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心中要镇定——丙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路21:5—19)
作者:五饼二鱼神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1-11 22:44:35 浏览次数:次
21:5 有些人正谈论圣殿是用美丽的石头,和还愿的献品装饰的,耶稣说:
21:6 「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待那时日一到,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而不被拆毁的。」
21:7 他们遂问说:「师傅,那么,什么时候要发生这些事﹖这些事要发生的时候,将有什么先兆﹖」
21:8 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欺骗!因为将有许多人,假冒我的名字来说:我就是(默西亚);又说:时期近了。你们切不可跟随他们。
21:9 你们几时听见战争及叛乱,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要发生,但还不即刻是结局。」
21:10 耶稣又给他们说:「民族要起来攻击民族,国家攻击国家;
21:11 将有大地震,到处有饥荒及瘟疫;将出现可怖的异象,天上要有巨大的凶兆。
21:12 但是,这一切事以前,为了我名字的原故,人们要下手把你们拘捕、迫害、解送到会堂,并囚在狱中;且押送到君王及总督之前,
21:13 为给你们一个作见证的机会。
21:14 所以,你们心中要镇定,不要事先考虑申辩,
21:15 因为我要给你们口才和明智,是你们的一切仇敌所不能抵抗及辩驳的。
21:16 你们要为父母、兄弟、亲戚及朋友所出卖;你们中有一些要被杀死。
21:17 你们要为了我的名字,受众人的憎恨;
21:18 但是,连你们的一根头发,也不会失落。
21:19 你们要凭着坚忍,保全你们的灵魂。」
前言:末世来临时,天上、地下出现可怖的异象,世界各地战火纷飞,属神的儿女们也受到残酷的迫害,但是,主对我们说要保持镇定。这个普世性的毁灭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来到,所有人都不知道。不过,我们个人的生命中,也常有末世性的阶段,所有的方面都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连信仰也会动摇。不过,主对我们的要求,仍是要镇定。在这些地动山摇,乱像纷纷,人人惊慌的日子,我们凭什么可以保持镇定呢?一切都要凭着主。因为主将他的平安赐给了我们,他说:“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给你们的,不像世界所赐的一样。你心里不要烦乱,也不要胆怯”(若14:27)。这种胜出世界,在末世中仍可使人镇定的平安是怎样的呢?
一、 避风的处所
若沙漠中刮起狂风,沙丘就会在瞬间移动。所以不能以沙丘为地标,因为只要狂风刮起,即使是三公里长的沙丘,瞬间也会消失无踪。若遇到这种狂风,无论人或动物,转眼间就被埋没。
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这样的狂风。美国称台风为飓风,07年的飓风侵袭美国,狂风暴雨吞灭了整座都市,造成纽奥良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浸在水里。人生中的狂风也不例外,当罪恶在狂风刮起时,便开始对人进行偷窃、杀害、毁灭的工作。那时,哪里是我们的避难所呢?
世俗的狂风也不断来袭,不信天主的文化、败坏的世俗文化透过文明的工具——网络和手机正横扫全世界并且席卷每个人的生活。若是染上世俗的文化,就会自然而然走上败坏和堕落而远离天主。
另外,也有疾病的狂风。我们往往会对疾病恐惧不已,不能小看禽流感,似乎只有少数的案例发生,却有转为狂风的危机。经上说:“当灾难如暴风似的袭击你们,祸害如旋风似的卷去你们,困苦忧患来侵袭你们时”(箴1:27)。人们因被惊恐、灾难、急难和痛苦的狂风侵袭而手足无措。唯有耶稣在十字架上平息了狂风。他不是只说要平息狂风,乃是亲自道成肉身,以“人类的元首”的身份来到世界,亲自承担人类所面临的狂风,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藉此平息狂风,只有耶稣的怀抱是我们躲避狂风的避风处所。耶稣承担自从亚当和厄娃背叛天主,离开伊甸园后所产生的狂风,并且在十字架上平息。基督牺牲自己和流出宝血拯救了我们。经上说:“他由黑暗的权势下救出了我们,并将我们移置在衪爱子的国内,我们且在他内得到了救赎,获得了罪赦”(哥1:13—14)。
从历史来看,可以发现基督的福音运动,成为社会改革和复兴的原动力和基础。当人们进入基督的怀里,就能带来社会的极大改变,救恩临到他们身上。我们知道,国际红十字会、印度德兰修女创办的仁爱会,圣依纳爵创办的耶稣会,圣方济亚西西的小兄弟会等等,都是从基督福音运动开始的,世界一流大学中有98%都是基督宗教学校。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出,基督成为世人的避风所,赐下天主的恩典、慈爱和能力。唯有耶稣能在十字架上平息今日世上的罪恶、世俗、疾病、贫穷、诅咒、死亡的狂风。他向我们伸手邀请我们说:“凡劳苦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这里来。”
二、 避雨的遮盖
暴雨代表上主从天而降的震怒。若下暴雨、闹水灾,我们就无法承受。这几年来的暴雨,暴雪所造成的损失何等惨重!上主以暴雨来象征地震怒。当天主震怒审判世界时,我们无法以如手掌般大的善行、苦行、其宗教、修行、伦理道德来抵挡天主的震怒。箴言说:“对自己的行为,人都自觉无瑕;但审察心灵的,却是上主”(箴16:2)。
即使做伪善的事,在人看来还不错,但天主以如火焰般的眼目洞察我们的内心世界。罗马书指出:“正如经上所载:‘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一个明智的人,没有寻觅天主的人;人人都离弃了正道,一同败坏了;没有一人行善,实在没有一个’”(罗3:10—12)。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天主的荣耀。圣咏上说:“在审判的时日,恶人站立不住;在义人的会中,罪人不能立足”(咏1:5)。
末日一到,每个人的罪都会被显露,天主审判的火焰会烧灭他们。那时“天要为火所焚毁,所有的原质也要因烈火而溶化”(伯后3:12),又说:“上主的日子来到,必有残忍、雷霆和烈怒,为使大地变为荒凉,为歼灭地上的罪人。那时,天上的众星与群宿不再发光,太阳一升起即变为昏黑,月亮也不再放光明。我要惩罚世界,是为了它的罪恶;惩罚恶人,是为了他们的恶行;要抑制自负者的骄横,要屈服暴虐者的傲慢”(依13:9—11)。在那个日子里,“凡是没有记载在生命册上的人,就被投入火坑中”(默20:15)。“那里的虫子不死,火也不灭。因为所有的人都要用火腌起来”(谷9:48—49)。
即使不去想未来的事,但未来的事即将还要不可抗拒的来临。就算将来的审判尚为遥远,可是,有谁能逃脱良心的谴责,或者能抵挡罪恶的控告。除非那人的良心已完全麻木,被蒙蔽。否则,他就会“小人常戚戚。” “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是为显露出来的;也没有隐密的事,不是为彰明出来的”(谷4:22)。有位老先生,在家里教了十几位学生。一天,他因有事要出门,便再三叮嘱学生不可外出游玩。他出去不久,这些学生都跑出去玩。一名学生便爬到树上捕到鸣蝉带回来。过一会儿,先生回来便问,你们出去玩了没有。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他们刚回答完,那个学生手中的蝉就叫起来,他握得越紧,它叫得越响。先生遂发现他们的秘密。我们的罪也是这样,你越想遮掩,罪的控告声音便越大。“文过饰非的,必不会顺利;认错悔改的,将蒙受怜悯”(箴28:13)。
犯了罪之后,要想获得平安,除非向主明认罪过。经上说:“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罪过,就是欺骗自己,真理也不在我们内。但若我们明认我们的罪过,天主既是忠信正义的,必赦免我们的罪过,并洗净我们的各种不义”(若一1:8—9)。
耶稣以人类的元首的身份来到世界,替我们背负罪恶、不义、诅咒、绝望和死亡,在十字架上承受天主的震怒,舍身流血,藉此还清我们的罪债,之后死而复活。我们在耶稣的怀中,不再受天主震怒的审判,要确实明白除了基督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得救。
三、荒漠中的水流,
水是动、植物的生命源头,若没有水,地就会变成荒芜的沙漠。所以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在河边。藉由河水,可以发展农业、商业和工业,若没有河水,农业、商业和工业都无法发展。在中国的黄河、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美索不达米亚,即今日和伊朗、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这些都是人类古代文明发展的起源。没有水,就不可能有任何生命,为了维持生命,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耶稣基督,就像是干旱之地的河流。离开天主的人就不会荒芜吗?就如没有水,广大戈壁沙漠,沙丘绵延不绝。若人的心中没有活水泉源的天主,信、望、爱都无法在那里生长,公义、平安和喜乐都会消失。圣经指出:“因为我的人民犯了双重的罪恶:他们离弃了我这活水的泉源,却给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耶2:13)。虽然不信主的人凿出地位、名望、权势、金钱、享乐的池子,想要把它储存在里面,但这些却是破裂的池子,最后人会感到挫折和失望,宣告失败。生命的泉源在于天主,唯有天主是活水的泉源。
福音上说:“在庆节末日最隆重的那一天,耶稣站着大声喊说:‘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若7:37—38)。当活水的江河流出,我们会活过来。信、望、爱、公义、平安和喜乐都会活过来。当我们心中流出耶稣基督的活水时,就会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灵魂兴盛一样,得生命,且得到更丰富的生命。
以色列百姓来到叔尔旷野,走三天的路,仍找不着水,快要渴死,此时上主指出梅瑟一块木头,让他将木头丢在苦水里,使它变成甜水。上主带领他们来到厄林,有十二股泉水、七十棵棕树。厄林是绿洲,即使在沙漠中,那里也有水、有七十棵棕树、各种水果和动、植物。在这像沙漠般的世界,什么是绿洲呢?耶稣就是绿洲。耶稣就是我们的厄林。当我们接受基督时,因著由活水泉源中流出活水,任何沙漠都会变成绿洲。圣经说:“他必像一株栽在水边的树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热的侵袭,枝叶茂盛,不愁旱年,不断结实”(耶17:8)。当活水流出时,就会有自由,罪恶、世俗、疾病、诅咒和死亡都会在活水泉源中消失不见。请在我们的生命中接受耶稣,谁服侍耶稣,每天依靠基督,这就是我们凡事成功的秘诀。在有水浇灌的园子中,怎能会荒芜无收呢?
四、如旱干地上巨石的荫影。
对于走在烈日当头的旷野中,没有一棵树、一束草的地方,拖着疲累步伐的旅客而言,大巨石的阴影是生命和苏醒的避难所。旅客走在绵延不绝的旷野,当体力不支,流血,饥饿,饥渴,烈日当头,体内水分消耗,将要面临死亡。若找到大巨石的阴影,他就可以在那里避难、休息,恢复生气。这世界是疲乏之地。经上说:“世人的岁月与青草无异,又象田野的花,茂盛一时”(咏103:15)。
世上战争的消失屡出不穷,生活已经够辛苦,却还有战争使我们窒息。因着世界各地的战争和纷争不断,若要生存,就要打拼,以人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些纷争和战争。但圣经说:“耶稣是在疲乏之地大巨石的阴影。只要投靠耶稣,问题就能解决。当我们来到耶稣面前依靠他,他就会成为我们的大巨石荫影。即使面临罪恶的火焰、空虚心灵的旷野、死亡和绝望的旷野,战争、纷争和苦难的生活,只要来到耶稣这个大巨石荫影下,就能克服这一切。
经上说:“你们中间的战争是从那里来的?争端是从那里来的?岂不是从你们肢体中战斗的私欲来的吗?你们贪恋,若得不到,于是便要凶杀;你们嫉妒,若不能获得,于是就要争斗,起来交战”(雅4:1—2)。发生战争也罢,与私欲争战也罢,我们常常觉得深受其扰,非常疲惫。然而主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玛11:28)。
圣经应许:“然而仰望上主的,必获得新力量,必能振翼高飞有如兀鹰,疾驰而不困乏,奔走而不疲倦”(依40:31)。当在疲乏之地等候天主,依靠耶稣,就能从新得力,天天充满着新的信、望、爱、公义、平安和喜乐。
有两个国家虽然国境相邻,一直维持着和平,就是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这两个国家曾在1899年,因国境纷争而面临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机。当时两国的天主教领袖呼吁国民,唯有爱能维持两国和平,战争和憎恨只会留给后代子孙伤亡的遗产。国民聆听他们的呼吁,将大炮融掉,在两国国境的安第斯山脉,竖立了基督的铜像,上面刻字:厄弗所书2章14节:“因为基督是我们的和平,他使双方合而为一。”从此以后,两国维持和平,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民听了两国宗教领袖的忠告,进入耶稣大巨石的阴影下,结果国家纷争的痛苦消失,和平来临。
在这个纷争绵延不断、痛苦、疲乏之地,我们能安息的地方,唯有在耶稣基督这个大巨石的阴影下。当人们认识耶稣,就会觉得他的恩典实在太奇妙,感到惊讶说:“这样的天主真的可以来到世上吗?耶稣真的是这样的天主吗?”经上说:“看得见的眼睛不再朦眬,听得见的耳朵必将倾听”(依32:3—4)。因为实在太奇妙,所以眼睛不再朦眬,而能仰望耶稣。“听得见的耳朵必将倾听。”听一次不够,所以要继续聆听。
结语:无论在什么时刻,或处于怎样的危机,即便在人生末世来临之时,耶稣就是我们“避风的处所,避雨的遮盖,如荒漠中的水流,如旱干地上巨石的荫影”(依32:2)。他向我们伸出双手,说:“到我们这里来”。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虽然犯罪、软弱、该被丢弃、或一无所有,只要来到基督面前,他的平安就会在我们心中作主(见哥3:15)。我们就镇定自若,安度末世的危机。
21:6 「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待那时日一到,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而不被拆毁的。」
21:7 他们遂问说:「师傅,那么,什么时候要发生这些事﹖这些事要发生的时候,将有什么先兆﹖」
21:8 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欺骗!因为将有许多人,假冒我的名字来说:我就是(默西亚);又说:时期近了。你们切不可跟随他们。
21:9 你们几时听见战争及叛乱,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要发生,但还不即刻是结局。」
21:10 耶稣又给他们说:「民族要起来攻击民族,国家攻击国家;
21:11 将有大地震,到处有饥荒及瘟疫;将出现可怖的异象,天上要有巨大的凶兆。
21:12 但是,这一切事以前,为了我名字的原故,人们要下手把你们拘捕、迫害、解送到会堂,并囚在狱中;且押送到君王及总督之前,
21:13 为给你们一个作见证的机会。
21:14 所以,你们心中要镇定,不要事先考虑申辩,
21:15 因为我要给你们口才和明智,是你们的一切仇敌所不能抵抗及辩驳的。
21:16 你们要为父母、兄弟、亲戚及朋友所出卖;你们中有一些要被杀死。
21:17 你们要为了我的名字,受众人的憎恨;
21:18 但是,连你们的一根头发,也不会失落。
21:19 你们要凭着坚忍,保全你们的灵魂。」
前言:末世来临时,天上、地下出现可怖的异象,世界各地战火纷飞,属神的儿女们也受到残酷的迫害,但是,主对我们说要保持镇定。这个普世性的毁灭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来到,所有人都不知道。不过,我们个人的生命中,也常有末世性的阶段,所有的方面都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连信仰也会动摇。不过,主对我们的要求,仍是要镇定。在这些地动山摇,乱像纷纷,人人惊慌的日子,我们凭什么可以保持镇定呢?一切都要凭着主。因为主将他的平安赐给了我们,他说:“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给你们的,不像世界所赐的一样。你心里不要烦乱,也不要胆怯”(若14:27)。这种胜出世界,在末世中仍可使人镇定的平安是怎样的呢?
一、 避风的处所
若沙漠中刮起狂风,沙丘就会在瞬间移动。所以不能以沙丘为地标,因为只要狂风刮起,即使是三公里长的沙丘,瞬间也会消失无踪。若遇到这种狂风,无论人或动物,转眼间就被埋没。
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这样的狂风。美国称台风为飓风,07年的飓风侵袭美国,狂风暴雨吞灭了整座都市,造成纽奥良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浸在水里。人生中的狂风也不例外,当罪恶在狂风刮起时,便开始对人进行偷窃、杀害、毁灭的工作。那时,哪里是我们的避难所呢?
世俗的狂风也不断来袭,不信天主的文化、败坏的世俗文化透过文明的工具——网络和手机正横扫全世界并且席卷每个人的生活。若是染上世俗的文化,就会自然而然走上败坏和堕落而远离天主。
另外,也有疾病的狂风。我们往往会对疾病恐惧不已,不能小看禽流感,似乎只有少数的案例发生,却有转为狂风的危机。经上说:“当灾难如暴风似的袭击你们,祸害如旋风似的卷去你们,困苦忧患来侵袭你们时”(箴1:27)。人们因被惊恐、灾难、急难和痛苦的狂风侵袭而手足无措。唯有耶稣在十字架上平息了狂风。他不是只说要平息狂风,乃是亲自道成肉身,以“人类的元首”的身份来到世界,亲自承担人类所面临的狂风,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藉此平息狂风,只有耶稣的怀抱是我们躲避狂风的避风处所。耶稣承担自从亚当和厄娃背叛天主,离开伊甸园后所产生的狂风,并且在十字架上平息。基督牺牲自己和流出宝血拯救了我们。经上说:“他由黑暗的权势下救出了我们,并将我们移置在衪爱子的国内,我们且在他内得到了救赎,获得了罪赦”(哥1:13—14)。
从历史来看,可以发现基督的福音运动,成为社会改革和复兴的原动力和基础。当人们进入基督的怀里,就能带来社会的极大改变,救恩临到他们身上。我们知道,国际红十字会、印度德兰修女创办的仁爱会,圣依纳爵创办的耶稣会,圣方济亚西西的小兄弟会等等,都是从基督福音运动开始的,世界一流大学中有98%都是基督宗教学校。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出,基督成为世人的避风所,赐下天主的恩典、慈爱和能力。唯有耶稣能在十字架上平息今日世上的罪恶、世俗、疾病、贫穷、诅咒、死亡的狂风。他向我们伸手邀请我们说:“凡劳苦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这里来。”
二、 避雨的遮盖
暴雨代表上主从天而降的震怒。若下暴雨、闹水灾,我们就无法承受。这几年来的暴雨,暴雪所造成的损失何等惨重!上主以暴雨来象征地震怒。当天主震怒审判世界时,我们无法以如手掌般大的善行、苦行、其宗教、修行、伦理道德来抵挡天主的震怒。箴言说:“对自己的行为,人都自觉无瑕;但审察心灵的,却是上主”(箴16:2)。
即使做伪善的事,在人看来还不错,但天主以如火焰般的眼目洞察我们的内心世界。罗马书指出:“正如经上所载:‘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一个明智的人,没有寻觅天主的人;人人都离弃了正道,一同败坏了;没有一人行善,实在没有一个’”(罗3:10—12)。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天主的荣耀。圣咏上说:“在审判的时日,恶人站立不住;在义人的会中,罪人不能立足”(咏1:5)。
末日一到,每个人的罪都会被显露,天主审判的火焰会烧灭他们。那时“天要为火所焚毁,所有的原质也要因烈火而溶化”(伯后3:12),又说:“上主的日子来到,必有残忍、雷霆和烈怒,为使大地变为荒凉,为歼灭地上的罪人。那时,天上的众星与群宿不再发光,太阳一升起即变为昏黑,月亮也不再放光明。我要惩罚世界,是为了它的罪恶;惩罚恶人,是为了他们的恶行;要抑制自负者的骄横,要屈服暴虐者的傲慢”(依13:9—11)。在那个日子里,“凡是没有记载在生命册上的人,就被投入火坑中”(默20:15)。“那里的虫子不死,火也不灭。因为所有的人都要用火腌起来”(谷9:48—49)。
即使不去想未来的事,但未来的事即将还要不可抗拒的来临。就算将来的审判尚为遥远,可是,有谁能逃脱良心的谴责,或者能抵挡罪恶的控告。除非那人的良心已完全麻木,被蒙蔽。否则,他就会“小人常戚戚。” “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是为显露出来的;也没有隐密的事,不是为彰明出来的”(谷4:22)。有位老先生,在家里教了十几位学生。一天,他因有事要出门,便再三叮嘱学生不可外出游玩。他出去不久,这些学生都跑出去玩。一名学生便爬到树上捕到鸣蝉带回来。过一会儿,先生回来便问,你们出去玩了没有。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他们刚回答完,那个学生手中的蝉就叫起来,他握得越紧,它叫得越响。先生遂发现他们的秘密。我们的罪也是这样,你越想遮掩,罪的控告声音便越大。“文过饰非的,必不会顺利;认错悔改的,将蒙受怜悯”(箴28:13)。
犯了罪之后,要想获得平安,除非向主明认罪过。经上说:“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罪过,就是欺骗自己,真理也不在我们内。但若我们明认我们的罪过,天主既是忠信正义的,必赦免我们的罪过,并洗净我们的各种不义”(若一1:8—9)。
耶稣以人类的元首的身份来到世界,替我们背负罪恶、不义、诅咒、绝望和死亡,在十字架上承受天主的震怒,舍身流血,藉此还清我们的罪债,之后死而复活。我们在耶稣的怀中,不再受天主震怒的审判,要确实明白除了基督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得救。
三、荒漠中的水流,
水是动、植物的生命源头,若没有水,地就会变成荒芜的沙漠。所以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在河边。藉由河水,可以发展农业、商业和工业,若没有河水,农业、商业和工业都无法发展。在中国的黄河、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美索不达米亚,即今日和伊朗、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这些都是人类古代文明发展的起源。没有水,就不可能有任何生命,为了维持生命,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耶稣基督,就像是干旱之地的河流。离开天主的人就不会荒芜吗?就如没有水,广大戈壁沙漠,沙丘绵延不绝。若人的心中没有活水泉源的天主,信、望、爱都无法在那里生长,公义、平安和喜乐都会消失。圣经指出:“因为我的人民犯了双重的罪恶:他们离弃了我这活水的泉源,却给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耶2:13)。虽然不信主的人凿出地位、名望、权势、金钱、享乐的池子,想要把它储存在里面,但这些却是破裂的池子,最后人会感到挫折和失望,宣告失败。生命的泉源在于天主,唯有天主是活水的泉源。
福音上说:“在庆节末日最隆重的那一天,耶稣站着大声喊说:‘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若7:37—38)。当活水的江河流出,我们会活过来。信、望、爱、公义、平安和喜乐都会活过来。当我们心中流出耶稣基督的活水时,就会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灵魂兴盛一样,得生命,且得到更丰富的生命。
以色列百姓来到叔尔旷野,走三天的路,仍找不着水,快要渴死,此时上主指出梅瑟一块木头,让他将木头丢在苦水里,使它变成甜水。上主带领他们来到厄林,有十二股泉水、七十棵棕树。厄林是绿洲,即使在沙漠中,那里也有水、有七十棵棕树、各种水果和动、植物。在这像沙漠般的世界,什么是绿洲呢?耶稣就是绿洲。耶稣就是我们的厄林。当我们接受基督时,因著由活水泉源中流出活水,任何沙漠都会变成绿洲。圣经说:“他必像一株栽在水边的树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热的侵袭,枝叶茂盛,不愁旱年,不断结实”(耶17:8)。当活水流出时,就会有自由,罪恶、世俗、疾病、诅咒和死亡都会在活水泉源中消失不见。请在我们的生命中接受耶稣,谁服侍耶稣,每天依靠基督,这就是我们凡事成功的秘诀。在有水浇灌的园子中,怎能会荒芜无收呢?
四、如旱干地上巨石的荫影。
对于走在烈日当头的旷野中,没有一棵树、一束草的地方,拖着疲累步伐的旅客而言,大巨石的阴影是生命和苏醒的避难所。旅客走在绵延不绝的旷野,当体力不支,流血,饥饿,饥渴,烈日当头,体内水分消耗,将要面临死亡。若找到大巨石的阴影,他就可以在那里避难、休息,恢复生气。这世界是疲乏之地。经上说:“世人的岁月与青草无异,又象田野的花,茂盛一时”(咏103:15)。
世上战争的消失屡出不穷,生活已经够辛苦,却还有战争使我们窒息。因着世界各地的战争和纷争不断,若要生存,就要打拼,以人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些纷争和战争。但圣经说:“耶稣是在疲乏之地大巨石的阴影。只要投靠耶稣,问题就能解决。当我们来到耶稣面前依靠他,他就会成为我们的大巨石荫影。即使面临罪恶的火焰、空虚心灵的旷野、死亡和绝望的旷野,战争、纷争和苦难的生活,只要来到耶稣这个大巨石荫影下,就能克服这一切。
经上说:“你们中间的战争是从那里来的?争端是从那里来的?岂不是从你们肢体中战斗的私欲来的吗?你们贪恋,若得不到,于是便要凶杀;你们嫉妒,若不能获得,于是就要争斗,起来交战”(雅4:1—2)。发生战争也罢,与私欲争战也罢,我们常常觉得深受其扰,非常疲惫。然而主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玛11:28)。
圣经应许:“然而仰望上主的,必获得新力量,必能振翼高飞有如兀鹰,疾驰而不困乏,奔走而不疲倦”(依40:31)。当在疲乏之地等候天主,依靠耶稣,就能从新得力,天天充满着新的信、望、爱、公义、平安和喜乐。
有两个国家虽然国境相邻,一直维持着和平,就是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这两个国家曾在1899年,因国境纷争而面临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机。当时两国的天主教领袖呼吁国民,唯有爱能维持两国和平,战争和憎恨只会留给后代子孙伤亡的遗产。国民聆听他们的呼吁,将大炮融掉,在两国国境的安第斯山脉,竖立了基督的铜像,上面刻字:厄弗所书2章14节:“因为基督是我们的和平,他使双方合而为一。”从此以后,两国维持和平,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民听了两国宗教领袖的忠告,进入耶稣大巨石的阴影下,结果国家纷争的痛苦消失,和平来临。
在这个纷争绵延不断、痛苦、疲乏之地,我们能安息的地方,唯有在耶稣基督这个大巨石的阴影下。当人们认识耶稣,就会觉得他的恩典实在太奇妙,感到惊讶说:“这样的天主真的可以来到世上吗?耶稣真的是这样的天主吗?”经上说:“看得见的眼睛不再朦眬,听得见的耳朵必将倾听”(依32:3—4)。因为实在太奇妙,所以眼睛不再朦眬,而能仰望耶稣。“听得见的耳朵必将倾听。”听一次不够,所以要继续聆听。
结语:无论在什么时刻,或处于怎样的危机,即便在人生末世来临之时,耶稣就是我们“避风的处所,避雨的遮盖,如荒漠中的水流,如旱干地上巨石的荫影”(依32:2)。他向我们伸出双手,说:“到我们这里来”。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虽然犯罪、软弱、该被丢弃、或一无所有,只要来到基督面前,他的平安就会在我们心中作主(见哥3:15)。我们就镇定自若,安度末世的危机。