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子女尽了最大责任吗?——丙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路15:1—32)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9-09 15:01:25 浏览次数:次
15:1 众税吏及罪人们都来接近耶稣,为听他讲道。
15:2 法利塞人及经师们窃窃私议说:「这个人交接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15:3 耶稣遂对他们设了这个比喻说:
15:4 「你们中间有那个人有一百只羊,遗失了其中的一只,而不把这九十九只丢在荒野,去寻觅那遗失的一只,直到找着呢﹖
15:5 待找着了,就喜欢的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15:6 来到家中,请他的友好及邻人来,给他们说:你们与我同乐罢!因为我那只遗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15:7 我告诉你们:同样,对于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于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义人。」
15:8 「或者那个妇女,有十个『达玛』,若遗失了一个『达玛』,而不点上灯,打扫房屋,细心寻找,直到找着呢﹖
15:9 待找着了,她就请女友及邻人来说:你们与我同乐罢!因为我失去的那一个『达玛』又找到了。
15:10 我告诉你们:对于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这样欢乐。」
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15:12 那小的向父亲说:父亲,请把我应得的一份家产给我罢!父亲遂把产业给他们分开了。
15:13 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来,就往远方去了。他在那里荒淫度日,耗费他的资财。
15:14 当他把所有的都挥霍尽了以后,那地方正遇着大荒年,他便开始穷困起来。
15:15 他去投靠一个当地的居民;那人打发他到自己的庄田上去放猪。
15:16 他恨不能拿猪吃的豆荚来果腹,可是没有人给他。
15:17 他反躬自问:我父亲有多少佣工,都口粮丰盛,我在这里反要饿死!
15:18 我要起身到我父亲那里去,并且要给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15:19 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你的一个佣工罢!
15:20 他便起身到他父亲那里去了。他离得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
15:21 儿子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了!
15:22 父亲却吩咐自己的仆人说:你们快拿出上等的袍子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给他脚上穿上鞋,
15:23 再把那只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应吃喝欢宴,
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他们就欢宴起来,
15:25 那时,他的长子正在田地里,当他回来快到家的时候,听见有奏乐及歌舞的欢声,
15:26 遂叫一个仆人过来,问他这是什么事。
15:28 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遂出来劝解他。
15:29 他回答父亲说:你看,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而你从未给过我一只小山羊,让我同我的朋友们欢宴;
15:30 但你这个儿子同娼妓们耗尽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
15:31 父亲给他说: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15:32 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前言:本段福音描述了天父对罪人悔改的殷切与欢喜,特别仁慈的父亲期盼浪子归家的故事感人至深。天主对人的爱,往往首先通过父母的亲情传给人。作为基督徒的父母是否已经将天父无条件的爱实行出来了吗?这是摆在教会中的所有父母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一个难题。结合今天的福音,我们来看看自己当如何尽到作父母的最大职责。
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都与孩子的成长,接受的教育,源生的家庭有脱不了的决定性的关系。许多的父母以为努力的工作,为儿女积蓄更多的财富就是尽了父母之责,就是爱儿女的体现。殊不知,除了物质方面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儿女爱,要培育他们的品行与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产生在天主内的梦想。
一、要给儿女爱
儿女对父母最深处的需求也是爱。小安妮有一个非常忙碌的父亲。他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收入丰厚,但很少有时间跟家人在一起。然而每天晚上,小安妮都会坚持要她的父亲给她讲一个故事,然后她才会睡去。这种习惯一直持续着。不过,他的父亲因着工作的劳累或是觉得有点厌烦或是其它原因,总之他想找到一个替代的“解决方案”。终于他想到了给小安妮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孩子用的磁带播放器和一个她最喜欢的故事书磁带。所以,从此以后,无论何时,孩子要他给她讲故事的时候,他只要简单地用手指按一下按钮,播放器就会播放磁带记录的故事。小安妮听了几天后,就拒绝听这磁带的故事。他父亲问“为什么不听呢,小宝贝?难道磁带机所讲的故事比不上爸爸讲的吗?”小女孩回答说,“爸爸,故事我很喜欢,但我不能坐在它的大腿上。”
坐在父亲的大腿上是爱的需求,是人成长的需求。身为父母,虽然为了家庭而牺牲、服务及全心工作、日夜操劳,有时这些事却对儿女们毫无意义及帮助。被爱过的人才懂得爱人,没有被爱过的人就不懂得爱人。
科学家曾做过养猴子的实验。他们没有让母猴抱小猴,而是把假的母猴放在圈子里,小猴被放在木制的假母猴怀里。这只小猴因为不曾感受过母猴的爱,所以在他长大生下小猴后,仍然像木制的母猴一般,不懂得爱小猴。在母猴的怀中长大的小猴,当他长大成为母猴后,懂得抱小猴。
要想儿女健康的成长,爱比任何事更重要。爱的行动才会塑造儿女。爱的行动就是要花时间,花精力,放下自己去聆听孩子、理解他们、欣赏他们、陪伴他们、重视他们、保护他们、以他们为至宝。最重要的要让儿女自己体验到父母的大爱。
不少的父母视儿女为累赘,也有的将儿女当成工具,或者作为实现自己曾经失落的理想的实现者。而这一切,也往往假借着爱儿女的名义而大行其道。强迫儿女做这做那,禁锢他们的自由与天性。人心都是肉长的,真爱与假爱都感受的到,会辨认得出。真正的爱是:“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只有真正舍已的爱的行动,才会打动儿女的心,深深印在他们的生命中。经上说:“我们爱,不可只用言语,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若一3:18)。
今天福音中那位落魄的浪子之所以敢于回家,难道不是想到父亲一贯来的仁风吗?不仅对儿女,也对其他的人。故此,我们要给予儿女真正的爱。
然而真正的爱,在这个父母难为的时代,我们需要从天主那里学习怎样的爱儿女。经上说:“可爱的诸位,我们应该彼此相爱,因为爱是出于天主;凡有爱的,都是生于天主,也认识天主;那不爱的,也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事上已显出来: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好使我们借着他得到生命”(若一4:7—9)。我们越去认识天主,向他祈求,渴慕他、服事他,他的爱会感动和充满我们,我们就越有智慧与爱心去爱儿女。
二、要培育儿女的品行与责任心
若有人问孩子,谁对他们有最大的影响力呢?恐怕有不少人会回答,老师或神父。但是,事实上,再也没有人比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更大。这不难证明,因为我们看见儿女就知道,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像自己的父母。
当然,你因繁忙的工作,可能已经疲惫不堪。因为现代社会已经演变成要全心投入工作才能得以糊口。虽然如此,要切记:“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不是成功或成就,乃是关系。繁忙的生活是阻挡良好关系建立的最大障碍。”因此,身为父母,虽然为了家庭而尽心尽力了,但如果忽略了培育工作,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造成少年行为不良的主因,在于他们的父母,许多人不曾被父母爱过。我们在世上的祝福中,很少见到比“为人父母”更大的祝福。因为,我们不但叫天上的父为阿爸父,天主也透过父母来彰显他的形象。但相对的,身为父母要扮演能明确引导儿女的指南针,这是在世上最难的工作。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儿女天性是善良的、聪敏的、受教的、或者是在天主的话语中健康成长的,这很有可能是我们的错觉。如果你们自以为了解儿女,那你们知道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吗?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吗?父母不仅将DNA遗传给儿女,他们在属灵上的DNA也来受父母极大的影响。教育学者说,孩子在三岁以前是大量学习发展的阶段。例如,三岁以前生活困顿的人,后来虽然在富裕的家境中生长,人格定型却是在三岁以前。现代社会最大的危机是家庭危机,若父母与儿女通过爱的关系来培育他们的品行与责任心,社会就不会生病,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圣经告诉我们一对父母的故事,他们不但在历史上最恶劣的情况下给儿女极大的影响力,并养育儿女成为担当起天主伟大事工的人物,那就是梅瑟的父母。圣经提到他们是阿默兰与约革贝得。“阿默兰娶了自己的姑母约革贝得为妻,她给他生了亚郎和梅瑟。阿默兰享年一百三十七岁”(出6:20)。
根据圣经记载,梅瑟出生在无法养育男婴的险恶情况。因为,埃及有位不认识若瑟的新王即位,他因惧怕以色列人的兴旺会威胁自己,下令除灭凡以色列百姓中出生的男孩。无论是谁,若违背此命令,除了男孩之外,连父母都会被杀害。但是梅瑟的父母下了决心,无论付上任何代价,都要养育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现代父母要注意且学习的之处。圣经说,他们甚至违背国王的命令,藏着婴孩梅瑟养育了三个月。“梅瑟一诞生就被他的父母隐藏了三个月,因为他们见婴孩俊美,便不怕君王的谕令”(来11:23)。
过了三个月,恐怕他们再也无法继续养育孩子了,因为孩子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成长速度很快。这时期是若有人大声说话,他就容易睡醒,并乱挥双手且放声大哭。婴孩从这个时刻开始,不但是声音变大,也是真正开始动嘴唇的时期。在这三个月内,他们尽最大的责任保护自己的儿子。“以后不能再藏了……”(出2:3)。但是,梅瑟的父母到此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责任。“以后不能再藏了,就拿了一个蒲草筐子,涂上沥青和石漆,把孩子放在里面,将筐放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丛中”(出2:3)。他们准备了一个蒲草筐子,想把孩子放在这蒲草筐子里,让他随着河水往下流,还抱着孩子会获救的盼望,为了防止水进入箱子里头,以沥青和石漆抹箱子。
若说一般人,他们在箱子上抹石漆之后,可能认为他们已经尽了一切,以后是看天主如何带领他,并含着泪水让他随着河水往下流。但是,梅瑟的父母派遣他的姐姐,去看看梅瑟往哪里流过去。“孩子的姐姐远远的站着,想知道孩子究竟怎样”(出2:4)。
法郎的公主正好来到河边洗澡,看见蒲草筐里装有希伯来人的孩子梅瑟,此时梅瑟的姐姐就跑到法郎的女儿面前说:“我可以为你介绍孩子的奶妈”,顺势介绍自己的母亲给她。梅瑟的母亲从那时起再也不用惧怕将“刚出生的男婴格杀无论”的埃及政策,不但可以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能领到养育费。还有一件更让人惊讶,就是根据考古学的发掘,当时在埃及王宫具有非常好的沐浴设备,法郎的公主为什么想要来到尼罗河沐浴呢?我们真是不得不感叹天主的作为,当父母尽了最大的责任,天主大能的臂膀就保守着梅瑟。
正因为梅瑟的父母尽心尽职的保护,养育,也一定告诉他正在受苦的希伯来民族的故事,以及天主总有一天必定以他的权能拯救自己百姓的事,所以,就会有梅瑟毫无留恋地丢弃埃及的一切富贵荣华,担负起带领以民出埃及的伟大艰巨使命,也就会有梅瑟被称为“在天主的全家中的确忠信”的美誉。显然,从父母那里,梅瑟学到了敬畏天主、认出了人生的圣召、选择的智慧、也为以后的勇毅与坚忍、忠信奠定了基础。
有时,当看到儿女的善变、顽劣、悖逆时,我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我们尽心尽职用爱去培育他们,到了一定的时期天主必会动工。真正信心的奇迹与德能首先要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当我们努力时,当我们愿意再次迈出时,天主就会动工,就如天主曾经对梅瑟做的,也对今天福音中的浪子做的一样。
三、引导儿女孕育天主内的梦想
现代物欲横流的世界,人被各种贪欲桎梏,按着动物的本能生活,需要高尚的追求,没有梦想。时下,电视节目中一些关于梦想的栏目深受喜爱,不能不说是引发着人对梦想的追求。爱因斯坦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我们基督徒尤其是确信天主造每一个人时,就有他在我们身上独特的计划。这计划就是我们的梦想。追随这梦想,我们会成为被天主大大祝福的人。他造我们就是为得到他一切的祝福的。
宗徒大事录第三章中有一位从母胎中就瘸了的人,天天在圣殿的丽门前求乞。每经过一个人,他就低头哈腰,为求得一些吃的或一些钱物。当那天他因着耶稣的名字得医治时,他就直立了,能跳起来了,生命的高度与状况一下子提升了,从此,他不再过仰人鼻息的生活,而成为仰望主、感谢主而生活的人了。
我们和我们的儿女如果不接通与主的关系,没有孕育梦想,也如这人一样,一辈子过着乞讨的生活。从出生开始,我们不断求取他人的爱、向自然界求生存的需要,求学、求职、求婚、求财、生命许多的环节都离不开求,可以,这大多的求都是属地的。圣经将这些求归为:“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玛6:32)。
若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我们如何对待儿女,或在儿女的身上有什么等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儿女在过着毫无梦想的生活,在责备他们以前,我们先要在天主的面前认罪悔改。因为,我们虽然宣称自己有信心,却没有正确地教导他们,为了他们祈祷,使他们产生梦想。
我们不仅要藉着读经、祈祷、仰望来寻求与实践自己的梦想,也要引导子女孕育梦想。你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儿女,期盼在他们身上看见哪些特质,这会成为决定儿女未来的重要因素,因为你们期盼他们成为何种人,很有可能会决定他们的思考模式。梅瑟的父母尽最大的力量拯救了梅瑟,并且教导他关于民族与天主的使命,他们期盼他来拯救全民族,后来事就这样成了。
耶稣在玛窦福音二十八章16—20节中,对十二位门徒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耶稣对从未离开以色列,或从未离开加里肋亚海边的十一个乡下人说,你们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你们认为门徒们听到耶稣的话语之后,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起来,好像耶稣的话语离现实太遥远了,但是耶稣的派遣与托付,让门徒们的思想和世界观完全改变,产生了伟大的梦想。透过耶稣而得着梦想的门徒,大大扩张天主的国度。这并不是虚妄的梦想,在宗徒大事录中记载,十二名门徒增加到一百二十位的信徒,后来又透过伯多禄的讲道,增加到三千位,接着这惊人的福音动工,开始得着数万名信徒,最后让罗马帝国臣服于耶稣基督的面前。
结语:玛拉基亚书的最后一句经文是全体先知书的结论,也是旧约圣经全体的总结,这句话是在警告我们:末后的日子,耶稣基督来到这世界,成就他救恩的计划之前,家庭要得救。经上说:“他将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子,使儿子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临时,以毁灭律打击这地”(拉3:24)。而家庭的得救根基是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为了全家在天主的爱内生活,为了儿女美好的未来,为了世界的得救,作为基督徒的父母我们首先对子女尽到最大的责任了吗?
15:2 法利塞人及经师们窃窃私议说:「这个人交接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15:3 耶稣遂对他们设了这个比喻说:
15:4 「你们中间有那个人有一百只羊,遗失了其中的一只,而不把这九十九只丢在荒野,去寻觅那遗失的一只,直到找着呢﹖
15:5 待找着了,就喜欢的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15:6 来到家中,请他的友好及邻人来,给他们说:你们与我同乐罢!因为我那只遗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15:7 我告诉你们:同样,对于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于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义人。」
15:8 「或者那个妇女,有十个『达玛』,若遗失了一个『达玛』,而不点上灯,打扫房屋,细心寻找,直到找着呢﹖
15:9 待找着了,她就请女友及邻人来说:你们与我同乐罢!因为我失去的那一个『达玛』又找到了。
15:10 我告诉你们:对于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这样欢乐。」
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15:12 那小的向父亲说:父亲,请把我应得的一份家产给我罢!父亲遂把产业给他们分开了。
15:13 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来,就往远方去了。他在那里荒淫度日,耗费他的资财。
15:14 当他把所有的都挥霍尽了以后,那地方正遇着大荒年,他便开始穷困起来。
15:15 他去投靠一个当地的居民;那人打发他到自己的庄田上去放猪。
15:16 他恨不能拿猪吃的豆荚来果腹,可是没有人给他。
15:17 他反躬自问:我父亲有多少佣工,都口粮丰盛,我在这里反要饿死!
15:18 我要起身到我父亲那里去,并且要给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15:19 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你的一个佣工罢!
15:20 他便起身到他父亲那里去了。他离得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
15:21 儿子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了!
15:22 父亲却吩咐自己的仆人说:你们快拿出上等的袍子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给他脚上穿上鞋,
15:23 再把那只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应吃喝欢宴,
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他们就欢宴起来,
15:25 那时,他的长子正在田地里,当他回来快到家的时候,听见有奏乐及歌舞的欢声,
15:26 遂叫一个仆人过来,问他这是什么事。
15:28 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遂出来劝解他。
15:29 他回答父亲说:你看,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而你从未给过我一只小山羊,让我同我的朋友们欢宴;
15:30 但你这个儿子同娼妓们耗尽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
15:31 父亲给他说: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15:32 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前言:本段福音描述了天父对罪人悔改的殷切与欢喜,特别仁慈的父亲期盼浪子归家的故事感人至深。天主对人的爱,往往首先通过父母的亲情传给人。作为基督徒的父母是否已经将天父无条件的爱实行出来了吗?这是摆在教会中的所有父母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一个难题。结合今天的福音,我们来看看自己当如何尽到作父母的最大职责。
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都与孩子的成长,接受的教育,源生的家庭有脱不了的决定性的关系。许多的父母以为努力的工作,为儿女积蓄更多的财富就是尽了父母之责,就是爱儿女的体现。殊不知,除了物质方面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儿女爱,要培育他们的品行与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产生在天主内的梦想。
一、要给儿女爱
儿女对父母最深处的需求也是爱。小安妮有一个非常忙碌的父亲。他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收入丰厚,但很少有时间跟家人在一起。然而每天晚上,小安妮都会坚持要她的父亲给她讲一个故事,然后她才会睡去。这种习惯一直持续着。不过,他的父亲因着工作的劳累或是觉得有点厌烦或是其它原因,总之他想找到一个替代的“解决方案”。终于他想到了给小安妮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孩子用的磁带播放器和一个她最喜欢的故事书磁带。所以,从此以后,无论何时,孩子要他给她讲故事的时候,他只要简单地用手指按一下按钮,播放器就会播放磁带记录的故事。小安妮听了几天后,就拒绝听这磁带的故事。他父亲问“为什么不听呢,小宝贝?难道磁带机所讲的故事比不上爸爸讲的吗?”小女孩回答说,“爸爸,故事我很喜欢,但我不能坐在它的大腿上。”
坐在父亲的大腿上是爱的需求,是人成长的需求。身为父母,虽然为了家庭而牺牲、服务及全心工作、日夜操劳,有时这些事却对儿女们毫无意义及帮助。被爱过的人才懂得爱人,没有被爱过的人就不懂得爱人。
科学家曾做过养猴子的实验。他们没有让母猴抱小猴,而是把假的母猴放在圈子里,小猴被放在木制的假母猴怀里。这只小猴因为不曾感受过母猴的爱,所以在他长大生下小猴后,仍然像木制的母猴一般,不懂得爱小猴。在母猴的怀中长大的小猴,当他长大成为母猴后,懂得抱小猴。
要想儿女健康的成长,爱比任何事更重要。爱的行动才会塑造儿女。爱的行动就是要花时间,花精力,放下自己去聆听孩子、理解他们、欣赏他们、陪伴他们、重视他们、保护他们、以他们为至宝。最重要的要让儿女自己体验到父母的大爱。
不少的父母视儿女为累赘,也有的将儿女当成工具,或者作为实现自己曾经失落的理想的实现者。而这一切,也往往假借着爱儿女的名义而大行其道。强迫儿女做这做那,禁锢他们的自由与天性。人心都是肉长的,真爱与假爱都感受的到,会辨认得出。真正的爱是:“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只有真正舍已的爱的行动,才会打动儿女的心,深深印在他们的生命中。经上说:“我们爱,不可只用言语,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若一3:18)。
今天福音中那位落魄的浪子之所以敢于回家,难道不是想到父亲一贯来的仁风吗?不仅对儿女,也对其他的人。故此,我们要给予儿女真正的爱。
然而真正的爱,在这个父母难为的时代,我们需要从天主那里学习怎样的爱儿女。经上说:“可爱的诸位,我们应该彼此相爱,因为爱是出于天主;凡有爱的,都是生于天主,也认识天主;那不爱的,也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事上已显出来: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好使我们借着他得到生命”(若一4:7—9)。我们越去认识天主,向他祈求,渴慕他、服事他,他的爱会感动和充满我们,我们就越有智慧与爱心去爱儿女。
二、要培育儿女的品行与责任心
若有人问孩子,谁对他们有最大的影响力呢?恐怕有不少人会回答,老师或神父。但是,事实上,再也没有人比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更大。这不难证明,因为我们看见儿女就知道,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像自己的父母。
当然,你因繁忙的工作,可能已经疲惫不堪。因为现代社会已经演变成要全心投入工作才能得以糊口。虽然如此,要切记:“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不是成功或成就,乃是关系。繁忙的生活是阻挡良好关系建立的最大障碍。”因此,身为父母,虽然为了家庭而尽心尽力了,但如果忽略了培育工作,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造成少年行为不良的主因,在于他们的父母,许多人不曾被父母爱过。我们在世上的祝福中,很少见到比“为人父母”更大的祝福。因为,我们不但叫天上的父为阿爸父,天主也透过父母来彰显他的形象。但相对的,身为父母要扮演能明确引导儿女的指南针,这是在世上最难的工作。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儿女天性是善良的、聪敏的、受教的、或者是在天主的话语中健康成长的,这很有可能是我们的错觉。如果你们自以为了解儿女,那你们知道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吗?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吗?父母不仅将DNA遗传给儿女,他们在属灵上的DNA也来受父母极大的影响。教育学者说,孩子在三岁以前是大量学习发展的阶段。例如,三岁以前生活困顿的人,后来虽然在富裕的家境中生长,人格定型却是在三岁以前。现代社会最大的危机是家庭危机,若父母与儿女通过爱的关系来培育他们的品行与责任心,社会就不会生病,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圣经告诉我们一对父母的故事,他们不但在历史上最恶劣的情况下给儿女极大的影响力,并养育儿女成为担当起天主伟大事工的人物,那就是梅瑟的父母。圣经提到他们是阿默兰与约革贝得。“阿默兰娶了自己的姑母约革贝得为妻,她给他生了亚郎和梅瑟。阿默兰享年一百三十七岁”(出6:20)。
根据圣经记载,梅瑟出生在无法养育男婴的险恶情况。因为,埃及有位不认识若瑟的新王即位,他因惧怕以色列人的兴旺会威胁自己,下令除灭凡以色列百姓中出生的男孩。无论是谁,若违背此命令,除了男孩之外,连父母都会被杀害。但是梅瑟的父母下了决心,无论付上任何代价,都要养育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现代父母要注意且学习的之处。圣经说,他们甚至违背国王的命令,藏着婴孩梅瑟养育了三个月。“梅瑟一诞生就被他的父母隐藏了三个月,因为他们见婴孩俊美,便不怕君王的谕令”(来11:23)。
过了三个月,恐怕他们再也无法继续养育孩子了,因为孩子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成长速度很快。这时期是若有人大声说话,他就容易睡醒,并乱挥双手且放声大哭。婴孩从这个时刻开始,不但是声音变大,也是真正开始动嘴唇的时期。在这三个月内,他们尽最大的责任保护自己的儿子。“以后不能再藏了……”(出2:3)。但是,梅瑟的父母到此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责任。“以后不能再藏了,就拿了一个蒲草筐子,涂上沥青和石漆,把孩子放在里面,将筐放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丛中”(出2:3)。他们准备了一个蒲草筐子,想把孩子放在这蒲草筐子里,让他随着河水往下流,还抱着孩子会获救的盼望,为了防止水进入箱子里头,以沥青和石漆抹箱子。
若说一般人,他们在箱子上抹石漆之后,可能认为他们已经尽了一切,以后是看天主如何带领他,并含着泪水让他随着河水往下流。但是,梅瑟的父母派遣他的姐姐,去看看梅瑟往哪里流过去。“孩子的姐姐远远的站着,想知道孩子究竟怎样”(出2:4)。
法郎的公主正好来到河边洗澡,看见蒲草筐里装有希伯来人的孩子梅瑟,此时梅瑟的姐姐就跑到法郎的女儿面前说:“我可以为你介绍孩子的奶妈”,顺势介绍自己的母亲给她。梅瑟的母亲从那时起再也不用惧怕将“刚出生的男婴格杀无论”的埃及政策,不但可以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能领到养育费。还有一件更让人惊讶,就是根据考古学的发掘,当时在埃及王宫具有非常好的沐浴设备,法郎的公主为什么想要来到尼罗河沐浴呢?我们真是不得不感叹天主的作为,当父母尽了最大的责任,天主大能的臂膀就保守着梅瑟。
正因为梅瑟的父母尽心尽职的保护,养育,也一定告诉他正在受苦的希伯来民族的故事,以及天主总有一天必定以他的权能拯救自己百姓的事,所以,就会有梅瑟毫无留恋地丢弃埃及的一切富贵荣华,担负起带领以民出埃及的伟大艰巨使命,也就会有梅瑟被称为“在天主的全家中的确忠信”的美誉。显然,从父母那里,梅瑟学到了敬畏天主、认出了人生的圣召、选择的智慧、也为以后的勇毅与坚忍、忠信奠定了基础。
有时,当看到儿女的善变、顽劣、悖逆时,我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我们尽心尽职用爱去培育他们,到了一定的时期天主必会动工。真正信心的奇迹与德能首先要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当我们努力时,当我们愿意再次迈出时,天主就会动工,就如天主曾经对梅瑟做的,也对今天福音中的浪子做的一样。
三、引导儿女孕育天主内的梦想
现代物欲横流的世界,人被各种贪欲桎梏,按着动物的本能生活,需要高尚的追求,没有梦想。时下,电视节目中一些关于梦想的栏目深受喜爱,不能不说是引发着人对梦想的追求。爱因斯坦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我们基督徒尤其是确信天主造每一个人时,就有他在我们身上独特的计划。这计划就是我们的梦想。追随这梦想,我们会成为被天主大大祝福的人。他造我们就是为得到他一切的祝福的。
宗徒大事录第三章中有一位从母胎中就瘸了的人,天天在圣殿的丽门前求乞。每经过一个人,他就低头哈腰,为求得一些吃的或一些钱物。当那天他因着耶稣的名字得医治时,他就直立了,能跳起来了,生命的高度与状况一下子提升了,从此,他不再过仰人鼻息的生活,而成为仰望主、感谢主而生活的人了。
我们和我们的儿女如果不接通与主的关系,没有孕育梦想,也如这人一样,一辈子过着乞讨的生活。从出生开始,我们不断求取他人的爱、向自然界求生存的需要,求学、求职、求婚、求财、生命许多的环节都离不开求,可以,这大多的求都是属地的。圣经将这些求归为:“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玛6:32)。
若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我们如何对待儿女,或在儿女的身上有什么等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儿女在过着毫无梦想的生活,在责备他们以前,我们先要在天主的面前认罪悔改。因为,我们虽然宣称自己有信心,却没有正确地教导他们,为了他们祈祷,使他们产生梦想。
我们不仅要藉着读经、祈祷、仰望来寻求与实践自己的梦想,也要引导子女孕育梦想。你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儿女,期盼在他们身上看见哪些特质,这会成为决定儿女未来的重要因素,因为你们期盼他们成为何种人,很有可能会决定他们的思考模式。梅瑟的父母尽最大的力量拯救了梅瑟,并且教导他关于民族与天主的使命,他们期盼他来拯救全民族,后来事就这样成了。
耶稣在玛窦福音二十八章16—20节中,对十二位门徒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耶稣对从未离开以色列,或从未离开加里肋亚海边的十一个乡下人说,你们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你们认为门徒们听到耶稣的话语之后,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起来,好像耶稣的话语离现实太遥远了,但是耶稣的派遣与托付,让门徒们的思想和世界观完全改变,产生了伟大的梦想。透过耶稣而得着梦想的门徒,大大扩张天主的国度。这并不是虚妄的梦想,在宗徒大事录中记载,十二名门徒增加到一百二十位的信徒,后来又透过伯多禄的讲道,增加到三千位,接着这惊人的福音动工,开始得着数万名信徒,最后让罗马帝国臣服于耶稣基督的面前。
结语:玛拉基亚书的最后一句经文是全体先知书的结论,也是旧约圣经全体的总结,这句话是在警告我们:末后的日子,耶稣基督来到这世界,成就他救恩的计划之前,家庭要得救。经上说:“他将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子,使儿子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临时,以毁灭律打击这地”(拉3:24)。而家庭的得救根基是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为了全家在天主的爱内生活,为了儿女美好的未来,为了世界的得救,作为基督徒的父母我们首先对子女尽到最大的责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