受了。身为天父的儿女,如果先寻求天主的国与它的义德,其余的一切天父自会加给我们。到了主前,的确能找到自己清楚的定位,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智慧,就能好好地活在当下。
一位很能干又有灵修的传道员,身兼多职,达三十个之多。人家问他:“这样多的事工,你怎么作?”他说:“工作虽多,一个时间只作一事。” 这一件事就是荣主益人。在这总纲之下,再多的事也只是一件。如果不能坚持这一原则,虽然只作一事,也是很多的事。如果你只为自己名利着想,不能荣主益人,定要落在思虑烦扰之中,没有见证,没有果效。一切的事奉,当只有“荣主益人”单一的目标,方向对了,虽有许多事,也必然有条不紊,得到主的称赞。你看主称赞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这正因为玛利亚紧紧抓住最需要到主前恢复,保证事奉不落空的机会。她听取主的话为事奉的根基,因为主说:“天主要你们所做的事业,就是要你们信从他所派遣来的”(若6:29)。
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个角色,名叫迈古西奥,他说:“没错,梦是从悠闲脑袋里长出的叶子。”忙碌者的脑袋,无法长出梦的叶子。同样,疲乏的人怎能有心力反观自己,怎能捕捉到主的亮光。故此,虽然忙,虽然累,还是回去歇息吧。耶稣也懂得要歇息。只有到了主前才能从繁杂的事务上精确地踩点,紧扣生命的主题。经上不是说:“经师的智慧,是从悠闲中得来的;事务不繁忙的人,方能成为明智的人。那执犁,自夸善用刺棒赶牛耕作,终日劳碌,言谈不离牛犊的,怎能成为明智的人”(德38:25—26)吗?经上所说的这份悠闲,这份淡定到了主前会圆满的获取。
2、 重担移交
尽管许多的担子,是我们当尽的本份,但是,主看到我们的无力、疲惫,还是大动怜悯之心,主动地替我们承揽过去。本来是我们的担子,可是,交给他之后,特别按他的要求,向他学习之后,我们的担子不仅变成轻松,更神奇的是也成了他的担子。的确,“他承受我们的脆弱,担荷了我们的疾病”(玛8:17)。我们也确信,即使遇到试探,也会有出路。经上说:“你们所受的试探,无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试探,天主是忠信的,他决不许你们受那超过你们能力的试探;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够承担”(格前10:13)。
达味多次的获救,摆脱困境,就是因为到主前移交了担子。达味因为撒乌尔的缘故,历经千辛万苦。他从二十岁开始,就被撒乌尔追杀。常常使达味的油箱见底的人,就是撒乌尔,他用尽一生来追杀达味,使达味不得安宁。然而,使达味油箱见底的人,除了撒乌尔以外,还有阿玛肋克人。这群外邦人,整日虎视眈眈想要攻击以色列。达味的重担还由其他原因造成,因为他有六百多位的跟随者。这些人曾经受到撒乌尔在政治上的压迫及财政上的掠夺,因此他们投靠了达味。达味哪能舍弃这些人?如果仅他一个人,他可以不顾他人,随心所欲。但是,达味身边却跟着这些人与自己的妻儿老少。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达味痛苦的事。达味离开时,阿玛肋克人攻打漆刻拉格,掠走达味的家属及以色列百姓。“当达味和他的人第三天来到漆刻拉格时,阿玛肋克人已侵入乃革布和漆刻拉格,将漆刻拉格洗劫,放火烧了,将城中的妇女,以及所有的老幼,都掳了去;但没有杀人,只将他们掳走,回返原路”(撒上30:1—2)。这实在是雪上加霜。阿玛肋克人又掳走了他的家人及百姓,达味该如何是好呢?尽管当时达味痛苦的大哭,哭得声嘶力竭,同时又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向来投奔他,依靠他的人也翻脸抱怨他,要用石头打死他,可是,达味却没有六神无主,不知所措。经上说他:“更加坚固依靠上主,他的天主”(撒上30:6)。这时,“达味对阿希默肋客的儿子厄贝雅塔尔司祭说:‘请你将‘厄弗得’给我拿来!’厄贝雅塔尔就将‘厄弗得’给达味拿了来。达味求问上主说:‘我该追赶这些土匪吗?我追得上吗?’上主答说:‘你去追赶,必能追上,能救回一切。’达味和随从他的六百人于是立即出发”(撒上30:7—9)。当达味得到上主的回应后,明确知道他的重担主也知道了,也绝对负责起来了,他就得到很大的信心与力量,带着他的人去营救家属与同胞了。这次主亲自应许的营救,果然成功了。圣经有载:“凡阿玛肋克人所掳去的,达味都救了回来,也救回了他的两个妻子。凡被掳去的,不论老幼,不论子女,不论什么财物,一个也不缺,达味全都夺了回来。”(撒上30:18—19)。
3、 继续前行
我们到主前,并非是逃避现实,不愿承担生命的负责,而是更好地在主的带领下完成人生的任务与使命。我们的信仰是正视人生的信仰。因为主说过:“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路9:23)。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离了主,什么也不能做”。因此,特别在困境,危机或疲乏时,到主前充电与恢复,就能更好的前行。为了帮助我们度好人生,耶稣不仅向我们发出邀请,更主动地等候与进入我们疲惫的生命,赐下源源不断的力量。
若望福音第四章中,有一位活得非常辛苦的撒玛黎雅妇人。为了幸福的婚姻生活,她不惜自己的名节,也跨过一次次婚姻的失败,先后与五个男人结婚。可是,又一次的婚姻失败,使她又将幸福建立在一个不能与她结婚的男人身上。这一次两人的结合,又使她再次收获苦果,因为这个男人并没有真正爱她,反而任意驱使她,将她当成婢女一样的使唤。临近中午了,家里洗漱、饮用、做饭的水都没有了,这位男人明知这妇人害怕熟人的羞辱,但是自私的他还是勉强她去打水。这位妇人实在活得好累,好渴啊!她多么盼望能找到活水来解除她对幸福的焦渴。可是,她找啊找,甚至也到祖先一向去朝拜的山上去朝圣,却仍未能如愿。她也听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朝拜天主,或许她也私自前往了,可是,仍不能解除生命的饥渴。多次的祈祷,朝圣,虽不能完全翻转生命,却使她产生了对默西亚来临的确信,并且也知道当默西亚来时,会揭开生命痛苦的面纱。她的等待与期盼终于实现了,令她想象不到的是,默西亚主动来找她,在那样一个场合等她,赐给她生命的活水。她相遇基督,得到这活水后,生命完全被改变,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她没有了自卑,反而信心十足,喜乐充满成了撒玛黎雅城第一位大有能力的传教士。相信城中许多认出基督,相遇基督的人之中,必有曾经是这位妇人的丈夫,他们改变之后,撒玛黎雅妇人的失败的婚姻就会破镜重圆。
结语:让我们留意身心灵的各种疲惫的信号,假如发现各种信号灯已亮了多时时,我们快如玛利亚一样到主前获得恢复。这绝对不是懒惰,也绝对不会被社会淘汰,也无需担心被他人超过,因为到主前的恢复,是上好的福份。它不仅能使我们删繁就简,拨云见日,厘清当尽的本份,且能实现重担的移交,更能使我们继续前行,过着有充足能量供应的生命。
10:39 她有一个妹妹,名叫玛利亚,坐在主的脚前听他讲话。
10:40 玛尔大为伺候耶稣,忙碌不已,便上前来说:「主!我的妹妹丢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介意吗﹖请叫她来帮助我吧!」
10:41 主回答她说:「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
10:42 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
前言:玛尔大虽然极爱主,但她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也相似现代的人,因为她为了许多事而操心忙碌,而且她的忙碌已经出现了状况。故此,主爱惜地提醒她:“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主所说的惟有一件,他称许的更好的一份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到主前的恢复。 俗语说:休息为了走更长的路。不管是谁,在这个忙乱的世代,都需要充分的休息,而休息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抓住与主同在的机会,领受他的话语,享受他的同在。
一、 你现在像玛尔大吗?
尽管玛尔大风风火火,可是,主并不喜欢她忙成像陀螺一样。从她对妹妹的抱怨中可以看出她的繁忙已出现了状况。她抱怨妹妹的不懂事、不配合甚至是判断她为偷懒。她的抱怨流露着一种企图,全世界都要跟着她的指挥棒转。这种高举自己,唯我独尊式的操控,使她的事奉产生变质。圣经明确的说:“不可把自己估计得太高,而过了份;但应按照天主所分与各人的信德尺度,估计得适中”(罗12:3),又说:“按我们各人所受的圣宠,各有不同的恩赐:如果是说预言,就应与信德相符合;如果是服务,就应用在服务上;如果是教导,就应用在教导上;如果是劝勉,就应用在劝勉上;施与的,应该大方;监督的,应该殷勤;行慈善的,应该和颜悦色”(罗12:6—8)。马尔大的高估自己,抱怨他人,忙成一团真是“热诚无谋,诚不可取;步伐匆忙,难免失足”(箴19:2)。
连为主操心的玛尔大都会出现状况,何况现代那些醉心名利的人呢?
先不说那些没有基督信仰,终日追名逐利,乐此不疲的人。有基督信仰的人,一部分信仰冷淡,可能已到了失落信仰的边缘,与世人一样在名与利的洪流中狂奔,身心憔悴,充满空虚与劳苦。另少部分可能心中有主,终日为福音的事业操劳,可是,由于长时从事属灵的争战,也到了油枯灯暗的地步。不管是哪一类人,都需要对自己生命的状态有清醒真实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已不知不觉地成了现代版的玛尔大?
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我非常认同其中一段。
《现在是休息时刻》
看见婴儿灿烂笑容,内心无法感到温馨,你该休息了。
面对家人,却挤不出一丝笑意,你该休息了。
清早起床,感到阳光不再耀眼,你该休息了。
对天伦之乐的家庭生活不感兴趣,回到家里也百无聊赖,你该休息了。
接到老友电话,说句“我很忙”就匆匆挂断电话,你该休息了。
听到优美的乐音,没有任何感动,你该休息了。
电影或连续剧的哀伤情节,心里老想“那是剧本啦”,你该休息了。
翻开相簿,看到许久未见得友人,却一点也不好奇他的近况,你该休息了。
接到友人来信没有读完,或是不想回信,你该休息了。
认为白天晚上,晴天雨天,山林海边,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该休息了。
此外,《心意更新——如何调整内心生活》一书中,作者麦哥登(Gordon MacDonald)更用“见底的油箱”的现象来提醒从事福音事业的人们。他说,无论是神职人员、信徒、罪人或圣人,任何人都会出现这种属灵警讯。
属灵油箱见底会出现几种现象。首先,会发出警告的声音,这种声音通常由生气而发出来的。很会容易就会动怒,甚至情绪化。原有的从容与喜乐消失无踪,剩下的只有冒烟的怒气,一触即发。第二、冒火之后,会失去从容,做起任何事来都不会快乐,也感到疲乏无力。即使祈祷赞美也不会喜乐。以往迫切而火热的祈祷,此时变得欲振乏力,三分钟不到,就祈祷不下去了。第三、进入工作狂的状态,一天不工作,就会产生罪恶感。一旦停下来,就好像是落后或OUT了。
经过对照,假如你我的生命警告灯亮了或者“油箱见底”了,要赶紧对自己叫停了。趁着还有一点力气,就要学会停下来,让自己恢复,重新站起。否则,待耗尽所有力气以后才停止,我们可能再也起不来了。只要感到人生路途艰苦难行,虚脱无力的时候,先要停下来,在半路上休息一下,要学会善待自己。
二、 学习玛利亚到主前
现代有许多放松与休闲的方法,电视中有不少娱乐的节目,使人开怀一笑。据说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有大笑治疗师的职业,因为现代快节奏,充满竞争的生活使许多人疲惫不堪,精神紧崩。不少国家和单位也有一些专门让人喧泄与疏导压抑情绪的机构。世俗上更有许多犯罪的场所好像为了让人放松,其实是在寻找刺激,麻醉自己,使人更进入恶性循环。真是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上述的这些方法,如果与主的诫命和旨意相违背的话,只会增加问题,乱上添乱。而根本上解决之道惟有一件,就是到主前的恢复。主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得你们灵魂的安息,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8—30)。玛利亚深深懂得到主前恢复的福份,哪怕手头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哪怕会让姐姐的生气,她都先撇在一边,决不放过这大大蒙恩的机会。我们来到主前,也会印证在他座前有满足的喜乐。
1、 清楚定位
来到主前,主会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当负的担子。我们许多的重担,是自己加给自己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的确,不少的负荷是因着虚荣而增加的,其实对我们真实的生活或生命而言并不需要。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有很多的压力是由于为将来的忧虑而造成的,实际上这些忧虑根本不会发生。主知道我们生命确实有众多的烦恼与负责,他顾惜我们,给我们讲飞鸟与百合花的比喻,也指明我们是天父的孩子,不必如外邦人一样,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明天而忧虑。他说一天的苦够一天受了。身为天父的儿女,如果先寻求天主的国与它的义德,其余的一切天父自会加给我们。到了主前,的确能找到自己清楚的定位,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智慧,就能好好地活在当下。
一位很能干又有灵修的传道员,身兼多职,达三十个之多。人家问他:“这样多的事工,你怎么作?”他说:“工作虽多,一个时间只作一事。” 这一件事就是荣主益人。在这总纲之下,再多的事也只是一件。如果不能坚持这一原则,虽然只作一事,也是很多的事。如果你只为自己名利着想,不能荣主益人,定要落在思虑烦扰之中,没有见证,没有果效。一切的事奉,当只有“荣主益人”单一的目标,方向对了,虽有许多事,也必然有条不紊,得到主的称赞。你看主称赞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这正因为玛利亚紧紧抓住最需要到主前恢复,保证事奉不落空的机会。她听取主的话为事奉的根基,因为主说:“天主要你们所做的事业,就是要你们信从他所派遣来的”(若6:29)。
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个角色,名叫迈古西奥,他说:“没错,梦是从悠闲脑袋里长出的叶子。”忙碌者的脑袋,无法长出梦的叶子。同样,疲乏的人怎能有心力反观自己,怎能捕捉到主的亮光。故此,虽然忙,虽然累,还是回去歇息吧。耶稣也懂得要歇息。只有到了主前才能从繁杂的事务上精确地踩点,紧扣生命的主题。经上不是说:“经师的智慧,是从悠闲中得来的;事务不繁忙的人,方能成为明智的人。那执犁,自夸善用刺棒赶牛耕作,终日劳碌,言谈不离牛犊的,怎能成为明智的人”(德38:25—26)吗?经上所说的这份悠闲,这份淡定到了主前会圆满的获取。
2、 重担移交
尽管许多的担子,是我们当尽的本份,但是,主看到我们的无力、疲惫,还是大动怜悯之心,主动地替我们承揽过去。本来是我们的担子,可是,交给他之后,特别按他的要求,向他学习之后,我们的担子不仅变成轻松,更神奇的是也成了他的担子。的确,“他承受我们的脆弱,担荷了我们的疾病”(玛8:17)。我们也确信,即使遇到试探,也会有出路。经上说:“你们所受的试探,无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试探,天主是忠信的,他决不许你们受那超过你们能力的试探;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够承担”(格前10:13)。
达味多次的获救,摆脱困境,就是因为到主前移交了担子。达味因为撒乌尔的缘故,历经千辛万苦。他从二十岁开始,就被撒乌尔追杀。常常使达味的油箱见底的人,就是撒乌尔,他用尽一生来追杀达味,使达味不得安宁。然而,使达味油箱见底的人,除了撒乌尔以外,还有阿玛肋克人。这群外邦人,整日虎视眈眈想要攻击以色列。达味的重担还由其他原因造成,因为他有六百多位的跟随者。这些人曾经受到撒乌尔在政治上的压迫及财政上的掠夺,因此他们投靠了达味。达味哪能舍弃这些人?如果仅他一个人,他可以不顾他人,随心所欲。但是,达味身边却跟着这些人与自己的妻儿老少。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达味痛苦的事。达味离开时,阿玛肋克人攻打漆刻拉格,掠走达味的家属及以色列百姓。“当达味和他的人第三天来到漆刻拉格时,阿玛肋克人已侵入乃革布和漆刻拉格,将漆刻拉格洗劫,放火烧了,将城中的妇女,以及所有的老幼,都掳了去;但没有杀人,只将他们掳走,回返原路”(撒上30:1—2)。这实在是雪上加霜。阿玛肋克人又掳走了他的家人及百姓,达味该如何是好呢?尽管当时达味痛苦的大哭,哭得声嘶力竭,同时又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向来投奔他,依靠他的人也翻脸抱怨他,要用石头打死他,可是,达味却没有六神无主,不知所措。经上说他:“更加坚固依靠上主,他的天主”(撒上30:6)。这时,“达味对阿希默肋客的儿子厄贝雅塔尔司祭说:‘请你将‘厄弗得’给我拿来!’厄贝雅塔尔就将‘厄弗得’给达味拿了来。达味求问上主说:‘我该追赶这些土匪吗?我追得上吗?’上主答说:‘你去追赶,必能追上,能救回一切。’达味和随从他的六百人于是立即出发”(撒上30:7—9)。当达味得到上主的回应后,明确知道他的重担主也知道了,也绝对负责起来了,他就得到很大的信心与力量,带着他的人去营救家属与同胞了。这次主亲自应许的营救,果然成功了。圣经有载:“凡阿玛肋克人所掳去的,达味都救了回来,也救回了他的两个妻子。凡被掳去的,不论老幼,不论子女,不论什么财物,一个也不缺,达味全都夺了回来。”(撒上30:18—19)。
3、 继续前行
我们到主前,并非是逃避现实,不愿承担生命的负责,而是更好地在主的带领下完成人生的任务与使命。我们的信仰是正视人生的信仰。因为主说过:“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路9:23)。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离了主,什么也不能做”。因此,特别在困境,危机或疲乏时,到主前充电与恢复,就能更好的前行。为了帮助我们度好人生,耶稣不仅向我们发出邀请,更主动地等候与进入我们疲惫的生命,赐下源源不断的力量。
若望福音第四章中,有一位活得非常辛苦的撒玛黎雅妇人。为了幸福的婚姻生活,她不惜自己的名节,也跨过一次次婚姻的失败,先后与五个男人结婚。可是,又一次的婚姻失败,使她又将幸福建立在一个不能与她结婚的男人身上。这一次两人的结合,又使她再次收获苦果,因为这个男人并没有真正爱她,反而任意驱使她,将她当成婢女一样的使唤。临近中午了,家里洗漱、饮用、做饭的水都没有了,这位男人明知这妇人害怕熟人的羞辱,但是自私的他还是勉强她去打水。这位妇人实在活得好累,好渴啊!她多么盼望能找到活水来解除她对幸福的焦渴。可是,她找啊找,甚至也到祖先一向去朝拜的山上去朝圣,却仍未能如愿。她也听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朝拜天主,或许她也私自前往了,可是,仍不能解除生命的饥渴。多次的祈祷,朝圣,虽不能完全翻转生命,却使她产生了对默西亚来临的确信,并且也知道当默西亚来时,会揭开生命痛苦的面纱。她的等待与期盼终于实现了,令她想象不到的是,默西亚主动来找她,在那样一个场合等她,赐给她生命的活水。她相遇基督,得到这活水后,生命完全被改变,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她没有了自卑,反而信心十足,喜乐充满成了撒玛黎雅城第一位大有能力的传教士。相信城中许多认出基督,相遇基督的人之中,必有曾经是这位妇人的丈夫,他们改变之后,撒玛黎雅妇人的失败的婚姻就会破镜重圆。
结语:让我们留意身心灵的各种疲惫的信号,假如发现各种信号灯已亮了多时时,我们快如玛利亚一样到主前获得恢复。这绝对不是懒惰,也绝对不会被社会淘汰,也无需担心被他人超过,因为到主前的恢复,是上好的福份。它不仅能使我们删繁就简,拨云见日,厘清当尽的本份,且能实现重担的移交,更能使我们继续前行,过着有充足能量供应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